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文,姜丹丹
(绥化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李克强总理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通过教育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是为自己追求美好生活赋权增能的良好途径,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强化内驱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直接关系着残障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问题,关系着残障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问题,关系着能否将其自身成长与国家和民族命运联结在一起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关系着我们在社会初级阶段能否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关系着残障大学生能否和全国人民一道平等共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美好生活的问题。因此,把握好“新时代”带给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开展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对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是对实现“两个百年”的重大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时代残疾人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困境与挑战。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起步较晚,加之残障大学生人数在大学生总人数中比重小,所以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短板,凸显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理论层面,残疾人高等教育过多地借鉴国外研究,而国外学者又恰恰缺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对残障大学生精神层面进行研究的内容[1]。因此,我国系统研究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十分匮乏,在教育中大多是套用普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展开。从现实层面看,招收残障本科生的高校数量不多,以黑龙江省为例,现仅有一所高校面向全国招收听障本科大学生,实行单独考试、单独录取、免收学费政策,其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迫切需要相关指导,积极和国内其他此类高校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在师资建设层面,长期缺乏具有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双高的教师队伍,不少普通教师在缺少专业培训的情况下,难以针对残障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向新时代,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国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时代课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抓住新时代带给这项工作的良好机遇,又要以当前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为抓手,积极开展国内同类高校间的学习交流,推动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构建,探索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方法。
残障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具有几个突出的特征:一是自卑心理较强。残障大学生在大多数普通高校中都隶属于特教学院(系),人数所占比重较小,周围大多是健全人,非本专业课的高校教师和普通大学生因交流障碍很少与其交往,加之自身生理缺陷,容易在心理和思想层面上产生“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突出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封闭孤独、情绪低落以及交往时的羞怯和畏缩。二是比较敏感、易猜疑。大多数残障大学生在接触健全人时,特别在意对方的语言、动作及眼神,易对别人的行为产生猜疑,害怕自己的身体缺陷遭到别人歧视,这也是其自卑心理的一个体现,由此也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封闭自己、不主动与他人交流的人格障碍。三是心理负担过重。大多数残障大学生非常珍惜自己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的机会,对知识渴求、对未来憧憬,愿意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也要为此付出多于常人几倍的努力,所以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就会感到迷茫、痛苦和焦虑,很多残障大学生尤其看重成绩,当自己和别人哪怕只有一分差距时,也要求老师必须解释清楚缘由。四是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对于大多数残障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前的交往空间更多地局限于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和那些与自身情况相同的人群,在这类环境中他们的交流比较畅通,而进入大学后与健全人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多,这时,由于生理缺陷带来的沟通障碍使得交流无法顺畅进行。与此同时,由生理缺陷带来的自卑感使得残障大学生不再愿意参与健全人的社交活动,进而将自己封闭在有限交流空间里,社会适应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五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感恩情怀。残障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享受了较多的家庭和社会关爱,在大学校园中亦是如此。我们通过调查统计,高达97%的普通大学生在问卷中明确表示愿意在生活中帮助残障大学生,但久而久之,残障大学生把这份关爱看作是习以为常和理所当然,逐渐形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不会关爱他人,缺乏感恩之心,一些残障大学生常常埋怨自己的悲惨遭遇,埋怨自己没有健全的身体,甚至有一些残障大学生在达不到追求目标时还会怨恨社会。这些不良想法对于残障大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从上述分析看,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这些人又因其身体存在着某些缺陷而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也为我们开展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切入点。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目的就是通过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一项使人不断得以完善的复杂工作[2]。可以说,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残障大学生与其他群体间的差异性,抓住残障大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同时根据不同个体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所谓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只有用共性这把钥匙才能打开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门,进而探究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才能努力塑造每一个体的和谐人格,从而有效地展开工作。
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育”,即用思想去育化、培育,使其在掌握安身立命的基本生存技能的同时,用信仰和道德的力量构建起支撑人生理想的精神支柱。用思想育化残障大学生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马克思曾说过:“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320这里的“思想要得到实现”,就是“育化”的过程,而“实践力量的人”体现在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的是一支优秀的、能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这支队伍最骨干的力量来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除此之外,“实践力量的人”还指向那些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配合力量。
对于教师这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来说,要“育化”他人,必须要有先受教育的理念,方能提升对受教者的思想引导能力。这除了在入岗前要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要形成一个长效机制,经常通过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给自身充电,从而形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大必备技能:一是通过培训练好手语、盲文等基本技能。以手语为例,这是残障大学生从小就使用且最易于接受的沟通方式,而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教师多为专业学科教师,大多只是通过短期培训会运用简单的手语进行交流,难以应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复杂的语言表达需求,因此影响着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质量,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苦练手语基本功,更要以生为师、以生为本,不断学习他们的语言。二是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厚理论功底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只有用正确科学的理论指引实践,才能在现实中担负起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要有坚定信仰与职业操守,这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于教学工作的特点所在。面对很多终生不能康复、终生不能生活自理的残障大学生,要用信仰的力量为残障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残疾大学生的思想,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爱心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通力配合,形成“育化”的协作局面,才能切实增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1 社会方面
实现与社会的教育互动。这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渠道宣传“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从思想观念上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打开突破口。同时,在残障大学生最关切的就业问题上要给于帮助,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造条件为残障大学生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就业岗位,更要为积极创业的残障大学生提供政策保障。此外,鉴于目前很多民众尚不了解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当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又大都集中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这导致对残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极度匮乏。因此,需要社会主流媒体加大对残障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对优秀残障大学生的典型加大报道力度,在全社会引起重视,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强化残障大学生的价值意识[3]。
3.2.2 家庭方面
实现与家庭的教育互动。首先需要确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残障大学生入校初期开展相关培训,使家长认清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组织建立家长学校联络群,定期开展培训交流活动,随时与家长沟通交流,熟悉彼此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升在教育方法上的有效配合。还可成立家长委员会交流群,及时交流教育心得,共同培养残障大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健全的道德人格。最后,在每学期期中、期末时,学校将残障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形成书面材料,寄到家长邮箱,与家长形成互动。
课堂是开展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尤其是思政课因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成为了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站好讲台,从残障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困惑出发,找准残障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兴奋点,是与残障大学生在思想层面能够有效沟通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因此,课堂作为开展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首先要在残障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上下功夫,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准备、方法设计到教学过程再到考核方式,都要贴合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精心策划、认真考虑。
从教学内容准备看,当前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针对残障大学生专门编写的教材,使用的国家统编教材虽然体系严谨,但内容上学术性较强,离残障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较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容易使残障大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抵触心理。基于这一现实,一要积极推动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探讨编写适合残障大学生的思政课教材。二要积极推动专题教学,结合残障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要在教学情境上下功夫,以听障生亲身经历或目睹的事实为素材引起强烈的认同感。也可以将听障生的日常生活片断用摄像机摄下来,在课堂上播放给他们观看,让听障生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此外,要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习的精神财富[4]。因此,可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利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景点等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和感悟,再回到课堂中进行讨论、辩论,促进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推出结论。在考核环节,可采用综合、多元、发展性评价和学业评价等多种方式使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最终成绩可由平时课堂讨论、辩论及回答问题的表现、社会实践的参与环节和最后的期末考试综合构成,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引领学生成为思政课堂运用的“主角”[5]。
与此同时,要注意残障大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兴趣点在哪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开展到哪儿,除思政课堂这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外,还要大力推进包括专业课在内的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双轮驱动”的全员育人局面。挖掘每门课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把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专业课为例,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就残障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引导残障大学生在未来从业过程中诚实守信、爱国敬业,发扬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效果,尤其要结合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残障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日益依赖,去抢占“互联网+特殊教育”的信息化高地,加快信息技术、辅助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QQ交流群等,运用新媒体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更活、更快、更好地传递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