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2020-12-14 13:30:27刘明乾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7期

刘明乾

(贵州机(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呼吸内科,贵州 黔南 550601)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属于一种多发性的呼吸内科疾病[1]。主要诱发病因是细菌或者病毒,引发支气管内粘膜或周围组织感染和炎症的一种表现。患者伴有呼吸不畅、痰多、咳嗽等临床表现,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临床上对于该病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药物种类繁多,究竟哪一种药物的临床效果最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本文旨在研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2018年1月~2019年1月)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对象,对其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2.6±1.4)岁;平均病程为(5.9±0.9)天;观察组中,男:1 8 例,女:1 7 例;平均年龄为(42.9±1.2)岁;平均病程为(5.7±0.8)天。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出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②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肺部重大疾病者。②精神类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的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常规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58)静脉静滴的治疗。

以上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周。

1.4 诊断标准

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十分有效,有效以及无效,计算治疗总有效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PaO2及PaCO2变化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中,十分有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而对照组中,十分有效17例,有效9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及PaCO2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及PaCO2变化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为(75.91±8.77)mmHg,对照组患者的PaO2为(68.53±5.25)mmHg,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为(40.15±6.37)mmHg,而对照组患者的PaCO2为(51.76±7.62)mmHg,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临床上应在第一时间给予药物治疗,若治疗方式不当或者不及时,会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2-3]。

本文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作为研究的变量,作用于观察组患者当中,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通过对比治疗效果以及PaO2及PaCO2变化得知,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PaO2及PaCO2的含量,治疗后的并发症也相对较低,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症状,缓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PaO2及PaCO2的平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较安全的应用效果,适合作为一种常规手段作用于临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当中,临床借鉴价值非常高,适合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当中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