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12-11 00:23钱敏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9期
关键词:融会贯通资本主义课本

钱敏伟

【摘要】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主动地、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阅读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并影响着他们的终生发展。阅读又是学习的基本能力,是要经过长期不懈的练习的。高中生该如何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高中学生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153-01

一、认真阅读教材,挖掘知识的内涵,培养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能力。

一本书的厚薄,是由读者决定的。读者说它薄,它就是简单的几页,甚至几句话;读者说它厚,它就没边没沿儿,要多厚有多厚。教材包含的内容是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浓缩后最精华的部分。对于高中生而言,就是要认真阅读薄薄的历史教科书,充分理解,把课本内在蕴含知识充分的挖掘出来,培养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能力。

首先可以阅读教材的目录,整体感知教材的内容和主题;其次,在阅读每一章时,先阅读整章的引文部分(即每章开头方框里的小字),形成对每一章知识的整体了解;第三,在阅读每一节内容时,先读这一节所有的目,以及了解本节大致有几幅图片、注释、表格等。从大知识向小知识、从宏观逐渐向微观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在具体的阅读中,可以这么做:

抓住程度词,理清事件发展的过程。如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全盛、转折和失败等几个阶段;辛亥革命经历了酝酿、爆发、高潮、失败几个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经历了“开始形成”、“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和“完全形成”四个阶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

抓住重复词和序数词,建立知识的专题体系。如“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抓住“第一次”,可以思考还有哪些思想解放潮流?由此理清中国几次思想解放的知识结构;“1870年,法国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抓住“第二”和“第三”,就能将法国政体的演变整理出来。抓住线索,再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一过程,产生了何影响,从中得出自己的认识。

抓住对比词,把握同类事件的一般规律(普遍性)和某个事件的突出特点(特殊性)。如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抓住句中“进一步”,则有助于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破坏,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接着可以进一步思考: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如何渐进的?对自然经济的破坏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做,学生就容易理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其形成这种特点的深层次原因。再进一步比较中外资本主义发展原因、过程和结果,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历史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的规律。

抓住既能体现主体内容,又能拓展、深化教材的提示词,层层深入。如“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句中“转危为安”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之前出现危险的局面?根本原因是什么?怎么导致的?从而准确把握相关的历史和深层次的问题。再如:“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句中“渐进”是提示词,由此分析“渐进”的表现是什么?为何会出现“进”?为何说是“渐进”而不是“突进”?“渐进”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给后人以什么启示?深化对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的理解。

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本的所有内容,把浓缩的知识适当展开,具体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及其内在联系,这就是知识的积累阶段。做到这一点,对历史课本的内容了然于胸,阅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认真阅读教材,抓住重点难点、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知识。

对于中学生而言,就是学习完后对已学过的知识点组织整理、提炼出重难点、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具体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明确重点。爱因斯坦说过“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东西统统抛掉”。对于所学习的内容,要学会标出重点,还可以书写体会、加眉批等,把那些多余内容过滤出去,下一步复习时就看这些内容,其他内容可以不看了。

勤做笔记。对于所确认的重点内容,可以边读边做笔记,然后整理笔记,使之网络化和条理化。将教科书里最重要的勾出来,抓住了重点和中心内容,用不多的语言就能表达出来,阅读能力无形中提高了。

反复理解、领会、强化该记忆的内容。刚开始学习时,有一两处不明白、记不住也不要紧,继续往下读。不断阅读,把阅读的内容融会贯通以后,就能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还能够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归纳概括。每一部分乃至全书阅读完后,对应该掌握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实现“厚本变薄本儿,薄本变张纸儿”的飞跃。在此基础上,针对所有应知应会的内容提出若干问题,由自己一一回答。日后复习时方便、省时。

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产生问题,只是对教材进行机械阅读。事实上,在阅读中产生问题很容易,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根植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在阅读中产生疑问,这里的新的活力指的是什么?这样的疑问,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还会促使人带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更会把中外历史横向结合起来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也符合当前历史学习的主流思路。

阅读并对教材分析和舍弃,找到它的精华,提纲挈领的掌握课本知识,并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这个过程也是培养自身的历史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閱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具备的学习能力,也是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次能力的基础。阅读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基础,更是提高学习历史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在历史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融会贯通资本主义课本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让复习课上出味道
从“融会贯通”到“灵活运用”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