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媒介革命与视觉转向研究*

2020-12-11 20:05王芳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能指网络小说影视剧

文/王芳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网络文化的时代。网络小说作为网络文化的表征之一,因其新颖的故事性、丰富的题材性、贴合生活的娱乐性受到影视剧改编的青睐,为网络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力量,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历史剧《大明风华》,到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从描写军人《我是特种兵》到玄幻仙侠的《从前有座灵剑山》,甚至,最近热播的《庆余年》......都是由当红网络小说改编的。网络小说与影视剧联姻后,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电影电视充斥着各大视频网站,并成为年轻人热议的话题。网络小说改编剧凭借其原有的读者基础和叙事转换手法提高了市场的认可度。在这样的条件下,对网络文学改编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文化背景

纽约学者琳达认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绝不能在真空中发生,它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的:“一部改编作品同原作一样要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社会文化中存在,它绝不是处于真空中,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是媒介技术发展、社会图像转型、消费文化兴起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美学趋势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媒介革命的时代来临

人类传递信息的媒介,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纸媒,再从机械复制到电子和网络,没有哪一次的媒介更替不是技术更新带来的巨大变革。进入20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媒介以喷涌之姿出现在我们面前,网络文学更是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新的文学生产语境和传播方式出现,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文化艺术开始转型。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改变了故事的叙事方式,把传统的以文字为载体的叙事模式,变成了交互性的互动叙事模式:信息、技术、传播、政治、文化等交互,涉及人机交互、人与人之间交互和多媒介交互等多个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文学就不仅仅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讲故事了,网络文学必然是一种交互叙事模式,由于网络文学的这个独特性,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在萨伊德·菲尔德看来就变成了另一种意味了:“进行改编意味着从一种媒介变成另一种媒介。”于是,文字叙事变成了影像叙事。

这其实是一种内在的要求,这种交互式的叙事模式必然会被转化成为影像叙事,必然要求以情节为主的电影和电视剧成为电子媒介的一种话语方式和叙事类型。网络文学影视剧的改编带来了文化裂变,视觉文化将重新书写文学的审美方式和文化的审美空间。

(二)文化商品化带来的视觉转向

由于当下社会商品的大量生产,经济的不断增长加上消费者对物质的渴求,向我们预示:消费时代已然来临。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当下社会是一个以“需求、思想和行为的标准化、同质化为特征的大众生产与消费的时代”,消费社会让商品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文化产品在这股浪潮中同样被大量复制,此时“文化的产生变成了文化的生产,文化完全‘商品化’了”,在文化的商品化过程中,网络文学也不例外,其商品化程度和广度要远远大于其他的文化商品形式。由于网络文学的大众化消费,它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群体,而影视剧作品的选择往往围绕易为观众接受的题材和类型展开,影视剧成为一种社会主流的文化消费形态,于是热门网络小说受到大众的追捧和喜爱,把网红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肯定会赢得票房和收视率,利益的追逐使得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成了文化商品化的一颗奇异的果实。

三、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特征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

陶东风先生曾说过“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在网络文学以及衍生物即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备受大众欢迎的当下,审美活动已然在悄悄改变。审美不再是精英化的活动,大众媒介的传播下,日常生活的美映入人们的眼帘。日常生活的美在媒介传播中快速渗透到大众文化中,又催生了人们在阅读中感性美学的上扬。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直接为网络小说改编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使得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朝着后现代主义诗学方向发展。网络小说中我们能发现能指、文本、对立等概念出现,比如:怀疑并否定英雄、历史、家国、命运等主题,开始消解所谓的意义,开始承认生活的平面化和历史的浅表感和人类的肤浅,开始选择用草根视角来讲述小人物的人生体验是网络小说改编剧主要视角。比如《第二次也很美》《左耳》《小儿难养》等,这些小人物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都是生活琐事。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的美学意蕴在网络小说改编剧中生成,并悄悄影响着人们。

(二)文学与文化转向

美国学者托马斯·米歇尔(W.J.T.Mitchell)称人类文化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图像转向。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称人类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我国学者高字民认为,“‘图像时代’体现为人类普遍借由视觉机器产生的影像充斥了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各个层层面,并主导了当代人的视觉审美和视觉范式”。纸质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靠拢,而网络小说改编剧则是草根文化向大众文化的传播。于是,文字向视觉图像的转变,使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

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在消费市场中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已然塑造出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模式迅速被网络乃至移动媒体领域占领,一些新媒体文化的特征诸如网络技术的交互性、平民化等新元素被注入到庞大的文化工业肌体之中,并在逐渐改变原有的文化基因。与此同时,人们对视觉享受的追逐,更加刺激视觉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图像的狂欢、感官刺激、追求新奇成为当代文学环境无法回避的现状。举个例子:《十里桃花》《花千骨》引发玄幻热;《鬼吹灯》被改编为《鬼吹灯之寻龙诀》又兴起“盗墓热”;随着《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的上映,“宫斗热”又出现了。媒介技术的演进,使得网络小说进行影视剧转换越来越简易自由,视觉文化引发的视觉刺激,使观众接受影视传达的观念和背后的话语权力越来越潜移默化,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无暇进行充足的审美体验。

(三)能指与所指的转向

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是由概念和音响形象构成的,而概念和音响形象对应的是所指和能指”。能指到所指的转向,在这里指地是从网络小说的文字转换到图像影像。能指就是文字描述的人物、情节、场景,所指即是画面镜头、光影色彩、声音、音乐等具体感知的视听形象,能指与所指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媒介符号的转换。

所以,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主要是将原来符号的形象转换到新符号的能指里,形成新的能指和所指。符号转换是否成功成了衡量作品改编是否成功的标准,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之前已经拥有了大量的读者群,只有作品的符号转换能够充分地转换原有作品的能指和所指,才能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比如《十里桃花》讲述了白浅和夜华的爱情,在电视剧的拍摄中也合理的拍出了唯美的爱情故事,真实还原了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获得了小说读者的认可,实现了新符号的审美价值。

不过像六六的《双面胶》原本的结局是亚平失手打死了丽娟,以悲剧结尾,给人留下一个灰暗的印象。改编成电视剧后,丽娟没有死,并与婆婆和解了,展示了婆媳和睦的可能的愿景。这又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转换了,符号的能指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这里可以看出,网络小说和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由于其共通性和特殊性,体现了文字和图像之间的符号场域关系,有融合的场域,也有各自区分的界限。

四、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局限性及其走向

(一)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局限性

1.意义的消解

在视觉文化兴盛的当下,只有形式噱头没有深刻美学内容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作品大量出现,强烈的视觉元素和娱乐元素成了吸引大众兴趣的重要条件,过度娱乐化、过度奇观化的趋势越演越烈。

当下,科技技术进步,让许多影视效果具有了震撼的吸引眼球的效果,但是,这样的填充和改动,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消解弱化了影视剧文本的深度和内涵。除此之外,从网络小说到改编成影视剧这个过程,读者拥有的关于对原著的“记忆”和“期待”同样被式微化了。

诸如电影版《十里桃花》导致了观众的负面评价,认为从演员花里胡哨的服装造型以及过度的特效使用,让观众内心形成的“期待视野”大大减退。正如前文所述,意义的消解成了当先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的一大掣肘 。

2.跨媒介改编质量堪忧

网络小说的写作具有个人随意性,网络小说作家为了获得高阅读量,在有些时候就会以读者的喜好为标准进行创作,没有了作者的四思想。电影和电视剧作为空间艺术,声音和影像是叙事的表达形式,人们在观影时对其逻辑性和完整性要求更高,这样一来,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难度增大;另一方面,网络小说本身就拥有很大一部分粉丝,所以在改编剧中的角色定位也面临困难。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十里桃花》电视剧版中,观众对夜华的扮演者不满意,认为他撑不起“天界第一美男子”这一角色,出现了观众边看边骂的奇怪现象;并且,在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荧屏化潮流之下,影视公司粗制滥造地制作一番并推出发行,博人眼球,赚足了票房和点击率,却不理会观众的舆论和吐槽。以上因素造成了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困难,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必然不会有一条长久的发展道路。

(二)网络小说影视改编未来走向

在大众传媒发展的今天,视觉文化的转向使得文学已经走向了“泛影视化”的道路。文学作品或者说文学开始搭载网络载体同视觉产品联姻。欧阳宏声老师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以影视为表现载体,将人类一切文明尽可能地在其中以特定形式进行表达,其边界已突破影视文化本身的界限”。所以,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是视觉文化转向的一条必然之路。

虽然网络文学改编为影视剧有种种不利的影响,比如,剧本粗制滥造,网络作者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网络写手文学水平良莠不齐……但却不可否认,网络小说影视改编这一文化产业发展已然成为了一种潮流,并且这种现象将会继续扩大,一方面网络小说提升了影视剧所表达的人文含义;另一方面,以声音图像为标志的影视剧也为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网络小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冷静看待改编剧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影视技术水平,改善剧本的质量,保护好网络作者的知识产权,网络文学的创作和改编之路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猜你喜欢
能指网络小说影视剧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的干预策略浅析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解忧杂货店》中的后现代时间观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网络小说变身影视剧身价猛涨
语言与文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四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