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应对中的大学生思想焦虑及其疏导

2020-12-13 04:53曹东勃王佳瑞刘科秀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关键词:防控思想疫情

|曹东勃 王佳瑞 刘科秀|上海财经大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一、 大学生的一次思想“大考”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在使整个社会运作由常态流动转向非常态休止的同时,也倒逼行业、部门、家庭、个体改变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以“停课不停学”为指导原则,各级学校在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此次疫情的暴发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应对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及其成效也对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其更深刻地思考个体命运与家国命运的关系,重塑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

其一,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客观冲击影响大学生预期。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我们积改革开放40余年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实力,对千万人口量级的城市进行“封城”、举全国之力驰援湖北。到2020年3月中旬,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随后疫情逐步在全球扩散,进而造成全球经济停摆。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2%,而中国仍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预计到2021年底世界经济有望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2]。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的态势在持续,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尚未消除疫情影响,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3]。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未来的发展预期。

其二,技术对社会基础结构的重构加大思想疏导难度。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方式和人们的交往方式。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新阶段已经到来。相较于10年前,信息发布呈现多对一的传播特点,基本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4]。10年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为主,并不能做到实时、移动、图文并茂地呈现。这种集中式的交互方式更便于掌控,官方权威信息的发布能够起到较好的引领效果。当前已进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成熟期,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是信息源,信息从单向、集中式的传播转变为多中心、发散式的传播。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既拉近了人际沟通的时空距离,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人际互动的不可控性,消解了官方信息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模式本质上更有利于去中心化,但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和传播模式的转变在疫情防控期间带来了信息爆炸效应,在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的思想紊乱和情绪焦虑,进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其三,新冠疫情是“0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思想大考。当前在校大学生以“00后”为主体。这一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更多见证了大国崛起的恢弘历程,较少遭遇时代和环境施加的重大挑战和冲击。如果说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后的一系列国际挑战对于他们是第一次思想冲击,那么,新冠疫情及其对全球格局的重塑就造成了第二次思想冲击。作为互联网原住民,“00后”大学生具有更为多变、复杂的思想观念,也创制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话语体系。疫情防控期间人人居家隔离的规定,从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将个体从集体中被动抽离的效果,这种置身于“密闭空间”的孤立感,也不免带来一定程度的焦虑。作为高校教师,在日常状态下面对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已十分不易;在“战疫”特殊时期,要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引发他们思想的共振、心灵的共鸣,就更具挑战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回顾我国为应对这场突发重大疫情发起人民战争的过程,把握和理解世代变迁,总结经验教训,精准疏导和化解大学生思想焦虑,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命题。

二、 思想的焦虑:疫情防控过程的内生挑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个体居家隔离以及建立在这种隔离状态之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阻断病毒传播蔓延的有效手段。但在客观上,居家隔离过程本身是对人性的一场严峻的考验。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社会性早有洞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具有社会性,需要社会交往,而人的价值也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以呈现的。居家隔离一方面确保了对病毒的隔离,另一方面也必然将一个人从原本广泛而深刻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物理隔离”开来。因此居家隔离必定会对人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况产生连带影响,引发一定程度的焦虑。

其一,物理空间的封闭对人的心理空间的窒闭。在相对开放的物理空间中,人与外界发生的互动相对自由,更能够直观体察到自己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共同体的成员、社会的一部分。个体有较为舒适的心理空间,身心自然得以健康发展。生活空间包括个体及其心理环境,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部分的适应性调整。一旦物理空间变得有限且封闭,限制人的活动范围且导致与外界的直接互动减少,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窒闭。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对于新冠病毒的科学认知目前仍很有限。大学生群体虽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底蕴,但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有时也难免感到既有知识的不足。对于病毒来源、传播过程、疫情周期等方面,大学生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掌控预期:疫情何时结束?疫情过后如何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能否快速适应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凡此种种对于彻底认识未知领域的精神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反而会加剧精神压力和思想焦虑。总之,长时间、小范围、封闭式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其二,社会交往空间的限缩对人的社会性的抽离。日常生活中的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群之中。恰当的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内在的焦虑情绪,有助于个人身心健康。社会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现实的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采取居家隔离措施,也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中止或人的社会性的暂时抽离。根据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适当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6]。2020年2月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各高校应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7]。根据《指导意见》,2020年春季学期,各高校采取了大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下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从传统课堂转向网络课堂,从面对面转向键对键。原有的较为丰富的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和团学活动也因疫情防控而不得不中止,即便转变为线上模式,其效果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其三,完全的互联网生存状态下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单向度局限。“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本身从工具转向思维,进而广泛深远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人毕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能完全脱离客观现实而寄居于网络世界。“00后”虽是互联网时代原住民,但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探究兴趣更为广泛。疫情防控所采取的居家隔离措施将学生从相对的网络化社会带入绝对的网络化场域,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大学生每日沟通外部世界的唯一渠道。长时间欠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带来的真实体验,这种单向度的网络化生存状态无疑会造成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长期接触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被动接受信息轰炸,习惯性地刷微博、微信、短视频,也会导致想象力的匮乏和思想的浅薄。

其四,突发公共危机中个人权利、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之间的内在张力。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教育部2020年1月27日《通知》明确要求,春节返乡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得提前返校。疫情面前,大学生也面对在个人权利和社会责任之间抉择的考验。疫情会制造人们内心的恐慌,但是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如果人人无视风险,将疫情防控当作儿戏,就无法守土尽责、保一方平安。只有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个体,才能不断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文艺评论家王晓渔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疫期读书》栏目采访时,谈及2020年春节期间在境外一家餐馆的见闻:隔壁一桌是来自中国很好学校的大学生。一两个小时的晚餐时间,他们的话题始终围绕哪位学长最帅、如果课程重修要交多少钱、未来就业如何更有前途,无一字涉及正在蔓延的这场瘟疫。王晓渔认为,大学生谈论校园话题再正常不过,他也不认为人人必须谈论瘟疫,但听到他们此时还在感叹“平均绩点低0.01分是多么可怕的事”,真让人慨叹“不知今夕何夕”。[8]如何在见证重大疫情的过程中与国家、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正确方向。

三、 焦虑的疏导: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的可行路径

适度的焦虑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但过度焦虑就不利于身心健康。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绝大部分学校延长假期,进而由于疫情的波动和防控的要求转入“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阶段。疫情防控期间,持续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疏导学生的思想焦虑,需要将责任主体落实,尤其需要坚持“三全育人”的基本方针。如果说疫情防控是一场战争,那么应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和情绪上所产生的震动,缓解其所受到的冲击,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斗目标,需要包括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者、专业课教师和教辅人员等各类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所受到的震动和冲击未必表现为显性的行为,更可能酝酿于内心、沉潜于“水下”,形成某种隐患,在将来特定的时机发作。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保持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敏锐洞察和深入了解,并开展针对性的因势利导。

其一,在抗疫斗争实践中阐发制度优势,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正向引导学生,帮他们树立信心、筑牢三观,不仅不回避问题,还要通过讲清国家一系列坚决果断的措施来坚定必胜信念。疫情防控的总体战,打拼的是举全国之力,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彰显。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战胜病毒而调用配置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在短时间内迅速从医疗行业领域内的局部动员转为各行各业的充分动员再转为社会各个基层组织乃至全国性的政治动员。回顾全球各国在这场抗疫斗争中的表现,在西方很多国家陷入“救年轻人还是救老年人”的“电车难题”困境中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惜一切代价、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1]在中央集中统一指挥下,各地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并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对口帮扶机制下协作互助、共克时艰。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任何制度都有一个不断完善、成熟的过程,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能因一时、一地、一个局部问题而无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疫情防控的成功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9]。特别是当疫情全球蔓延之后,在与各国应对措施的比较中,更凸显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和党中央敢于担当的决策魄力。与此同时,也必须坦率承认,疫情防控过程中也暴露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短板。可结合对这些短板的分析向学生讲清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极端紧迫性。总之,可借鉴《论持久战》中对于情势的判断,让学生充分理解制度优势和问题短板,既不能沮丧失望,也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

其二,既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重要功能,又要做足“诗外功夫”,拓展育人时空。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浸染。大学的教育本就不应局限于课堂,而是必须通过朋辈之间的“比学赶帮”塑造良好的学风、在人与人的接触中达成人格的健全。那么,在疫情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在人与人直接接触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手段,培育良好学风?在线教学状态下,如何守护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张扬个性、展现人格魅力?这需要教师跳出“第一课堂”的时空框限,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创新)、第三课堂(网络育人)的联动协同和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下课”观念。面对大规模的在线课程,要避免将线上狭义理解为线上课堂,线上课堂结束不等于教师线上消失和育人责任结束。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也绝非单纯意义上通过线上课堂传授知识,而更应当是一种特殊时期的陪伴与关爱。应当鼓励包括专业课教师在内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自己的线上联络渠道,随时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不仅是专业问题、课程问题,也包括大量的思想困惑、心理难题。与2003年SARS时期相比,移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支撑,完全有条件把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做得更好。此外,疫情也提供给学生一个扎根大地、读懂中国的特殊机会。教师应当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绝非这场疫情中孤立旁观的陌路人。无论学生从事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探索,疫情都向他们提供了观察思考和研究探索的巨大空间。教师自身应当率先垂范,带着浓厚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投入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实现教研互促、教学相长,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结合自身专业观察现实世界、理解社会运作、培育科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熔铸家国情怀。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不负时光,在值得纪念的岁月中获得远胜第一课堂知识学习的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而这或许才是教育发展史中这段“停课不停学”的插曲带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三,引导学生远离激愤与虚无两个极端,涵养理性而深厚的家国情怀。疫情防控要求人与人之间保持社交距离,导致原有的“社交网络”转变为“网络社交”。物理空间的封闭对人的心理空间的窒闭,社会交往空间的收窄、闭合对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寄托的抽离,完全的互联网生存状态下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单向度,这一切是对人的本质中社会性的一面的严酷挑战。“面对面”被“键对键”取代之后,狭窄的网络甬道也会让网络使用者的思想趋于偏狭和幼稚。在此情况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避免学生思想在疫情的冲击下走向两个极端:其一是对疫情过度关注。“事不关心、关心则乱”,以致于面临瞬息万变的事态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分析和学理支撑而陷入无谓焦灼的陷阱。其二是以完全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的姿态,从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退场,从家国天下的大抱负退缩到格局狭小、孤芳自赏的小世界,看似波澜不惊,实则精致利己,将社会、民族、国家皆视为虚幻。这两种极端表现在现实中会发生显性或隐性的变异。前述王晓渔先生所看到的现象,便是后一种倾向的下意识流露。对此,高校教师应当有敏锐的直觉和清醒的判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其四,立足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深厚积淀,鼓舞学生树立必胜信念,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00后”一代出生于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历史进程之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见证了以奥运会、世博会为标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大国气象,见证了中国用好战略机遇期、历史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奇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责任。青年的成长,总离不开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是真正让这一代青年深刻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第一个重大事件,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这场大考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书写的合格答卷更加让这一代青年深刻理解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历史和现实是最好的教材。“00后”大学生敢于表达自我、挑战自我、求新求变的优良品质展现出新时代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事实证明,青年强则国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只要当代青年坚定必胜信念,担当时代责任,自觉变革创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定能够实现。

四、 疏导的成效:大学生思想焦虑问题渐趋缓解

抗疫斗争的巨大成就,“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以及在抗疫过程中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了强大动力,丰富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生动素材。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焦虑开展思想疏解,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成效。

其一,由慌乱复归于平静。疫情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应激反应,他们对外部环境原有的稳定预期被打破,思想上一度陷入慌乱。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因对疫情和疾病缺乏科学认知而产生恐慌。一份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大学生存在未能正确认识病毒的基本特性、暴发原因,以及个人预防、国家防控措施的情况。在对疫情暴发的原因的认知上个别学生倾向“天命论”或“阴谋论”[10]。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因担心身体健康而产生恐慌。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数在疫情暴发之初居高不下,大学生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尤其当受到个别关于“无症状超级感染者”新闻的影响时,会因担心自身和家人被感染而感到慌乱。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学生们恢复了平静。多数学生在居家抗疫期间,接受了来自街道、社区、学校等单位关于重大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科学认识了病毒的特性、传播途径、暴发原因,对疫情期间的新闻热点事件能进行理性判断而不被夸大事实的虚假消息带偏。同时,各高校也组织和号召大学生积极加入当地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在“青春有担当 志愿正当时”“与爱同行”“为防疫贡献青春力量”的过程中,经受考验、历练成长,亲身领悟“事非经过不知难”的道理。

其二,由疑虑复归于坚定。疫情暴发之初,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急反应能力有一定的疑虑。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11]。国家及时有序采取了一系列稳健严密的防控措施,疫情形势迅速发生了逆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快速行动起来,通过云课堂等多样化渠道和手段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效果的高度评价传递给学生。通过多渠道及时有效的宣传思想工作,讲清了党和政府应对疫情的决心和能力,讲清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讲清了中国为全球抗疫“争取了时间”“树立了样板”的大国担当,为帮助大学生尽快走出进退失据的惶惑状态、重拾信心和勇气、增强“四个自信”、提高文化认同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三,由焦灼复归于通达。疫情期间,大学生由平和到焦虑的思想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居家在线学习产生的效率下降引发的学业焦虑。为有效控制疫情在学校蔓延,教育部下发了《通知》。以“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指导原则,各高校纷纷落实线上网络课程方案,开始了世界教育史上规模空前的在线教学实践。在线学习带来了学习环境上的很多变化,从学校、寝室、食堂、图书馆等多点一线的多元化空间,突然转变为单一的家庭学习模式,从群体学习到个人学习,学习氛围的淡化,等等。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使在线学习状态与理想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就业形势和升学压力引发的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焦虑。2020届874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毕业生因疫情而错失实习和春季招聘的机会,产生了毕业即失业的忧虑。另一些计划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则先后遭遇托福雅思考试频频延迟或取消、所申请的国外院校迟迟没有回复或由于外国疫情恶化原有安排发生变动等情况,也感到十分为难。针对这些情况,各方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一方面,高校教师致力于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从线下的教师变成线上的“主播”,精心准备课程,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居家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为保障大学生就业,国务院要求“各方面同心协力,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并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12]。云就业、云实习的新型就业模式也让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平稳就业。2020年秋季学期,全国高校如期实现分期分批错峰开学。这些学生眼见为实的制度支持和泱泱大国从困境中复苏、重启的现实表现,既是学生重返校园、开启新生活的真实生命体验,也是高校教师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案例。经此一役,当代大学生会更加理性达观,也更有勇气迎接未来的任何挑战。

猜你喜欢
防控思想疫情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思想与“剑”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