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摘要】在体育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是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经受到了教育界人士广泛关注的前提下,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来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 质量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191-02
一、体育教学质量与身体素质的内涵
体育教学的质量,就是在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范围内,通过体育教学这一活动去实现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换言之,体育教学的质量就是体育教育服务的质量。良好的体育教学质量能够实现体育教育需求主体身心发展、体育能力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二、广州某校体育教育现状
(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表明,该校办公条件较好,学校在经费上给予了体育科组的大力支持。每人一台电脑,学校每年根据上一年的体育器材的损耗情况购买、补充2万—3万的体育用品及器材,学校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包括标准篮球场一块、周长150米田径场一块和兵兵球台8张,这些场地设施和器材保证了日常教学工作的需求。
(二)师资队伍
广州某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管理主要由体育科组承担,该校体育科组教师2011年以前共计4 人,2017年增添一名新教师,现有5名体育教师。全部都是体育专业毕业,且都是专职体育教师。该校中青年教师是体育教师队伍的主体,年龄集中在 32-45岁。所有体育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 4人,占 80%。具有高级职称的有 3 人,占 60%。具有一级教师职称的有2人,占40%。
(三)课程设置
一、二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三到六年每周一节体育课、一节足球课、一节体段课;全校每天有30分钟大课间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测试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测试与行评价的。
三、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从2006年至2018年这十四年间广州某全校学生身体素质暴露出以下问题: 1.肥胖学生和患近视学生数量显著增多。2.气候剧烈变化与学生病假人数呈正相关。3.统计历年体育考核成绩显示学生耐力、速度、力量等指标呈现下滑趋势。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因素,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影响
当前整个社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一锤定音”式的考试选拔,往往造成了人们“重文轻武”的观念。在学生求学过程中的各种体育考试本义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随着体育应试的出现,追求“分数成绩”是其终极目标,与体育考试本义本末倒置相去甚远。这就意味着体育教育的真实目的无法得到贯彻与实现。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侵占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现象最终将导致学生以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被社会所承认的文化课成绩,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与牺牲品。
(二)学校安全因素的影响
当今学校强调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导致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体育教育所带来的风险。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原本体育课上应教授的项目例如:前滚翻、跳山羊、中长跑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都取消或者课堂上都不开展教学。体育教师从自身考虑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课堂风险和责任出发,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跑、跳练习,练习的难度和强度远远达不到应有要求,从而影响到学生身体的健康。
(三)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孩子的成长可谓是家庭建设的核心内容。当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二孩已经放开,家庭的饮食结构直接决定着孩子的饮食结构。父母对孩子是否经常性的进行体育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长期营养过剩、作息习惯不科学、缺乏锻炼,导致各种肥胖孩子的出现。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难辞其咎。
(四)学生个人因素影响
以上三点都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外在因素,学生个人是否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是决定因素。由于现在科技发达,课余时间可供学生用来消费的活动很多,多数学生就会选择足不出户,沉溺在网络或游戏中。这种惰性直接造成学生呆在家里不仅“管不住嘴”,更是“迈不开腿”,并形成恶性循环。体质下降也就不足为奇。
四、以体育教学质量带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建议
尽管广州某小学拥有不错的体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总体而言,我们还需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改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与力量,共同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努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轉变学校及家庭的培养观念,确立体育教育的联动机制
小学阶段只是人生求学的开端,一个健康的身体将是学生参与未来竞争必要保证。学校和家庭要适时转变培养观念,改“体育应试”为“终身体育”,切实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精神贯彻落实。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对体育教学给予科学的课程设置与充分的时间安排,使全校学生能够保证得到一周至少四次的足够强度的体育训练;另一方面,学校要作为倡导者,鼓励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侧重体育训练,以此形成校内和校外、课堂与业余时间体育教育的联动机制。将学生身体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首要培养目标。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鼓励教师继续深造与交流
无论是学校还是上级主管教育局,都应该始终将体育教师深造列在重中之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出于核心地位,其对教学目标和方法的理解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激发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创造性,使其更好的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实践中去,学校一方面应出台鼓励体育教师去高等院校对口专业进行深造的扶持政策,并能在资金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校际之间体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达到经验互补与资源共享。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对全校学生身体素质的负责。
(三)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
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情况的差异,倘若以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培养的话,难免会出现有些学生“吃不消”,而有些学生“不够吃”的情况。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习惯,智力的差异。教授知识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讲究“量体裁衣”,在实际教学当中能够做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以便在课堂上分别进行指导。最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运动的魅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适当提高体育考核标准
在体育考核中,如果一项考核标准是大多数学生不费什么力气都能通过的,那么这种标准也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进而就造成体育教育“走过场”的尴尬局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总体身体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提高体育考核标准也是趋势所在。为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学校需要适时适当的促进体育考核标准的提高。在小学阶段长期的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适应达标的训练强度,这样不仅促进了其体制的提高,更有利于其在升学考试的体育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五)激发学生积极性,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
小学生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以增强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保证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体育锻炼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受益的过程。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体育教师要及时的灌输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并不断的进行强化,让学生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是和吃饭睡觉摆在同等位置的。
(六)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制订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保证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
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怎样预防都很难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在事故的处理中责任又很难划分,体育教师往往都是受害者,从而导致体育课教学不能正常开展。建议有关行政和法律部门应该考虑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制订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的开展,保护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目标。
五、结论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仅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首要工作,也是实现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必要手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要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握好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细节,一方面充实其头脑,另一方面要野蛮其身体,并将这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优秀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庞兰霞.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6(16):58-59.
[2] 陈雁飞.我国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 (82-84)
[3] 陈至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R].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12-23.
[4] 江丽英.紧贴小学生实际,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新课程学习[J],2011(2).
[5] 沈凤达.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2年第一期.
[6] 金玉子.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04.
[7] 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丙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
[8]王童,徐明欣,李瑞年.体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 期,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