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述评

2020-12-11 14:50姬会然肖宏伟
攀登 2020年1期
关键词:群体价值观研究

姬会然 肖宏伟

(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研究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现状,探寻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的引领力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青年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特征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以来,学术界对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不同的学者研究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学者依据青年群体的自身特点从整体上把握青年价值观的特征,有的学者则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不同代际青年价值观的特征。张进辅在其文章中指出,青年的自主意识强烈,阶段性特征明显,同时还具有从众性和可塑性等特点。[1]梁变凤通过调查发现,虽然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整体呈现出不稳定和游浮性,但青年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和进步的。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的主体能动性不断增强,追求个性,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强调现实性的创造。[2]廖小平和陈建越进一步将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青年价值观具有动态性;二是青年价值观比其他群体更具开创性;三是青年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四是青年的价值观理想性与现实性共存;五是青年价值观兼具边缘性与中心性。[3]除了从整体上把握青年价值观的特征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将不同代际的青年价值观进行比较来突出各自的价值观特征。学者赵纯海指出,80后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与70后相比,他们的价值观开始从激进变为理性,从盲目变为理智,从理想变为务实。[4]此外,王博、王玉珏使用施瓦茨价值问卷来比较和分析80年代和90年代青年价值观的差异。结果发现,80后和90后的系统排序没有显著差异,但80后和90后青年价值观在对待享乐、刺激、传统、谦逊的态度方面具有边缘显著差异。90后青年相较于80后青年更喜欢享乐和刺激,而在传统和谦逊方面不如80后。[5]魏莉莉则运用代际的理论,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比较了90后与80后的价值观差异。研究发现,90后和80后青年之间在后物质主义价值倾向、政治表达、金钱观以及利他行为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代际差异。90后的后物质主义价值倾向高于80后青年,在政治表达诉求上也高于80后青年,而对金钱的重视程度低于80后。同时,90后青年的利他行为价值观念比80后青年更为突出。[6]

(二)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经济社会的变革,二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三是国内外社会思潮的传播。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青年价值观日益趋向多样性、务实性。

1.经济社会变革是影响青年价值观的根本因素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迁。具体体现在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从国家指令性的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从道德国家向法制国家转型。张荆认为,这种社会转型促使这一时期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矛盾状态,既求新、求异、求富,又害怕竞争、知足常乐;既追求宏大理想,又强调实惠;既崇尚个性,又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7]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21世纪初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当一部分家庭进入了小康水平,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李维波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一时期,80后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必然打着时代的烙印,呈现出小康社会的典型特征。具体表现为:青年们在小康社会时期开始关注对生活的享受和个人的发展,重视自我价值和个人具体目标的实现。[8]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催生出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时代产物,这些新兴的时代产物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李庆真提出,现代因素和网络因素作为嵌入性因素促进了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开始兴起,但这个时代的青年已经开始慢慢强调自我,独立,理性和个性自由的观念。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在现代化和网络化的冲击下,多元化、平等、共享双赢、感性、理解和宽容等价值观念日益成为90后青年的行为逻辑和价值取向。[9]丁慧东也认为新媒体对青年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媒体以网络和数字技术为载体,信息发布传播更具开放性,传播内容参差不齐。而青年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青年群体还没有足够的洞察力来识别不良信息,因此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青年的价值失范。[10]

2.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影响青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社会的发展变迁推动社会文化也不断更新换代。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影响青年价值观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是大众文化、泛娱乐文化和新兴的“微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传播发展对广大青年的“三观”造成了深刻的影响。21世纪初期,大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对80后青年的价值观念、生活和工作方式、道德意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集中体现在对青年价值观念的影响上。姜华认为,随着21世纪互联网等的普及和更新,扩大了各种大众文化的传播范围,使得80后和90后青年比70后的青年接受到的信息更加多元,思想观念上受到的冲击更加剧烈,道德冲突呈现的更加明显。[11]陈伟指出,相比较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具有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受众多、商业性强的特点。大众文化的流行解放了年轻人的思想,促进了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大众文化的世俗性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青年价值观的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使青年的审美价值观具有感性化和世俗化的特征。[12]近十年来“微文化”的发展对80、90后青年的价值观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微文化”是基于微信、微博而诞生的新兴微媒介文化,是媒介文化新的创造形式和延伸体。80、90后青年长期受“微文化”传播的影响,其中,80后青年深受微信的影响,而90后和00后则将微博作为其与外界交流的主阵地。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均具有“微文化”传播的典型特征,即传播方式具有双向互动性,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过程具有交互性。张红岩指出正是这一系列的“微文化”特征导致了广大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价值判断日趋具有功利性和现实性、价值选择方面日趋模糊化。[13]邢国忠则指出泛娱乐文化的侵蚀是当前青年价值观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娱乐泛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倾向于在虚幻的想象中简单地寻求短暂、浅薄的精神满足,追求低俗文化,对理性和权威的文化避而远之。泛娱乐主义的泛滥致使90后和00后的价值观呈现碎片化、肤浅化甚至庸俗化的趋向,当代青年在泛娱乐主义的价值导向下精神层面逐渐走向匮乏,在盲目尊崇娱乐文化中逐渐迷失了自我。[14]

3.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是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关键因素

青年价值观念受到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迁。反之,青年价值观念的变迁又以独特的方式选择和创造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形成,推动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和传播。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缺失和各种国内外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青年价值观呈现的问题日益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社会思潮影响着青年价值观的发展。第一,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日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青年价值观。江传月在21世纪初期就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对我国青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新自由主义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倡导个人利益的至高无上性,主张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包含着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动摇了部分青年的社会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得一些青年片面追求个人利益。[15]于春江进一步指出,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主要通过报刊、学校论坛以及学术研讨会等渠道传播,受众也只是部分青年学生群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和普及,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领域日益生活化、方式日益大众化、内容日趋感性化,使得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青年群体深受其影响。[16]第二,后现代主义思潮解构着中国青年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后,后现代主义逐渐在中国广大青年群体中传播开来。后现代主义主要以批判“现代化”为内容,主张怀疑和否定的思维方式,具有“反理性”,“去中心化”和“非确定性”的特征,倡导多元宽容的价值理念。林峰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这种特性造成了部分70后、80后青年群体理想信念的丧失和价值判断的混乱,价值观念日趋世俗化、实用化和功利化。随着21世纪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加快发展,后现代主义传播日益广泛,在90后新生代青年群体中催生出一种青年亚文化。[17]第三,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青年的文化价值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群体深受文化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任鹏和丁欣烨从生产的角度探析,文化消费主义思潮承载着金钱为王的资本逻辑,在文化消费主义的资本逻辑下,青年将文化消费的重心放在“消费”上,致使文化产品的“文化性”被“消费性”所替代,造成文化产品文化价值的消解。[18]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青年们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走向贫瘠,主体意识逐步走向消解、理想信念趋向庸俗、反叛意识日趋强烈,本位意识走向个人。

(三)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变迁及其规律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将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变迁按阶段进行了划分,并通过论述不同阶段青年价值观的特点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发展变迁的规律。

1.关于中国青年价值观发展阶段的研究

关于中国青年价值观发展阶段的文章大都以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为时间轴来进行研究,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各方面价值观发展变迁的趋势加快,较改革开放之前青年价值观的分化更明显。廖小平从社会代际变迁的角度阐述了中国青年价值观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初,经历过痛苦洗礼的青年开始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反思和批判;到了20世纪80年代,青年价值观的更加开放,走向价值多元化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青年价值观进入了重新整合时期,传统价值观渐隐。[19]杨雄也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发展变迁的阶段划分为三个,即1978-1983年是青年反思过去,思考未来的时期;1984年至1991年是青年价值观浮躁混乱的时期;1992年至今是青年从浮躁变为理性和务实,从反叛到宽容和协调的时期。[20]袁潇,风笑天等人分四个时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青年价值观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以投身于祖国建设、贡献社会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年开始以解构权威、追求个性化为路径;20世纪90年代,青年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迷茫与怀旧并存、自我与进取并重的状态;21世纪以来,青年价值观多元发展的同时注重国家和社会利益。[21]杨静和寇清杰也从四个阶段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他们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青年价值观经历了主体的挣扎和觉醒,多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理性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共存以及冲突后的逐渐融合等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22]

2.关于青年价值观发展变迁规律的研究

首先,就整体发展和变化轨迹而言,曾燕波认为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整体上是进步的,并且逐渐从分化走向整合,形成了主流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23]张志祥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变迁作为窗口,总结出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变迁呈现出以下规律:即价值结构日趋“重叠性”、价值取向趋于“世俗性”、价值观念趋向“现实性”、价值体系日渐复杂化。[24]其次,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发展脉络并与改革开放前的青年价值观进行对比,高靖发现青年价值观逐渐从理想主义转向功利主义,从心中“无我”到注重“自我”,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5]最后,从青年价值观发展变迁贯穿的基本主题角度来透视青年价值观发展变迁的规律,杨雄表示: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发展演变始终围绕着两大基本主题,一是青年在以人生探索与发展为主导需要的前提下不断地对个人的主观世界和外在的客观世界进行探索;二是不断地寻找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理论基础,探寻人生与社会的终极价值。[26]

(四)中国青年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路径研究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青年价值观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功利性、物质性、浮躁化、娱乐化趋向,面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边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困境,如何引导和培育青年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主要围绕树立青年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及探求可操作性的方法等三个方面来探寻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1.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在讨论如何培养和建构青年价值观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很少有学者对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进行系统研究。大多学者在探索价值观培育路径时只是顺带指出要达到怎样的培养效果。石海兵早在21世纪初从新时期中国社会与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阐明了青年价值观教育应包括三个层次的目标: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年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主导目标是培育青年对祖国、对集体和社会的热爱;最高目标则是培养青年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27]万美容从青年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强调青年价值观教育要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建立指向青年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并要善于运用实践锻炼、生活体验与自我教育等教育方法来达到对青年的教育目的。[28]从对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评价角度来看,余晗提出我们应该摆脱对青年评判的误区,不能简单地认为青年的本质和主流在任何时候都是好的,强调潜在的教育是青年形成积极心理定势的重要途径,建议在完善青年的道德评价标准中进一步拓展青年价值观的评价体系。[29]

2.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是我们在青年价值观建设工程中必须该牢牢把握的关键环节。刘琼提出,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突出成就,不断加强青年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30]潘素洁针对青年成长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提出要有针对性调整完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充分发挥国家、学校、家庭与青年自身的协调作用,形成协同效应。[31]王俊以教育文化产品作为突破,提出要注重以网络信息化技术建设覆盖不同结构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矩阵结构”产品,以此实现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融合。[32]

3.探求可操作性的方法

时代背景不同,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法和策略同样也需因时而异。进入21世纪,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必然要结合青年自身特点和时代特征对青年价值观进行培育与重塑。吴新颖从当代青年接触到的各个主体要素出发,指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构建和培育要落到实处,它必须得到家庭的亲情力、学校的教化力、职业的强化力、环境的感染力、政府的规导力这五种动力系统的支撑。[33]青年价值观培育的保障机制必须通过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评估机制来实施,以外在机制来引导内在机制的形成。任鹏从环境因素的角度阐明要巩固青年的主流价值观,必须关注当代青年生活的背景环境,从资源的合理配置、民主政治环境的创造、价值传播机制的优化,以及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净化着手,系统性地强化对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34]张伟莉结合新时代大数据的背景指出,要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大数据的“连接,反馈,预判”作用,及时更新教育主体的理念、准确把握客体对象的需求,在选择教育介体时遵循个性化原则,同时还要不断地优化教育的环体,以此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35]

二、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研究展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厚成果。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在研究方法中,大多数关于青年价值观的研究都是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辅以实证研究;研究视角涉及多个学科;研究内容既有对青年整体价值观的综合研究,也有聚焦于青年价值观某一方面的单项研究;研究对象方面既涉及青年学生群体,也逐渐开始关注农村青年群体。但具体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视角上予以审视,仍存在有待改进完善的地方,具体如下:

其一,需要进一步扩大青年群体的研究范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青年价值观研究大都以青年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内容的重复性研究,要想在内容上有所创新,还需要进一步对不同背景的青年群体进行深入研究。青年这一大群体中还包含了具有不同职业和背景的群体,比如,青年领导干部群体、青年农民工群体、青年白领群体和青年蓝领群体等等,对不同职业背景和生活背景的青年群体价值观研究还远不够丰富,这是今后我们在研究对象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二,需要进一步丰富青年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来看,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研究内容具有不均衡的特征。从学术界已有的关于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界对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研究虽然广泛涉及人生态度、政治、成长成才、文化、就业、理想、消费、婚恋等多个方面和领域,但每个方面和领域研究成果数量相对不均衡。相比而言,学术界主要关注青年对人生态度、文化、政治、道德和就业方面的价值观研究,关于伦理、消费、成长成才等方面的价值观研究较少。同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在阐述党和国家对于青年的期望时,大都引用了习近平的青年观寄语,而对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的青年观论述引之甚少,今后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研究,还要加强对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研究。

其三,需要进一步拓宽青年价值观的研究视角。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来看,从哲学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研究青年的价值观是当前中国学术界的主要研究视角。但可以看出,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学术视角仍然比较简单,如果我们希望在研究青年价值观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则需要进一步拓宽青年价值观的研究视角。我们不仅要从不同的学科视角领域下对青年价值观进行探索,还需要在横向比较角度下多深入研究,比如对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青年进行比较研究。此外,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视角对当下青年的价值观进行研究也是我们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群体价值观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的价值观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