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波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是发展趋势,实现农业产业化调整是有效创新途径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驱动力,不仅有助于防范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目前,农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进行有效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更快发展。
农业产业化调整以农村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农村产业化资源为基础,促进农村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起到促进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的优化以及生产结构合理调整的作用,使其经济增长更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产业化的调整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有效增长点这一特征,使农业经济与市场化经济之间更合理紧密对接,构建更加完善全面的产业链条,为农村经济新发展时代提供保障。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会与社会市场经济有全面的交流互动,但农村经济本身处于弱势地位,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问题,如农业产业同构化加剧、土地滥用及环境压力加剧、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较大风险。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途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全面审评农村经济发展优势及其不足之处,采取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建立系统化的社会市场管控机制,实现农村资源的保值增值,降低各种风险问题的威胁。
农业产业化调整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向,更多产业实现生产标准化和经营集约化,为农村集群发展提供更系统全面的规划,各项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
通过农村与城市间的紧密交流以及更多产业链条的健全,农业产业化的有序调整可为各产业之间的共联互联提供更合理安排。比如种养一体化的新产业生产模式,将作物生产、畜牧养殖、产品加工、环境保护等贯联起来,使农村地区经济基础更加牢固[1]。
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确保农产品合理、迅速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序发展。尤其是在当下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更需将生产与销售有效对接。要改变以往重生产轻流通的理念,推动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的批发市场建设,可以村级之间合作建立,构建统一、开放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为农业产业提供更多对外途径。
要重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网络信息体系,实现农业各项产业的信息化管理,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链接各类网络资源,使之与农产品市场对接,建立集成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市场信息化体系,从而使更多农户参与其中,构建坚实稳定的农业产业化市场网络体系[2]。
农业产业化调整要改变以往多类产业混杂发展的模式,确立优势产业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像云南省这类优质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的省份,更要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以其为保障,拉动其他产业发展。优势产业的发掘与发展需要结合农村实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资源考虑,并以寻优推动、错位发展作为主要原则,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要严格落实,避免产业同构化造成市场调控风险,实现各乡村之间的优势互补、友好合作是关键[3]。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的支持。比如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更完备的技术应用、物流管理、示范推广等功能实现龙头产业发展规模与实力的提升。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相关产业链,将原材料生产、绿色养殖、乡村旅游等各项农业产业带动起来,实现农村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目前,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所以在产业化调整过程中,务必要促进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应对农业产业进行全面梳理,以优势产业为核心,明确科技化应用的主要侧重点,抓住技术革新的关键,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应用。比如构建农产品优化基地,引进各类先进种养管理技术,实现智慧化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推动绿色农业及有机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生产更多高端有机农产品,并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创新产品经营管理模式等,使农业产业摆脱弱势产业、低端产业的不利标签,实现产业革新。
总之,农业产业化调整是当前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从一般产业化发展出发,以农村现有农业产业发展状况为基础,结合国家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融入更多先进生产经营理念,确保产业化调整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