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娜,刘莉,郑婷,高瞻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很多口腔颌面部疾病都会导致患者张闭口、咀嚼、吞咽困难,有时,因治疗需要,如手术创伤等,也会影响患者经口进食,进而导致患者营养摄入困难,不利于患者早期康复[1-2]。因此,鼻饲置管是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常用的临床技术之一,也是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士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鼻饲是将胃管通过鼻腔经食道送入胃内,代替正常情况下经口腔、咽部及食道进食饮水及服药的通道,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患者康复[3]。但患者多因局部疾病及心理恐惧等原因难以配合,导致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等,此时,SP治疗干预的及时介入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感,帮助患者减轻或释放部分心理压力[4],采用劝导、启发、鼓励、支持、说服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有效的倾听、解释、建议、鼓励、保证和全面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建立形成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和对治疗的信心,促使患者主动配合诊疗及护理操作,减少因护患配合不到位导致的操作失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最终,通过有效的护理提升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50例颌面部疾病鼻饲置管患者,随机分配入SP干预组或常规护理对照组,每组25例。
将50例鼻饲胃管患者随机分为SP干预组或常规护理对照组,每组25例,SP干预组进行针对性的SP护理干预的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全面健康教育;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行Chi test,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认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颌面部疾病患者多表现为痛苦面容、情绪低落、依赖心理强,尤其是面容改变者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有的患者焦虑不安、容易激动、抗拒治疗(无法经口进行需经鼻留置胃管)。尤其在插管前患者最易出现紧张、惧怕、抗拒等心理问题,此时,护士应进行SP护理干预,善用资源,鼓励患者接受来自家人、朋友、社会或各种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安排与其亲近的家属亲友陪伴,指导与患者加强交流,消除患者的悲观、焦虑情绪,尽量满足心理需求,提升患者自信,重建患者自尊,帮助其尽快适应术后变化及状态。护士增加巡视次数及频率,巡视时做到态度礼貌大方,语言诚挚亲切,表情轻松自然,认真评估患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必要时给予适度的安慰与鼓励,帮助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减轻和消除消极情绪,协助解决在院期间的生活困难。护患之间通过SP护理方式迅速建立互信合作的平等关系,使患者能够自觉主动地理解护士的护理计划并配合置管操作。在进行鼻饲置管术前,应告知患者及陪护进行鼻饲置管的目的及意义、置管术中的不适反应、患者术中配合要点和置管术后注意事项,并现场指导患者反复练习吞咽动作,以利顺利置管[5]。与患者友好交谈,利用正面心理诱导,有条件时还可以辅以置管术后患者的现身说法,打消患者的紧张心理。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沉着冷静,对患者进行安慰,与护士共同完成患者的置管术前准备及心理安抚工作。
为保证鼻饲置管的成功及安全,置管前要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根据患者特点选择合适的胃管和患者体位。一般置管过程中采用半靠卧位避开患侧,在置管术中,应尽量选用刺激性小,质软的硅胶鼻饲管,以减少鼻饲管本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6]。当鼻饲管通过口咽和喉咽部时,请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护士则顺势将鼻饲管送入,直至到位。整个操作时间尽可能地控制在20 s以内,以减少操作动作对患者的刺激。遇到喉咽部敏感的患者时,护士应注意关注患者在置管术中的反应,特别是当鼻饲管通过生理狭窄处,如鼻腔、喉咽等部位时患者的表现,必要时通过降低置管速度、局部轻抚按摩,配合患者的吞咽动作节奏,缓慢置管到位。
颌面部疾病患者根据病情差异,留置胃管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普通材质胃管每周更换1次(根据情况周期超过1周留置胃管均考虑留置硅胶胃管,避免多次留置,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及鼻粘膜损伤),硅胶材质胃管每月更换1次,严格按照时限更换。鼻饲液要正确配置,可与营养科取得联系并提供患者病历,个性化制定饮食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鼻饲,控制鼻注食的速度、频次,单次及每日计量,食物温度,注意保护鼻饲管的清洁与通畅。护士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主动与患者积极交流,了解其感受,以积极乐观的状态影响患者,及时给予指导鼓励。必要时,经主管医生同意后,向患者提供所患疾病疗效的可靠信息,帮助患者以正面积极的心态对待所患疾病的事实,打消其悲观情绪。另外,还要注意避免使患者产生对护士的过度依赖心理,帮助其提高自理的能力和信心[7]。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放松治疗,使患者适应留置鼻饲管的状态,防止患者意外拔管。此外,患者如需长时间留置鼻饲管,责任护士应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家庭环境等,有针对性地与患者谈心交流,做到关心、关怀到位,尽量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
患者在行鼻饲术前明确知晓了操作的流程,降低了心理恐惧感和无助感,可以有意识地配合护士操作,与对照组相比,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差异(n, %)
对干预组患者给与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鼻饲置管术术中操作流程及术后的不适反应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有效消除了患者对术中、术后不适反应的担心和恐惧,能够以比较平和的心态面对,心理状况比较放松,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几率的比较(n)
经过有效的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治疗的耐受程度及配合程度都优于对照组,患者未明显表现出焦虑、不适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家属及患者对护理程序满意度比较(n)
通过对因颌面部疾病而行鼻饲置管术的患者实施SP护理干预,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仔细向其告知行鼻饲置管对治疗的意义、置管后注意事项等,并通过对患者年龄、所患疾病、身体状况等信息的全面分析评估,选择合适的留置鼻饲管操作体位、鼻饲营养剂等,把SP护理模式应用到护理过程中,特别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和人文关怀,在关注患者的生理舒适度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舒适度。在置管术中及术后明确的患者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意识,激发潜能,让其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治疗。上述方法的使用,有效提高置管操作的成功率,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了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最终实现了帮助患者加速康复的目标。同时,通过多方面的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及陪护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配合意识,积极协助护士做好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是有积极意义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