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肖|东华大学 学生处,上海 2016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升级产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网络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明确目标,指明方向。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文化育人实效直接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新活力,同时引发了新挑战、新问题。面对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困境,如何把握网络文化新特征、提升网络文化育人水平、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实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高校网络文化是以高校在校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网络为介质的网络精神创造,主要体现为师生在校园BBS,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以及个人微博等网络媒介中的文化活动、行为特征及由其形成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2]。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平台的快速迭代,高校网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对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既是“增量”又是“变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根据文化层次结构的划分[3],重点从校园网络文化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梳理当下高校网络文化呈现的新特征。
网络精神文化是以思想观念形态在校园网络中呈现的文化特征,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信念、审美情趣以及伦理道德等。网络精神文化深层次影响全校师生的理想、信仰、意志、情感及行为,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核心。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高校网络精神文化发生复杂衍变。一方面,校园网络精神文化空前繁荣。互联网以强大的技术优势催生各类新媒体平台,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都可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在网络同步,形成线上线下交织交融的新型校园文化形态。主流价值引领紧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以多种形式在各大热门应用上线,受到青年学生热捧。如,学习强国App、喜马拉雅App、哔哩哔哩App等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创新推出多种音、视频栏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网络巡讲、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学生理论宣讲、“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等相继在网络平台上线,广泛拓展了理论学习空间,极大丰富了网络精神文化。另一方面,校园主流文化面临冲击。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即时性让“随心、随时、随意”上网成为常态。互联网的多元性消解了主流文化的权威地位,学生可在各类亚文化形态中“随心”选择,易发生主流价值认同偏离;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便于大学生“随时”查阅,其中的错误舆论或有害信息有可能影响学生,导致个人价值观偏差或群体极端行为;互联网的匿名性弱化了网络空间的道德理性和行为约束,学生可依托网络“随意”表达,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
网络物质文化是指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以及由基础设施构成的网络环境。网络物质文化是高校网络文化的基础物质保障。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使高校网络物质文化对信息建设基础的依赖发生偏移。一方面,高校网络物质文化建设对基础网络硬件的依赖性降低。Web1.0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呈现出的效果及繁荣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硬件设施。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环境逐步向Web2.0(互动社区)时代和Web3.0(移动客户端)时代过渡。“两微一端”等社会化平台出现后,通过手机即可实现网络文化的生产,大大降低了对大型网络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依赖性。另一方面,高校网络物质文化建设对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的软性需求激增。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崛起对高校网络物质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方式的深刻转变,原有技术支撑体系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高校师生对于优质网络信息服务和专业平台运营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校园网络物质文化“软环境”亟待优化。
网络制度文化是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的集合体,它维护校园网络秩序,规范校园网络行为,是网络精神文化在校园网络管理上的体现,是高校网络文化的保障机制。
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网络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完善。一方面,网络制度在变化中发展。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使网络环境呈现出极强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常规的网络制度已无法实现有效约束和长久监管,需同步匹配更具前瞻性和联动性的网络制度。另一方面,网络制度在风险中完善。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各类网络新媒介,人人皆媒体的网络生态使校园网络监管形势空前严峻。此外,各种境外极端组织及宗教势力试图通过网络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价值植入,给校园网络安全造成诸多隐患,系统规范的网络制度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网络行为文化是指校内师生依托网络进行的各种娱乐性、学术性活动。校园网络行为文化是校内师生网络活动形态的直接反映,是高校网络文化的外显形式。
互联网的发展重塑了高校网络行为文化。一方面,互联网唤醒了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的主体意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赋权”的媒介环境,提供了更加自由、平等、民主的网络空间;互联网的交互性突破了现实空间的局限,学生可自由穿梭于各类网络空间,实现跨媒体互动交流,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互联网加重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互联网的匿名性提供了更宽松的交往环境,迎合了年轻人渴望平等、追求个性、期待认同的情感诉求和心理需求;互联网的即时性提升了信息传播效度,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体验网络带来的“即时满足感”;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多种亚文化形态共存于网络空间,去中心化、去组织化的网络社群在校园内悄然形成,并以“趣缘”“网缘”形成联系纽带,学生“圈群化”特征愈加凸显。可见,互联网的诸多特性极大满足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需求,加深了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卷入和依赖程度。
网络自从进入高校,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受到了高校与社会的极大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4]205互联网的发展,让校园网络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引发了网络育人新的困境。
首先,校园主流网络文化面临十分严峻的竞争环境。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各类信息聚集的“海洋”,内容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在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中,各种亚文化形态不断涌现并形成强烈竞争。校园主流文化作为信息海洋中的“沧海一粟”,显示度被严重“稀释”,影响力和权威性面临严峻挑战。其次,校园主流网络文化面临大学生的多样化选择。“00后”是大学校园的生力军,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他们成长在网络时代,熟悉网络环境,掌握网络技术,深谙网络规律,具有与生俱来的亲互联网性,对网络的适应性和依赖性极强。他们追赶潮流、崇尚新奇,追求优质的用网体验和个性化的网络服务。这些特质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文化选择的多元化、差异化和分众化,主流网络文化不再是其唯一选项。最后,校园主流网络文化权威性面临被解构的危机。传统校园环境下的主流文化具有高度权威性,学生对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全盘接受。互联网时代,网络话语权由“精英”向“草根”转移,“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成为新型网络生态。同时,在流量经济的刺激下,五花八门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制造偏激言论和猎奇观点来“博取噱头”“吸睛圈粉”,一部分大学生为追求潮流而盲目跟风,有的甚至陷入低俗泥潭,或被“丧”文化、“佛系”价值观等影响。这种偏离不利于健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一方面,网络育人平台落后。高校网络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数量庞大、价格昂贵,设备更新换代需要一定年限。社会上设备不断推陈出新,校园中设备相对落后,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网络育人环境。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功能强大的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QQ、抖音等移动客户端在大学生中十分流行,成为学生获取信息、通讯交友的重要平台,而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相对保守,对基于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意识不够、经验不足,常陷入平台内容建设重复度过高、可读性不强,建设平台多而不精、存而不活的窘境。另一方面,信息服务意识不足。Web1.0和Web2.0时代,高校网络物质文化建设重点解决网络终端设备连接、网速提升等问题。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Web3.0时代,学生与网络的链接更加紧密,优质的网络资源和精准的信息服务成为核心需要,而当下,高校在新技术引进、信息平台升级、校园应用开发、网络服务优化等“软环境”建设方面仍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校园网络物质文化建设亟需转型升级,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亟待建立。
一方面,需求与供给失调。合理规范的制度保障有利于校园网络的健康运转和校园文化的积极传播。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高校网络规章制度欠缺、网络平台监管不力。这种网络状况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内容供给与公平规范的用网体验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参加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影响了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成效。另一方面,设计与执行错位。制度的顶层设计只有同实践执行操作保持统一,才能最大化发挥其网络制度文化建设的效果。绝大多数高校已出台网络管理的相关制度,但由于互联网环境复杂多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主体、网络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网络舆情监管方案等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现实中,设计与执行错位现象频发。例如,在面临网络舆情及网络突发事件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学生心理特征,遵循网络事件规律,然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他们往往更习惯于用机械干预的方式,导致处理效果不甚理想。
首先,育人观念陈旧。一方面,相较于对网络新应用热情高、对网络新技术掌握快的大学生,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网络新知识、新技术的响应相对滞后,网络观念转型也相对缓慢。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独特的圈群文化无法融入也不甚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师者的“知识权威”。另一方面,互联网环境的复杂多变让有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思想上和心理上产生了畏难情绪,对网络育人效果也充满疑虑。学生对于网络的主动融入与教师对于网络的被动接受相互矛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推进。其次,育人方法落后。高校在开展网络文化育人工作过程中,常局限于传统思维,偏爱采用“叙事宏大”“枯燥说教”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常用的网言网语不了解,对学生常驻的网络环境不熟悉。二者虽共存于网络空间,但沟通技术和思维方式上的隔阂使得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输出“不买单”,师生难以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同频共振。最后,育人空间割裂。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社会参与不再局限于特定时空,便捷的“掌上媒体”让学生能够在现实与虚拟、线下与线上、圈内与圈外等状态间自由切换,满足了他们“时刻在线”“随时在场”的心理需求。多维度、圈群化的复杂网络场域割裂了育人空间,网络交往空间与现实生活场景的交融叠加增加了育人成本,教育主体“失声”、教育空间“缺位”成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面临的严峻挑战。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和扶持师生积极创作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新时代,面对新特征和新挑战,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遵循网络规律,结合校本特色,在网络精神文化、网络物质文化、网络制度文化、网络行为文化方面不断探索提升网络文化育人实效的路径。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工程。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命线,精准定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贯穿于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全过程,在网络育人内涵上下功夫,打造有思想高度、有育人温度、有传播热度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1. 准确把握核心思想,提升网络文化育人“高度”
其一,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中创造性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个网络阵地持续深入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其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依托“战疫”教育和“四史”教育等育人要素,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号召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建设,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三,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四,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传统文化同现实文化的相融相通。
2. 深刻体会学生需求,提升网络文化育人“温度”
创作有内涵、有趣味、有温度的网络文化产品,使网络育人目标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及价值关注时刻保持一致;创新网络育人的话语载体与话语表达方式,用符合网络语境、吸引学生关注的网言网语开展育人工作;探索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有效传播方式,加强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宣传力度和扩大其辐射范围,对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熏陶达成价值共识。
3. 密切关注时代趋势,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热度”
找准学生关切的“热点”,主动策划既夺人眼球,又吸引人心的网络主题活动,时刻与学生保持思想连线和交流交锋;抓住学生心理“痛点”,持续供给既有趣味又有干货,既有内涵又接地气的网络原创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成长期待;激发学生情感“兴奋点”,着力搭建既有关注度又有认同度,既有点击率又有好评率的校园网络平台,营造学生信任、喜爱、愿用的网络育人空间,持续保持网络文化育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创新升级是网络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网络技术服务水平将直接决定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水平。因此,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是推进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有效手段。
1. 提升理论素养,优化网络运维能力
高校网络育人主管部门的工作理念及理论素养决定网络育人工作质量。因此,高校应在提升工作人员的网络素养上多下功夫,不断优化主管部门网络运维能力。高校可成立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组,引进专业力量为网络育人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引导工作人员强化互联网思维,把握互联网规律,通过理论学习提升网络素养,培植和强化技术基因,加强网络文化育人的前沿性及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定期面向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介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概念,普及新媒介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媒介工具、更新网络技术、提升创作水平,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 强化工作实践,拓展网络育人平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可见,促进新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及推广,将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趋势。高校应重点探索推广新技术、引入新媒介的工作方法,不断拓展网络育人平台,激发网络育人活力。例如,利用移动端轻便、人性化的设计优势,融合感触、定位等新技术手段,在校园网络中链接更多移动终端,全面增强学生用网体验;依托算法推荐、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数据抓取及信息算法处理,描绘出学生用网行为的个体及群体画像,实现个性化、分众化、差异化服务;引进抖音、美拍、Bilibili等热门应用,探索校本平台与社会平台的融通途径,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空间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实现学习、生活、娱乐、社交“全面上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4]204完善的制度保障是高校网络制度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应通过构建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来保障校园网络秩序,规范校园网络行为,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1. 健全保障机制,增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规范性
一方面,强化队伍保障。成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构建相关部门协同育人的一体化长效机制;组建专职网络文化育人团队,有体系、有计划地加强梯队培养,逐步实现队伍由“专门化”向“专业化”过渡。另一方面,健全平台管理。制定校园网络管理规定,加强对各类平台的审查与监管,强化对网络用户的引导与约束;整合校内网络资源,推动各类平台有机融合、同频共振;引入危机公关预案,确保对网络突发事件及时处置、正确引导,防止网络事件的恶性发酵。
2. 创建引导机制,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性
准确把脉学生的用网需求和触网习惯,在价值、审美、政策、技术等方面构建引导机制,激励大学生积极投入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成立校园网络文化成果评定委员会,制定科学、系统、完善、规范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促进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
3. 制定奖惩机制,激发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性
设立网络文化培育专项,给予经费、人力及技术支持;发挥评优表彰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校园网络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遵守网络秩序、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自律,严守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共同维护校园网络安全。
优秀的网络文化成果能够滋养网络空间,健康的网络行为文化能够发挥道德教化作用。高校承担了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功能,更应遵循网络规律,在育人方法、育人观念、育人空间上积极探索,探寻发展积极的校园网络行为文化的有效途径。
1. 加强队伍建设,更新育人观念,为构建健康网络行为文化增智
一方面,要严格人员遴选。在话语运用、技术水平、公德意识、行业自律等层面高标准、严要求,通过科学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组建一支政治觉悟高、网络素养好、专业技术强的师生骨干队伍,有体系、有计划地加强梯队培养。另一方面,要完善骨干培育。依托网络培训基地及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实训平台,定期以讲座、沙龙、研讨会等形式,引导骨干队伍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将互联网最新工作理念及前沿技术引进工作,自觉用理论武装头脑、用技术指导实践,不断更新网络育人观念,提升网络文化育人专业水平。
2. 把脉学生需求,优化育人方法,为构建健康网络行为文化增能
一方面,要精准把脉学生需求。主动融入学生常驻的网络空间,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定位学生特点、把脉学生需求,通过思想上引导、话语上尊重、情感上共鸣,与学生建立互信、友爱的网络互动关系,拓展网上网下共建互融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打造“教育名师”“学生达人”等“网络大V”,以榜样引领和朋辈教育辐射广大师生。通过创造有力度、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文化内容,提升师生主动参与、积极发声的能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3. 推进阵地建设,改善育人空间,为构建健康网络行为文化增效
一方面,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全方位网络育人体系。联动校内各级网络平台,搭建以官媒为主、各级网络平台为辅的网络育人矩阵,形成“官媒奏唱主旋律,各级平台同发声”的网络联动模式;整合校内资源,联合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相关部门,通过开展优秀网络作品评选、组织网络文创大赛、举办网络文化节等形式,推动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及传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引进社会力量,创建立体化协同育人空间。联合腾讯、新浪、网易等社会媒体,探索将热门网络媒介引进校园的有效方法,打造既能有效管控,又有人气流量的网络平台;联合文广公司,制作以主流价值为底色,符合学生口味的校园文化周边,实现校本文化IP的“跨界”共享,扩展网络育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