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梦路(河南大学)
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层出不穷,各个行业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进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播音主持更是如此。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发生了转变,总体呈现出口语化的特点,更加重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主。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播音主持应该分析新媒体语境下语言的特点,并且根据语言特点的变化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提升语言的艺术水平,使受众更容易接受,同时彰显新媒体的特点,使播音主持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进而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
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的语言应该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互联网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种类的电视,要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需要采用具有时代性的语言艺术。也就是说,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应该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可以适当应用网络流行用语,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调,这样才会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播音主持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学习并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探索事物的规律特征,确保自己可以与时俱进,进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例如,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播报中,各个广播节目都采用实时播报的方式,“直播”世界杯的比赛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播音主持需要对相关的规章政策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明确民众对世界杯的看法和认知,然后采用受众更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进行播报,从而不仅增加报道的实时性,更通过丰富多变的语言来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使节目可以收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在彰显时代特色的同时,不仅要了解时代语言带来的优势,越要面对时代语言带来的弊端。应该摒弃落后的语言形式,同时也不能被各种新潮、混乱的语言风格所影响。播音主持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了解时代的特点,掌握语言艺术的内核,促进语言不断发展和改进。艺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在紧跟时代的同时,也要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对于播音主持行业来说,提升自身审美尤为重要。尤其在新媒体背景下,受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对节目内容、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持人应该不断创新发展,既要提升自身的审美理念,还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彰显语言的美感,满足观众个性化的审美需求。优秀的播音主持应该对自身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单纯保障播报内容的准确性,并不能满足受众要求,还要不断创新。应该根据受众的观看反馈,转变传统的语言方式,增加更多互动性语言,通过语言艺术的应用,使思想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更加广泛的传递。在创造的同时,播音主持也应该遵循表现性原则,根据文字内容,通过声音、情感的变化,准确、生动的描述客观事物。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由多个层面构成,包括学识水平、审美情趣、思想观念等等,可以彰显出丰富的个性色彩。播音主持是否具备创造性,与其对生活、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有很大的关系。主持人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要强化自己的思维模式,更新观念视角,这样才能从更多的角度分析问题,使播音主持更具创造性。
播音主持的语言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既要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充分彰显时代文化特色,这样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从而满足现代受众的需求。在实际播报的过程中,应该将表演、说话、播放、报道结合起来,丰富播音主持的表现形式,充分彰显播音主持的魅力。不同的节目对内容的要求不同,但都应该具有真实性、开放性的特点。播音主持应该强化自身艺术修养,围绕真实的内容展开播报,同时根据实时变化、热点事件进行语言调整,使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开放。播音主持应该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增加播音主持的开放性,应该为大众营造良好的氛围,根据受众的要求来完善自身能力,促进个人素养的提升,使播音主持可以在节目中充分彰显自己的语言魅力。当然,在开放的同时,也要遵循准确性的原则,不仅在发音、吐字方面应该保持准确,在语言领悟和体会上也应该有一定的准确性,这就对播音主持的审美有了一定的要求。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和审美天赋、审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节目制作播出的过程中,应该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彰显艺术感受,加深受众对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体验,彰显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才能,不仅可以增加节目的开放性,也能促进主持人个人水平的提升。
广播媒体具有繁多、复杂的内容,且受众相对单一,所以播音主持的影响力相对薄弱,很难和电视主持人比较,即缺少足够的话语权。虽然播音主持行业中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划和发展,一些播音主持甚至没有经受过专业的训练,虽然自身能力较强,但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尤其在新媒体出现后,播音主持可能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进而造成话语权逐步丧失,导致播音主持行业发展缓慢,创新能力也随之下降。
在新媒体出现后,传统媒体开始积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很多节目受到融媒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播音主持为了体现节目特色,会通过创新语言发音等方式来彰显语言特色,最常见地就是“港台腔”的应用,前后鼻音没有清晰的划分,语句表达的顺序点到等等。为了受到大众的欢迎,很多播音主持效仿“港台腔”,这并不符合对普通话的要求,并不是可以推动行业进步的合理创新。实际上,播音主持虽然应该不断创新,但也要以行业规范为准则,在遵守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这样才能被更多人接受,进而不断发展和进步。
很多播音主持缺少良好的表达能力,基本的能力素养不充足,在语言表达方面比较随意,甚至词语、成语的使用方式也会出现错误,或者存在发音错误、语法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播音表达的准确性,不符合行业规范的要求。甚至有一些播音主持对行业规范、相关法规并不了解,在播音的过程中采用了错误的表述方式,造成受众被误导,影响十分恶劣。例如,播音主持如果存在发音错误的问题,则受众会被误导,使更多的人采用错误的发音烦那个是。广播属于线性传播媒体,主持人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向受众传播较多的信息。但实际上,很多主持人的表述不够简洁直观,传递的信息内容繁琐冗余,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一些播音主持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在节目中甚至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造成节目效果受到影响,进而给受众带来不良的收听体验。
实际上,在大众传媒的范畴内,播音员和主持人并不是内容完全一致的工作岗位,播音员主要负责文本内容的传播,需要保持准确、实时的播报效果;主持人则要直接参与节目,所以需要具备一定的掌控力。虽然二者工作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语言的艺术特征几乎相同,主要核心都是口语化。在传统的受众思维中,播音语言普遍具有严肃、认真、慷慨的特点。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播音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播音主持普遍开始向口语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的风格应该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呈现出口语化、日常化的特点。在播报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真实地呈现新闻事实,还要通过语言增加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即使是严肃、专业的央视频道的新闻节目也开始采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表述方式。例如,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就在新闻节目中采用排比句、比喻句等表达方式,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表述。在形容炎热时,朱广权用“热的你走出半生,归来全熟,身上还挂着椒盐;晒得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等句子。这些句子采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同时也借鉴了网络中比较流行的“段子”,增加了新闻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使受众更容易接受。目前来看,口语化的额广播节目在不断增多,很多主持人通过语言的艺术来吸引更多受众,尤其是各类综艺访谈节目越来越多,包括《金星秀》《非常静距离》等等。这些节目采用口语化的交流方式,同时彰显了新媒体语境下语言的艺术特征,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得到了大量观众的认可。
新媒体出现后,播音主持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所以节目形式也不再是原本生涩、呆板的模式,而是更加重视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彰显播音主持对创新、发展的追求。例如,何炅、杨澜、撒贝宁等比较优秀的主持人在不同的节目中会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营造与节目氛围相符的语言环境,使受众更容易被带入到情境之中,进而增加受众的观看体验。播音主持要想彰显自己的语言特色,必须要具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给人带来不同的情境感受。例如,撒贝宁就是一个主持风格多变的主持人。在《今日说法》节目中,撒贝宁采用丰富、多样的语言,不仅详细生动的描述了新闻事件,同时也采用了专业的法律术语,通过具体的案例使法律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不仅使普通受众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也彰显了节目的价值和作用。而在《开讲啦》节目中,撒贝宁则采用幽默、趣味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清华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表示自己认识撒贝宁,但撒贝宁却不认识他的时候,撒贝宁采用了幽默的回答方式:“我不认识您,那是因为我实在考不上清华计算机学院。”这种回答方式不仅顾及了院长的身份地位,同时也体现了撒贝宁的谦虚幽默,使嘉宾和观众都有良好的节目体验。此外,采用多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十分重要,根据节目的特点确定需要采用的语言表述方式,从音色、音调、语气等多个方面进行把控。如,儿童节目应该采用甜美、柔和的语调;法治、新闻类节目则采用严肃、深沉的语调;综艺娱乐类节目采用轻快、响亮的语调。通过不同的语调彰显不同的语言特点,给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看体验。
在新媒体语境下,不仅新闻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语言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持人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引用时尚、新颖的主持语言,从而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网络流行用语,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对富有争议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阐述和分析,根据受众的反馈对语言风格进行优化和改进,转变传统沉闷、呆板的主持形式,将新鲜、生动的资讯传递给大众。主持人应该增强自己的素养,确保内容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要有效激发受众的共鸣。播音主持可以从节目本身入手,造成彰显时代特点的主持节目,强化节目的潮流感,使节目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主持人要具有活跃、饱满的创新思维,在节目中充分彰显自身的魅力。例如,《新闻纵横》这档新闻栏目在1994年10月1日创建,主要对新闻报道进行拓展和延伸,属于新闻评论性节目,报道对象为焦点类新闻事件。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新闻节目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新闻纵横》在2009年开始进行改版,从传统的节目形式逐渐向综合新闻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事件报道转变为多事件聚焦,最后成为了一个综合较典型新闻报道节目,不仅具有新闻内容,同时也具有评论和专题内容。可见,节目通过改版使内容更加基丰富。为了满足听众的解读需求,转变原本的播报形式,从多个方面、角度进行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采用播报语言也更加生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纵横》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在坚持基本原则和职业素养的同时,对节目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创新和改进。在语言编辑方面,该节目播音主持具有良好的新闻分析和文字驾驭能力,可以从纷杂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重点内容,直接指向问题的核心。《新闻纵横》并没有采用语态模式化、官方化的报道方式,而是更加灵活生动,该节目聘请新浪的科技编辑对最前沿的科技信息进行采播,挖掘网络中的前沿信息,对新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促进播报方式的创新。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各类广播节目都愈加贴近受众的生活,播音主持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随之增多。所以,播音主持应该采用口语化、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吸引更多受众,彰显节目特色,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