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莹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福建省厦门市 361003
PICC是经外周手臂静脉穿刺插入导管至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置管技术,可以建立长期静脉通道,为患者提供长达7d甚至1年的静脉输液[1]。此法导管留置时间长,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疼痛,药物经导管直接进入心脏附近大静脉,稀释迅速,不与上肢静脉直接接触,可以有效保护远端血管免受化学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其临床应用优势众多,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也十分受用[2]。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患儿PICC置管的期间易发生导管异位,会增加血栓、内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是导致被迫拔管治疗中断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预防导管异位、及时纠正已经发生的导管异位,对保证患儿PICC治疗顺利及安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发现,PICC导管头端位置会随着置管一侧肢体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以适当手法调整患儿体位联合脉冲式冲管更有助于导管复位[3]。本文择取我院94例PICC导管异位患儿,探究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复位导管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为时限,择取我院94例PICC置管后导管异位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7例):男25例,女22例;胎龄26+3~39+4周,平均胎龄(34.3±2.7)周;出生体重0.86~3.74kg,平均体重(2.2±0.4)kg;置管日龄1~22d,平均置管日龄(5.8±4.1)d;贵要静脉置管34例,头静脉置管7例,肘正中静脉置管6例。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胎龄26+4~40+2周,平均胎龄(34.5±2.4)周;出生体重0.85~3.77kg,平均体重(2.2±0.5)kg;置管日龄1~24d,平均置管日龄(5.6±4.3)d;贵要静脉置管33例,头静脉置管9例,肘正中静脉置管5例。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坏死性结肠炎、重度窒息等疾病的足月儿,有PICC置管指征,上肢肘部静脉置管;日龄≤28d;置管后X线下定位观察,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需调整复位;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PICC穿刺局部皮肤破损;凝血功能异常;患儿双上肢活动障碍;合并感染;已出现明显导管异位相关并发症,需拔管处理;合并感染。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常规方法调整复位): X线检查,定位PICC导管头端,明确导管异位长度。复位操作时,患儿仰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90°与身体垂直,缓慢退出导管至预定长度(导管异位长度-0.5cm)。将患儿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贴肩膀,2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10ml,行脉冲式冲管,推一下停一下,使导管内产生正负压形成涡流,同时缓慢推送导管至预定长度。
1.3.2 实验组(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调整复位):X线检查,定位PICC导管头端,根据所在位置不同,基于不同体位行脉冲式冲管复位。(1)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如导管头端未至下颌角,安置患儿坐位,头部中立,将患儿置管侧手臂肘部伸直,从侧方位水平抬起,缓慢进行外展—内收动作,动作持续约60s,期间行脉冲式冲管,具体所用注射器规格、冲管液、冲管操作等同对照组,同时自上而下轻叩患儿颈背部。如导管头端超过下颌角,患儿体位安置同对照组,先缓慢退出PICC导管至超出下颌角的长度,再安置患儿坐位,按照导管头端未至下颌角的复位方法操作。(2)导管锁骨下静脉异位:根据异位导管尖端走向,安置患儿反向侧卧位,将患儿置管侧手臂肘部伸直,从侧方位水平抬起,缓慢进行外展—内收动作,期间行脉冲式冲管,方法同对照组,同时沿导管尖端走向,反方向轻叩导管附近胸壁。当冲管遇到阻力后,将患儿体位缓慢调整至坐位,头部中立,继续患侧臂外展—内收60s左右。(3)导管腋静脉异位:安置患儿坐位,将患儿置管侧手臂肘部伸直,做肩关节胸前旋转动作,先顺时针3圈,再逆时针3圈,期间行脉冲式冲管,方法同对照组。(4)锁骨下静脉卷曲反折:导管反折>90°时,复位操作同腋静脉异位;导管反折<90°时,患儿体位安置同对照组,先将PICC导管缓慢退出反折长度,再按照腋静脉异位的复位方法操作。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观察两组PICC导管复位成功率,成功标准:X线下PICC导管头端定位上腔静脉,统计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导管复位成功率 实验组导管复位成功42例(89.36%),4例退管0.5~1.5cm不等,当中长导管使用,1例导管重置。对照组导管复位成功29例(61.70%),13例导管倒退0.5~2cm不等,当中长导管使用,5例导管重置。组间导管复位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761,P=0.022)。
2.2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导管复位相关并发症3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均未拔管。对照组导管复位相关并发症13例,11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无改善,被迫拔管。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822,P=0.031<0.05),见表1。
表1 两组PICC导管复位相关并发症统计
导管异位是新生儿PICC置管常见问题,与新生儿血管管腔细长、外周静脉受冷痉挛收缩、小儿哭闹不配合及体位变动增加胸腔压力等因素有关[4]。有数据显示,新生儿PICC置管1次定位上腔静脉成功率不超过15%[5]。导管异位会增加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风险,一经发现必须及时调整使复位,以保证治疗安全。以往,临床处理PICC导管异位主要采取退出部分导管冲管复位,或重新消毒送管的方式,此法不仅效果一般,而且反复推送加大了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易导致痉挛、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和感染的发生,加重疾病患儿痛苦[6]。因此,探寻一种可以有效纠正导管异位的方法,提高复位率的同时确保操作安全十分必要。
国外对PICC置管新生儿的X线片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新生儿穿刺侧肢体伸展、肘部屈曲、手臂活动等动作会造成导管头端位置改变,如贵要静脉置管的导管随手臂内收向心脏方向移动、周正中静脉置管的导管随手臂内收向远离心脏的方向移动,平均移动范围超过2.0肋间隙[7]。另有研究证实,予以PICC患儿不同体位,可以借助重力和漂浮作用,改变导管的位置,为无创手法复位PICC异位导管提供了重要依据[8]。本文基于导管异位的定位不同,个体化基于不同体位予以患儿脉冲式冲管联合拍背进行复位。脉冲式冲管可以利用血流动力学作用使导管飘移,辅以拍背振动让导管移动,加之体位调整,可以更好的引导导管向上腔静脉移动,进而达到复位目的[9]。此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退管,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提高导管调整安全性[10]。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导管复位成功率89.36%,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38%,与张亚需等人[11]报道的复位成功率(85.7%)和易纪津等人[12]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6.67%)相近,肯定了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复位PICC导管异位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采用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进行调整的复位成功率高,对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也具有积极作用,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