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开兰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理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以渗透。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27
为弥补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空白,本文将立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结构等出发,找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途径,在培育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巧用交际教学法,提升传统文化重要性认知
交际教学法主要是指通过交际活动或是意念项目激发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侧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英语语言进行交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适当的交流带来的益处以及交流在人们活动中的地位,并能够结合学会在情景与题目中应用英语语言。众所周知,英语学习是为交流做准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英语教师在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英语教学课堂时,可以通过构建交流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日常对话练习课堂中所传授的重点句型与词汇。其中英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话题作为课堂交流活动的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传统节目文化的理解融入对话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满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的需求,又能够让学生通过交流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重视,实现其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
例如,英语教师在讲解《breakfast》这一章节时,首先英语教师需要了解这一章节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重要句型与词汇,如“what is for breakfast?”“where is your glass?”“there is no egg in the fridge.”“there is a carton of orange juice in the fridge.”以及“rice”“chospticks”“bowl”等。对此,英语教师应当以教学重点为导向,明确教学的目标,为交流情境的创设提供必要的方向指导。针对交流情境的构建,在开始前英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引导,如“what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on your favorite festival?”等,给学生交流的方式提供适当的指引,在学生回答了“what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这个问题之后,英语教师可以紧接着提问“when is it?”以及“why do you like it?”等之類的问题,用以增强学生对传统的了解,同时通过交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擅用合作学习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新课标中指出现今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合作以及实践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此背景下,合作学习法进入英语教师的视野之中。目前,合作学习法主要是指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以某一学习内容为主题,并以小组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但是,采用这一教学方式时,英语教师应当结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选取适当的话题或是合适的小组模拟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之中,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的目标。
例如,英语教师在讲解《after school》这一章节时,英语教师就可以采用组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展开小组活动前,针对活动主题的确定,英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以及“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 during the festival?”引导学生以此问题为方向进行讨论,若正处于清明时节,教师还可以在班内模拟清明包粽子等之类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之中,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进行对话,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受度的同时,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能够有效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填补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空缺,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度,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 吴翠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
[2] 谈鹏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10期。
[3] 王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