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雪 王琴梅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6; 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任何科学思想都不会凭空产生,必然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吸收前人的思想理论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基本原理以及方法论,而且还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经济思想,重视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智慧和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最终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必将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等历史唯物论为直接的理论基础,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3]”等一系列经济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不断总结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新的经济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等的论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论述,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论述,改革开放理论的论述;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论述,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则的论述,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论述,重在发展特区理论的论述;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论述,等等,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诞生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智慧,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探索和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深化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更是世界经济发展里程碑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突破。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对古代经济影响颇深,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蕴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与创新。《老子》中有“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分配思想;管仲提出“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的经济发展思想;庄子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来阐释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理念;他用“‘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5]”来阐释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他提出的改革要“蹄急而步稳”,发展要“稳中求进”,等,都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智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经济思想,但并非照搬照抄西方模式,而是保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色和优势。西方经济学既包括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内容的微观经济理论,又包括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量及构成、货币与财政、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内容的宏观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具有庸俗性,但其中的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宏观经济干预和调控的政策和经验总结等内容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我国特有国情,其关键是超越而不是复制西方经济学理论,强调‘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作用的有机结合[6];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西方经济体制运行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的基础上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此外,市场出清与市场均衡、资源配置、现代产权制度、全要素生产率等术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重要术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来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完整、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一个“1+7”的理论结构。1是指“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7是指“7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新发展理念”和“7个坚持”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内容丰富的完整思想体系[7],彰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内涵与纲领性文件,也是其思想的“灵魂”。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以及今后发展的着力点,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应该如何坚持、怎样发展的问题。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培育发展新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好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9]”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关键词,各有侧重但又不可分割,是一个辩证统一、耦合互动的有机整体,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协调性、系统性与科学性,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新话语、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用“7个坚持”回答了进入新时代应该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也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10]”“7个坚持”构成一个内容丰富、紧密相连、系统完善的有机整体,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具体指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政治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是相一致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引领,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人民的诉求为标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落脚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11]。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同时彰显其思想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和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3]”这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取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5]”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任何时候都将群众利益置于第一位,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党中央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断制定和完善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着力解决精准扶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促使全体人民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最终以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水平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作为检验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党“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6]”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就是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首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主要回答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7]”;其次,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主要回答发展的动力问题。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全国人民之力,推动改革成果的发展;最后,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主要回答发展的目标问题。“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推动者,同时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邓小平同志“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延伸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国际形势,面对历史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从全局出发、统筹布局、运筹帷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观察新时代、解读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即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又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蕴含着理论创新的时代性,彰显思想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关于“新时代”的界定,建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的党中央在深刻洞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基础上而作出的准确历史地位。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20]”马克思主义对时代观的划分即立足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划分,又立足于社会交往形态的划分。这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观念,并非是凭空创造的,而是根植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程、改革开放40年经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等伟大实践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敏锐地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脉搏,其时代性体现为: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即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有崭新的时代主题,即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有新的科学内涵和逻辑主线,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和总抓手; 有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即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新的经济学术语[21]。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认识的再升华,也是这一思想理论创新时代性的深刻映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研判经济发展现实,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由追求速度提升为讲求效益、由注重水平提升为追求质量、由强调增长提升为实现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进入新时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和重组定位时期,经济多元化、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休戚相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新格局。这种世界经济发展主题的转换要求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23]”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到以新时代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为导向,进而倒逼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时代性与开放性特色的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区域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系列重要论述,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反映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创见,体现了中国积极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合作思想,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人大国的世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24]”“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2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树立了广阔的全球视野,强调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发展的联动问题,坚持以开放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正是这种全球视野助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使我国以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促进改革与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表明了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促进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治理,推动公平正义、相互尊敬、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的开放性。
战略决策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要坚持宏观和微观、国内和国外、战略和战术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研究重大战略问题,及早部署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指导,把谋划大事和制定具体政策紧密结合起来。[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对决战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战略安排部署,而且紧扣面对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高瞻远瞩,确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引领性作用。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认识的基础,理论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实践,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直面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面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加剧、各类问题与矛盾的层出不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首先,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创新能力水平低下等问题,尤其是我国虽作为经济大国,但却呈现大而不强,要素、科技创新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强国等发展战略;其次,针对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发展水平落后、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低下、城乡收入差距大等问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精准扶贫等发展战略;第三,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等问题,尤其是地区要素禀赋差异、区域产业结构不平衡、区域城镇化质量差异大等问题,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用连续发展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以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部署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战略性思维的前瞻和引领性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人类向哪里发展这一“时代之问”创造性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中,这是中国文化、中国经济模式、中国价值的国家治理思想影响世界的结果。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经济全球化在新时代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伟大壮举,改变了传统狭隘的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观念,彰显了中国“为人类经济发展、事业进步而奋斗”的世界担当。“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了开放包容的大格局,既有协调国内东西部平衡发展的长远考量,又有包含沿线所有国家及域外地区共同发展的恢弘视野,其战略核心就在于互联互通,主要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27],由此创建一个包容性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以推动亚欧经济的整体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丝绸之路国家间的优势资源互补、互利共赢,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而且也传达了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共享的理念,更是在探寻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想的融通、中国智慧与世界智慧的结合,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战略决策上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总之,理论引领发展,实践丰富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为党在新时代领导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健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经济的科学指南。我们深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