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伟 (江西财经大学)
国际内部审计的新理念早在1999 年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和发展。相比对1993 年国际对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定义,1999 年着重突出了几项改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确认性和咨询性,改变了当时内部审计部门评价和审查的性质。换言之,在1999 年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就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更加突出了,削弱了内部审计部门监督的强硬性,更加突出了通过为企业和单位服务的方式来加强经济秩序和风险防范提升的目的。同时,1999 年的内部审计定义还是维持了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特征,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要独立于各个部门,保证其公正性,还要对单位和企业的经济形式和情况保持客观的态度,严格遵守内部审计的要求。此外,内部审计工作模式还需要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要形成体系来维持内部审计的工作运行,对待问题要统一化,以合理科学的评审程序和治理程序去规范单位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从而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而这一方面的转变无疑对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核心转变——从监督转变为增值服务就是向着国际内部审计新理念靠拢的。另外,内部审计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和体系完善要求的提高也符合国际对内部审计部门的要求。
这里以A 公司为例进行分析,A 公司为国家在农业工业化中的主要企业,拥有近20 年业界成功的历史。现在,该公司每年生产21万套进口量,其中有30 万套库存,其数量和规模为亚洲前列。A 公司内部审计的大多数内容包含会计帐簿、相关文件、资金流程,主要包含有这些项目的错误、相关行为的合法性、可靠性、有效性以及各种文件的完整性。
这些是内部审查的一部分,仅仅是为了流动性。但是,信用资产,关联的看不见的资产,事实上是经济利益,不良债权的处理和关联风险的预示,责任的处理等没充分地被探讨。
另一方面,A 公司的风险管理意识变得也尤为的薄弱。A 公司是农业工业化的主要领头企业,但是很具有竞争力。A 公司的管理团队也认识到市场竞争有风险,但风险管理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减少系统风险,经营团队强烈主张过去的惯例:市场开放)。关于A 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经过调查发现,A 公司在内部审计方面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一些领导层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这就直接导致A 公司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得不到支持。通过访谈发现,部分领导层认为内部审计是国家为了监督企业的一种职能体现,并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内在需要,更有甚者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负担工作,进而从心理上排斥内部审计。除此之外,由于内部审计认识上的不足,A 公司在内部审计的人员调配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内审人员、机构的撤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且财务人员兼职内审人员现象存在,最终导致A公司内部审计存在较大的纰漏。
A 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较差,这跟内部审计的特性固然有一定的关系,是因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由相关负责人直接管辖并开展工作的,与外部审计存在一定的区别。
但经过调查发现A 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差跟自身的原因也有关联,A 公司审计机构与监察部门进行了合并,且管辖内部审计的领导又参与财会工作,这就导致了A 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很难站在一个公允的立场进行,在内部审计的相关评价上也不够真实。内部审计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是保持其独立性,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内部审计的质量并产生一定的风险。
任何工作都需要人才的维持,内部审计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参与进来,其质量必然没法保障。
通过调查发现A 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为会计专业毕业,但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又不够深,类似计算机、企业管理等综合性知识掌握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自身业务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参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自然会存在质量上的问题。此外,A 公司的领导对审计人才这块也不够重视,在内部审计岗位上他们不愿安排业务熟练的人员,更不愿去招聘业务熟练的专业人才。
结合新时代国内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对于A 公司而言内部审计模式的转变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定位转变是必然的,为了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内部审计部门的核心定位转变就是从监督转为增值服务,为企业和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科学的经营服务和风险防控服务,促进企业和单位的更好发展。一方面,内部审计组织要精简机构形式和流程,增加为企业和单位服务的成本支出,减少形式化、作风化的不必要成本,简易化管理;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组织注重工作的重点,为企业和单位提供更多关于经营方面的有效建议,开设更多增值服务项目,切实帮助企业和单位提升业务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当然,监督职能和增值服务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增值服务实质上是更高级别的监督管理,因此基本的监督管理也不能完全抛弃。
内部审计工作是通过评价和评估的方式督促企业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加竞争优势。因此,内部审计组织要注重工作的核心,在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后着重对企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因此,内部审计组织首先要掌握企业的财务资料、管理基本情况以及经营情况,然后根据审计考核标准进行评价,找出企业和单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向企业和单位表明并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协调组织内部的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内部审计组织工作的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和素质要求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因此,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根据工作方向和模式的转变而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掌握工作流程和模式,切实保证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接着是对自己职业道德的提升,保证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秉承公正、客观、公开的态度对待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和单位提供有效科学的建议;最后是内部审计组织在配置工作人员时要注意对人员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引进更加专业的工作人员。
综上所述,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而进行实质性的转变,由监督转为增值服务使得内部审计的工作理念、重心和工作人员要求都有明显的变化。对此,内部审计组织要适应这种转变,以企业和单位的利益为落脚点,切实转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