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航 (青岛科技大学)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各国版权贸易相关政策的落地施行,文学和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世界化的趋势和出版界的热点议题。2006年,我国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已提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因此,版权贸易成为出版界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尽管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版权贸易的发展,但目前已有出版物中国本土品牌化程度仍然不足。为解决此类问题,我国对于版权贸易品牌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均偏重知识性,缺乏实操课程,泛而不精;学习方向较为单一,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多数只分为“口译”和“笔译”两个方向;课堂授课主要以中文授课为主,学生学术水平差异较大。出版社内部缺少能够与国际市场直接对接的翻译人才,更严重缺失多语种翻译人员。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展开经贸文化合作,在文化领域亟需周边国语种翻译人才辅助中国文化品牌的建立。
此外,鲜少出版社和出版集团内部设有专门的翻译部门,多采取外包形式聘请非行业内的翻译人员,导致部分用于版权输出的中文出版物带有严重的译文翻译腔,降低了出版物内容美感和可读性,有损读者的用户体验,降低受众兴趣和接受度,更会影响中国出版物的品牌和声誉。
2020年5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品牌日,当日会议提出,要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影响力,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正如美国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在《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一书中指出:“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然而,我国出版国际化进程中,对于懂得市场、了解品牌的人才关注度不够,重心仍位于内容建设上。出版机构在整合营销和产业化的建构等方面发力不均。
以我国版权输出主要形式的图书为例,图书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文化交流的媒介,传播的不仅仅是书内的文字,而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图书的封面设计、图文版式、图文比例、字体和色彩选择等,无一不体现着设计者的巧思、图书品牌的形象和出版企业的理念。然而,目前我国版权输出的图书封面设计较为单一,设计工作人员多以外包形式为主,与编辑部工作人员沟通不畅,图书设计和内容关联度不够,非专业版贸设计工作者对于市场审美判断不到位。
此外,在当下万物互联互通的数字媒体时代,图书设计还应有所创新,努力迎合受众日益变化的阅读和审美需求,提升中国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但我国目前版权贸易图书仍以纸质书为主,电子书和VR、AR图书等较少,出版物品牌缺失数字化依托。
国内各大高校应持续推进翻译硕士点的设立,扩大翻译硕士的招生比例,同时,进一步细分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除已有方向之外,增设版权贸易品牌翻译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除目前已有的翻译、词汇学、语言学和语法等理论课程之外,应增设市场营销、品牌研究等相关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多维度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
各大出版企业也应从自身内部优化做起,积极引进优质翻译人才,提高工资待遇,细分工作内容,设立专门的版权贸易品牌翻译部门,专职专攻。鼓励优秀的译员实行带教制度,进行新员工翻译培训,避免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的译文翻译腔的出现。
任何在市场机制中的产品都需要品牌效应的聚合,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纵观国际出版市场已有的优秀范例,如企鹅兰登、培生、麦克米兰等大型国际出版集团,多年来建设了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图书品牌,深受国际读者认可。出版企业内部应独立组建品牌项目部门,精益求精,着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出版品牌,使我国本土的出版产品真正被国际认可。
品牌的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务必要提高我国版权贸易从业人员的市场意识,主动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偏好和阅读期待,结合时代主流和中国特色,打造中国品牌。英国知名作家 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就是市场嗅觉把控的典型案例之一,该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屡遭拒绝之后,市场嗅觉敏锐的美国学者出版社取得了其在美国的发行权,从此该系列风靡全球。
此外,一个成功的品牌,除了满足读者对产品的内容需求外,背后一定有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结合新媒体技术与国际用户进行交互式对接,接受受众反馈,为国内外读者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培养品牌服务人员是目前品牌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业内很多传统出版机构存在的盲区。
另外,品牌人才不应局限于出版业内的编辑工作人员和市场人员,也应结合当下新媒体发展趋势,利用“三微一端”等各类平台,促进品牌创新。例如培养主流视频平台头部主播,在当下直播经济大火的社会环境下,通过短视频出版,发挥新媒体融合传播优势,联结国内外受众。例如,在李子柒的短视频里,向世界各国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了我们仁爱、勤劳、勇敢的传统理念。外国人能够从这些视频中了解到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调性,从而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品牌模式,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我国出版企业应积极引入具有国际化品牌意识和市场嗅觉的设计师和插画师。设计人才不仅要有能力对于出版物封面设计进行创新,也要能够在内文版式、图文搭配、字体颜色、排版和文创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
例如,音视频类出版物需要设计制作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周边,如明星作者或演职人员形象冰箱贴、与出版物主角同款的服饰、印有经典台词的餐巾纸等。
在设计人才品牌意识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可以借鉴企鹅公司。它设计了经典品牌标志—以橘黄色为背景的企鹅形象,三段式水平分割范式成为系列图书的经典模板之一;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包括名片夹、日记本、抱枕、“小黑书”套装福尔摩斯马克杯等。以上种种无不体现了设计人才对于品牌塑造的专业度和对市场的了解。
优秀的设计人才可以在出版物的呈现形式上提升出版物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体现个人和出版企业的工匠精神和精品意识,也能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充分地展现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例如广陵书社依靠扬州丰富的古籍版片资源优势,专注于发展传统雕版古籍,设立了专门的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为出版机构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培养传承人。
在图书形式方面,技术人才也应结合数字技术,创新图书呈现方式,例如在版权贸易中开发和输出AR、VR出版物,既能丰富图书的表现形式与出版手段,又能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精准把握读者需求,促进中国出版“走出去”。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大趋势下的当今社会,人才是强大的生产力,因此,我国版权贸易行业应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翻译能力、熟悉国内外出版行业经济规律、了解国际文化和市场、拥有敏锐市场嗅觉和设计技术专业素养的品牌人才,以此助推当代文学的海外经典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风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