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
获奖成果: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组织生态和空间结构变革的实践研究
未来,中国将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以使其能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是一所学校面向未来,创造新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起点和归宿。
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从2011 年开始启动了“面向未来,重塑学校”的征程。九年的探索,教师们创建起面向未来的学校建筑空间;建立面向未来学校变革的价值理念体系;超越上百年来的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模式,创建“班组群”新型教育组织形式;构建起真实的学习生态大课程;形成学校、家长、社区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系统。学校成为大家口中的“魔法学校”。
教育正在更加多维的无限空间里发生。
与此同时,北京中关村三小也在总结、分享着自己的办学经验。
在北京,学校担起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责任,先后以联盟校的形式支持海淀区山后地区的中法实验学校,接收合并红山校区、科技园分校等薄弱学校,全力带动区域高位优质的教育发展。
在国家的重点战略发展中,学校勇担使命,派出骨干团队驰援雄安教育;精准教育帮扶,点对点地对接江西村小坳上小学、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等兄弟学校;星火燎原,青年教师接力农村支教……
北京中关村三小愿做一束温暖而有力量的光,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教育的美好。
伴随着新校区建设的契机,学校以“学与教”方式的转变为核心,创新课程设计形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提供开放、共享的空间支持,形成“班组群”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系统,推动学校全面而又系统的变革。
什么是“班组群”?
在“三室一厅”的空间内,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不仅与同龄同学共同学习,也与其他年龄段学生共同学习。来自不同学科的七位教师组成“家庭式合作团队”,恰似一所小学校,共同负责一个班组群的一百多名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这种形式超越了上百年来的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模式。“班组群”实行“班主任+导师”协作的方式,突破了分科教学和个人包班教学的“两极思维”模式,规避了西方教师“包班”背景下专业成长的孤独,保持了我国分科教学的系统和深度,也避免了单一分科背景下容易产生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认识的局限,实现了共担“立德树人”。这一切,让学习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伴随着创新的是疑问:“班组群”模式能不能被复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班组群”设计之初,还有另一层意义。那便是三个班的孩子一百多人、七八位教师,正好是一所村小的规模。“班组群”和村小的规模对等、存在的问题相似,城市和乡村的对接,正好可以让两地的孩子共享资源,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我们这样想,也这样做。
坳上小学,江西省赣州市一个贫困村的村小,13 位教师,111 个学生。这是北京中关村三小帮扶的村小。两所学校如何能够一起做事、一起学习,如同邻家孩子那样,相互支持共享资源?于是,他们成为第一所可以长时间进入三小班组群跟岗学习的学校。通常,学校为了不打扰学生学习,所有班组群的对外参观学习都安排在放学之后。这个规定唯独对这所村小破了例。
不是简单的派教师讲课、听课,而是坳上小学的所有教师分成三批,直接进入班组群。语文课、数学课、研修活动、各种会议,全部向坳上老师们开放。老师们每天进行故事、案例、方法和建议的观点碰撞,大家一同做事,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精准帮扶是持续而深度的,不因教师们的交流结束而结束。利用网络,两校的教师会同备一节课,从中发现双方的同与不同。遇到优秀的学习资源,两校的教师共同分享。期末来临,三小的专业教师还会帮助坳上的老师进行试卷诊断。在命题语言、考察环境上提出中肯的建议。
为了让坳上的班组群项目学习跟三小项目学习融为一体,三小的老师们探索出了两地孩子能共同参与的项目研究。一场“坳上红薯项目学习”风靡全校。
为了帮助坳上小学建一间图书馆,孩子们通过手书传情,一起研究坳上红薯为什么这么甜?坳上红薯有哪些吃法?目的就是卖红薯!孩子们希望一起努力,帮助坳上小学建一间图书馆。于是,两地的孩子们从预算、宣传、推销、售卖、评价到售后服务形成完整的售货链条,一起完成了一次从学业、学习到体会上的真实学习。老师们总结说:“整个过程中儿童获得了数学里的运算、语文中的写作与沟通,自然学科的土壤和空气等知识。还能了解到了金融学、营销学的知识,以及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在解决真实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合作,获得成长。学习方式的变革,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儿童的成长中。”
“班主任+导师”的教师团队,使一个教师眼中有了更多的学生,一名学生也受惠于更多的教师。“班组群”为孩子的发展搭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多个层次教师之间多元立体的关系,多维度的学习关系蕴藏着更多样的成长机会。
如今,“班组群”“生态大课程”“现代学校治理”等学校创新成果被很多地区或学校推广和应用,在福建晋江教育局、浙江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西省赣州市坳上小学、宁夏自治区银川二十一小、福建晋江第六实验小学、贵州遵义等地相继落地实施。
在北京中关村三小,通过共享与多功能的学校空间,形成灵活、整体而开放的学校。在这里,处处都是教室,让学习发生在足迹所至。通过可移动的墙壁让过去的资源分割变成可共同使用,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最大便捷。
同时,可组合的空间也成为多样学习方式的保障。从学习的需求设计空间,为独立学习、合作探索、资料查询、成果分享提供空间保障,使多样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常态。
但是,在中国,有大量不能重建、不能随意开合墙壁的学校,他们该如何进行空间改造?
其实,北京中关村三小的万柳南校区、红山校区也是传统的教学楼模样。虽然教室不能“变形”,但教师们努力让教室“老瓶装新酒”。
2018 年,中关村三小万柳南校区实行班组群。传统的走廊+教室,老师们将3 个不同年级的班级安排在同一楼层,挪移出教室作为孩子们交流的公共空间。
变化是一点一滴的。每逢课间,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就会挤在哥哥姐姐的教室门口,看看哥哥姐姐。有时候,高年级的老师还会邀请弟弟妹妹们搬上小凳子,来听听哥哥姐姐的课。同伴间的帮助与交流越来越多,老师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在狭窄的空间中,为孩子们的交流“找事儿、找地儿、找时间”。
同样的因地制宜也出现在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
二十一小学把低高学段分成了两个“校中校”,低学段一、二、三年级为“一校”,高学段四、五、六年级为“二校”,又根据教师的情况,纵向将“校中校”的三个年级进行混合分组,形成班组群。
学校的建筑结构不能改变,那怎么进行班组群学习呢?为了让班组群师生能最近化相处,学校对教学区域重新划分,一改以往每间教室像整齐的秧田、同年级在同一区域、同年级的各班挨个排布、办公室以年级组集体办公的固有状态,将教室、办公室、楼道整体考虑,把班组群的几个班级教室还有班组群办公室相邻设置,各房间前的楼道连廊为公共区域,转变成模拟家庭式的“四室一厅”或“五室一厅”。
办公室里,班组群中的所有教师集体在其中办公、学习、生活,公共区域的楼道就是班组群的家空间,有班组群主题墙、文化展示区,还有可移动、易拆卸展品的展示架。
学习空间不仅整合重组,还进行了开放拓展,除了校园内的操场、小园林区外,学科功能教室、报告厅、风雨操场等完全开放,可预约使用,这些地方都成了学生学习、展示的场所和舞台,为开展无边界学习提供了便利。
班组群的结构
可见,空间无法制约教师们对教育的探索与突破,空间“变形”同样可以实现教育生态重构。刘可钦校长曾说,高大上的硬件不是一所学校成功的标志,一所学校最珍贵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注。
在北京中关村三小一系列的创新中,“三层六类”生态大课程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学习的真实发生。
从课程理念上,强调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孩子的生活,学校的学习与将来走向的真实世界保持最大的一致性。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技能、动手实践、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习得明辨性思维的过程,也是获得交往、合作、分享、表达能力的重要过程。
从学与教方式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内容,采用启发式的“直接教法+小组合作+团队探究”等多样综合的学习方式,形成“有问题,有互动”的教学文化。
从学时安排上,以90 分钟的大板块学时代替单一的40 分钟一节课的固定模式。更灵活的学时组合,为教师提供了课程实施的自主空间,两个或多个学科的教师自主协商,满足学习的多样需要。
从评价方式上,建立基于过程和表现的评价体系,通过项目或任务完成、纸笔测试两大形式,全面考核学生一学年的进步和发展。
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否分享呢?
两年前,带着建设雄安的历史使命,北京中关村三小“打包”了12 人骨干团队“发往”雄安。
当老师们抵达校区所在的雄县时,着实被“惊呆了”。小学一个班70 人班额,师生比1:33,女教师占比超过87%,带着孩子出来散步就是体育课,因为60 个班只有一位正式的体育老师……可谓“非常理想,非常现实”。
三小的老师们将新的理念带入了雄安。
过去,学校运动会每个班只有5个人参加,选拔的目的性太强,如今运动会六个年级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就为让每个人都玩得痛痛快快。过去,校园操场被栅栏围着,因为担心有卫生问题。现在,栅栏被拆除,孩子们可以在里面自由疯跑,孩子们化身“校园美容师”,维护操场清洁,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德育课程。老师问学生什么感受?孩子说:“真得劲儿!”
遇到下雪天,老师们会带领孩子们打雪仗,开启一场即时性课程。吟诗、写作,进行一场真实的学习。
通过常规课程和社团课程整合,课程逐渐开足了,社团丰富了。同时,两地的资源逐步打通,雄安的师生经常来北京参加活动和教研,形成资源共享。
一同在雄安落地的,还有新时代教师研修。北京的专家老师亲自指导,不仅辐射雄安校区的老师,同时还带动整个雄安新区的老师。
距离中关村三小16 公里远的海淀区温泉第二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山区中学。海淀的山后地区教学力量薄弱,为促进海淀区教育均衡,2017 年4 月,温泉二中更名为12 年制的北京中法实验学校。2018年,两校结成联盟。
班组群的生活学习场景
雄安教师成长工作室
2017 年9 月至今,中关村三小已经派驻了两批十多位骨干教师到北京中法实验学校。他们充实在学校班主任、年级主任等重要岗位上。有的老师去上班,“单程就要经过100多个红绿灯”,然而为了这里的孩子,老师几乎是全家总动员。
三小老师们的到来,给北京中法实验学校的小学课堂带来很大的变化,甚至还影响了初中的老师。除了“输血”,三小的老师们还积极帮助中法实验学校“造血”。
教师伙伴发展拜师会,就是帮助老师们结成师徒对子,在帮带的过程中互相融合。自从两所学校结成联盟后,除了提供派驻教师这种人力资源上的支持,三小还把优秀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培训、教辅资料、课程与活动等都带到了海淀北部这个让人充满希望的学校,给予学校全方位的支持。
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推进,未来面对更加开放的学习和学生,我们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
2013 年8 月,由三小教师发起的公益社团“太阳草爱心社”成立,从此便一下子坚持了7 年。
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乡老道沟小学支教开始,三小的青年教师们利用假期,有87 人次走过6 个省的9 所学校,行程1.2 万公里,受益人群达到3000 人左右。
社团发起人之一蔡新颖老师,至今记得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玉皇庙第一小学支教时的情景。早晨5:30 出发,自驾车8 个多小时到达了玉皇庙小学。这所当地唯一的公立学校,学生400 余人,其中住宿生近200 人,12 个教学班。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
农村条件艰苦,硬板上铺上席子就是床铺了,而且当地蚊虫极多。但老师们没有因农村小学的条件艰苦、气候炎热而降低授课标准;正相反,他们授课更加认真,及时调整好适合孩子们的课程,对孩子们更加关爱,由此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还通过各种讲座和交流分享活动,带动当地的教师。每次支教,都是学校理念的传播,也让老师们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推进,未来面对更加开放的学习和学生,我们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尤其课程评价需要建立基于实证的专业设计,以促进真实的学习深度发生;未来社会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要求不仅从物理空间突破学习的壁垒,更要加快向数字化、立体教育空间延展;学校变革经验也不是尽善尽美,传播扩散中,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元的教育情境和现实语境,变革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大。
但是,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远。三小师生,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采用理念输出、雁阵引领、多样生态、共同发展等方式,与众多教育者一起,共同发现教育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