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和危险管理研究进展

2020-12-13 14:50朱颖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0期
关键词:护患医护人员家属

朱颖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京 210009)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人为干预,以最低的代价,将不可避免的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在面对突发的隐患事件时,如何及时的解决并且达到最佳治疗时机是危险管理的重要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管理被引用到医院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容易出现护患沟通的急诊科。急诊护理安全隐患较多,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1 急诊存在特殊性

急诊科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病例存在不确定性。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年龄各异。当急诊中出现服毒者、酒精中毒者、以及交通事故创伤的等病例,就会大大的增加急诊治疗的工作量和工作风险。为了降低急诊护理的风险,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医院的医疗设施、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面对不同症状患者的病例经验、以及医院的急诊护理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2 急诊护理风险出现的相关因素

2.1 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缺乏

医护人员走在急救的最前列,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不仅能够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对急诊患者的病状进行分析,而且也能够凭借长期急诊积攒的经验进一步的对患者身体所存在的潜在疾病风险进行深入的判断。而部分低年资护士会在急诊的过程中表现出操作机能不全,处理各种突发和应急事件考虑不全面,对护理意外事件的预见能力不足。由于医护人员急诊缺乏经验、对病人病因的判断能力低等因素都导致急诊过程出现极大的意外风险。

2.2 急诊病人的个体差异性

有些病人可能是由于常年累积的疾病突发而入院、部分病人是由于偶然事件或者是事故意外对身体造成的巨大伤害而入院。每个人身体机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存在并发症的风险,会导致在相同的事故中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而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具有较低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较高的心理预期,因为不满这种状况而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出现不配合的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急诊护理发生排斥。这种现象不仅会给医护人员的诊治造成负担,同时也会加剧患者自身的病痛程度,对于急诊护理存在一定的风险。

2.3 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急诊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需要互相信任理解和换位思考,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短时间内、高要求、矛盾激化较多的情况下。患者在急诊就诊过程中,情况复杂、变化快、抢救次数多,倘若这时护理人员紧张慌乱,病人的家属也同样焦虑不堪、情绪激动,那么护士就无法有效的与家属沟通,无法顺利进行基本信息的采集,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病人的需求。这不仅延误了患者的最佳诊治时期,也不利于护患之间的和谐[1]。

2.4 急诊环境因素导致

急诊室环境嘈杂。医院急诊室内患者较多,病情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紧张、情绪失控等不良情绪。急诊抢救室的空间相对狭小,家属不能对患者进行陪护也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部分患者需要转运到放射科检查、B超检查等辅助科室进行相应检查。转运途中仪器、急救药品及电梯人员的准备,需要多过程多部门协同配合,不可控因素增多。转运途中患者的突发情况,如生命体征改变等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对于急诊护理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2]。

2.5 法律意识淡薄

当护患之间出现纠纷时,不懂得使用法律武器来解决护患双方的利益冲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当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没能将自己的工作责任和法律责任联系在一起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并且不能及时的与患者家属妥善的沟通,都将是导致护患之间矛盾激化的导火线[3]。

2.6 护理文件的记录

护理文件是记录急诊患者病情变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护理记录也是判断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病患的护理记录能够将患者在急诊过程中的病症变化清晰的呈现给患者家属。倘若没能及时、准确、动态的记录病情的变化以及治疗护理的情况,这将为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问题带来困难,这也是护理风险所造成的隐患。

3 如何进行危险管理

3.1 进行合理人力配置,保证流程安全

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拯救时间的保证。保证急诊科医护人员力量的充足,及时补进优秀的医护人员,参考床位比例,平衡医护人员的比例。同时也要依据急诊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护士的调配,合理安排排班和休息制度,保证医护人员劳逸结合,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为患者服务,进而保证护理安全[4]。

3.2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维护病人的知情权,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培养患者对工作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求医动机和行为,理解、安抚患者及家属的心情。在急诊得过程中将护理风险告知于患者及家属,取得知情和理解,通过病人或家属的同意签字制度,共同抵御风险、承担风险,提升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5]。

3.3 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记录

为了明确护理记录所具有的法律效应,我国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护患之间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了护理人员抒写护理记录的标准。急诊护理文件记录,涵盖了医护人员生对病人抢救的过程、病人的病情动态变化等,同时也是执行医嘱实施抢救的重要依据来源。护士在护理记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客观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病情的动态变化性。护理文件的记录是医护人员及时、并且准确治疗的证据之一,护理文件记录是维护医院也是维护护士最有力证据[6]。

3.4 提高护理水平,健全急救抢救流程

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直接决定急诊工作效果,熟练应用专业知识,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对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及时的预见并且准确的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定期开展护理风险教育业务学习,使急诊护士不断增强评估护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定期开展模拟演练,进一步训练护士实地抢救的技能,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保持清醒的思维。鼓励急诊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急诊护理知识、危险管理知识,不断健全急诊急救抢救的流程[7]。

3.5 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完善医院对于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通过规范和约束急诊的相关活动来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强化监察力度,对急诊科护理安全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指出与纠正。不断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关注患者的情感变化,营造尊医尚医的良好医疗氛围。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处理、救治患者等各个环节之中,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急诊护理人员要在反复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评估、识别、规避护理风险的水平与能力。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同时维护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为病人的诊治争取了宝贵时机,打通生命的“绿色通道”,让抢救成功率向前迈了一大步。

猜你喜欢
护患医护人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