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感抗菌超柔复合功能面料的开发

2020-12-14 03:00:04左凯杰张国成
染整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丝光起毛起球

左凯杰,高 妍,张国成

(1.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17;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棉纤维属于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醇羟基,标准条件下棉纤维的公定回潮率达8.5%[1],因此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的特点,广泛用于各类服装面料的开发。但棉纤维结构中具有中腔,含有一定量的空气,同时棉纤维较短,纱线中存在大量纤维间隙,均有利于保暖,而不利于开发夏季凉爽面料;此外,棉纤维在夏季潮湿环境下容易受到细菌和霉菌的侵蚀,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本项目采用新型凉感棉纤维与锦纶长丝交织,其中凉感棉纤维是在散纤维接入凉感因子,纺纱时采用改进的赛络紧密纺方式,增强纤维抱合力,减少了纤维间隙;通过染整工艺的优化,如抛光、染色/抗菌同浴、仿丝光整理等,可开发出适合春夏穿着的凉感抗菌超柔复合功能针织面料。

1 实验

1.1 材料及仪器

面料:棉/锦单面布(棉40S 65%,锦纶70D/48F 35%),棉/氨单面布(棉40S 92.5%,氨纶30D 7.5%)。染化料:活性嫩黄Yellow 4GL、活性蓝Blue BRF、活性翠蓝Blue ST-G、酸性蓝Blue AFN、酸性翠蓝Blue 3G(江苏德旺化工工业有限公司),抗菌剂Reputex 48(美国奥麒化工),欧诺兰除氧酶(上海雅运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抛光酶BTH(福彬新科化学有限公司),代碱粉KN(无锡开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酸性匀染剂HT-35N、酸性固色剂HT-GL(苏州合秦化工有限公司),仿丝光整理剂(珠海华大浩宏化学有限公司),冰醋酸、烧碱、双氧水(工业级)。

仪器:TGRU-HEFA型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东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门富士定形机,惠而浦缩率水洗机,YB571-B型色牢度摩擦仪、SW-24AⅡ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1.2 织造及染整工艺

1.2.1 织造工艺

采用中国台湾铭铧纬编大圆机织造,织造前彻底清洗机台、检查织针,避免异纤、针路异常的产生,具体织造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织造工艺参数

1.2.2 染整工艺

前处理采用传统碱氧进行精练漂白,工艺配方:烧碱3 g/L,双氧水(27.5%)2.6 g/L,双氧水稳定剂0.24 g/L,精练乳化剂1 g/L,精练剂0.5 g/L,温度98 ℃,时间30 min,浴比1∶20。精练后进行正常的酸洗、除氧,并采用抛光酶1%在50 ℃处理30 min,以去除布面毛羽。

棉染色配方1#:活性嫩黄Yellow 4GL 0.003 5%,活性蓝Blue BRF 0.030 0%,活性翠蓝Blue ST-G 0.350 0%,元明粉42 g/L,代碱粉KN 1 g/L。棉染色配方2#:活性嫩黄Yellow 4GL 0.008 0%,活性蓝Blue BRF 0.003 5%,活性翠蓝Blue ST-G 0.081 0%,元明粉42 g/L,代碱粉KN 1 g/L。

棉染色工艺曲线如下:

锦纶染色配方:酸性蓝Blue AFN 0.020%,酸性翠蓝Blue 3G 0.058%,酸性匀染剂HT-35N 1 g/L,抗菌剂Reputex 48 1.5%,冰醋酸0.2 g/L。酸性染料染锦纶后需要采用酸性固色剂HT-GL 2 g/L进行固色,以确保耐水洗色牢度。

锦纶染色工艺曲线如下:

后整理:染色出缸后脱水、剖幅、烘干,干布浸轧60 g/L仿丝光整理剂,柠檬酸调节浸轧液pH至4.5~5.0。成品定形温度140 ℃,定形时间2~3 min。

1.3 测试

1.3.1 色牢度

按照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各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按照GB/T 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各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

1.3.2 抑菌性能

按照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测试棉/锦单面面料的抑菌性能。

1.3.3 凉感值

按照GB/T 35263—2017《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测试棉/锦单面面料、棉/氨单面面料的凉感值。

1.3.4 抗起毛起球性能

按照GB/T 4802.2—2008《纺织品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测试棉/锦单面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1.3.5 抗勾丝性能

按照GB/T 11047—2008《纺织品 织物勾丝性能评定钉锤法》测试棉/锦单面面料的抗勾丝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布面品质

按照染整工艺对棉/锦单面布、棉/氨单面布各染1匹布,并对其成品品质如手感、抗起毛起球性能、抗勾丝性能、缩率、扭力等进行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棉/锦单面布还是棉/氨单面布,前处理后采用抛光酶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布面毛羽,染色后再通过特定的仿丝光整理剂整理可以使布面光洁、滑爽,有类似丝光的感觉;在缩率、扭力方面,由于织物所使用的棉纱为特殊赛络紧密纺织成的纱线,纱线包覆紧密、抱合力强,一方面毛羽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缩率、扭力的改善,两块面料的缩率、扭力均在5%以内。由于棉属于短纤维,对两块面料正面进行了抗起毛起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棉/锦单面布抗起毛起球等级为3级,棉/氨单面布抗起毛起球等级为4级,原因是织物组织结构中增加氨纶后,氨纶收缩,织物的表面变得比较紧密,短纤维的毛羽不易通过摩擦冒出来;此外,锦纶属于长丝,对棉/锦单面布的锦纶面进行抗勾丝性能测试,本面料在织造过程中采用TTC组织,以棉盖锦纶,可以达到正面是棉、反面是锦纶的效果,同时该组织结构较常规单面布更紧密,故锦纶面抗勾丝等级可达4级,满足设计要求。

表2 成品品质表

2.2 色牢度

由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棉/锦单面布还是棉/氨单面布,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满足客户对于色牢度的要求。原因可能有:(1)染料总用量介于0.5%~1.0%,属于中浅色,浮色染料少,再经过适当的皂洗、固色,水解染料或浮色染料得以有效去除,故色牢度较高;(2)面料所用棉纱为特制纱线,抱合力强、毛羽少,再经过仿丝光整理剂整理,在面料表面形成了一层富有弹性的薄膜,故其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4级。

表3 色牢度测试结果

2.3 抑菌性能

由表4可以看出,在锦纶染色过程中同浴添加抗菌剂Reputex 48后,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9%以上,抑菌效果非常明显。原因是该抗菌剂为吡啶硫酮锌络合物的水分散体系,其中含有的锌离子可以与细菌体内酶蛋白的巯基迅速结合,使酶丧失活性,从而使细菌死亡[2];此外,与染色同浴进行抗菌整理,在染色后还经过了多次水洗、固色、水洗,而成品依然可以达到AA级抑菌效果,表明该整理剂的耐水洗性非常优异。

表4 面料的抑菌性能

2.4 凉感性能

由表5可以看出,棉/锦单面布和棉/氨单面布的凉感值分别为0.29、0.27,分别比标准值高出0.14、0.12,说明两块面料具有良好的凉感性能。一般来讲,棉纤维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能,而能达到凉感功能的比较少,这除了与本面料采用的棉纤维在纺纱过程中加入了凉感因子有关外,还归因于以下因素:(1)棉纱采用改进的赛络紧密纺方式,纤维包覆紧密,减少了织物中的滞留空气,有利于热量传导;(2)前处理后采用抛光酶去除布面毛羽,使布面更光洁;(3)进行了仿丝光整理,该整理剂在增加面料滑爽感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热量传导,提升接触凉感。

表5 面料的凉感值

3 结论

针对春夏季服装面料的需求,采用新型的凉感棉纱,经过适当的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加工工艺,开发的棉/锦单面布具有的优点:(1)手感柔软、滑爽,具有仿丝光感,同时抗起毛起球性能、抗勾丝性能良好;(2)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满足客户需求;(3)具有耐水洗的强抑菌功能;(4)凉感值高,具有较好的瞬间凉感效果。

猜你喜欢
丝光起毛起球
起毛起球评级用参照织物的可行性分析
生产工艺对机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染整技术(2019年1期)2019-04-19 02:41:56
几种新型起毛助剂的选择及应用
纺织报告(2019年6期)2019-03-26 03:43:32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织物起球客观等级评价
应用小波域高斯差分滤波的起球疵点客观评价
纺织学报(2017年9期)2017-09-25 02:39:14
棉与干法腈纶混纺色织面料的整理工艺实践
纺织导报(2017年5期)2017-06-05 22:01:00
柔性仿麻棉质面料的开发
家用纺织品起球终于有“标准照”了
中国纤检(2015年9期)2015-06-02 09:55:57
协曼特机电:丝光处理别具优势
中国纺织(2014年8期)2014-12-17 09:45:51
碳纤维复合材料起毛辊的结构与制备
纺织报告(2014年10期)2014-01-13 02: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