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军, 张泽慧 , 徐 学
(1.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2.韩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进入21世纪,提高艺术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是艺术研究生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回应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中国艺术类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中国特色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信息社会时代,中国传统的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重视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新时代艺术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2011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艺术学门类设置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使得中国学科目录的门类达到13个。艺术学门类包含1301艺术学理论、1302音乐与舞蹈学、1303戏剧与影视学、1304美术学、1305设计学等五个一级学科。艺术类研究生指在艺术门类下招收的所有研究生。据统计,2018年艺术类在校研究生7.74万人,培养规模较2012年增加57.45%[1]。解析研究能力及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基本内涵,提炼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主要特征,是提升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必要前提。
1.研究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特征
研究能力是一种较为广泛的能力,在个体工作、生活和学习等社会活动中均得以体现;研究能力还是一种稳定性较高的能力,个体一旦获得这种能力,就会在社会实践中长期表现出来。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又在实践中得以发展;研究能力既指凝结在个体身上的已有能力,也指存在的潜能。简言之,研究能力是表现在个体身上一以贯之的心理条件,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特征。
2.研究能力是有关研究思维的能力
研究能力经常被看作是学术能力、科研能力的同义词,这种观点甚至在不同的学术研究中得以体现。事实上,研究能力包含的内涵、外延比起学术能力、科研能力要广泛得多。研究能力既包含以研究的原则树立信条的能力,还包含以研究的手段剖析生活的能力。当然,同时也包括用研究的方法参与学习、投身科研的能力。因此,研究能力是一种用研究思维指导各类社会实践的能力。
3.研究能力与科研能力紧密相关
尽管研究能力并不等同于科研能力,但两者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研究能力强调研究思维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而科研活动中所沉淀的科研思维,与研究思维同样都强调以科学研究精神对待生活事件,两者在这一点上的相通,意味着科研能力的部分元素能转化为研究能力,即科研能力强的人可能研究能力也强。然而,由于科研能力只是反应个体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并不等同于用科研思维适应社会、改造环境的能力,因而它只是个体研究能力的充分条件。
因此,对研究能力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研究能力是指一种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研究思维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是指艺术类研究生在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领域开展活动中,运用研究思维顺利实现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研究能力的艺术类研究生善于将研究思维贯穿于所从事的艺术理论与实践探索中,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各类表象中揭示出事物性质和发展规律,进而提高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效率和质量。
艺术类研究生培养的是高素质的艺术专门人才,是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得以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后备力量。与其他学科研究生相比,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更注重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的高度一致、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认知与行为的高度协调,艺术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具有更加鲜明的价值取向、更加强烈的实践取向、更加普遍的行为取向。
1.鲜明的价值取向
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受价值取向影响较小的自然科学类学科不同,艺术类专业处处彰显出社会与个人的价值追求。艺术类研究生以其作品、个人形象等为载体,向社会传递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是社会的价值引领者和重要影响者。研究能力强的艺术类研究生善用研究思维体现国家意志、民族精神,能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内化进独具特色的内在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社会与个人价值取向的高度一致。
2.强烈的实践取向
基础性学科重视理论的生成与建构,而艺术类专业则表现出强烈的实践取向。艺术实践是提高艺术类研究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具的系统工程,高水平的艺术实践还有赖于艺术理论的指导、艺术文化的熏陶。即便是艺术理论方向的研究生,也需要时常思考如何有效连接理论与实践,在活生生的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因此,高研究能力的艺术类研究生还表现在能从艺术理论、作品背景、时代新解等材料与线索中汲取养分,用以发掘作品意蕴、丰富作品内涵、优化表现形式与方法,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3.普遍的行为取向
“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是所有学科的内在要求,但这种要求在艺术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中尤为突出。艺术类研究生的学习、工作主要涉及艺术创作、艺术表演等,前者需要将创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等内容融入艺术作品,后者则要求表演者全身心投入,尽可能还原创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主旨,本质上是从“知”到“行”的转变过程。高研究能力的艺术类研究生在知识的建构、作品的内化、表演的外化等过程中,善用研究思维仔细推敲“知”“行”及两者的连接,从而达到认知与行为的高度协调。
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反映了不同社会阶段的特点,体现了社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需要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对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丰富了艺术学科的内涵,提升了艺术的地位,重新定义了艺术的作用,使得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以技巧传授为主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在回应新的社会需求下,显得力不从心;在学术人才培养方面,社会需求站位更高、要求多出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研究成果,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这些变化背后所体现的是对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更高要求。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服务国家文化建设,回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在培养研究生研究能力上有所突破,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
与中国旧社会的艺术不同,现代的艺术,尤其是学科体制下的艺术被当作一门科学。在本质上除了剔除旧社会遗留在艺术中的封建残余外,还有挖掘艺术、研究艺术、发展艺术、传播艺术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是按照一门科学的运行机制发展的。
在学科发展方面,丰富学科发展内涵是艺术类研究生的责任。2011年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单独设置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强化了艺术作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价值,也使其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艺术学作为一门研究艺术现象、探寻艺术本质的科学,本质上是研究各种艺术运行的规律。填补艺术研究的空白、完善艺术领域理论和实践技术、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艺术研究的现实意义,也是作为艺术类研究生学术研究生涯中必须履行的责任、努力完成的目标和任务。
在人才培养规模方面,批量化的人才培养,要求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增强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来保证培养质量。与中国传统的艺术培养规模相比,现代学校制度下艺术人才的培养实现了组织化的批量生产,且带有很强的学术倾向。规模化的培养,在突出特色的同时,还要保证培养过程的规范化,确保人才培养结果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近年来,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对高水平艺术人才和先进艺术成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艺术研究的经费投入和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步增长。在数量增长的同时,社会关注还将目光转向“质量”。国家重视高校的科研评价,并以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社会价值作为衡量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因此,以“艺术研究”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应该将增强研究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并将艺术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艺术对时代的重要意义,强调艺术作品在引领时代发展、促进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这对艺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培养单位培养出代表中国先进艺术精英力量的艺术类研究生明确了方向。国家对艺术人才的期望和扶持增强了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服务祖国建设中的信心,也激发了他们用艺术魅力促进民族复兴的斗志。因此,新时代下的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注重新时代民族文化的创新,完成艺术从服从大众到引领大众的转变,研究能力的提升必不可少。
艺术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为艺术教育打开了新的大门。与以往通过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来提高效率的技术不同,如今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技术手段正在作为一门核心技术参与到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来。例如,在专业作曲领域,首款人工智能音乐软件Orb Composer可以通过系统内置的音乐模版,经过设定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后自动生成音乐,帮助一些非作曲专业人士实现作曲梦想。
除了为非专业人士提供创作帮助外,AI软件还有望为专业艺术类研究生们提供创作帮助。谷歌的Mabenta和索尼的Machines是目前全球顶尖的音乐人工智能开发项目。索尼的Flow Machines通过对海量音乐素材的分析实现机器学习的效果,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创作指令要求,便可以生产出相关原创作品[2]。这种自动生成的音乐作品,为专业作曲学习者提供了最直观的创作参考。虽然这种创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突破性的尝试,但已经证明了机器在寻找音乐创作规律上所拥有的先天优势,对人类通过数量积累习得技能的学习方式形成了挑战。面对新时代的技术颠覆,艺术类研究生要通过提升研究能力来增强适应力。
中国传统的艺术类人才培养,大多数发韧于民间的师徒制,经过科班剧社传艺,再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方式的演变,表面上是教育方式的变化,实则是社会环境的变迁和社会需求的更迭,反映出不同时代对艺术类人才的态度与期待。在现今教育综合实践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面临转变的背景下,打造创新性、融合性、人文性等素养兼备的艺术类复合型人才,有赖于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升。
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研究能力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理所当然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艺术类研究生被指缺乏个性、千篇一律[3],缺乏创新性。培养艺术类研究生的创新性,要求研究生以研究思维贯穿学习始终,其中既包括以研究的思维琢磨“传承性”的部分,也包括以前者为背景产生创新行为,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提升研究生研究能力势在必行。
提高相融性需要研究能力。理论对实践的支撑,以及实践对理论的丰富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扫除人才培养障碍、打破理论实践边界、推动理论实践耦合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升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既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理论知识以指导实践,又能帮助他们深入实践以滋养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相互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增强人文修养也需提高研究能力。在专业型艺术类研究生中,绘画、表演和展示等实用技巧固然是评判学生艺术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但仍要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甚至有人提出“艺术领域的专门化是让我们的研究聚焦在艺术上,而不是研究视阈只局限在艺术上”[4];同样,“以艺术论艺术”使学术型艺术类研究生研究问题逐渐细化,研究方向日渐狭窄。提升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是帮助学生丰富人文修养,突破“象牙塔”困境的有效途径。
在高水平专门型人才培养中,个人行为规范的道德内容、体现专业能力的技巧水平只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的起点。当今大众艺术品位普遍提升、科学技术参与行业发展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已经对艺术行业生态产生深度影响,个人要想获得大众认可、收获社会赞誉,参与竞争的衡量标准已经拓展至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宽阔领域,对艺术生命力、艺术感染力、艺术表现力提出更高要求,研究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首先,增强艺术生命力的要求。没有生命力的艺术注定只是昙花一现,艺术之树长青还需扩充艺术内涵,增强艺术生命力。在“全民娱乐化”“高雅艺术平民化”的今天,艺术类研究生要从各类主播、网红、草根甚至是普通民众等群体中脱颖而出并占领主阵地,不但要确保自身的德、艺水平,还要以研究思维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良好社会风尚,植根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沃土,以与社会大众的广泛共鸣增强艺术生命力。
其次,增强艺术感染力的要求。艺术之美在于能打动人心,即与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中国艺术类研究生要增强艺术感染力,不但要研究作品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作者经历、情绪情感等,还要综合考量美学、心理学、文学、哲学都等元素。在作品的呈现过程中,还要仔细研究受众的审美规律、现场感受、情绪变化等,以提升其体验效果。因此,提升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是帮助他们深度理解作品、诠释作品的客观需要。
最后,增强艺术表现力的要求。当前,艺术的表现形式已不局限于一幅静态的画、一个绚丽的舞台,或者是一本厚重的书籍,社会大众的审美疲劳也从批判传统、抵触固化等转为对新表现形式的持续诉求。然而即使是新兴科技手段,也很可能迅速成为“历史的尘埃”。在现代语境下,艺术类研究生要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必须提高研究能力,研究大众审美、钻研创新形式,在艺术多样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
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仅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和文艺类节目应运而生,国家对艺术类研究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培养艺术类研究生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得到拓展与改进。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激发了他们学科建设的积极性。此外,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观念转变,也为提高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提供了实现可能。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他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党中央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今后党领导文艺工作提供了思想纲领[5]。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精神,将“文艺精神”融入艺术类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促进研究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立德树人,加强学生德育培养,突破德育“教育场域”狭窄的局限,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6],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思考引领、状态引领和实践引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本领、能担当的艺术类研究生;其次,坚持实践化的方向,结合地区特色和文化形态的发展格局,不断引领、深化艺术类研究生研创实践活动[7],培养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有创新驱动力、面向未来的高水平艺术人才。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提升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要以培养单位、导师及研究生自身转变理念为前提。
首先,培养单位要转变育人理念。目前大多数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能力培养认识不够,部分单位甚至片面地把研究能力等同于“新作品”“新论文”,提升研究生研究能力缺少明确的制度支持和理论指导。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梳理以提高研究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研究生在实践中提高研究能力。
其次,导师要转变教育思维。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一方面,现代教育观念已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要求艺术类研究生导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对研究生进行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倡导良好的学习风气,教育学生遵守学术道德,鼓励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从科学研究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
最后,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艺术类研究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对研究能力的认识。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脚踏实地的学习作风;二是要转变学习重点,明确学习目标,加强对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打磨;三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利用团体动力促进成员研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在全校范围内统一认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针对新形势、新要求逐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从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出发,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与导师、研究生一起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加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课程上增强通识课程在艺术创作中的渗透力。通识课程是指大学课程中由公共核心课程组成,目的是为学生任何的专业学习做准备[8],通过身心的参与达到育人的目标[9]。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创作是建立在多种知识体系基础上的,学科的划分切断了艺术的内在联系,教育过程中对本领域专业技能的偏重使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变得薄弱。学习通识课程可以从生物学、地理学等社会自然课程开始,用普及化的知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创作促研究,以研究促理论,以理论引实践,推动高水平艺术类人才的培养。
适当增加艺术研究方法论方面课程。方法论是方法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方法论的有效学习来自于师生的平时积累,也来自于课堂中师生的良性互动。因此,一方面,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营造崇尚研究、传承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环境,鼓励研究生导师开展方法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自身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生态环境,依靠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互动,从而增强理论课程的有效性。
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教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10]。在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中,学生学术能力的提升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同等重要,不可偏废。针对当前偏重技巧传授的现状,培养艺术类研究生应该着重注意引导学生从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化艺术经典作品的历史、内涵,创新性地赋予新时代特性;增强研究生的文化认知和作品反思精神,创作出有深度、有内涵、有文化、有感染力,能凸显先进思想观念和艺术语言的引领性、思辨性、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高水平艺术人才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培养高水平艺术人才,提升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既是各培养单位构筑文化高地、增强文化自信、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举措,又是艺术类研究生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成长成材的客观需要。通过讨论得出提升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途径,希望能为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同仁提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艺术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升是涉及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只有教育部门、培养单位、导师、个人以及社会力量全力参与,才能促进艺术类研究生能力的培养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艺术的社会功能,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水平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