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影视类课程认同与共同体教育路径研究

2020-12-12 21:50
长沙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影视专业课程

黄 灿

(长沙学院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高校影视类专业包括国家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下设的二级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摄制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这些专业一般都开设了视听语言、影视作品鉴赏、影视美学、影视批评、影视文化学、世界电影史等课程。本文即围绕这些影视类课程,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利用专业认同,构建学习学术共同体,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 影视类课程的实践价值及面临的问题

影视专业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多元性,一方面,他们是作为“艺考生”通过艺考进入大学学习,注重实操技能,文化知识积累有限;另一方面,他们所学专业对其提出了复合型的挑战,如编导、戏文等专业,需要极高的文本解析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影视类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操类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大多仍是以影视作品作为学习样本。毕业作品拍摄的基本技术要求,如正反打、采光、镜头移动、场景调度等,很多仍比照经典影视作品。虽然毕设作品大多是微纪录片和微电影,但其在技术指标上,仍有“最高要求”,即影视作品。这也符合当下短视频精益求精乃至电影化的基本趋势。

第二,毕设拍摄的创新点需要影视作品支持。学生在创作中希望出新出奇,在提高作品质量和艺术水平时,往往也会借鉴影视作品,如在叙事层面加入多线、网状叙事,在影像层面大量运用空镜。学生以此创作的作品往往都有影视作品“原型”作为支撑。

第三,我们紧扣主题解决作品中的核心问题时,需要借助影视作品实现技术和意蕴的双重突破。作为毕设作品的微电影拍摄,一般而言会在15—30分钟中呈现出强烈的矛盾冲突,烘托人物性格变化。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如何提炼叙事、突出人物关系并强化人物性格,亦可从影视作品中得到灵感。

尽管影视类课程对于影视作品拍摄来说至关重要,教学效果却让人难以满意,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影视类专业实操课程与影视理论课程出现了不必要的分野。这一分野涉及到影视类专业一个传统的诘问:“拍”重要还是“看”重要?其实这一问题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光看不拍,眼高手低;光拍不看,只是技术操作。只有将“拍”的技术性要求与“看”的叙事技巧、审美眼光、主题意蕴等艺术性要求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品。另外,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扩大,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并不是所有影视类专业毕业生都会走上拍摄一线,在这条日渐完善的产业链条上,诸如影视文宣、影视评论、影视传播、影视经济、影视教学,都可能会成为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一味强调“技术至上”,将忽略影视制作过程中内容端对制作者极高的艺术文化要求,同时也忽略了影视类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内容。

其次,学生深受艺考培训“套路”的影响。学生在艺考培训的过程中,大多会严格按照培训机构的“思考套路”和“答题框架”进行规训式影视批评训练。这一应试策略会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产生深浅不一的惯性影响。

最后,专业学习积累缺乏统筹安排。影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学生阅片量不足的问题。当今时代,世界电影年产量数千部,加上影史百年积累,影视类课程面对的是一个数以十万计的庞大资源库。若以年阅片量150部来计算,4年不过600部。由于一般不会设立统一的影单,学生看什么,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的教学需求和个人兴趣,这就导致在阅片的性别趋向(男性/女性偏向)、艺术性偏向(艺术/商业偏向)、主题偏向(社会/历史/文化/情感/幻想偏向)、国别偏向等方面出现较大的随机性,不利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从大一开始,就依托专业认同,构建一种具有鲜明专业认知的共同体学习方式。“文化认同之于个体成长,犹如舵之于舟,它指引着个体发展的方向。一个人认同何种文化,乐于接受何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将成为何种人。”[1]

二 专业认同与影视课程教学

(一)鼓励与竞争相结合的认同过程

新生入学是最好的专业教育时机,但也面临很大的困难。深受“入校综合征”困扰的很多新生,在学习上很难融入大学专业学习,且带有鲜明的高中应试色彩,个性也往往被压抑。要改变这一状况非一日之功,但针对影视课程,释放学生天性、激发他们兴趣是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中,带有鼓励性质的轻度竞争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针对新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有一定积累,学习态度认真,既感到好奇又有些自负”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共同感兴趣的命题,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上让学生进行竞争和比较,有助于他们发挥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通过点评和评价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状态。如何寻找这一平台?热门院线电影的影评撰写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热门院线电影有其鲜明的话题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关注,且能提供大量分析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按图索骥,寻找分析理路;同时,一般热门院线电影门槛不高,既能从专业角度分析,也能作为“国民热点”探讨,利于学生发挥。通过组织类似的热门电影影评大赛,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迅速确定了自身专业水准在班级中的位置;同时,教师也通过批阅、点评和指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特长,尽快进入专业学习状态。

(二)“手艺人”与“艺术家”相结合的认同过程

在专业认同上,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完成双重身份,即“手艺人”与“艺术家”的确认与融合。所谓“手艺人”,即以影视作品前、中、后期制作为目标的实践技能训练;而“艺术家”则是在实践技能之外,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审美意涵、叙事技巧等艺术文化能力的积累与提升。

按理说,此二者本应作为“技”与“道”的一体两面和谐共存,如美术、音乐等专业的学生训练基本功和提升艺术感受力一样并行不悖,但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又有所不同。学生不仅仅是作为单一创作者培养的,而且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到一个巨大的“影视工业”生产体系中,和数百甚至数千人共同服务于一个剧组。较之美术、音乐专业的“单打独斗”,影视专业更倾向于“团队作战”,哪怕是一个微电影作品,也尽可能组成团队,合作完成。

因此,影视专业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难免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方面,虽然专业方向各有侧重,如编导、戏文、摄影摄像等,但开设的课程仍是“大而全”的,面面俱到。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摊大饼”,各门课程浅尝辄止、无一精深,又或只专于某一项,成为“技术达人”或“文艺空谈派”。另一方面,从部分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一些单位倾向于“即插即用”的高级技工式人才,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更多的“应用型”要求。但与职业技术院校不同的是,一般本科院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不应仅仅服务于应届毕业生首次择业的成功率,也应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此外,只注重技能的专门性人才,在职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会出现“后力不济”的情况。关于这一问题,早有论者指出,“人们常常在狭隘的意义上把教育等同于单纯的技术训练,这种看法有时甚至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以致人们完全忘却了教育必然要包含价值观教导与传承的内涵”[2]。

影视类课程是融合“手艺人”与“艺术家”两种身份的最佳触媒。它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点在于,必须帮助学生在影视作品学习中建构“认同—体悟—学习”的模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同所讲述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准。为此,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把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层次,以及关注的兴趣点,在“精准投放”的同时,逐步推动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新生,其审美兴趣和偏好,往往受到影视相关的门户网站、热门影视播放媒体以及知名影视自媒体等的影响,对诸如院线上线的国内热门电影、高口碑小众艺术电影、流行欧美大片等十分敏感,兴趣点也大多聚集于此。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同,教师就得熟识热点并有进行超越性分析的能力。所谓“超越性分析”,不是“对抗性分析”那样,一味地指出学生追慕热点的不足,而是在多元并包的基础上,能够对热点作品进行更广阔(历史语境)、更深邃(哲学文化)、更超脱(受众分析)和更贴近生活(社会生活)的多维评价。如果说对抗仍然存在的话,这种对抗并不是建立在师生之间,而是建立在教师的学术话语和媒介的传播话语之间的张力基础上。只有与大众传播话语拉开身位,学生才能意识到专业学习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不是通过阅读影视公众号之类的传播行为就能获取,而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获得。

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应该从上述“差异性认知”转向“共识性认知”,即开始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的“共鸣”。教师可适当地由“指引者”转换为“期待者”,并加大对学生表述的认同分量,以帮助学生建立作为“影视专业学习者的新的自我”,从而协助其走上自我探索进步的道路。

三 影视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随着师生之间信任的递增,学生对专业认同的增强,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呼之欲出。这种共同体建立在师生间充分的了解、信任、协作和认可的基础上,能较为明显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影视专业学习中由“量变”向“质变”转变。

(一)以年级为单位形塑自我认同

认同教育基于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的认知而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如新生自我展示和反省的专业认同,二年级学生参加专业比赛的专业认同,三年级学生面临专业实习与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认同,四年级学生完成毕设作品的专业认同等。影视类课程融合了“手艺人”与“艺术家”身份,是建立在密切结合这些阶段性任务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因而会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教学的不同倾向性。其影响就是学生会以年级为单位,形成自我认同,逐级上升,逐渐成熟。

(二)共性与个性和谐共存

在影视类课程中形成的师生共同思考、探索的“思想场域”,让学生能够容身其中,并通过不断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达到他证和自证。在逐渐打上带有专业学习的“身份烙印”时,教师也应该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成长。这就意味着,影视类课程并非一门完全的“工具课”或“体系课”,也是一门“思考课”。在讲述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之余,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走自己的路。其理路可概括为“树立典范—寻找方法—应用方法—逸出方法”的循环。教师既应该给予学生在影视作品分析、阐释、学习中的专业性帮助,又应该在“规范”与“桎梏”之间有明确的界限,更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作业批改、课堂演讲、专题讨论、兴趣追踪等方式,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成长。一般来说,在长期有计划的积累和培育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脱颖而出,甚至形成面上的连锁效应。

(三)师生关系的调和

有研究者指出,“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在人与社会之间,单向的、一厢情愿的所谓认同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的认同关系。认同不仅包含着认知,而且还包含着信任和承诺。信任与承诺,都只能是双向和互动的,甚至是平等的。这种信任和承诺,又是建立在相互认知基础上的”[3]。在基于认同与共同体教育的影视课程中,师生关系是核心要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对专业教师的信任与认同。这种认同又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对教师学识的认同,包括其知识储备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很多时候,要树立影视作品的典范,教师本人就要成为一个淘沙澄金的“学习典范”,指引学生向专业学习更深更广的范围推进。因而,教师要在其中同时扮演好“权威者”和“同行者”的双重身份,并逐渐由前者向后者过渡。

二是对教师本人个性人品的认同。影视课程教学伴随着大量的审美判断、逻辑判断和价值判断。它在引导学生学习影视文本的同时,也是师生展露自我才华性情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必然会面临“自我”的公众展示。在专业学习中,教师自我形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投射在学生身上,成为评判课程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影视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睿智、广博、严格、宽容等素养。

三是对师生互动的认同。因为自我展示的关系,所以影视类课程的师生互动和教师反馈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如研究者所言,“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对群体身份的认同常处于潜伏状态,其凸显有赖于情境的变化”[4]。显然,来自教师的评价会引发评价焦虑,这是典型的情境变化。一般而言,教师应该在学生的阅片量、作品背景资料储备、分析方法掌握、阐释效果、个人性灵等方面做出评价。因为这一过程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和认同的过程,所以评价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引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又要注意避免因过于严厉而压抑学生自我的发挥,同时,亦不能因迁就学生而失去自身立场。

对于影视类专业而言,影视课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课”,也不是作为实操课的对应而存在,相反,它是真正从文化认同上融合技术与审美的重要环节,也是将师生熔铸成一个基于认同的共同体的过程。相应的,在设置与讲授影视课程时,教师也应该多从认同的层面去理解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将其纳入到专业学习的共同体内,强化其专业意识,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其从一个生涩的初学者,变成一个既有熟练实操技术,又有成熟审美眼光,还能保持创新力的专业学习者。

猜你喜欢
影视专业课程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