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金融对策研究

2020-12-10 00:43宋秋芬刘鹏飞
时代金融 2020年30期
关键词:碳金融低碳经济

宋秋芬 刘鹏飞

摘要: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已取得了显著性突破,但还存在制度体制不完善、金融机构参与度不够、低碳项目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探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碳金融支持的政策体系,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金融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不仅带来了美好生活,也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快速上升。截至2018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已超过100亿吨。碳排放量过多也带来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气候问题,这将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目前,低碳经济己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不断改变金融业的格局,金融业在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也正在积极完善业务规则,探索建立新时代碳金融长效机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我国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实践和新发展理念,步步为营推进经济转型。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中介,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包括金融主体、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金融主体充当信用媒介,为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融资,促进产业经济的改革。金融市场为结构性改革提供融资和交易的场所,同时为碳交易提供场所。通过不断创新,开发出绿色金融融资产品,提高融资效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调整能源结构,由高能源消耗向低能源消耗转变,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实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扩大了经济的总量,也会增加金融业的盈利水平。随着中国全国碳市场在2017年底的启动,预计将纳入超过30亿吨的碳排放,一举超越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19年3月,中国碳交易量达到166400万吨,比2018年增加13%;交易总额达到360486万元,交易额增加15%。碳交易量和交易总额不断增加,其碳交易和咨询业务等收入也不断地增加。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碳交易以及咨询业务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就可能高达15亿美元,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将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全球在气候环境问题上形成共识,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低碳项目的开发,最终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能够产生十分积极的社会效果,增强金融机构的名誉度,增强社会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社会意识。

(三)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创新

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由“高速”向“高质量”,“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要扮演好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做低碳金融服務的“创新者”。目前,我国传统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低碳经济相关业务作为一项全新的业务,客观上也要求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新业务运作方式,开发新的绿色金融工具。因此,“低碳经济“发展也为相关金融机构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遇,随着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日渐成熟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企业甚至私募资本涉足碳金融领域,这对金融机构提升创新能力是一个加速器。当然,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地创新可以提高其利润和竞争力,高利润也会刺激同类创新,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低碳经济不断发展,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能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环保社会责任感

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是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金融机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认真履行对社会及公众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形象,树立良好的品牌和信誉。因此,金融机构发展不仅要关注数据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指标。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往往会因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比如说,近年来我国“两高”企业的不断扩张需要资金支持,银行为增加利润和控制风险,就会给其贷款;对于小型科技公司,由于利润低、风险高,银行处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就不给予资金支持,这些低碳高新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限制。在国家大力强调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金融机构应当进一步支持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发展的优势行业,积极开展绿色信贷,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扶植是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来指导经济工作,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以绿色为底色,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努力构筑“绿色治监、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的“三位一体”体系。为了督促金融机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政府出台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政策的重视与大力扶植,为金融更好地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二) 金融服务支持能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巴黎协定》中要求,推进世界经济低碳转型,加快低碳经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而低碳技术涉及到的领域包括一些新能源技术以及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相关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低碳技术相关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单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完成,政府也难以解决如此巨大的融资需求,此时则需要金融业提供资金帮助,尤其需要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去填补需要的资金缺口。除此之外,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碳交易市场涉及到很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中国目前虽然碳排放市场规模不断地壮大,但还是有些企业对该项目的认识不够,未能参与其中。因此,金融机构具备专业人才优势,应当为企业提供碳金融咨询服务,还可以利用国际业务和投资银行方面的优势,为企业联系潜在的买家,为碳交易各方提供服务,保障碳交易持续开展,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碳市场业务主要是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项目,该项目的发展可以反映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

1.中国CDM项目的进展。截至2017年,我国签发核证的减排量占所有项目签发总量的76%,居世界第一,由此推断,中国获得了CDM项目的大部分碳收入,将有利于我国低碳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七大交易试点中,批准CDM项目的数量相比较少,最多的是湖北试点,批准数量多的省市区分别是四川,云南,内蒙古和甘肃四个省区,说明我国碳交易点向其他省区逐渐扩展,不断走向全国,碳市场交易发展走向成熟。

发改委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项目批准最多,占批准项目的59%;对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批准数目较多,占12%。这些数据体现国家对可再生资源的重视,通过可再生资源来替代石油、煤炭等一次性能源,通过CMD的发展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前有30个,但发展最具代表性、最有研究价值的主要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过5年试点,从交易额来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碳排放交易额总数超过110亿元,其中累计交易额最多的是湖北碳排放交易所,占比67%;其次是深圳碳排放交易所,交易额占比13%:天津碳排放交易所和重庆碳排放交易的交易额占比相对较小,仅各占2%。

通过2018年主要碳排放交易市场交易价格(图1)的汇总,除了碳交易量比较小的天津和重庆外,其余5个个交易所的价格基本保持在22元/吨左右,交易价格最高的是北京碳排放交易所,达到52.72元/吨。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估算,300元/吨的碳交易价格才是能够发挥低碳绿色指引作用的价格,目前我国主要的几个碳交易所的平均成交价格仅为22元/吨,因此,按照发改委所估算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碳金融市场规模还有超过10倍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

(二)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参与碳金融业务主要包括绿色信贷业务、绿色保险业务以及绿色证券业务。

1.绿色信贷业务。2007年,我国提出绿色信贷政策,笔者通过国内21家银行2013年上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间的绿色信贷数据来分析其发展现状。

21家銀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从2013年的5.25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上半年的9.02万亿元,年均增长14.36%,稍微高于整体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13.7%)。近五年来,21家银行的绿色信贷占金融机构整体贷款的比重稳定在7%以上。从整体来看,我国绿色信贷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2.绿色证券业务。2018年,中国的绿色债券发行总量一直在增长,发行的债券种类已经多样化,其中发行规模最大的是绿色金融债券,其次是绿色企业债券。从发行人的角度来看,银行是发行绿色债券的主体,公共事业次之。总体上,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稳步发展,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持续扩大,非金融企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3.绿色保险业务。绿色保险,又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一种以公司对污染事故给第三方造成的损害的责任为基础的保险。

图2中可以看出,保费收入和承保金额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绿色保险得到了一部分企业的认可。从横向上看,保费收入远低于承保金额,这说明绿色保险业务发展积极性有待提高。同时,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数额巨大,而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极有必要。因此,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需要不断完善。

五、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体制建设不完善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碳排放交易所,但相关的法律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关于绿色信贷的法律也仅有《绿色信贷指引》《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绿色保险的法律规定仅有《民法通则》与《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些条款。法律法规是所有新事物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讲,法律体系不健全会增加金融机构在开展碳金融过程中的政策和法律风险,增加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决策的难度,抑制金融机构对低碳项目的参与度。

(二)国内金融机构参与不足

我国金融机构介入碳金融市场主体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为主,占总体的90%以上,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参与度相对低,合起来占总体的8%,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度不到2%,说明我国参与低碳经济的金融机构集中且参与不足。同时,金融机构对于碳金融市场运作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银行体系向低碳经济主体倾斜的绿色信贷业务、绿色信贷占比均高达90%。从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主要是通过CDM项目,但由于CDM项目审批条件要求较高,审批过程相对复杂,注册成功率较低,金融机构参与CDM项目难度加大,抑制了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积极性。

(三)低碳项目融资渠道不畅

从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绿色信贷业务规模不断增加,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也不断增加,但是金融业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还不够。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企业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但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自己的盈利性,降低经营风险,便会减少对项目的贷款,间接渠道就会受阻。发行绿色债券的标准比较高,非金融机构往往达不到要求的相关标准,使得非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增大,直接融资渠道受阻。

六、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碳金融支持的政策体系

通过立法形式确定绿色融资的约束性指标,并逐级分解到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确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制定有关风险等级评定的具体标准,划分企业的风险类别,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进行差异化授信,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通过立法形式规范对碳金融交易市场的监管,对于违法交易行为严惩,营造出良好的碳金融市场环境。此外,政府应当健全激勵机制,大力支持金融机构进行碳金融创新,增加金融机构参与度。完善的政策体系为碳金融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为我国碳金融市场走向国际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度

金融机构应当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将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碳”发展。银行要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为低碳项目提够资金支撑。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会增加资金的使用成本,公司可以利用发行股票或债券来筹集资金,降低资金成本。证券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公司发行证券提供保荐与承销,利用IB业务为客户提够中间服务,增加融资渠道;保险公司可以为低碳项目提供保险,为项目提供保障,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政府要积极增加和鼓励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提高碳融资的多样化程度。

(三)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

低碳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相对新颖,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有必要大力探索各类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政府应当鼓励支持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上市公司积极开展低碳业务,发展低碳经济,并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政府也可以通过降低上市标准和发行债券标准来鼓励公司上市和发行债券来开展低碳业务。同时,节能减排企业可以发行企业债券、中长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以获得债券市场的资金支持,雄厚的资金支持可以扩大碳金融市场规模。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碳金融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特色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