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和
(自办料联合汇,河北邯郸056000)
鸡体在短时间应激时, 会激发脑垂体分泌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促肾上腺因子糖皮质激素。 若应激强烈、持续, 大量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就会对免疫细胞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不仅影响免疫系统的整体运转,而且影响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的功能, 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不适应而发生亚临床症状的应激障碍综合征。 有人形象地说,某种传染病的流行=(某种病原微生物侵入+另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应激。 由此可见应激在鸡场疫病发生上的巨大负效应。
雏鸡在孵化室这个最后襁褓内时温度37℃~37.5℃, 湿度70%~80%,可以说是环境舒适、惬意异常。而随之的马立克注射、激光断喙、喷雾免疫, 连夜长途运输和到达新家后温度、湿度巨大差别,无疑都是对雏鸡巨大的应激。 这些应激不仅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 降低机体的抗病力, 而且严重的会诱发呼吸道等多种疫病的发生。
初产鸡内分泌、 环境饲料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得即使是性成熟、体成熟同步的健康鸡, 对产蛋的适应也要经过2 周左右, 即产14 枚蛋。 且期间还存在营养需要高,采食量低的生理性矛盾, 极容易出现营养的负平衡,造成上高峰缓慢、峰值低、易发病等问题。
转群时的长途奔袭, 途中环境的不适、饥饿,抓鸡时的惊吓,新旧环境的巨大差异, 都会对鸡产生一定的应激。 这种应激轻的会造成鸡群增重缓慢 (大约转群后5~7 天体重才缓慢恢复),产蛋率受到一定影响; 重的转群后会诱发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鼻炎等呼吸道疫病, 进而严重影响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
鸡的体温在21℃~24℃的空气温度下生产效率最高, 也是鸡的健康和生产力发挥的最理想温度范围(舒适区)。 这个舒适区的最高温度是临界高温, 超过这个温度鸡就会遭受热应激, 而低于下限温度就会发生冷应激。 冷应激和热应激都会给鸡的行为、生理、健康、生长发育和生产带来影响。 特别是热应激时,鸡体内的酶活性加快, 新陈代谢率提高。 如果体温继续升高,酶失去其稳定性,它们就会停止运转,鸡就会死亡。 严重的是,鸡体内酶失去活性的温度并不比正常的体温高多少。
2.1.1 努力减少第一天的免疫接种的频率
机体免疫后产生特异免疫力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反应过程。 雏鸡出壳后在巨大应激压迫下, 免疫后的效果并不十分确切, 所以除必不可少的马立克免疫外, 其他的免疫最好推迟2~3 天后实施。
2.1.2 规范雏鸡运送管理
越是大型的育种企业, 其运送鸡苗的车辆、人员水平就越高,雏鸡在运输途中环境就舒适,不必要的(过冷、过热、通风差,路途抛锚、道路不熟)问题就越小。 一个育种企业运送苗鸡的水平基本能够代表一个企业的整体实力。如果你距离鸡苗孵化场比较远,那就要充分考虑鸡苗运输问题。
2.1.3 努力创造与孵化室近似的育雏舍环境
育雏舍温度、 湿度等环境指标与孵化室差异越大, 雏鸡承受的应激就越大。 所以第一周,特别是前3 天温度35℃~37℃(具体看鸡施温), 湿度不低于65%的环境控制十分重要。
2.2.1 初产鸡合理饲料过渡是减轻应激的重要措施
由于开产后鸡群对钙、粗蛋白、能量需要的增加, 需要我们逐渐提升石粉、 豆粕等的添加。 特别是石粉, 若添加缓慢, 鸡群容易出现瘫痪、蛋壳差等问题;添加过快,容易影响采食量和出现下痢。 石粉可以从12 周后逐渐适应性添加。 使用自办料钙可以调整到1%(按时使用1%左右磷酸氢钙) 也即石粉2%~2.5%; 使用预混料石粉添加2%;15周钙要调整到2.5%左右, 自办料可以添加石粉5.5%~6%, 预混料4%~4.5%; 而后随着产蛋率调整钙的添加, 在50%产蛋率逐渐调整钙在3.5%以上(自办料石粉9%~10%,预混料石粉8%)。 其中,由于石粉在胃内消化后造成的pH 升高,影响鸡的食欲,可以在饲料内加酸化剂(吉利酸)等来改善。
2.2.2 初产鸡营养的满足是鸡群高产、健康的基础
初产鸡多重营养需要和实际采食量低的现实, 迫使配方师设计高营养浓度的配方。 营养不满足,机体的健康、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2.2.3 初产鸡合理的光照刺激,是减轻此时期应激的主要措施
其中的原则是第一次光照刺激(调整为12 小时)看时间,也即春秋冬17 周,夏天18 周;连续光照刺激看体重,也即只有达到18 周体重标准(最好超50~100 克/只);加光多少看产蛋率, 要根据产蛋率的高低控制加光时间。 具体见表1。
2.3.1 确定合适的转群时间
表1 根据产蛋率的高低控制加光时间
看似老调重弹实则很多人还是不重视。 要充分跟青年鸡场沟通(哪怕耽误几天给人家一定补偿),选择天气晴朗,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日子或时间段运输青年鸡。 大风降温、雷雨天气、 高温酷暑对转群鸡的影响有时是终生的。
2.3.2 充分沟通, 合理调整拟转鸡舍的温度、光照
由于现代化青年鸡场环境都比较好(像大棚的蔬菜),而拟转入(卖给)的鸡舍环境千差万别,所以要确保二者之间的环境差异最小。 冬季适当升温、夏季注意湿帘降温,另外要充分给青年鸡场沟通原来的光照程序,尽量让二者一致。
2.4.1 鸡舍的小环境控制是减轻冷热应激的重要手段
夏季防暑降温条件好的鸡舍,不仅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较小,而且采食量较高,鸡的体质好,抗病力好,鸡群健康、生产发育和产蛋性能良好。 反之,凡是夏季防暑降温条件不好的鸡舍, 多数冬季保暖性能也较差。 这样的鸡舍,夏季不仅要承受热应激和营养不足的严重多重负效应;也存在冬季采食量过高,饲料浪费严重,营养代谢病增加、死淘率高的问题。
为了确保鸡舍通风、 降温效果良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风机、湿帘的数量要足够且匹配 (按照鸡舍的横截面积、最大通风量(蛋鸡2.5米/秒),根据风机的种类、额定功率计算需要的风机数量; 根据最大通风量,按照过湿帘风速1.8~1.9 米/秒风速计算湿帘面积。 一般而言,密闭良好的商品蛋鸡大约1500 只鸡需要一个1400 型风机,每个风机对应5~6 平方米湿帘。 具体需要计算));二是关注当地的电压情况和风机的实际质量;三是注意鸡舍的密闭性,鸡舍越密闭, 保温、 降温效果就越好; 四是寒冷地区要注意墙壁加厚和使用保温板。
2.4.2 夏季合理使用常规抗热应激的药物
每吨饲料添加200~300 克的VC, 或饲料内加入0.2%~0.3%的小苏打、0.2%~0.3%的氯化铵, 如小苏打、氯化铵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各加入0.2%~0.3%)。
2.5.1 氧化应激在蛋鸡上的危害
氧化应激是应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重要因素。而衰老和疾病是蛋鸡养殖最大的敌人。 氧化应激在蛋鸡养殖上可以造成鸡贫血(冠髯褪色、蛋壳褪色、肌肉褪色、羽毛褪色。 贫血的鸡肯定低产)、黏膜损坏(输卵管炎、肠道炎症、呼吸道炎症、皮炎及色斑)、亚健康状态(生长速度低、繁殖性能差、疫苗接种风险增加、小病成大病、大病成绝症、蛋的品质差、口感风味次和鸡群早衰)。
2.5.2 合理使用复合化学添加剂,减轻氧化应激
硒是抗氧化“总司令”(无机硒、有机硒、 纳米硒中毒剂量分别为15ppm、49ppm 和113ppm。纳米硒是已发现的急性毒性最低的补硒制剂); 而维生素E 与硒高度协同,可以阻止膜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减少过氧化物的形成; 蛋氨酸锌螯合物是最好的锌源, 其中锌与300 多种酶的活性有关,承担着20 多种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对免疫器官结构和功能起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种物质的合理搭配在天气骤变、 疫苗接种、断喙等应激情况下使用,可减少应激提高免疫力, 减少应激对生长和产蛋的影响。 其中蛋鸡患病期间配合药物使用, 可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促进机体快速恢复;蛋、种鸡产蛋周期使用, 可调节性腺发育和功能,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延长产蛋高峰;改善禽类输卵管状况,预防和控制输卵管炎症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