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方向的探究

2020-12-10 10:46刘莎莎
山西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财务人员

刘莎莎 闫 妍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一、“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

(一)“双高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意见指出,将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二)“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要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双高计划”实际上是突出了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这一功能,在我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一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支撑国家战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职学校,着力建设一批服务、支撑、推动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高水平专业群,实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

实现“双高计划”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走出去”的目标,人才是核心。尤其是财务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分布在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中,是引导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培养出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财务人才,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时代,才能实现“双高计划”的初衷。

二、当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院校培养模式过时

1.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糊

首先,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是否符合社会、国家、企业的需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其次,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多以借鉴为主,实际调研量不足,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够重视,往往导致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是以往的结构框架,即以考取会计证书为主,而非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对财务人员需求的反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结果就是学校培养的财务人员无法立即胜任实际财务工作。

2.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以理论为主,教师更注重职业资格考试课程,以考为出发点去教,多以板书、案例讲解为主,学生实践比例低,或学生实践仍以传统手工实践为主,其实践对象多是教师简化后的环境,对新技术、新模式的企业实际复杂的工作环境了解较少,实践动手能力弱,导致社会普遍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认知度低,本专业就业困难。

3.教材更新不及时

任何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往往会存在现有教材和当下环境不相符的现象,尤其是我国近些年对相关财务、税收方面的频繁变革,导致大量财务专业教材知识落后。其次由于学校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过度重视,导致大部分考证以外教材的更新速度慢,而社会对低层次财务基础工作者的需求减少,对高技能财务人才的需求增加,教材编制内容和实际需求的严重不符,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重心有所偏差。

(二)企业对财务人员的新要求

1.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人员数量降低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未来也会成为财务行业的常态。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其业务往往具有多元化、区域化的特点,相对应的财务标准也要统一,财务人员不再是只负责某一业务、某一城市的工作,而是要掌握所有业务的财务核算和分析,因此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会更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基础,熟悉整个财务体系,还要有财务共享精神,确保财务核算工作的流程标准化,财务核算工作的结果准确化,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此外,财务共享服务就是将财务融入整个业务流程,具体业务部门不再需要专职财务人员驻扎,相关业务人员也要掌握一定财务知识,及时与总部财务人员核算与监督相关部门的账务,并实时向成本控制部门反馈数据,高效控制成本。因此,企业对财务人员的数量需求减少,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提高。

2.财务人员工作内容变化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岗位设置由从前的核算向管理倾斜,管理会计人员应具备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评等综合能力。如企业的首席财务官不仅管理财务部门,还负责业务部门,掌握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和资金运动,融合业务与财务,搭建好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而且还要求负责管理信息服务部门,目的是保证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来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并且能够支持企业开展各项收、并购及投、融资事务,还能处理相关的法律事务。

三、“双高计划”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1.转变本专业核心课程重心

传统教育以理论讲授为主,已不适应现有的需求,尤其财务管理专业相比较其他专业而言,课程的衔接程度较高,实践性较强,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后,对财务人员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转变过去以考证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判断职业技能来设置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财务分析综合能力为中心,系统化设计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在重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课程。

2.加强与其他专业的联系,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双高计划”要求在构建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打破专业概念,向专业群发展是未来的方向。专业群并不是专业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接产业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课程体系。财务专业相比较其他专业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任何行业都需要,因此选择不同行业的专业群,相应的课程体系也会截然不同,所对应的公共基础课的名称、专业技能课的门数、实践性教学比例、总的课时等都会发生变化。

(二)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1.校企深度合作

“双高计划”要求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这就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因此校企合作依然是关键。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特色选择企业,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实现双主体育人。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时,企业要拿出自己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学校通过和企业的配合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通过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实际问题的应对和突发情况的应变,以达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校企合作在管理上,不是以某一方为主,而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管理,通过行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优势资源互补,良性循环。在师资队伍上,将企业优秀员工引入实践课堂,传授最新资讯和前沿技术,同时鼓励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技能竞赛,突出骨干教师优秀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技术上,运用“互联网+”,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育资源。

2.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双高计划”下学校要改变财务管理专业培养观念,学校不再是培养以劳动力为主的财务人员,而是培养以创新、管理为主的高层次财务人员。学校应主动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搭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校企双方可以由会计实训机构作为中介,企业将会计岗位需求订单发给高职院校,由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到专业的会计实训机构进行专业的财务岗位培训,岗位培训合格的学生再由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订单向企业提供优秀的会计技能人才,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企业的需求、企业的利益相结合,达到共赢的局面。

3.实现要素全方位融合

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机制,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共同研制科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畅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建设引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高地,产业学院,合作开展“订单班”以及现代学徒制培养;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三)以就业为导向,制定长期人才培养目标

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应用使得行业、部门的联系密切,只是具备专业基本能力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财务岗位专业人才的要求,所以学生要具备高端的会计能力,例如人际交往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拥有这些能力才能让学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高职院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时,不仅要要求学生精通财务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同时也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知识,最好能够编程,懂一些会计管理软件的开发。

四、结语

企业的未来紧跟时代的脚步,学生的就业紧跟企业的脚步,企业对财务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家“双高计划”的提出,都要求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随之变化,因此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高层次的财务分析综合能力,甚至是沟通能力也要成为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只有以此为目标培养的财务管理学生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在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财务人员
“双高计划”背景下汽车专业群建设改革创新与实践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