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

2020-12-13 08:49娄丹
关键词:教学方式美术传统

娄丹

摘 要:隨着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教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在开展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培养幼儿的德智体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美术作为重要的途径之一,一直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将围绕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 美术教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0.024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历久弥新,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渗透到各个领域,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美术教学工作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活动,需要融入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的教学优势,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幼儿可以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幼儿可以通过美术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将自己的心情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面临的挑战

1.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近几年来,学前美术教学工作一直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案上的内容讲解美术知识,尽量做到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保持一致,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固化了幼儿的美术思维方式,加之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幼儿会厌倦美术课堂,甚至对美术课程产生排斥的心理,这并不是的学校和教师都希望看到的结果,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让幼儿感受不到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增加了学习美术的难度,美术本身作为一个轻松的学科,目的是可以帮助幼儿放松心情,但是单一的教学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2.缺少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师在讲解美术知识的时候,基本上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仅仅是将绘画的重点和表面的知识讲解给幼儿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幼儿无法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在讲解美术知识的时候,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幼儿绘画能力培养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让幼儿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先民的智慧结晶,在教育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学前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应该渗透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学前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

1.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幼儿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期,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每个人都爱美,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在学前开展美术教学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美丽的事物,美术老师应该正确引导,使得幼儿可以集中精力,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现的事物进行分析和表达,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幼儿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提高幼儿的展现力。

2.以美术为切入点,开启幼儿思维

思维方式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美术老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思维方式还没形成定式,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指导幼儿进行观察,通过幼儿的动脑思考,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搞一些活动,如剪纸或者是折纸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对幼儿的脑细胞造成了刺激,手指的活动关系到幼儿智力的发展,手指活动的越多,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刺激大脑皮层,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掌握绘画技巧。

3.美术教育能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素质教育要求,在讲解课程的时候,不仅仅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幼儿,还要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和个性品质。由于幼儿的成长环境和兴趣爱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老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幼儿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工作,形成健康的心理,美术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比较轻松活跃,具有愉悦性,通过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美术心态,让幼儿能够体会到美术课程的重要性,有利于幼儿形成开朗的性格,在生活和学习中面临困难的时候,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得幼儿有极大的进取心,帮助幼儿缓解心情,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幼儿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互帮互助,共同完成美术学习任务,提高幼儿的集体感和责任感,帮助同伴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幼儿对美术学习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学前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1.视频资料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教师在讲解美术知识时候,也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可以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在讲解美术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幼儿,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美术作品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生兴趣,让幼儿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多媒体是通过视频或者声音的形式将美术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幼儿,提高幼儿的直观感觉,刺激幼儿的感官。王羲之的《兰亭序》,吴道子《金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徐悲鸿的《马》等等,让幼儿可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2.体验传统文化

体验美术知识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幼儿仅仅学会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已,而是让幼儿将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生活中不缺少美丽的事物,只是幼儿不太善于发现,因此教师在讲解美术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可以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发现美丽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在学习传统文化当中,可以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当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由于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存在着贪玩的心理,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生活实践当中,老师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致,帮助幼儿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掌握美术绘画的技巧和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赏析能力,构建美术知识体系。

3.建立良好沟通

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会认为教师的态度高高在上,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相距甚远,因此教师在教学美术知识的过程当中,应该与幼儿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幼儿对老师的好感,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让幼儿可以感受到美术知识的教学,体会到美术的作用和效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与此同时,需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教师可以创建信息沟通平台或建立群的方式,让家长和学生参与其中,使得家长可以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把握,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使得幼儿受到美术知识的熏陶,感受到美术课堂的教学意义,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意义。

总而言之,在学前美术教学实践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幼儿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优势,更加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甘小忠《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年第7期。

[2] 齐立坚《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价值及途径探索》,《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年第7期。

[3] 谭芳《基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切入点分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美术传统
美术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