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世纪80年代“思想热” 以来,存在主义一直是我国文化界关注的热点议题。萨特、波伏瓦、加缪、梅洛- 庞蒂等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陆续被译成中文,相关的研究性论著也时有问世。中国艺术研究院张颖老师新近出版的《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是国内学术界在这一领域推出的最新力作。
该书一大特色是运用新文化史的方法,对作为哲学理念、文艺风格、时尚潮流和文化团体的存在主义进行全方位、多声部的综合性研究。正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说的,此书所使用的“存在主义” 既狭义又多义:“它是一类独特的哲学观照,也是一系列相互之间既支撑又冲突的思考方式。它是文学,也是事件,还是生活方式。” 为此,该书不止于关注作为哲学的存在主义,而是将存在主义还原到其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视之为产生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特定事件。
该书主体内容是对5 位存在主义大家的代表性作品所作的分析,分别是:贾科梅蒂的雕塑《不可见的物》(1933-1934)、加缪的小说《局外人》(1942)、萨特的独幕剧《禁闭》(1944)、梅洛- 庞蒂的哲学—文艺时政随笔集《意义与无意义》(1948)、萨特的艺评《追求绝对》(1948)、萨特的艺评《贾科梅蒂的绘画》(1954)、理查德·耶茨的小说《革命之路》(1961年初版,2008 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波伏瓦的小说《美好的图画》(1966)。值得注意的是,张颖强调这些理论和艺术作品勾连起一个文本系列,相互间形成某种隐秘的对话和互文。在主题上这些作品有着各种形式的交织,在不同程度上涉及精神分析的心理学问题、“自由” 问题和 “他人” 问题等存在主义的核心议题。
《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的另一大优点是作者不满足于对存在主义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所作的个案分析,而是怀有更大的抱负,力图对整个“存在主义时代”(20世纪30 至60 年代)作一番纵论,用时代的视角去涵盖存在主义的各个层面。作者以巧妙的方式将“什么是存在主义” 的问题,转化为探询 “存在主义时代是怎样的”。借助于雕塑、小说、戏剧、随笔、艺评和电影等多种载体,《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为读者再现了一个多维度的、立体化的存在主义时代。
全书和每章开篇均设有题记,提示出一种存在主义的题旨或方向,以交叉蔓延的方式将各章连通为一个思想整体。在部分章节作者采用 “论证+ 附译” 的结构,附译的相关译文与其所在章节构成多声部和声,使读者更便捷地进入正文的论证主线。总称为 “存在主义之后” 的附录则收入三篇关于托多罗夫、弗朗索瓦·朱利安和詹姆斯·辛普森的文章。这三位当代西方著名学者的著作以不同的方式关联着存在主义时代的精神遗产,从不同的维度呈现出 “后存在主义时代” 的关切与路径。作者力图使后存在主义时代与存在主义时代具有一种有所呼应的连贯性,由此将存在主义的话题引申到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下。
“在存在主义时代终结半个多世纪之后,以正题化的形式谈论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是更宜于将之作为一种固化了的历史遗迹,还是一个依然具有当下性的未完结篇章呢?” 作者显然采取了后一种更具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