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琪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1901
党化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五四时期,孙中山在这一场学生运动中发现了学生之于革命运动的力量之大,开始重视向民众和学生宣传党纲和党义,使他们支持革命。[1]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经验,“以俄为师”改组中国国民党,并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以党治国”思想[2]。至此,孙中山便开始在俄国军政人员的帮助下,展开“党化”运动,并由此开始了“党化教育”。
“党化教育”首先在广东省于1921-1923年开展,孙中山在教育上学习布尔什维克,利用社团组织等手段发动学生学习党义,鼓动学生信奉国民党党义并大规模发动学生加入国民党,使青年学生都能投入革命斗争当中,并为革命需要培养人才和后备军。除此之外,为了加大党化力度,孙中山亦关注发展教职员成为国民党党员,从源头上进行思想的统一,实现对学校的控制。
党化教育在孙中山去世之后才得到法律上的落实,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在《学校实施党化教育办法草案》中提出“要把学校的课程重新改组,使与党义不相违背”;1928年1月大学院发布《各级学校增加党义课程通则》,规定了各级学校党义课程,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史实开篇,由浅入深学习孙中山生平提出的重要政党思想。课程的内容皆以孙中山为根源,具有极大地相关性。
国民党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党义[1],党义课程中涉及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五权宪法等全部的课程知识无一不是由孙中山所提出的,因此学习的具体内容也是由孙中山所创造,课程使用的教材多以孙中山原著与发言等为主进行编写。除课堂中必须阅读的材料之外,学生还需选阅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国际问题草案》等。同时,在教师使用的《三民主义教育下的各科教学法纲要》[2]中,也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等著作全方位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无论是哪个阶段哪个级别的党义课程,从教材到教师到学生额外的补充知识,都渗透着孙中山的著作和思想,供学生学习。
党义课程中专门开设《孙文学说》即《知难行易学说》课程,指导学生对“知”“行”的各种学说进行比较研究,以证明行易知难学说之正确;同时指导学生研究各种事实,以证明行易知难观在科学上之价值。此外,孙中山强调“学理有真的有假的,要经过试验才晓得对与不对”,因此开设专门的实践演习课程,学完知识还要付诸行动验证,在其他一些像是“建国大纲浅释”、“五权宪法浅释”等偏重理论学习的课程中,也有以“表演”和“参观与旅行”为学习内容的要求。
孙中山逝世后的党化课程,看似完全以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来设置,发展了党化教育,但实际上,还是与孙中山原本的党化教育思想有所偏差。
孙中山开展党化教育的目的有三层,最首要是科普政党知识,其次是鼓励学生参与革命,最后才是吸收学生力量,扩大本党实力,以增加革命的斗争力量。因此,孙中山的党化教育输送给学生的党义知识范围更大,更具有科普性。同时孙中山也注重对国民党的宣传,意图吸收更多学生成为本党的新鲜血液,加入革命斗争,“使学生全体加入民主革命的战线上,赞助三民主义”。也就是说,孙中山的党化教育是以宣传的方式,鼓励学生加入国民党,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增强革命实力。
反观之后国民党的党化课程,从内容上看围绕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展开,但是甚少提到革命斗争的需求或是关于政党的政治知识,仅限于国民党一党的党义为课程内容,以偏概全,学生只接触到独一党的党义,从而接受国民党。其次,专门设置刻板而枯燥的党义课程,成为从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并非以“宣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党义,而是“强迫”学生接受党义,加入国民党。
孙中山的“党化教育”思想源于五四时期,借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经验而发起,孙中山通过在各地的学校、社团等地演讲,宣传革命与党义,并鼓舞学生进行一系列党化活动。但学生直接接触的“党化课程”却一直到孙中山去世后才立案实施,虽然该课程并非由孙中山设定,但是却深受孙中山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国民党的党义课程从表面设计看来,是从了解孙中山这个人物开始,理论上学习三民主义、建国方略等重要政党思想,并通过演习与参观等方式加以运用,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深受孙中山影响,是对孙中山“党化教育”运动的发展。但是从深层次看,党义课程是将国民党的一党党义强行灌输,给学生“洗脑”,藉此培养忠于国民党领导的民众或国民,而不是培养参加革命的新鲜血液和力量,背离了孙中山的“党化教育”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