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认同到文化适应: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2020-12-11 09:15白迎港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国家形象文化认同

白迎港

摘  要:长期以来,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面临着自说自话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媒体的对外传播理念必须从“在异域文化中构建属于中国形象的文化认同”转变到“提高中国形象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上来。具体而言,以共同价值为核心,以单一符号为主体,以个体叙事为转折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可以将中国形象与异域文化中的受众相勾连,使二者在共同的文化空间中完成基于价值适应的对话,最终完成中国形象塑造和传播。

关键词:文化认同;跨文化适应;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02

一、理念转变:从文化认同到文化适应

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国家形象的传播是通过作为“我者”的本国文化与作为“他者”的异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反馈来完成。正如入江昭所言:“国家本来就是一个文化性的组织,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中理应含有文化成分,文化上的联系是外交的根本和基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背后是不同的社会文明和生活方式长期演变、沉淀和整合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不同新闻框架和文本的建构来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大国形象。其本质是想在异域文化中构建属于中国形象的文化认同。要想达到这种文化认同,一方面需要个体间处在相同的文化场域,即拥有共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记忆;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比较“他者”文化与“我者”文化的不同,从而更加确定“我者”之间的相同。然而,从国际受众的角度看,中国媒体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作为“他者”的异域文化而存在,二者并非处在相同的文化场域中,文化认同也就无从谈起。而且海外受众通过对比“我者”与“他者”之间的文化差异,甚至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从而更加认同本土文化,排斥中国文化。因此我国媒体的国际报道常常会面临着“自说自话”的局面,中国形象在异域文化的传播也面临错位和解构的风险。

跨文化适应是两个文化体之间互动的持续过程,它是指对立的两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相互交流而形成的一种平衡与共生的和谐状态。与文化认同塑造文化共同體的理念不同,在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中,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旨在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理解、拓展彼此的尊重,进而延伸相互接受的空间。为了改变自说自话的局面,我国媒体的对外传播理念必须从“在异域文化中构建属于中国形象的文化认同”转变到“提高中国形象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上来。

二、从《生于1949》中看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路径

跨文化传播需要一个空间,两种文化实体的交际者在这个空间内彼此协商,从而跨越文化边际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文化边际是指“基于各种文化核心价值的差异所形成的一条隐形界限,它区分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者。”在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媒体一般扮演着交际者的角色,他们需要确定合适的传播路径将这条隐形的文化边际线不断拓展成跨文化理解的前沿领域,而这片领域就是跨文化适应的空间。《生于1949》系列短视频通过在价值言说、视觉表征和话语秩序三个层面进行传播路径上的创新,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边际,打造文化共通的传播空间,从而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理解,尊重和接受。

(一)价值言说:以共同价值为核心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鼓吹“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规范作为“普世价值”,实现对于全球文化的侵略扩张。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西方国家仍然利用普世价值作为衡量中国的评价标准,企图借此标准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实践。在此背景下,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势必会因中西文化的核心价值差异而大打折扣。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区别于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普世价值观,共同价值是建立在承认世界各国各民族求同存异的价值基础上,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观。在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中建立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价值言说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即在承认西方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上更加强调共同价值的必要性。

《生于1949》在价值表达上,并没有选取能够集中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而是通过人物故事来展现能够代表人类共识的价值观念。如第三期节目《太极宗师》通过讲述主人公陈正雷一家对于太极拳文化传播的贡献表现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第四期节目《老当益壮》展现主人公杨新民不断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第五期节目《平凡的幸福》则体现的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便第二期节目《红色收藏家》中涉及到了“红色文化”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但其在内容表达上并没有过度关注红色文化本身,而是对人物的爱国精神进行了重点刻画。“爱国精神”、“拼搏精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属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一共同价值言说体系的框架之内。《生于1949》作为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共同价值的表达,强调人类价值互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弱化中西方文化实体之间的价值差异,使得国际受众能够超越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在相互渗透和融合中完成对中国形象的理解和接受。

(二)视觉表征:以单一符号为主体

这里的“单一符号”并非指符号形态的单一,而是指那些具体的,不能被过度阐释的符号,即更强调符号意义的单一性。从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共时性角度来看,作为传播主体的我国与传播客体的西方国家在当下的世界体系中仍然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这种对立状态是在国家间历史交往的各个阶段中潜移默化地积累而成。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人民对中国形象的对抗式解读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而以往中国媒体在中国形象的视觉表征中往往呈现出“过度符号化”的趋势,即更倾向于选择意指性、标识性极强的符号来展现国家形象。如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一分钟》中就出现了“复兴号”、“蛟龙号”、“共享单车”、“电商经济”等能够体现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符号元素。但是在西方异域文化中,这些符号经过别有用心者的阐释,极有可能从中国形象的传播符号变为向西方阐释“中国威胁论”的信号。因此中国媒体在对中国形象的影像化表征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能够引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联想的符号,而要使用单一符号进行跨文化传播。《生于1949》中对单一符号的运用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人物符号的单一性上。节目选取的六位主人公中有乡村教师李心运,退休工人吕文淑,以及健美运动员杨新民等,他们并非中国社会的精英和杰出人士,而是生于1949年的普通人。通过平凡的人物符号展现质朴的中国形象,唤醒国际受众的情感共鸣。

2.环境符号的单一性。《生于1949》作为人物报道,对环境符号刻画主要体现在人物的生活环境上。如在第五期节目《平凡的幸福中》就频繁出现了家、公园、菜市场等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符号。即便是处在异域文化中的国际受众,对于这些环境符号也会产生强烈的熟悉感,从而拉近彼此间的心里距离。

3.文化符号的单一性。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更容易引起国际受众的关注。如第三期节目《太极宗师》中展现的太极拳,第五期节目《平凡的幸福》中出现的茶艺和戏曲以及节目片头中的水墨画,这些文化符号既未暗含意识形态,也不与经济财富相关联,但却可以激起国际受众的观看兴趣,消弭二者之间的文化隔阂。

三、话语秩序:以个体叙事为转折

费尔克劳夫认为:“话语秩序是在语篇层面表现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文化实践在语篇上的历史印记。” 由此可知,中国形象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秩序就是国际社会的舆论格局在语篇层面的反映。当今国际社会的舆论格局依然存在着“西强中弱”的局面,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常常面临着西方舆论势力的打压,中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也存在着宏大叙事和应答式传播的弊端。宏大叙事更加强调国家性、民族性、历史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这种自上而下的传播姿态会消解交际双方的民主与对等性。而应答式传播实际是中国在西方舆论打压下的反抗,但这种反抗大多是被动滞后的,在国际受众眼中容易被理解为自卫性的“辩解”,难以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因此,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应摆脱被动应答式的传播,主动在对国民个体经历的敘事中完成国家形象的呈现。

如第一期节目《教育先锋》就通过讲述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的成长和工作经历,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到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小人物的安居乐业折射祖国的兴旺与发展。从整体来看,《生于1949》中的主人公有男有女,来自城市与乡村,他们的职业有乡村教师、收藏家、健美运动员、大学校长、工厂女工以及太极宗师,节目通过这些人物对个人经历的自述将个体价值与国家发展的价值相关联,使得海外受众在个体故事的引导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节目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和中国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并非是为了实现异域文化中的“他者”对“我者”文化的认同,而是要通过文化传播构建一个能够适应异域文化且符合传播者需求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以共同价值为核心,以单一符号为主体,以个体叙事为转折的传播路径可以将中国形象与异域文化中的受众相勾连,使二者在共通的文化空间中实现基于价值适应的对话,最终完成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Boulding,K.E.(1959)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j].jour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3:119~131.

[2]Teng,S.Y.Dialogue.Taipei,Taiwan:Yang Zhi,1997.

[3]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2012(1):130-138.

[4]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9-29.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国家形象文化认同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浅谈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跨境教育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