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祎,冯 锋,朱长林
(1.南京理工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4;2.南京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3.南京理工大学 发展规划处,江苏 南京 21009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新形势下,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推动高校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显得极为迫切。然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企业需求与科技成果对接难、政府在校地合作过程中推动难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产业为发展中心的校地合作问题。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开放办学的理念,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有利于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拓展高校发展空间的办学模式。当然,这也有利于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分析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就促进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1. 缺少顶层设计,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系统性不强
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其中,相关参与各方相对独立,目标各异,且体制机制差异性大。目前,政府是融合发展的实际主推力量,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号召并未得到各方的足够响应;高等院校的科研、人事等管理制度多基于教学和科研导向,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足,科研人员“走出去”意愿不强;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牵引,但来自市场的反馈往往有一定的延时,加上企业家对创新风险评估能力有限,难以作出创新引领发展的抉择;第三方平台和专业人员一旦缺乏其他各方的支持,各项工作均难以深度开展。可见,相关各方因需求及管理模式等存在差异,导致融合发展缺乏系统性,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捋顺体系,达成共同的融合发展目标,激发协同发展的动力,建立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生态体系,进而实现校地合作机制的系统改革与重大创新。
2. 高校相对封闭,管理体系难以快速适应融合发展的新需求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人事、科研、教学等方面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长期以来,高校工作重心一直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主要以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目的,并非战略核心。近年来国家对成果转化、技术转移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但鉴于国家政策缺乏系统性、高校自身改革相对缓慢等因素,导致高校的管理体系没有及时得到改革,无法与校地融合等形成配套支撑。从目前评价高校的核心要素可以看出,评价核心还是高水平论文、专利、高层次项目,但这些成果并不以市场为导向。不少高校缺乏对成果转化工作的激励机制,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看来,高校管理体系相对封闭,优化进度迟缓,不能快速适应新形势下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需求。
3. 政府定位不清,支撑融合发展的平台和团队资源有待完善
政府目前在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中起着主导和推进作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主导召开政策解读会、对接会等活动,邀请高校和企业参加;高校和企业按要求参加活动,然后加以贯彻落实。这是一种主流方式,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定位不清。政府应提高站位,牵头做好顶层设计,遵循市场、社会客观规律,出台系统性的政策措施,建立高校和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促进融合发展生态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新形势下,科技服务业发展迅猛,各类成果转化、技术交易平台不断推出,为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推动契机,但目前各类服务平台良莠不齐,缺乏能有效支撑融合发展的优秀平台和专业团队,这些都是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4. 主体意识不强,产业龙头企业融合发展首位度亟待提升
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高校与区域内产业相关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校创新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虽然创新型国家建设已走向深入,但目前不少企业仍缺乏创新主体意识,表现在不少企业家将参加促进创新发展类活动、保护知识产权等视为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将与高校的技术等方面合作视为获取政府资助或奖励资金的一种便利渠道,等等。除了整体氛围之外,目前产业领域内的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校地融合发展参与度不够,融合发展首位度不明显,未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这是意识问题,更是融合发展的大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改善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也很难促进高校的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走进区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高校的创新发展,更是无从说起。
5. 评价工作缺位,促进融合发展的良性生态体系尚未形成
推动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相对完备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目前,在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针对相关的绩效评价、评价体系建设等均有较多的研究,但专门针对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暂未发现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实际工作开展中,在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目前尚未建立业界公认、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缺位,导致无法将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已实施的工作举措等方面建立合理的映射关系,从而无法进行专业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形成了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体系的“缺环”,无法及时将工作成效及相关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无法针对性完善政策措施等内容,更无法将其反馈到当前和后续的工作中去。评价工作的缺位,一定程度上是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1.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五位一体”的校地融合协同发展模式
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企业、高校、服务机构等领域专家研究论证,开展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面向区域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和高校参与、平台助推、金融保障“五位一体”的校地融合协同发展模式。该模式下,政府部门组织、平台参与,分析高校特点、产业特色,合理引导相关各方集聚;产业内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提升主体意识,深入挖掘自身需求,结合实际需要,将合作研发、成果转化等落到实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和经济效益;高校作为技术、成果和人才输出方,主动对接需求,推动内部管理体系变革,出台有利于促进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介职能,提供最优资源配置服务;金融机构主动对接资金需求,提供便捷的资金保障服务。通过“五位一体”的校地融合协同发展模式,有效促进新时期高校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
2. 优化政策体系,强化高校管理制度和政府政策措施的衔接
高校管理制度和政府政策措施的高度耦合,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是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最基本也是最有力的保障。不少高校虽然鼓励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但缺乏针对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管理制度,缺少制度方面的保障。一方面,高校应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快对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等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变革和完善。[2]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对接,调研高校在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管理制度现状及改革趋势,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双方建立融合发展长效工作机制,定期就制度改革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交流对接,这样更能有利于高校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地方制定针对性、系统性的政策措施,克服地方政策措施与高校管理制度耦合性、适用性不强的问题,促进高校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开放共享,推动高校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
3. 明确政府定位,打造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
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政府要深刻意识到当前自身定位不清的现实,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从各类琐碎的事务处理层面,上升到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监督运行的层面,以牵头打造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为己任,建立高校和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确保融合发展生态体系高效、有序、安全地运行[3]。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该体系可以被视为融合发展的创新高地,有阵地、有队伍、有任务、有保障。要充分整合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或第三方科技服务平台,加强各类信息共享,选择或新建、培育专门的服务平台,引入具有专业背景的技术经纪团队,联合投融资、担保机构或个人,形成市场导向、多方共赢的运行体制和机制,打造统一协调、高效有序的融合发展生态体系,确保高校与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及该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4]
4. 提升主体意识,发挥龙头企业在融合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区域中的企业发展。要推动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高校与区域内相关产业的企业合作是基础。高校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也要提升其创新主体意识,积极梳理、发掘内在的技术、工艺、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创新需求,通过融合发展的平台来推送给高校。[5]针对该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宣贯和意识引导,与融合发展平台一起,共同推动,进一步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加强政策引导,融合发展初期,通过设置校地合作专项资金、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引导产业内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考虑到区域内产业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效应,要重点抓好产业内龙头企业和高校的深度合作,向他们和高校间的合作要内涵、要成果、要效应,通过切实的成效来展示龙头企业在校地融合发展方面的首位度,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进而促进其他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促进产业与高校的融合发展。
5.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监测评估机制
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在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缺位现象。针对性地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动态监测评估机制不可或缺。立足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结合创新发展指标体系,从政策环境、教育、研发、基础设施、投入和产出等多个维度,合理选取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指标,构建基于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力求及时、准确地反映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状态。[6]探索建立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动态监测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数据报送、分析等方式,将监测评估工作常态化,实现对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激励和引导高校、企业等相关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及时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优化,形成高校和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互动共生的良性闭环,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