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蔓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1701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哲学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实践主体性思想更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对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探析,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其提出了现实的人、人的本质等重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西方传统主体的哲学;从实际意义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体思想能够促进现代化的社会建设,逐步完善经济体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哲学主义中提出,要将实践放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实现主客体统一的思维形式,利用实践性较强的观点批评与改造感性的原则,注重本体的实践性与人的实在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主体性概念。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阐述,构建了传统西方哲学家对任性的定义,明确了人类价值诉求的基础内容,对现实的运动进行批判性较强的解释,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克服使用客体本身思想解释唯客体主义的思维方式,摒除价值问题中的主观主义,对西方的价值进行纠正。
从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进行分析,我们要想构建全新的主体性社会,就要将其作为核心的理论主张,树立现代化的观念。但与此同时,针对于人的主体性历史构建,应当遵循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1]。在此过程中,要明确主体的创造能力,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困境,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主体物质文化发展的需求。另外,从社会视角对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人们能够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实现实质性的自由发展,进而为解放大多数人提供精神动力,逐步构建和谐社会。
要想对自然、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就要将实践观点作为基础内容,不仅仅要实现主观的目标,还是人类发展与改造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人的解放与实现。由于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从自身中分出对立面,但是人类并不是机械运动的产物,而是在实践活动中诞生的。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能以主观意念为基础,而是要逐步实现现实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实践活动应当将尊重客观性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内容,还要把控内部与外部的尺度。在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应当将客观自然规律作为核心内容,并在固定的社会关系与生产方式中进行。基于此,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使具有主体性的人能够了解自身的需求。
与此同时,生产与实践活动作为基础的活动形式,有客观主体化的特点,应当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机会,还要尊重客观规律的平衡[2]。若主体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就要遵循客观的规律,对社会活动进行改造,当前的主体性困境就有许多是由于人类忽视客观规律导致的,例如水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等。从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得知,人属于有理性的社会存在群体,应当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了解自己所处的重要位置,在超越自己本能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的统一发展。
在马克思哲学中指出,实践属于人与社会统一的核心内容,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对象化活动,其中还有与其他个体的交往活动。人如果想占据重要的主体位置,就需要对社会关系进行处理,逐步搭建健全的交往机制。在此基础上,创新思维模式,促进社会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并将物质生产作为核心内容。由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想实现主体与主体间的持续发展,就要从单独的主体扩展到社会与国家层面,形成良好的交往关系。通过逐步实现主体-客体的发展,就能够解决社会紧张的问题。马克思在解决交往实践问题的时候,就提出了促进他人与自我的交往,利用实践活动开展与他人的沟通。在创新思路的过程中,正确的利用马克思主义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社会背景下,与马克思哲学主体性问题相关的就是对现实人的生存困境进行研究。不难了解到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确立,主要就是从抽象性的理论概念变为现实的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对传统西方哲学的认识,还能够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情况。在实践性主体性思想基础上,解决主体性问题,化抽象为具体,逐步搭建完善的理论框架,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