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视域下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2020-12-11 09:13宋艳画张丁华刘长春安芳芳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

宋艳画 张丁华 刘长春 安芳芳

摘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创”背景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实践机会和平台少,师资水平不强,实践缺乏内在驱动力等方面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以“双创”教育为契机,不断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加强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营造师生广泛参与、良性竞争的竞赛氛围,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由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在201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几年“双创”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毕业生在每年的就业创业大军中也占有重要的比重。在国家大力倡导的“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职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双创”教育不只是开几门创业教育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创业就业的能力和质量。

一、高职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在“双创”的政策引导及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纲要的引领下,各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实施时间还较短,在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有较多的不足。

(一)“双创”教育未成体系,“双创”实践机会和平台少

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双创”课程,每学期都有一门甚至多门相关课程,如,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但课程设置上仍显单薄,课程间缺乏传承递进的关系,教学内容很多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层面,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较少,或者设置了实践平臺但并未充分地发挥作用。同时,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能有机联系和融合起来,双创教育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对双创课程带着疏离感,参与积极性不高。另外,除了专门的双创课程外,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对双创的启发和渗透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双创”师资水平不强,“双创”实践缺乏有效指导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由非本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管理人员或者行政人员兼任,对创新创业相关专业缺乏完整的知识系统支撑,大多也缺乏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经验,对教授的专业也缺乏较深入的了解,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另外,从教师数量上,除了授课以外,各学校的科创园、孵化园等的指导教师更显不足。

(三)“双创”教育的促进和扶持机制不完善,“双创”实践缺乏内在驱动力

由于“双创”教育未成完整系统,在相关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方面相对不足,“双创”缺少实践机会和平台支撑,还有与专业实践内容的脱节等,教师在“双创”教育中对实践环节的设置也受到了制约。虽然也有一些课程以作业或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但多数仍是停留在做PPT、演讲等形式,创新创业缺乏真实的实践场景。由于缺乏可见的实效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双创”的认知不深入,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用处,并未从内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双创”教育与实践教学街接不够

“双创”教育与专业的融合深度不够,与课程实践教学衔接不恰当,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意识。当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经营与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而且多为理论的灌输,认为学生有了管理和经营方面的准备就可以进行创新和创业,忽视了实践操作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五)“双创”比赛带动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不足

目前关于高职院校的各级“双创”比赛的参与者主要是被遴选出来的一小部分学生,通过对这一小部分学生的强化培养,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在比赛中获取较高奖项。过于强调对一小部分学生的强化培养,就会忽略或者弱化对大部分学生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参与“双创”比赛的积极性不高,“双创”比赛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强化课程思政教育,正确处理“双创”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思想和意识上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双创”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必须要有行动和实践来实现。行动的动力源自思想和内心的驱动,同时行动的方向也必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规范,所以相关的思政课及法律法规课也是“双创”实践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撑部分。另外,“双创”和专业密不可分,只有专业技能而缺少创新和创造力,专业实践就缺乏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创业和创新的意识,没有专业实践技能作为支撑,“双创”就缺乏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个比较复杂和枯燥的过程,学生不仅要面对不断重复的工作流程可能出现的倦怠,还要面对为培养工匠精神所要求的精益求精等高标准、严要求和一些从未接触过的问题的挑战。因此,应将“双创”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不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双创”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力、自信心。有意识地让学生从教室中走出来,在实践中促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强化专业培养中“双创”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编制上,应体现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学生毕业后就业或创业多数还是与所学专业相关,只有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结合起来,将“双创”理念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体现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在专业教学中充分挖掘和体现“双创”教育的启发点,才能调动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思考和实践。高职院校要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实践平台建设和管理上深入改革和细化管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在师资建设上多补充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或聘请企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创业实践导师,使学生更贴近和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热点和趋势等,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更具体的思考方向和着力点。

(三)以“双创”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双创”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跟随和研判社会发展的趋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实践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课程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初步实践能力,专业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这两部分主要是在校内完成。高职学校要紧跟行业发展的形势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校内实践条件。一是建立课程实训室,为学生完成课程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可以引进和建立名师工作室,以短期项目为抓手,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建设中,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专业相关工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三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鼓励学生进入基地实习,学校对其实践过程进行记录和考核,实践结束后可以进行专题汇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四)优化校企合作制度,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到社会上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因此,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与企业合作,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深度结合。一是将企业的人才引入学生综合实践教学中。校内教师对于企业的认知缺乏实践经验,对社会的最新需求掌握得不全面、不及时。企业中的专业人才及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行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人才,辅助学校完成综合实践教学,探索更加适合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双创”人才的培养方法。二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双创”环境,为学生综合实践提供支持,拓展学生专业创业空间。企业的“双创”环境比学校更符合社会需求,高职学校应该鼓励和要求教师和学生进入企业参加综合实践,通过真正参与企业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和“双创”意识。三是学校可以举办技能比赛,吸引企业人员指导学生参与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和提升学生“双创”的实践能力。

(五)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的师资是进行“双创”教育和培养的基础,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还要能够熟悉“双创”培养的基本过程,最好能够参与到学生的“双创”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学校除引进企业人才外,还可以选派现有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熟悉企业业务工作流程,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做到產教研结合,不断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在新进人员时,除考虑学历、专业、年龄等必要条件外,更应该考虑人员的实践经历,可以引进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充实师资队伍。另外,也可以邀请社会行业创业名人、优秀创业导师、创业成功的本校毕业生走进校园,进行创业案例的宣讲,使学生看到更具体可信的创新创业的榜样,提高学生“双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氛围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是举办各级“双创”比赛的主要目的,“双创”比赛不仅比的是学生,也是教师能力的大比拼。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比赛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促进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通过比赛可以促进职业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将技能竞赛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和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学校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将比赛结果作为评优表先和教师职称评审的依据。积极营造师生广泛参与、良性竞争的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并通过竞赛的方式使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综合应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思路。学校可以建立校赛、省赛、国赛、行业赛等多层次的大赛平台,建立普遍性、经常性的竞赛制度,将竞赛由阶段性的工作转变化经常性的工作,由以前的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转变,由以前的赛前专项培训向日常课堂培训转变。

结语

“双创”是国家战略,也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该以培养“双创”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加强“双创”型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双创”基地和平台建设力度,提高师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双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