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妮
疫情后的医疗新基建,一个看似平淡的题目,但它其实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医疗体制的一种长久以来弊病的缩影。
一方面,是其投入资金规模之大,所涉及省份之多,在我所走访的城市到乡镇,东部到西部,无一例外都有参与这场疫情后的大基建;另一方面,与SARS之后疾控、感染、重症等科室得到快速发展,而医疗体制中最深层的痼疾并未改变一样,此次砸钱再次重复了历史。
疫情期间,一个主流的话题是,探讨以疾控体系为代表的中国公卫这些年在医疗事业中的衰退。专家和媒体的关注下,被冷落的疾控体系和感染科有了一次“哭诉”的机会。这场讨论同样影响了我,当时写《疫情后,中国疾控改革往何处去》时,我还只着眼于疾控人才的流失、机构行政地位的边缘化等表象问题,与许多主流观点一样,那篇文章认为症结在于政府不重视、不投入。直到完成这组报道,我才意识到,其实公共卫生同样是老生常谈的中国医改、分级诊疗等长期症结中交织的一环,而且如果不着眼于这些问题,只是继续“做表面文章”,盖楼、买设备,以示重视,那么,下一次疫情来临时,我们并不会做得更好一些。
这好像是显性的问题,却又看起来那么合乎道理、“皆大欢喜”,尽管从上到下,一个个省份都在发布非常相似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方案》一类的文件,但是很难注意到背后隐藏的决策惯性,以及因为强化中国现有医疗体制而埋下的长远隐患。
这个题的采编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题目看起来平淡而太过宏观,前期做了很多采访后,我依然没有确信这个主题真正的价值所在。 中途我曾经因为花了一两周跟政府联系都没有回音,一度很受挫。一个月的折磨后,我竟然“想开了”,不焦虑了,慢慢做,到了这个阶段,我才发现这个选题其实背后是一个真问题,也是对记者的一次心理磨炼。
43/2020 总第973期
@彩虹海:医疗改建的目标不应该只是单纯提高所谓大医院的医疗水平建设,而应该以点带面的去平衡发展下面中小型医院医疗水平。做到医疗改建发展的水平化,均匀化,这样在面对现实疫情的反扑才更有应对能力。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對于最底层的学生来说,苦学是最经济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于出身底层,唯一目标是活下去的学生来说,能付出的只有吃苦精神。不要傲慢,真正的底层仍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匮乏。(@无所畏惧的孙小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