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式

2020-12-12 02:03:22徐霞
关键词:传统文化融合信息技术

徐霞

摘 要:本文意在探讨信息技术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手段。通过设置活动主题,加强学生的理解;创设文化情境,增强信息素养两种方式,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最后指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产生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传统文化 融合

当前,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淡薄。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渗透,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备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观念。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设置活动主题,加强学生的理解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应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充分融合,以教材为载体,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贯穿到教学环节中,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主题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单一活动主题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围绕一个传统文化主题展开教学,属于单一活动主题,以此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加强对某个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将某个传统文化主题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苏教版《走进幻灯片世界》的教学中,目标是要让学生会打开PowerPoint,了解幻灯片的界面,会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能够播放幻灯片。因此,教师以“记忆中的端午节”为主题,为学生布置任务。这样,学生就会在网络上收集丰富的图片和素材,有助于学生对端午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粽子和赛龙舟等等。学生制作完成幻灯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演示,不仅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强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

2.不同活动主题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多个传统文化知识,设置不同的活动主题,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和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学习经验,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学习效果,使学生逐渐产生对信息技术以及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和欲望。

例如,在苏教版《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的教学中,目的是要让学生会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设置文字、图片、艺术字以及动画效果,并配上声音。教师可以将不同的传统节日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配上相应的图片、文字和艺术字,比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重阳节等等,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二、创设文化情境,增强信息素养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积极有效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更为轻松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

1.营造节日气氛

教师可以将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融入课程中,这样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能够营造出节日的气氛,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学生也能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染,进一步了解传统风俗。

比如在苏教版《在幻灯片里播放电影》的教学中,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幻灯片里插入影片,认识影片,修改幻灯片的背景,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幻灯片。教师可以播放电影里过年的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春节的气氛,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指定位置插入关于春节的新幻灯片,比如拜年,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操作能力。

2.渗透文化气息

小学信息技术可以融入一个传统节日的多种风俗习惯,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气息,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见识。在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借助某个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培养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例如苏教版《在Word中編一份小报》的教学中,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元宵节,引导学生制作一份小报,将元宵节的放花灯、猜字谜等风俗加入其中,突出主题。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资料收集和处理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探索的欲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产生探索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贯穿到教学环节中,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意识,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伍周旋《让信息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服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灯谜校本课程实施的探索》,《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

[2] 王美霞《信息技术教材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尝试》,《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第5期。

[3] 郭舒婷《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