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艺术家口述史(中青年卷)之马丽篇

2020-12-13 11:32吕佳音
关键词:现代戏川剧成都市

吕佳音 万 平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马丽,女,1964年2月22日生,四川安县人。国家一级演员,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传承室主任。曾先后担任成都市川剧院演员队队长,成都市川剧院艺术室主任。

其扮相俊秀灵动,顾盼神飞,嗓音圆润清亮,音域宽广,基本功扎实,艺术风格喜辣活泼,激情奔放,极具川剧彩旦表演特色,在传统戏和现代戏表演方面均有不俗成就。主演剧目有《欲海狂潮》《激流之家》《山杠爷》《文成公主》《野鹤滩》《活捉王魁》《别宫出征》《人间好》《出北塞》《杀狗》等,擅演剧目有《爱情天梯》《庆云宫》《张知县送亲》《尘埃落定》《别洞观景》《琴房送灯》《结草报》《别宫出征》《春花走雪》《思亲送柴》《扫华堂》《刁窗》《阖宫欢庆》等一百余出。

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饰演《思亲送柴》中的林家秀,获四川省中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银屏奖;出演《活捉王魁》中的焦桂英,获四川省中青年演员“长富杯”表演二等奖;饰演《山杠爷》中的翠花,在“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中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个人优秀表演奖,同时该剧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文华大奖,在成都举行的“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南方片区中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在《文成公主》中饰演尺尊公主,该剧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演出《欲海狂潮》中的茄子花,该剧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南方片区中获得一等奖,2007年该剧在武汉举行的全国第八届艺术节演出中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二届“文化剧目奖”;2008年该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工程”30台。

参演的《薛宝钗》获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化奖优秀剧目奖、编剧奖、表演奖、音乐创作奖;参演的《尘埃落定》获2014年四川省第三届文华奖最佳剧目奖及剧作奖、导演奖、音乐创作奖、舞台美术奖、表演奖等五项单项奖;获2015年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戏剧类第一名;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剧目荣誉称号;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作为优秀入选剧目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演出;作为开幕式演出参加北京“南方戏曲演出季”活动;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台入选文华奖参评剧目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2017年初在全国近两百个舞台剧目中脱颖而出,再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主演的《爱情天梯》参加中国(张家港)小剧场艺术的开幕演出,剧目荣获戏剧类“一甲第一名”;并获编剧、表演等单项奖。获得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广新局、成都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办的“寻找小小非遗传人”园丁奖。

主演川剧《落下闳》中“腊月”一角,该剧荣获2019百家“推优工程”优秀原创文艺作品荣誉证书。在川剧艺术传承推广、川剧艺术进校园等方面,成就斐然。

采写时间:2020.07.09

采写地点: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采 写:吕佳音 万 平

摄 录:游 朕 王一涵

吕佳音(以下简称“吕”):今天是2020年7月9日,我们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采访川剧艺术家马丽老师。马老师您好!

马丽老师(以下简称“马”):你好!

吕:非常有幸采访您,我看到您曾经出演过非常多的优秀剧目,能否请您谈谈您的演艺生涯?

马:我十二岁报考绵阳安县川剧团,招生要求年满十四岁。我很喜欢文艺,但是对川剧的概念很模糊,不知道是什么。面试我记得唱的是两首歌,《洪湖水浪打浪》,还有《绣金匾》,我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歌唱得还是声情并茂嘛,因为当时考官对我说:“哎呀,那个某某班的那个学生,唱那个《绣金匾》啊,唱的眼泪啊稀里哗啦地”当时面试就过了。进一步的面试的时候,考官又说:“哎呀,十四岁该是那么高,你这个十四岁怎么这么矮呀。”他们要求把父母叫过来看一下,我父母都不知道我来考这个,我只有跟他们说实话,第一次就没考上。一年以后绵阳安县川剧团分成两个队,其中一个队对我印象很深,就把我按临时工招去了。我对临时工的概念不清楚,心里非常喜欢,反正叫我去我就去嘛。之前上学的时候我是大队委,文艺积极分子,我印象最深的是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编排节目,听着什么“雪皑皑……”(《长征组歌》中片段)啊,马上就把舞编出来了。对音乐舞蹈,我骨子里就很喜欢,乃至于十二岁就想从事艺术工作,终于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走上了川剧艺术的道路。那时候是团代班,万老师知道,不是正规学校教育。我们那辈的少波、巧茹都是团代班出来的。招进去以后一边演出,一边学习,成长得很快。刚才万老师提到的杜(建华)院长这一辈子只干了川剧理论研究这一件事情,我和杜院长一样一辈子只干这件事(表演川剧),非常喜欢,从十四五岁多开始徜徉在艺术氛围里,从来也没有说要放弃。平时在创造不同的角色,搞艺术工作是很清贫的,但我从来就不感觉我自己很穷啊,很枯燥啊,如果有这种感觉肯定就改行了。唯一一次想放弃是在县剧团,长期巡回演出,得慢性肠炎了。那个时候我很瘦的,就一个折子戏里的文戏,比如《琴房送灯》,只是唱和用折扇,我就飘飘然脑袋很昏,演不下来。那个时候想着改行做乐队。

吕:那很潮流啊。

马:对,所以说就是由衷地喜欢艺术工作,到现在应该干了三十多年了吧,还是很喜欢。

吕:真是毕生追求,三十多年坚持下来真不容易,人生难得几个三十年。

马:经历很多波折,我还是没改行。十几年以前,我们待遇不好,只能拿百分之六十的工资,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感觉我自己很穷,要去挣钱,从来都没想过,因为有充足的精神食粮啊。就是这么执着。

吕:马老师,您演了多达一百多出戏,并且获得了诸多奖项。请问您相对满意的作品是哪些,您当时的演出感受能否谈一下?

马:我先在安县川剧团,后来在绵阳川剧团,最后到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演出过很多传统戏。我们在学艺的道路上,要学习很多的传统戏来丰富艺术造诣。最开始角色没有分那么细,我演过闺门旦、奴旦、彩旦、泼辣旦、武旦、丑旦、仙狐旦。闺门旦就是千金大小姐,奴旦就是《拷红》里的丫鬟之类。演了很多折子戏以后觉得,我还是彩旦最出彩。

要问我演出的戏哪部最喜欢,我感觉都喜欢。刚刚学艺的时候,我演《拷红》,就是《西厢记》里的红娘嘛。我学这些戏都是有计划和目的的,《拷红》锻炼的是弹戏唱腔,我们川剧分昆、高、胡、弹、灯,《拷红》是弹戏,弹戏里边分甜皮和苦皮,《拷红》是苦皮又有甜皮。学这个戏增强了我对人物的理解和表现,增强了我对唱腔的了解和见识。我每学一出戏都有计划和目的,最开始的《扫华堂》是一个高腔戏(江头桂曲牌),我们川剧最有特色的就是高腔,只是很不好唱,因为高腔是无伴奏的,徒歌式的,有固定旋律。从事了这么多年的川剧工作,我对这些曲牌,比如红鸾袄、梭梭岗、一枝花、香罗带,已了如指掌。但那个时候刚刚学艺,老师口传心授,就只有死记硬背了,下一次上课就记不得怎么唱了,因为脑袋里没有印象。这是我学戏最难的时候,后边学《拷红》啊这些都容易多了,因为弹戏有琴师,他把过门给你拉上,你就知道怎么唱了(也了解了它的规律),但高腔它不是,前期老师教你,你要去学帮腔,学曲牌,(理解人物)就很难。所以说我们现在教学的时候,会给学生量身定做,要求这段时间只学胡琴、弹戏,怕碰到高腔肯定要花很多时间,现在我们很多演员高腔都唱不了几支曲牌,就是因为很不好唱。

吕:请马老师谈一谈您的艺术传承和有关师友的故事。

马:我师从刘芸老师,她是二度梅获得者,也是成都市川剧院的老院长。我拜她为师的时候,她没得梅花奖,也不是院长。1987年我刚刚来到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是二十二岁左右,从事川剧工作已经六七年了,对艺术的渴望更加强烈。各个老师的演出我都要去看他们怎么演的怎么唱的,拿我们的行话来说就是“靠马门”。所谓的四大名旦,就是刘芸啊,肖开蓉啊,彭琳啊,郭存君啊。我非常喜欢刘芸老师,看了那么多老师演出就感觉这个老师演戏她很讲究。我们每周星期六天都要演出,戏肯定要重复演,刘芸老师经常演《望江亭》啊,《梁红玉》啊,《杨门女将》啊。她演《望江亭》的时候,我看了很多次,她出场的时候,唱(望江亭唱段),只走六步,你叫她演十遍,都是走六步,艺术家有艺术家的讲究。但是其他人演这个戏,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这就肯定称不上艺术家了,因为随意性太大了。艺术肯定有它的规律,对于这个角色,对于这个人物,对于它的意义,不可能随意性很大,所以说,我就非常喜欢这个女老师,对这个老师非常敬佩。我说我一定要跟她学习。她在创造人物上,声音塑造能力上,还有使用各种道具,比如水袖、折扇使用上都很有特点,塑造出的人物很贴切。在刘芸老师得二度梅之前,我就跟她学了。她还考察了一段时间,收学生也是有考究的,她感觉我这个人的人品还是过得去,直到现在我们都相处得很好。我们有时会对艺术有不同的认识,也不断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我从事川剧艺术工作已经三十多年,前几年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领导叫我来管传承工作部,我现在是传承工作部主任,之前是艺术室主任。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我搞传承工作应该是有十年了吧,培养川剧艺术接班人,以戏带工,请剧院的老师排传统戏(一个角色三组人,形成竞争机制)。培养川剧观众的接班人,我们在各个学校,建立我们的川剧传承基地,下校园去培养川剧观众,发现川剧苗子,建立的川剧特色学校应该有二十多所吧,加上还没有挂牌的川剧特色学校,可能一共有三十所左右,培养的人很多。传承工作落实到我们身上,我感觉是非常好的。为什么呢?人家都说你们川剧嘛,是博物馆艺术,这个是对我们川剧艺术的总结。但是,为什么要进博物馆?就是没有观众啊。所以说这十一年,我们要做的更多事情就是川剧观众接班人的培养。为什么人家说你是博物馆,人家不了解啊。不了解有很多方面,一个是川剧观众接班人传承不够,还有就是我们宣传得不够,还有就是方方面面的重视不够。

关于川剧观众接班人的工作,最近十几年做得很好。关于川剧艺术的接班人我们剧院前六年招了川剧班(30个学员),也从四川省川剧学校(现在是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每两年选两三个的样子。所以说我们剧院呢,年轻人还是比较多的,有四五十个,但是要他们接班,这个工作还有点艰难。所以我们现在要更多地给年轻人排戏,你看我们那个《桂英王魁》,全部是青春版的。不管是演员、乐队、鼓师、琴师,我们都在培养,还有舞美,什么音响啊、人物造型啊、服装啊,灯光这些,都培养年轻人全方位地学习。因为老师一定会退休,还是要年轻人接班嘛。

吕:中午我也看到您学生的表演,请问您有特别喜欢的学生吗?有没有特别得意的弟子?

马:有,一个是姚思雨,一个是李玉,还有就是他们川剧班的任微铃啊、甜甜啊这些学生。我刚才说到那个姚思雨就是艺术职业学院过来的啊,然后李玉他原来是刘萍班过来的,都还是不错,条件也很好。姚思雨、李玉前两年都参加了四川省文化厅举办的川剧中青年比赛并获奖。平常对学生不仅要艺术上指导,在生活中做人也要对她们引导,时常给她们说搞艺术要纯粹,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那样才能搞好艺术工作。

吕:在您的人生经历中有哪些人和事印象特别深,能和我谈一下吗?

马:我自己来说就是很平淡的一辈子,反正很单纯,就是学戏。我先生也是搞艺术的,他现在是乐队的指挥、作曲。

我生命当中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老师,我感觉她这个人的自律和毅力是非常好的。后来我才知道她有先天性风湿性心脏病,六十多岁才做的手术,因为川医那个时候这个手术才成熟。我跟她一起练功,她演的都是很累的戏,且歌且舞的,很累的,都看不出她有什么病,后来她说我做了个手术我才晓得。过后才听她讲起她十一岁的时候在云南艺校川剧班学习,冬天练功脚都肿了,然后老师说你去检查,你这个不行,学不了,你回去。她说不,我就要学戏。他们班的男生就准备热水给她烫脚,给她按摩,就这个样子,坚持了几年云南艺校的学习。后来从事川剧艺术工作,全部是演很累的戏,我都不知道她有这个病,反正感觉她很会保养。比如说今天中午你们要采访她,她肯定要睡十分钟,跟任何人都不说话,后来才知道她身体是这个样子的。

我记得有一次她给我排了一个《白毛女》,舞台上的《白毛女》其实也跟电影里边故事差不多,就是要爬山在山上吃野果啊,用我们戏曲的手法来表现就是串翻身啊,后空翻啊,还有就是从舞台的上马门荡舞台的下马门。有12米到14米宽吧,荡那个藤,表现白毛女在山上昼伏夜出抓野果的场景。她给我设计的动作,我感觉简直不可能完成。那时老师应该是四十岁吧,成家了,有小孩。我就想,她都能练,为什么我不能练,我天天跟她一起练。有一次临近演出,她设计的白毛女要从桌子上倒起来翻下来(摔锤),这是男同胞完成起来都很困难的。我说我心里很害怕,完成不了摔了怎么办。她说,哎呀这段时间比较辛苦,但是呢,舞台上没这个技巧,这个戏不好看,你不着急,我给你拿个杂志去看一下。给我看的是跳水皇后高敏的训练故事,看到以后好像对我有点启发。但是有一天演出我还是害怕,我就在舞台上排练的时候跟老师说,我今天可不可以不从桌子上翻下来?她半天没开腔,没开腔你心里很恐惧啊。她说,没关系,那看你嘛,你看那个跳水皇后高敏,她在冲十米跳台冠军那天有伤,她是怎么克服心理障碍的,最终还是你自己决定。我当天演出的时候站到那个桌子上,唱的时候在想,后面那个技巧走不走喃,哎呀我的娘呀,哎呀到演到那个点还真的是走了,还走得很好的。训练时一直是恐惧的,但就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下,我克服了艺术道路上的困难,她是我人生中的引路人。

我最敬佩的还是她的人生,她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跟她说,第一个是不能结婚了,第二个不能生小孩,还有不能演出。但是她二度梅的时候演的是《刘氏四娘》,万老师知道,因为他看过那个戏,全部是又翻又唱又有什么打叉的类型,又是好长的水袖,我们看着都累,她身体也是前倾着,她当时没做手术,也完成了。不能结婚吗?不能生小孩吗?她生了两个!所以我就感觉,刘芸老师真的是非同一般,在她的骨子里边有一种超人的毅力。

吕:太坚强了。

马:所以说我遇到挫折困难时,都会想起刘老师。受了什么委屈,我也要给她打电话,她思想比较超前。

吕:这是非常难得的缘分,良师益友。

马:真是非常难得。

吕:马老师,在您的人生经历里面,您有没有感觉比较遗憾的事?

马:有啊,2006年我们准备申报梅花奖,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梅花奖就是最高奖。当时王超、王玉梅还有我,三个人举办了专场。梅花奖是有年龄限制的,本来办了专场就该推,但是那两年一个都没推。不过没得我也感觉不遗憾,因为大家说这个专场的水平,虽然没得梅花奖,但是比梅花奖还梅花奖,也就够了。

吕:我看过您关于专场的很多资料,现场非常轰动。

马:对,非常轰动,这个专场也是刘芸老师给我策划和安排的。我是八月八号举办的,我们三个人每周星期六演出,重庆的要来看,省川剧院的要来看,都说,哎你们为什么不推呀,那你们举办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但是代理院长没弄这个事,就错过了。后来我评了一级演员,虽然艺术最顶点的时候没有走到梅花奖,但是评了一级演员,我也非常感恩。川剧给我很多,我就是用感恩的心做每一件事,有我喜欢的工作,就够了,很满足了,很知足了,但是有种小小的遗憾。

吕:不过梅花奖其实也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马:对。

吕:其实艺术水平应该是更重要的,您之前一系列剧目的水平很能够说明问题。

马:嗯。

吕:我看到您获得了非常多的奖,请问获奖作品里面,您对哪些角色比较有心得,能不能和大家谈一下?

马:我有一个奖是演现代戏《山杠爷》得的。《山杠爷》写的是川北的那个事情嘛,后来拍了电影,我演了那个恶媳妇。我当时年轻,跟这个角色年龄很贴近,当时刘芸老师演戏里我的老人婆,戏里面我要虐待她。这是我第一次演现代戏,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演现代戏和传统戏是根本就是两回事,唯一的共性就是对人物的理解。我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感触也很多,比如,现代戏指法跟传统戏是不一样的(做示范动作),不能这样指(做示范动作),这样指就是传统戏了,这就是区别。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在现代戏其实该叫贴近生活。

这出戏是重庆的一个导演来给我们排的,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现代戏南方片区的全国汇演。这个戏第一主角是山杠爷,就是男主角嘛,第二个是刘芸老师演的那个刘大娘,第三才是我(演的那个恶媳妇)。我们每天在北京排这台戏,看他们排我也很紧张啊,后来我就想,哎呀,我紧张什么,我什么都不是,我又没名气,人家都不认识我,我就唱好表演好就OK了。没想到那天演了两场,我们王树基老师(男一号)、刘芸老师和我都得了文华“表演奖”。我都没想到这一次能得奖,而我演现代戏最满意和最出彩的,就是《山杠爷》里的翠花。

吕:这真是很不容易,刚做了一个新的尝试,立刻就得到了很高的肯定。

马:嗯,当时我对演出没有信心。念白的时候,我们刘老师都说,哎,你咋像小老艺人呢。就是说你太传统,现代戏更靠近生活。但是我没阅历啊,不知道怎么演,经过老师的帮助,我就是把角色演好,把道具用好,唱好就行了。这件事印象特别深,后来奖励我,升了三级工资,虽然不多,但那是种荣誉啊。

吕:不简单。

马:而且那个时候很年轻。

吕:我看您的简历从开始就很出彩,越走越好,越走越远,非常稳定地在发挥,而且现在还在从事教学和研究。

马:我们在2018年成立了传承部,现在更多精力放在艺术传承这方面,培养我们剧院的年轻人。

吕:近几年您有新的规划没有?

马: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喜欢编舞蹈,喜欢导演这个工作,2006年全国的西部舞蹈编导班在成都举办,院长派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去了,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四十天学了四年的课,信息量非常大。那是第一次正式学习编作品,给你两段音乐,你去给我编,是很锻炼人的。学习回来,我们的传统戏我都要动脑筋想,怎么给他弄一弄舞蹈,怎么用一下道具。

2018年,我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的戏曲高级研修班学习。白天学习,晚上观剧,关注了京剧、昆曲、北昆、上昆、浙昆、天津京剧,观摩了西洋歌剧、民族歌剧、话剧。哎呀,那个不得了,就是让你思想一整天都是活跃的。我打电话就说,哎呀,我想排这个排那个,每天都是热血沸腾的。感觉有时候脑洞大开了,涌入了很多信息量,你就想搞新东西。所以说接下来这两年我都在想,把我们徐棻老师的剧本恢复出来重新做,锻炼我们的年轻人。但是现在呢,艺术与经济分不开的。想法还是很多的,慢慢来嘛。

吕:未来几年您在川剧的宣传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规划。

马:新的规划有,随着我们在各个学校建立了培训基地以后,省川剧院好像也开始了,每一年各个学校在一起汇演啊,比赛啊,已经搞了五届了。

我又在想以另一种形式去挖掘这个东西,就是把我们川剧的传统戏啊、现代戏啊做成动漫来传承,小朋友也方便了解。虽然说做动漫有一定难度,但是我感觉还是比以前要节约很多的精力嘛。做动漫的事要有一定的经济来支撑,但是线上传播更易于传承。

吕:如果线上传承,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观赏,都可以学习,这个创意非常好。您参演的剧目曾经获过很多奖项,比如“五个一”工程奖,可以和我们谈谈获奖剧目吗?

马:获“五个一”工程奖的《爱情天梯》,就是江津发生的事,《爱情天梯》是吴泽地老师写的。《欲海狂潮》是徐棻老师写的。徐棻老师在我们川剧院很有名的,她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一辈子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搞川剧编剧。她非常了不起,我们排的《桂英与王魁》,就是她改编的。刚才我跟你讲的《欲海狂潮》,是她根据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恋情》改编的。这个戏我们获得了很多奖,我们也去美国巡回演出。虽然奥尼尔不在了,但是我们见到了他的孙子,他当时来现场,看他爷爷的作品,他说,你们改成这个样子还是很不错的。

吕:您个人的川剧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有没有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借鉴?

马:有啊,比如说我演的那个《欲海狂潮》的茄子花,塑造角色大量运用了民族舞蹈的内容在里面。(动作示范)这就扭出来了,很有性格,身段啊,道具啊,都为塑造人物服务,所以观众一下子就记住了。

吕:从今天这个访谈,我感觉马老师您对行业的热爱始终如一,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马:我也很荣幸啊,把从艺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觉得干一件事一直走下去,就没有遗憾,但是我感觉有时候跟年轻人交流,他说那我们现在不可能,不会像你们那个时候,思想那么执着那么专一啊什么的。

吕:赤子之心最难得。

马:真的是很单纯。

吕:单纯好呀,心里没有负担。

马:没有心计没有过多的追求。

猜你喜欢
现代戏川剧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集 思
“观演”的革命:舞台假定性与戏曲现代戏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
近现代川剧改良运动中的武戏改良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川剧《打神告庙》的祭祀语言——兼释“打牙祭”和“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