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霞
摘 要:世界竞争加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当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而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融合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下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 中国传统文化 结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41
初中生物知识较为简单,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进行基础的生物知识教学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了。现代社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应当拥有丰富的生物知識和较高的综合素养。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多,西方文化进入中学生的视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已是迫在眉睫,教师需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推陈出新,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发展。
一、新时期初中生物学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下,社会各界对于生物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多,生物学科的地位也得到了有效提高。但观察初中生物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却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对不同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生物知识了解不同
初中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当中,对于谚语中涉及的生物知识比较了解,但对于古代诗词当中涉及的生物知识却很生疏。而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谚语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谚语通常是人们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得出的,因此谚语是口语化的表达形式,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而古诗词却不同,诗词有着固定的韵律,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比较深奥,需要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理解。再加上古诗词年代久远,学生在理解过程当中常常感到很吃力。而古代故事当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古代故事当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往往要学生具备生物基础才能分辨。因此初中学生对于不同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生物知识理解起来有一点的差异,再加上现代社会十分复杂,学生极易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变得不愿意关注和积累传统文化当中的生物知识。
(二)学生对课本中传统文化元素关注度不够
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结合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学生对生物教学当中结合传统文化知识也比较认同。说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应用在生物课堂持积极态度。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学生对于课本当中的传统文化却不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当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教师对于书本上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够关注,没能在教学当中运用书本上的传统文化知识,导致学生无法通过书本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生物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够紧密。再有,部分学校由于生物学科不进行中考,因此对生物教学的关注不够。导致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学习生物知识和传统文化。此外,初中学生对于生物常识的积累不够,也导致无法理解古代文化当中的生物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对教材上的古代文化知识失去兴趣,无法进行高效的初中生物知识学习。
(三)教师和学生缺乏应用传统文化的信心
在初中生物课堂运用传统文化有着不确定性,传统文化对于初中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师会认为在课堂当中开展生物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学生将无力负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不够,根本无法理解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四)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应用传统文化的程度不够
在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相对较少,对于课本当中的传统文化关注不多。初中生物教师对于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开展生物知识教学的意愿不强,教师对于化学、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关注和应用较多,而对于传统文化,大部分教师认为与生物学联系不大,因此没有重视其在生物教学当中的运用。由于生物教师主要进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传统文化积累不够,导致其在教学当中无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生物学元素。
二、新课标下促进生物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在生物教材当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
在以往的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材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元素大部分是古诗词,很少有古代谚语和故事。因此在进行初中生物教材编写时,教育家可以在教材当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元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生物学习,全面规划初中生物教材,通过古代谚语和故事在教材当中的比重,可以在课本当中“想一想,议一议”部分增加传统文化元素。其次还可以在课后练习题当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增强生物教材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加强传统文化与生物知识联系。例如在教学《鸟》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在课文的导读部分设置《山海经》中记载的凤凰和毕方鸟的形象,增加生物知识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关注,增添初中生物教学的新意。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生物教师是生物教学的组织者,对于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当中的生物学元素,合理进行生物教学规划,开展高效的初中生物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教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生物教学当中,担负起教学的重任,构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加强传统文化在生物课堂上应用。
1.课堂导入中结合传统文化
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导入当中结合传统文化,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生物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因此在开展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古诗词或生物知识谚语、古代故事等作为生物课导入的材料,让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生物知识建立联系。
2.在课堂知识点讲解时引入传统文化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层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学生的学习思维的启发需要引导。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生物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开展启发式教学。如在进行生物知识《鱼》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谚语“劝君不吃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不能吃三月的鲫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学生的生物思维。并通过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发现更多的生物知识。
3.在课堂结束时应用传统文化
在课堂结语当中运用传统文化,能够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知识的印象。结束语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概括总结,能够巩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对知识进行升华。生物课堂结束语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习的知识网络。同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动作表达,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一课结束时可以引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古诗让学生明白流动的水才不会腐坏,运动者的器械才不会生虫。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只有积极锻炼,身体才不会出现问题,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增强体质。
(三)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当中,要想高效开展生物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教师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积累,丰富自己的认知。新时代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掌握本学科知识,也要拥有广博的见解,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课外拓展。为实现初中生物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教师应当积极作为,组织相关的古代文化教学培训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多地积累古代的文学常识,了解古代传统科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教师能够在教学当中灵活运用古代传统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与生物教学融合,增加二者的联系。
在新课标下,开展初中生物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在教学当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十分有益。但分析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生物教师还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和总结传统文化当中的生物学知识,不断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创造性,丰富初中生物教学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林明基《解析初中生物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文理导航(中旬)》2020年第7期。
[2] 王宏英《用傳统文化之精华,塑生物课堂之“四美”》,《新课程(中)》2019年第8期。
[3] 阳银华《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生物教学》,《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2期。
[4] 梁伟铭《传统文化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中学教学参考》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