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丽,袁 松
(1.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四川 巴中 6360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本科自2018年起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实习生,探讨其对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掌握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科室2018年6月-2019年6月手术室护理实习生50名,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人,男4人,女21人,专科23人,本科2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1.2)岁;实验组25人,男5人,女20人,专科21人,本科4人,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1.7)岁,50名护生均自愿参加,心理、身体均健康。两组护理实习生基本资料、入科考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带教方法
手术室护理实习生由护士长指导下总带教负责,带教老师由护理部统一培训,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爱岗敬业,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手术室工作经验。两组均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按护理部要求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明确带教老师工作职责,明确技能考核操作项目为:无菌技术、外科洗手、截石位体位摆放,小手术洗手配合。按照护理部要求从思修品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学习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对实习生进行平时表现评价。
1.2.2 对照组评价考核
按照实习目标带教,在考试最后一周进行理论和操作的终结性考核[4],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评分,护生在出科前一日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
1.2.3 实验组评价考核
(1)护生入科时由科室带教组长统一介绍环境、示范洗手、穿脱无菌衣、无菌器械的摆放方法,总带教以ppt的形式介绍科室布局及科室规章制度,进行理论摸底测试,下发科室实习目标和考核办法。(2)小讲课:要求理论授课知识准确易懂,以问题为导向,有案例分析,使用教学工具,有教学互动,提倡护生互相探讨,在授课结束后使用小程序进行随堂测验,了解护生的学习情况。(3)操作示范:实行老师指导下的护生进行操作示范,示范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护生充当患者,感受体位操作的舒适性,从而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操作完毕后要求护生进行操作练习,并现场指导。每次操作示范后老师和学生互相评价[2]。(4)手术配合教学:手术前带教老师要求护生预习,学习手术配合,了解手术步骤,手术当中老师密切观察,由“手把手”到“放手”,但始终做到放手不放眼。手术后老师让学生讲述手术配合流程,老师进行补充。(5)阶段测验:每周五下午对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进行考核[4],小程序填写教学满意度,老师每周填写学生评价并进行周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1.3.1 出科成绩
两组出科成绩按100分制计算:理论成绩占30%,操作考核占40%,带教老师的评价占30%。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在出科前一日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其中四项操作考核分别占10%,同时,带教老师按照护理部制定的标准对护生进行评价。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理论考试成绩为阶段测验和出科理论考核的平均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为阶段测验和出科操作考核的平均成绩[1],其中四项操作考核分别占10%;带教老师评价包括:每项操作老师评价占5%,手术配合后带教老师评价占5%,阶段评价占5%,以及护理部制定的平时表现评价占15%。
1.3.2 护生满意度评价
采用护理部统一制作的问卷,评价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共16个条目,共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69分为不满意。对照组在出科前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实验组满意度调查评价包括操作示范后评价20%手术配合后评价20%,每个阶段护生评价20%和出科前满意度调查40%。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护生出科成绩(92.8±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5分)(P<0.05)。
实验组护生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非常满意16人,满意7人,一般1人,不满意1人)明显高于对照组(非常满意16人,满意7人,一般1人,不满意1人)(P<0.05)
终结性评价的带教方法较形成性评价执行方便[2],但护生平时学习工作中很容易忽略细节及学习过程,易出现对工作及学习态度倦怠,沟通较少,不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从两组数据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强调对护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考核,全面测评护生对实习内容的学习效果,带教老师根据各护生的实习情况,随时调整实习计划,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重视护生学习过程及心理反应,培养护生团队精神,重视了师生间的交流,同时有利于教学不断改进,起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发展。
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采用形成性评价,护生在提高考试成绩外,培养了自我学习能力,更加善于工作探讨和自我总结。同时,带教老师能够及时了解护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进度,改进学习方法,达到了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