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发展大会在石家庄盛大召开

2020-12-11 08:25吴曼张丽凤
北方牧业 2020年21期
关键词:畜牧河北省

□本刊记者 吴曼 张丽凤

□郝丹(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

为了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畜禽养殖体系,稳步提高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 10月26 日~27 日, 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河北省畜牧总站、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主办,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北团队、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北团队、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综合试验站、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河北团队、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河北团队联合主办,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省中兽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肉牛创新团队、蛋肉鸡产业创新团队、 生猪产业创新团队等协办, 北牧出版有限公司、《北方牧业》、《今日畜牧兽医》承办的第七届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发展大会在石家庄盛大召开。

开幕式上,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顾传学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大会主题为稳定生产、振兴奶业、科学养殖及生态环保,正是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顺应了河北省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建设的需要。 他强调, 通过本次大会要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更加切实可行、成效更高的畜牧兽医科技普及模式, 搭建更加广阔的产、学、研科技交流平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资深顾问、名誉理事长阎汉平, 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爵等致辞。 开幕式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总兽医师、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赵彦岭主持。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林,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李传业, 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李英, 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穆祥, 天津市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千军,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处长陈东来,省畜牧总站站长米振杰、 省兽药监察所所长苗玉涛、 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站长倪俊卿等出席开幕式。 蛋鸡、肉鸡、生猪、奶牛、肉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北团队成员等众多行业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兽药、饲料、疫苗、 机械设备企业、 规模养殖场(户)及新闻媒体共800 余人参会参展。

专家层次高端 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会议盛邀16 位国内知名专家、6 位实战精英,设立了一个主会场和家禽无抗养殖论坛、 生猪健康生产论坛、 奶业科技创新论坛及肉牛科学生产论坛四个分会场。 与会专家就当前的产业形势进行分析, 针对行业政策进行解读,同时围绕家禽、生猪、奶牛、肉牛行业内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诸多新观念、新思路、新技术在此交流碰撞,堪称一场行业的饕餮盛宴。

杨林在题为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与思考》 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重大动物疫病整体控制,但威胁依然存在。 她认为,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着新的形势, 动物疫病防控处在危险期、 换挡期及阵痛期这样一种特殊的时期。 她强调,当前动物疫病防控,要考虑到畜牧业状况、疫病流行特点、 现有技术水平及可调配的资源,从长期来看,重点要加强基础建设,补齐短板弱项。 从短期来看, 要实施全国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提升行动,人畜共患病防控行动,实施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计划, 基层防疫人员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仪宏在 《前沿生物技术与现代畜牧业》报告中指出,要从三个方面把控当今生物技术的总体情况: 一是基础与前沿科技取得一批重大突破, 二是主要应用转化领域的融合渗透加速, 三是生物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宁博士在题为 《抗菌肽的研发及评价方法》 中阐述了其生物学的功能。 抗菌肽具有改变致病菌细胞膜通透性、 中和细菌毒素的抗菌消炎作用, 可以提高绒毛长度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促进胃肠健康及免疫调节的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兆新,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国江,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武现军,PTT 蛋鸡养殖时效学院首席禽病专家郝民忠, 石家庄峪口禽业公司总经理、高级畜牧师汪全生,从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就健康养殖、提高效益进行了交流探讨。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马增军, 北京玖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秦宝龙, 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猪药事业部技术总监王敬友,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克山,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 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韩庆安, 分别围绕生物安全、 饲养管理及非洲猪瘟防控等多角度阐述疫病防控和健康养殖的思路。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曹玉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昆、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秋凤、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史秋梅、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谢鹏、河北省畜牧总站研究员赵博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赵慧峰、 河北天和肉牛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静、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高艳霞, 就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 围绕肉牛奶牛产业营养调控、高效养殖、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

面向市场 宣传推介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

为加快推进河北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做大做强一批对河北省畜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助推行业发展。 省畜牧兽医学会组织实施了首批 “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榜样企业”和第二批 “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优秀产品”选树宣传活动。 最终遴选推荐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等16 家企业为首批 “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榜样企业”,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等5 家企业7 个产品为第二批“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优秀产品”,并举行授牌仪式。

为弘扬正能量, 省畜牧兽医学会还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踊跃捐资捐物,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广大畜牧业企业颁发了“爱心企业”牌匾和爱心证书。

搭建产学研对接大平台 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推进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优秀科研成果落地和应用, 促进科技创新直接服务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举办了科研项目互动交流转化对接活动。 邀请了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 就可发布有成果的项目或者在研的项目以及需求进行交流探讨。

为有效地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企业与企业、 企业与养殖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面对面的对接。 大会还举办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流活动,组织省内外企业参展、交流、发布新产品信息。 省内外20 余家企业携其最新研究和技术成果进行现场展示。

本次大会得到了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玖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玖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正合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河北诺达药业有限公司、 河北正源大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近60 家企业的大力支持。

会议期间, 还组织召开了河北省蛋鸡(太行鸡)产业品牌建设大会及河北省太行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宁中华、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臧素敏、 河北工程大学教授王斌分析了我国蛋鸡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介绍了河北省太行鸡养殖发展趋势以及太行鸡选育与高效养殖技术, 并邀请端正农业品牌机构创始人、 品牌专家赵振宙分享了如何打造蛋鸡(太行鸡)产品品牌战略与实践。

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发展大会作为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已经成功举办过六届,大会已成为河北省乃至北方地区畜牧兽医科技战线上层次高、理念新、影响大、范围广的品牌盛会。 大会的成功召开, 为促进河北省畜牧兽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合作交流平台,为非洲猪瘟防控、助力奶业振兴、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同时对助力畜牧兽医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及协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会议精彩内容集锦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动态及疫苗研制

□唐兆新(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业的传染病, 也与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密切相关。 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既是养禽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二、我国H5 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

2018 年H5N6 病毒,约占94%;H7N9 约占5%。 2019 年H7N9 显著增加约占43%。 2018 年病毒约83%来源水禽,2019 年的病毒约65%来源于鸡。 2020 年全国范围H5N6 病毒来源鸭占43%, 鹅占33%, 鸡占24%。

总的来说,当前H5Nx 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基因型主要包括2种,即Clade 2.3.4.4(又可分为clade 2.3.4.4a-e, 以Clade 2.3.4.4d 为主)和Clade2.3.2.1 (又可分为clade 2.3.2.1a-e,以Clade 2.3.2.1d 为主)。Clade 2.3.4.4d 毒株分布最广, 感染宿主最广泛,鸡、鸭、鹅等家禽均可感染。 Clade 2.3.2.1d 分支毒株主要见于华东和东北少数地区, 数量比较少,主要感染鸡。

三、H7 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

2013~2016 年,家禽中H7N9 病毒为弱毒株。 2017 年以来北方肉种鸡及商品蛋鸡发病率升高。2017 年,农业部共公布9 例家禽高致病性H7N9 疫情,包括湖北、河南、安徽、甘肃、内蒙等地,2018 年报道5 例高致病性H7N9 流感疫情。 2019 年初3 月25 日,农业农村部公告:辽宁省锦州市动物园饲养的观赏孔雀发生H7N9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病9 羽,死亡9 羽,疫情发生后扑杀禽类191 羽。2020 年初至今,未报道有H7N9 疫情,肉鸡、蛋鸡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出现, 北方地区比南方形势更严峻。 2018年病毒主要来源于蛋鸡;2019 年蛋鸡、 白羽肉鸡分离率均上升, 并首次在鹅中分离出H7N9 病毒,值得关注。

从H7N9 病毒毒力及流行变化来看,2013 年4月至2016 年,全国家禽均以弱毒H7N9 为主,家禽中偶有发生。 2016 年底~2017 年南方地区家禽发现强毒H7N9 引起家禽发病, 此后强毒株传播至北方。H7N9 疫苗推广后,2018 年家禽中H7N9 疫情报道明显减少,强弱毒共存,且病毒有变异加快迹象。自2018年底~至今,新分离强毒株和疫苗株血清交叉存在3~4 个滴度差异,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免疫带毒及发病现象。

整体来看,H7Nx 亚型禽流感病毒均由长江三角洲进化分支演化而来,基因特征呈现分化趋势。 当前家禽中H7N9 亚型病毒已从弱毒株转变到强毒株,感染宿主范围扩大,对家禽威胁严重, 必须抓紧免疫H5+H7 三价新疫苗(2020 年新疫苗)。人感染病例显著减少。

H5N1、H5N6、H7N9 等 高 致 病禽流感共存使当前的形势更加复杂;H5+H7 三价灭活疫苗对当前流行的H5N1、H5N6 及H7N9高致病性毒株均有良好保护效果。

对于禽流感:只有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良好的饲养管理制度、科学的疫苗免疫与合理运用隔离扑杀等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

秋冬季蛋鸡产蛋率及蛋品质改善方案

□吴国江(河北农业大学)

一、鸡蛋组成成分

鸡蛋营养组分分布, 其中蛋壳中CaCO3占比为83%~85%,蛋白质占比为15%~17%, 微量元素包括锌、铜、锰、铁、硒等;鸡蛋清包含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集中在蛋清和蛋膜, 其余营养物质集中在蛋黄。 蛋黄富含脂溶性维生素, 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磷、铁等微量元素。

二、影响产蛋率及品质的根源

秋冬季节温度变化特征:温度变化无常,干燥。

饲料毒素减弱消化吸收:肠道富含的多种属微生物菌群系统, 组成了庞大的免疫系统;菌群破坏, 消化吸收机能减退,免疫力下降; 真菌和肉毒梭菌是造成肠道菌群破坏主要原因; 饲料玉米换季,饲料水分和霉菌毒素增多。

温度变化降低消化吸收机能:温度频繁变化或温差过大致使肠道免疫机能下降,抗体水平降低;温度下降,能量转移抵御低温;导致其他营养吸收下降;温度变化,造成呼吸系统疾病, 血氧减少, 能量利用降低。

滑液囊支原体或衣原体影响产蛋机能: 条件致病菌40~70 日龄易发生;发病原因为新城疫抗体下降、肠道菌群失衡;较低温度变化频繁;破坏生殖系统。

绦虫对产蛋率影响: 破坏肠道消化吸收结构,影响营养成分吸收,引起肠道菌群失衡。

三、提高产蛋率和蛋品质措施

?

一是减弱温度变化频率。 二是吸附真菌和肉毒梭菌毒素: 禁止长期使用蒙脱石; 脱霉和肠道调节有机结合;调节肝脏功能,修复或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三是减轻毒素对输卵管和卵巢致病性, 防治毒素对输卵管和卵巢致病性,提高抗体水平,减少应激,避免产蛋性能变化。 四是按时补充维生素,补充全价维生素;配合输卵管炎中药或(和)营养卵巢中药; 防疫期间使用, 提高抗体水平,减少应激,避免产蛋性能变化;补充原则为免疫前后和使用疫苗期间,水中常态添加。 五是补足新城疫抗体水平,补单苗为主;配合全价液体维生素使用; 疫苗反应7 天后将不再出现;补充原则为绿粪出现、蛋壳变薄、蛋品质下降;减少滑液囊支原体疾病。 六是抗绦虫药物使用,使用期间及使用后3 天禁止使用维生素。 七是防止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维护好肠道菌群平衡;稳定鸡舍温度;补充新城疫,提高肠道免疫。

促免疫、保肝、抗氧化与黏膜屏障保健体系解析

□武现军(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一、促免疫

促免疫保健的必要性

免疫系统不是生来就充分发育的, 它的后天发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其中,免疫抑制性垂直传播性疾病越来越多, 包括先天性垂直传播;霉菌毒素的广泛存在;营养性缺乏,饲料本身缺乏、胃肠发育和消化吸收的障碍问题、 机体体内营养储备动员能力问题。

即使免疫系统的发育良好,免疫效果也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同厂家的疫苗、 不同毒株的疫苗会由于佐剂的质量、 抗原的免疫原性、 疫苗株与流行株的匹配度等;应激性因素包括环境应激、免疫应激、疾病应激等;后天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

二、保肝

保肝的必要性: 近年家禽肝脏疾病多发, 在机体防御战略上是保护机体健康的第二道屏障, 也是疾病最终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最后环节。 代谢功能包括能量代谢、物质转化功能、消化功能、免疫功能、造血功能、内分泌调节功能、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肝脏的功能关系到多器官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抗氧化保健

抗氧化保健的必要性: 组织活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消失就意味着走向凋亡或死亡。 功能越强大的细胞,细胞膜、细胞器膜的流动性就越强;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膜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关系密切, 因而细胞本身必须具备维持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的一系列机制。 细胞膜和细胞内许多催化酶类都含有易被氧化的-SH 基团和微量元素硒。 生命过程中或者疾病状态下体内产生的氧化游离基会不断地破坏细胞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

四、黏膜屏障保健

黏膜屏障保健的必要性: 黏膜是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屏障,95%以上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入侵。化学屏障的形成的正常与否, 黏膜结构屏障(机械屏障)的形成和功能发挥的必要条件, 黏膜下相关淋巴组织在发育和功能实施过程中的需求,以上(其)屏障功能与胃肠道、呼吸道等有腔脏器内生物学屏障之间的关系维系紧密。

当前猪场疫病流行及防控

□王敬友(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

一、呼吸道疾病防控

猪支原体病

病理过程: 感染初期支原体聚集并粘连在支气管、 细支气管以及气管上皮细胞上“寄生”,然后逐渐引起感染细胞发生病变、死亡,导致部分纤毛功能受损或脱落, 使其正常的摆动功能显著地下降, 以致无法排除肺泡分泌液、 空气源性的微细粉尘和各种致病原。

症状: 持续性或间断性发热,咳、喘,结膜炎、眼分泌物增多,被毛粗乱、苍白,生长缓慢、渐进性消瘦。

防治:被动免疫——初乳,保护期短暂, 不稳定; 主动免疫——疫苗,免疫原性较差;药物控制——减缓临床症状和避免继发感染。

传染性胸膜肺炎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 拥挤或长途运输、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应激因素, 均可引起本病发生或加速疾病传播, 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症状: 体温升高至41℃~42℃,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 早期病猪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后期心衰,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临死前体温下降,严重者从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病猪于出现临床症状后24~36 小时内死亡; 有的病例见不到任何临诊症状而突然死亡。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环境应激; 做好生物安全、 注意通风换气。

猪肺疫

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锁喉风”;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

症状:体温升41℃~42℃,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皮肤出现紫红斑病猪呼吸极度困难, 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病情往往迅速恶化, 很快死亡;后期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死亡。

防治: 做好免疫工作, 对症治疗,氟苯、欣呼畅、附消安宁。

猪流感

潜伏期为2~7 天, 病程1 周左右。 病猪发病初期突然发热,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或废绝, 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 如果在发病期治疗不及时,则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

特点:体温升高达40℃~41.5℃;肌肉疼痛,不愿站立,膘情较好的猪发病较严重;发病迅速;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

防治:合理保温通风,减少氨气味,改善体质,增强抗病力,合理治疗方案。

二、猪场蓝耳病防控

蓝耳病病毒的持续感染性强, 病毒血症时间长达28 天以上, 向外排毒达4 个月之久,PRRSV 之所以在体内持续存在,是因为宿主免疫体系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 抗体依赖性效应(ADE), 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不但不能提供保护作用, 反而有助于病毒的复制, 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使病毒的数量大大增加。 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也会降低中和抗体应答的效力。 病毒的免疫原性低,抗原E 蛋白含量非常少:产生的有用抗体很少,无用抗体多,且抗体产生很慢造成的(4~5 周,因此免疫空白期长)。 引起免疫抑制,PRRSV 感染可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诱导感染细胞的凋亡,造成猪体免疫抑制, 产生免疫麻痹和免疫耐受,引起猪体免疫功能下降。

蓝耳病发病机理不清楚, 免疫机制不十分清楚。 猪场暴发蓝耳病征兆:母猪流产超越8%,猪群带毒率30%以上,母猪返情增加体温高,副猪嗜血杆菌频发, 母猪更新率超越40%。 防控方案是合理免疫程序,合理保健方案,控制好混合感染,提高自身抗病力。

三、猪场非洲猪瘟防控

猪场非洲猪瘟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占全部疫情约19%;餐厨剩余物喂猪,占全部疫情约34%; 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 这是当前疫情扩散的最主要方式,占全部疫情约46%。

ASFV 首先在扁桃体中增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形成病毒血症,随后在血管内皮细胞或巨噬细胞中复制,对毛细血管、动脉、静脉和淋巴结的内皮细胞造成侵袭, 使相应组织、器官出血、浆液性渗出、血栓、梗死等病理变化, 进而出现淋巴细胞凋亡、免疫系统受损、淋巴细胞显著减少等症状,最后在骨髓、肺 脏、肝脏内复制。

ASF 防控处置要坚持二十四字方针: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

无抗养殖如何保证鸡场效益

□郝民忠(PTT 蛋鸡养殖时效学院)

一、抗生素时代的养殖

抗生素作促生长剂(AGP)的主要作用包括:杀菌、预防疾病;调整肠道微生物结构; 促进养分消化吸收。 这些作用互相关联,而它们都与肠道健康相关, 通过提高肠道免疫和营养吸收来达到目的。 抗生素是一类由真菌、放线菌、细菌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杀灭或抑制他种生物(主要是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二、为啥限抗禁抗?

有两种担忧, 第一种担忧是抗生素残留,这是食品安全问题,摄入残留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过敏、 中毒等症状。 第二种担忧是抗生素耐药性,这则是全球人类健康的大问题。

第一个层面,是无抗饲料, 即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或预防性治疗用。 第二个层面,是全程无抗,即养殖全程不使用抗生素。

三、 无抗环境下如何提升养殖效益

微生态是对动物有好处的细菌,它可以平衡肠道的PH 值,促进体内菌群平衡, 从而达到使身体更加健康的目的。 体内70%以上的免疫功能在肠道, 如果说肠道是免疫力的培训基地, 益生菌就是高级培训师。 益生菌可以通过减少肠壁“孔洞”的形成,并产生维生素B、K,提高营养素在肠道中的吸收。

益生菌的优势: 预防或改善腹泻,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吸收营养成分,抑制霉菌的繁殖。

猜你喜欢
畜牧河北省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湖南大拇指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河北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