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金融类专业品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2020-12-11 20:05王辉保险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融类互联网+金融

文/王辉(保险职业学院)

一、引言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同时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发展和转型升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服务平台和资源,探索网络化教育新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促进教育公平。“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教育置于益民服务的任务中,提出“互联网+”行动应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互联网+职业教育”将借助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驱动,融通多元职业教育和培训供给方,促进教育和培训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形成基于互联网特质的职业教育新生态,满足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需求。面对“互联网+”时代下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做好自我审视,紧贴行业需求,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对原有教学模式、资源和平台进行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金融品牌专业,走高质发展之路。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金融类专业发展瓶颈

(一)对口就业口径变窄,形势严峻

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完善成熟和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加上金融科技的普及应用和延伸,对金融机构线下经营带来较大影响,金融行业的常规经营模式被打破,逐步呈现综合经营的大态势,造成其岗位构成与技能要求上发生重大转变,大幅增加了金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导致新型人才需求不足与高职毕业生供给滞后的供需矛盾出现,这给高职院校传统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巨大挑战。加上去年新冠疫情对国民经济的严重负面影响,金融机构首当其冲,给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带来严峻考验。据湖南省内某一本院校就业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底,该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仅为41.6%,一本院校的就业率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通高职院校的金融类专业,其就业前景更是堪忧。

(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供需难匹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较差,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不太理想,造成金融市场对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与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减少的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学历层次偏低。高职金融类专业培养以专科学历层次为主,与金融行业整体人才需求本科学历存在差距;二是培养模式单一,技能水平不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培养虽然分为理论和实践部分,但是大部分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为主,由于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许多实践环节难以展开,难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学生进入社会后往往还需要就职单位提供岗前培训,越发增加企业对高职学生的不认可,造成恶性循环。

(三)在线教学开发不力,理实脱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课程建设和线上教学模式开始深化和普及。尤其是疫情期间,我国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较大影响,只能依托各类网上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导致线上教学需求激增,各院校对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也愈发重视。目前,虽然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也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一是授课内容理论为主,实操环节难以实施;二是授课过程依托网络,学情状况无法掌控;三是在线课程资源不足,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四是资源研发缺乏企业参与,行业需求动态无法及时掌控。整体来看,线上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来说存在较大影响,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在线实践和实操训练课程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将制约会造成学生技能水平难以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

(四)专业发展千篇一律,特色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规模化和综合性,专业设置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和培养质量,这一点在金融类专业上尤其明显,特别是近几十年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金融人才需求和金融类专业的发展,各类高职院校纷纷开设金融类专业,犹如百花齐放,各据一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财经类高职院校仅100多所,其中的金融类高职院校更是凤毛麟角,但开办金融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却达589所。金融类专业盲目发展的不良结果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质量不佳。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本身并非财经类特色院校,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和办学经验,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大多采取了简单复制高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整个培养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严重缺乏实践实操环节;二是大规模办学使得人才培养脱离行业发展,加上缺乏行业根基和孕育土壤,导致供需不匹配,水土不服。三是资源未能向金融类特色高职院校倾斜,引致严重浪费,专业发展特色难以体现。

三、高职金融类专业高质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一)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徒制”培养

一方面院校应立足自身特点,依托金融行业,积极拓展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的空间,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与以往传统的高职普通班和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截然不同,由校企双方共同主导培养过程,以技能传承为目标,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高职院校通过与背靠金融企业展开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金融类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大幅提高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同时,由于校企课程与教学安排是分阶段融合进行,可以确保教学环节合理,理实结合紧密。另一方面就是要依托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兼具理论与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一是出台相关机制,使在职教师进入金融机构挂职成为常态;二是加快企业行业专家师资的引进;三是优化教学环节安排,调配好教师与行业专家的课题互动与课程互补。

(二)优化人才培养,推进“1+X”证书制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多以基础理论讲授为主,辅以部分专业技能实操,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在毕业前一般难以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加上专业课程设置未能由企业全程参与,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与金融机构岗位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所以毕业生离校后比较难获得对口就业机会。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金融企业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特别是结合“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经营带来的变革和影响,积极联合银行等企业参与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对教学模式优化调整,紧盯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以职业技能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推动金融类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建设,切实增强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与金融机构岗位需求的匹适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研发精品网课,融入“互联网”元素

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和特点,切实做好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工作,认真总结线上教学优势和存在问题,尤其要针对在线教学环节中暴露出来的理实教学安排不合理、学情状况难以控制和课程资源不足等情况及时展开对策研究,依托与金融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广契机,开发符合具有院校特色、专业特点、理实结合的精品网课建设;同时,针对当前线上教学课程授课学时量减少、学生课堂被动接受学习效果差的现状,借助微信号、微课平台、网络公开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手段,积极构建“互联网+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碎片化和场景化等富含“互联网”元素的学习手段。

(四)加强专业建设,试点“高职本科”学历

互联网技术对高职金融类专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一是对口就业问题,二是专业发展问题。其中专业发展的好坏对就业有着很大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虽然很多金融机构一线岗位的需求明显减少,导致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对口就业比例持续降低,但是面对核心岗位和高学历层次优秀人才又还存在较大刚需,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加快推进金融类专业高质量和高学历层次建设,培养特色优质人才,对于提升办学学院品牌,缓解就业压力有着重要意义。要提高职业院校金融类专业的影响力,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应政策,统筹教育资源,加大向金融类特色院校的投入,集中有限资金,打破高教系列对高层次学历的垄断格局,同时,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设置具备高职培育特色的金融本科专业,这样既能提高高职金融类专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又能够满足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金融类互联网+金融
基于创新创业的金融类学科教学体系研究
中美CFA认证高校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基于金融类专业的高职英语特色考核机制的构建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