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

2020-12-10 15:58黄庆桥
关键词:肺炎新冠科技

黄庆桥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 200240)

人类历史上面临的每一次重大挑战,都是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机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国际社会正着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寻求重大突破,以解决疫情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疫情过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出现,科技创新和竞争会更加激烈,甚至会决定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本文拟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做初步探讨。

一、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重构我国科技创新的内外部环境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正在对世界格局变化产生深远影响,正如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所说,“新冠肺炎作为第一个现代大流行病将重新定义我们这个时代”。(1)Bill Gates. The First Modern Pandemic: The Scientific Advances We Need to Stop COVID-19[EB/OL].(2020-04-23)[2020-04-28〗.https://www.gatesnotes.com/Health/Pandemic-Innovation.当然,“重新定义我们这个时代”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盛衰、国家强弱和国际竞争。中国应当从国际格局、发展趋势、体制机制等多方面评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科技创新内外部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展对科技创新形成强烈需求,国际竞争加剧。应对重大传染病危机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发展,已经对疫情防控相关科技产品产生强烈需求,世界各国在检测试剂、疫苗研发、新药研发、医疗仪器设备研制、防护产品生产等与疫情相关的领域和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根据目前我国参与相关方面的科研情况来判断,总体上来说,中国在生命科学、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医药创新领域,2015年全球新药市场已逾6 000亿美元,占药品市场总规模的63%,但近年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对于全球创新药物市场的贡献率约为4%,仅为美国市场贡献度的1/12,日本市场贡献度的1/3。(2)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R].北京: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2016.在医疗器械领域,2019年全球十大医疗器械公司中,美国占据五席。其中,龙头美敦力(爱尔兰)销售额高达300亿美元,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20亿美元。而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主营收入年平均在3 000万—4 000万元。相比之下,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不仅营收体量小,在研发投入上也与跨国企业差距巨大。(3)医械研究院.医疗器械蓝皮书: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R].北京: 医械研究院,2019.

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对健康科技的关注与需求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战略性、前瞻性地做出安排,预判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和健康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针对流行性疾病、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等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找准切入点,开展前瞻性研究,为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展改变中国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科技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紊乱甚至断裂,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截至2018年,全球中间产品出口贸易量已达到9.7万亿美元,占全球货物出口贸易量的52%。中国、美国、德国分别为东亚、北美以及西欧地区的产业链中枢,中国中间产品出口占比为世界第一,高达11.5%。(4)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20: Trading for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alue Chains[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20.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后文简称贸发会)2020年3月的报告,在全球排名前100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1家公司发布了声明,表示其利润可能会因为销量下滑或供应链中断而降低,部分公司表示将会放慢在疫情影响地区的投资。而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贸发会预测202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将增长5%左右;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贸发会预测疫情会使得全球FDI下降5%至15%。(5)UNCTAD. Impact of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on Global FDI[R]. Switzerlan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2020.

另一方面,从已经发生的情况来看,后疫情时代,美国有可能在打压中国科技创新方面继续加码。2020年5月22日,美国又将我国33个单位和个人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其中包括7所著名大学。此前截至2019年11月13日,共有339个中国实体(未计入华为设立于其他国家的子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不难看出,美国企图继续通过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施压产业政策、封锁出口前沿技术、限制人才与学术交流等方式,遏制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崛起。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产业体系门类齐全是中国的优势。但问题在于,中国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如何破解国际供应链紊乱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不得不面对的考验。

第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展是加快中国科技创新步伐的契机,应当抓住时间窗口。在人类技术革命史上,屡次发生过这样的情形: 一些未来长期性的趋势性的变化,往往会凭借一些突发的短期契机,提前激活。例如,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当年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速比一季度放慢两个百分点。但同一年淘宝网上线,京东也开始试水线上销售,为后来电商行业的暴发播下了种子。

和众多受到疫情冲击的行业相比,新兴科技行业特别是数字经济业态受到的影响较小,很多企业甚至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例如,由于疫情减少线下交流的机会,以通信服务、在线服务、云服务、人工智能、智慧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科技行业在这一轮疫情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线上生活服务等项目迎来空前的市场需求;无人零售、无人配送等高科技行业强势崛起;提供同城物流、定制化餐饮配送、跑腿等各种配送平台和上门服务平台越来越受到认可。同时,不受地理空间限制的在家办公、远程办公等“线上”办公,特别是能够实现个体协同的办公软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公众对健康管理和保健意识的逐渐重视,包括私人医生、私人心理医生以及各种“线上”咨询服务,科技赋能医药健康行业的作用也愈发明显。(6)毕马威.新冠肺炎疫情的行业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R].北京: 毕马威中国,2020.

我国在数字科技应用和业态上有自身优势,应当抓住时间窗口,大力支持数字化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扬长补短,扩大优势,进一步促进数字化技术沉淀与应用成果落地。当前,“新基建”正深入推进,要从战略上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稳步推进;要精准施策,精准布局,精准投资,突出地方特色,突出行业特色,突出实际需要,突出能力匹配,避免盲目大干快上,着力提升“新基建”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展让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必须加速推进。近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充分释放各类主体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已成为社会共识。现在的关键是,科技体制改革往纵深推进,“改什么、怎么改、往哪里改、改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指出,“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还不平衡不到位,一些重大改革推进步伐不够快,相关领域改革协同不足,一些深层次制度障碍还没有根本破除”。(7)习近平4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 04- 28(01).随着后疫情时代科技创新及其外溢效应极端重要性的凸显,体制机制对科技创新能力释放的作用必将得到更多重视,这将是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契机。

二、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影响

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不仅事关国家安全,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冠肺炎疫情在重创全球经济的同时,也给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带来困难和挑战。但是,危中有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也为我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跃升提供了机遇。

第一,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保障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以及产品(元器件)生产的供应链安全。高技术研发具有很强的产品特性,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因其复杂性、集成性深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例如,医疗设备以构造复杂、对精密度和可靠性要求高而著称,但我国多数企业在高端医疗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链中只处于中游环节。以呼吸机为例,当海外呼吸机订单涌向中国时,我国的制造商们却因为压缩机、电磁阀等核心元器件的缺乏而无法接单。这些呼吸机的核心元器件往常来源于美国、意大利等地。原有供应渠道中断后,部分元器件无法实现国产替代。又如体外诊断产品(IVD)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的诊断酶、抗体等主要IVD原材料依赖国外进口现象严重,糖化蛋白检测中关键酶原料被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垄断。(8)王宝亭,耿鸿武.医疗器械蓝皮书: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8)[R].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平时稳定运行下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分工,每个环节都利用信息技术把产业链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运转发挥到极致,所有链上的成员都因平稳运行时期的高度专门化而受益。然而,一旦发生全球性危机事件,由于极致运行的产业链条环节过多、运输距离过长,不可避免面临整个产业链断裂的风险。因此,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行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第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产业链的平衡,是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元器件)国产化替代的契机。在全球经济平稳运行时,在原有全球化产业链带来的不同区域协同生产的便利条件下,我国多数高技术制造企业可以直接从国外长期进口核心元器件,并产生路径依赖。但是,这也导致了国内上游研发企业的产品无处销售,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难以获得利润回报,并进一步致使上游研发企业缺乏资金和动力研制高端核心元器件。而没有充足的投入,研制出的核心元器件质量就难以保证,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自然无人购买,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以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的核心耗材膜肺为例,目前国内厂商只能生产普通膜肺,其临床使用时间较短;而进口膜肺采用PMP聚烯烃材料,可以有效延长ECMO的临床使用时间,并能够克服血浆渗漏问题。(9)林志吟,吕进玉.新冠“救命机”ECMO设备难求,缘何国内无一厂家可生产[EB/OL].(2020-02-29). https://www.yicai.com/news/100527474.html.尽管国产膜肺的价格只有进口膜肺的三分之一,但并不能成为国内ECMO治疗的首选。(10)陈曦.两大因素制约,“救命神器”实现国产化不易[N].科技日报,2020-03-27(05).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性危机打破了原有的产业链平衡后,有关领域高技术产品(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便成为信息阻断、物流迟滞情况下的最佳选择。全球产业链的断裂将倒逼我国加快构建局域全产业链,同时为国产高技术产品腾出市场份额,这是推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契机。

第三,必须从战略上积极应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的遏制与打压。近年来,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崛起,在高科技领域,出台了《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等一系列法规条例,严格限制关键核心技术出口。特别是2019年10月以来,美国滥用“实体清单”不断升级,剑指中国科技创新,战略意图至少有三: 一是以技术封锁阻碍中国技术进步。美国通过设置“实体清单”,增加中国企业技术扩张以及技术引进的成本,妄图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及其对美国产生的威胁,为保持美国在相关技术和产业领域的绝对领先,赢得时间和空间优势。二是以技术夸大渲染中国威胁论。美国通过渲染“实体清单”,试图向世界传递中国在技术上对其他国家的威胁,试图为中国威胁论寻找“新证据”,增加国际政治环境中对中国的敌对情绪,并试图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形成对中国的技术包围网,阻碍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三是以技术对标提醒美国技术发展。美国通过鼓吹“实体清单”,以“实体清单”上的所谓技术威胁,试图提醒美国本土相关高技术企业,要增强竞争意识,加强高技术管控,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自身技术发展水平,以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美国的技术封锁,使得中国在部分领域难以获取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对国内部分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是,美国对我国的打压行为,也严重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甚至背离国际贸易规则,不得人心。我国在苦练内功、加紧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封锁的同时,还应积极运用国际规则,争取国际支持。

第四,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做出有效的制度性安排。一是在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领域,要瞄准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科技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增强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在突发情况下,可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平抑进口件的价格,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对于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或者国家自主产业等重点工业品,必须形成从研发、设计到元器件生产集成、物流、金融等产业配套的全产业链集群,从而使处于不同层级的研发和生产实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产业资源配置合理化,在保证稳定持续盈利的同时大大提高这些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再次,要抓住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窗口期,在其强势回归制造业进而形成闭环产业链之前,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动向,动态调整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政策。当然,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实现良性循环需要较长的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既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揠苗助长,要有战略定力、历史耐心。

三、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影响

基础科学研究是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而进行的理论性或实验性研究,它一般不以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是知识原始创新能力的反映。出于“实干兴邦”等思想的影响,当代中国人对实用技术有天然的好感,自然对能制造高端产品的高新技术持欢迎态度,但对看似“无用”的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却缺乏足够认识。此次应对疫情的过程,既暴露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战略储备薄弱的问题,同时也彰显了后疫情时代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第一,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应对,是进行基础科学观教育和再启蒙的契机。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不仅门类众多,新的科学技术分支不断产生,而且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基础科学是应用技术的基础,在组织重大技术攻关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作用。以此次疫情应对为例,要实现全面和彻底的防护救治,就必须对新冠病毒开展原理性研究。中国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于2020年1月24日发布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病毒毒种信息及其电镜照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国内首次发布的重要权威信息,为开展新冠病毒临床检测和病例确诊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指数排行榜被认为是衡量一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这个自然指数排行榜是依据各国在全球82家顶尖科研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质量等因子加权计算所得分值进行的排名。2018年,中国在自然指数50个国家/地区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是,美国的论文数量(AC)为26 330,论文分数(FC)为19 288.60,中国的AC为12 992,FC为9 490.53,均不足美国同类指数的一半。在诸多细分领域中,差距最大的是生命科学领域,美国的AC(11 197)是中国(2 148)的5.2倍多,FC(8 489.42)则是中国(1 233.45)的6.9倍。(11)Nature Index. Annual-tables (1 January 2017 to 31 December 2017)[EB/OL]. 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8.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基础科学不仅存在原始创新乏力、知识供给与转化不足等短板和问题,社会上对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认识。百余年来,关于“有用的”应用技术和“无用的”基础科学在中国的发展遭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其对科学技术的整体看法。这使得应用科学因其明显的工具价值而在中国受到特别的重视,基础科学因其一时的“无用”而遭到普遍的冷落甚至质疑。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社会需要彻底革新科学技术观,正确认识基础科学的价值,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的特殊意义,大力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事业,这对于促进我国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第二,国家在继续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提高使用效率。从已有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全国共投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 677.9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较2017年增长11.8%,达到1 090.4亿元,(12)邹松霖.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基础研究投入突破千亿元[J].中国经济周刊,2019(17): 7.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虽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有着规模大、增速快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3)姜桂兴,程如烟.我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投入比较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40(6): 537-548.(1) 我国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强度较低,约占GDP比重0.1%,而美国基础研究占GDP比重在0.45%左右,法国、韩国、日本等国也在0.3%以上;(2) 基础研究投入占R&D总投入比重低,仅为5.5%左右,而美国、法国、韩国等创新型发达国家均在15%—25%之间;(3) 执行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占基础研究支出的95%以上,企业不到5%,而美国、英国的企业占比都在20%以上,日本与韩国的企业更是高于40%。

在国家基础研究投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事实上,我国基础研究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在过去20年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的基础研究经费使用效率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存在一定的技术外溢效果,而云南、贵州、四川等西部地区的效率则一直较低。(14)吴杨,蔡青.中国基础研究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57-68.由此可见,我国需要对基础研究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对于高效率地区,可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充分发挥区域间技术外溢的辐射吸收效应,形成科学中心与创新高地,聚焦基础科学前沿,加快科技攻关;对于低效率地区,可以加强政策引导,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研究领域,并重点关注人才培育,为未来尝试新兴产业打下基础。

第三,针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特点,建立健全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稳定支持机制。基础科学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先导性、源头性、战略性等典型特点,往往是“慢工出细活儿”,需要长期坚守、持续钻研。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对基础研究的要求不能急功近利,过于量化考核。在国家层面,需要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结构,重视对原创性项目和前沿探索项目的支持;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能的前沿方向,在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对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康高效的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日趋增强,有远见的中国企业正不断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但在国家层面还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支持。面向未来,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政府更重要的工作将是从制度、政策、项目等方面做好服务和保障,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础科学研究,对社会力量参与基础科学的研究方向进行适度引导,形成各方力量协同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大格局。

四、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建设的影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15)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 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9: 16.这一重大论断,是对我国科技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矫正,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16)习近平4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 04-28(01).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中国政府特别强调科学防控,依靠科技的力量,打了一场科技抗疫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可以说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新型举国体制”的一次生动实践,展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和强大力量,给后疫情时代提升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第一,疫情应对的过程,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协同发力的制度优势。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中国科技界主动担当,科技系统的协同配合表现突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层面的科学统筹。科技、卫健等12个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科学家快速甄别病原体,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研究成果,为病毒的快速诊断作出了独特贡献;中国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不断更新,为全球抗疫提供了重要参考;全国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协同推进研发攻关,“科技突击战”成效显著。中国科技抗疫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种优势在平时不显山露水,不易被人们感知,更容易在应对重大危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必须要把这个优势在后疫情时代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第二,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协调配合和成龙配套能力薄弱的问题。科技创新单兵作战的时代早已过去,不管是基础科学还是高技术研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体系化能力。就我国而言,这方面还较为薄弱。一方面,我国高科技研发涉及的部门庞杂繁多,有科技部门、国防系统、产业部门、科学院、高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部门重视科技研发并给予投入,在理论上是有好处的,比如,既可以产生竞争,又有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而实际上,在科研力量整体薄弱、各单位研发力量都不强却又投入分散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为了自身利益、科研经费等相互保密、相互排斥、相互拆台的极端情况。因此,必须破除部门利益藩篱,理顺各部门、各领域、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完善相互配合与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

另外一方面,我国科技研发还存在着成龙配套能力薄弱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科学原理是明确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的问题。从科学原理到材料、工艺,再到具体的高技术产品,中间的链条和环节很多很长,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更不能缺失。拿芯片产业来说,从集成电路原理到生产出各种类型的芯片,中间过程需要的高精尖技术非常多,特别是芯片生产设备,生产设备的设备,以及测试封装技术与设备等等,都必须跟得上,只要有一个环节受阻,整个技术产业就会受阻。我国高端芯片产业之所以受制于人,从技术层面上讲,就在于关键生产设备、测试封装技术与工艺等不能自主可控。总而言之,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而言,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等,构成了一个高技术系统工程,国家必须从战略上统筹考虑,在成龙配套能力的形成上下功夫。

第三,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形成新型举国体制的有效实施机制和举措。首先,从宏观战略层面而言,中国政府应当及时总结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迅速开展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实践经验,把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制度安排层面,沉淀下来。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发挥制度优势,尊重科技研发规律,在国家层面建立高效有序的科技研发体系。其次,积极鼓励各类主体聚焦国家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科研资源,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共享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强化合作,加快形成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全面参与的协同创新格局。再次,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化危为机,加大对重大科技工程的投入。要从战略上充分认识到,重大科技工程都是代际工程,功在当代,惠及后世,外溢效应巨大。我国具有领导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领导重大科技工程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后疫情时代,要加强新型举国体制的实施力度,可以通过在重点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组织一批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搭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等,加快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和储备,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五、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

在此次疫情中,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暴露了其组织能力、动员能力以及资源调配能力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需求。因此,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某些国家企图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意识形态化,导致了所谓的国家治理模式的竞争。这些特点、表现和发展趋势,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削弱中国科技国际化竞争力的风险加剧。已有研究显示,2004—2016年,中国科技国际化竞争力较其他竞争力增长缓慢,且近年来较美国的差距呈扩大态势。如在国际科研合作论文数量上,2016年美国为146 171篇,而中国仅有73 723篇,中美两国的差距由2000年的47 035篇扩大至2016年的72 448篇。在本国受理的非居民专利申请方面,2016年美国为31.0万件,而中国仅为13.4万件,中美两国的差距由2000年的10.4万件扩大至2016年的17.6万件。(17)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中美科技竞争力评估报告(2019)[R].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随着各国之间交通渠道受阻,竞争的加剧,科技的垄断性与国界性渐趋增强。2020年5月29日,美国白宫发布了一项由特朗普签署的禁令: 暂停部分中国学生和研究者进入美国。后疫情时代,中国如何摆脱美国在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中设置的阻碍,将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把“云端”科研常态化,成为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探索“云端”科研常态化,是在因疫情而导致国际交流严重受阻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大势所趋。“云端”科研交流与合作,超越空间限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更高效、更环保、更人性化的工作模式,势不可挡。在技术上,“云端”交流可以完全做到安全、可靠、便捷,不存在技术瓶颈和技术障碍,技术获取和使用的门槛已经很低。在疫情发生之前,“云端”交流就因其便捷高效且没有繁文缛节,已经在跨国公司、国际商业活动、新兴业态等领域和行业盛行。疫情发生以来,“云端”科研交流已经成为科研交流的主要载体和形式。疫情期间对“云端”交流的大量使用,已经让全球科技工作者对“云端”的接受度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必须转变思维,充分认识“云端”科研常态化的重要意义,而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一种临时性的举措。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似普通的“云端”科研交流,必将带来一场工作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变革。

第三,探索“云端”科研常态化,是相当长一个时期开展各方面工作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胜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时刻,头绪多任务重,保持自由而畅通的国际国内交往交流,是极端重要的。如果因疫情导致很多工作停滞,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和次生灾害。问题是,这种次生灾害的苗头已经有所显露。在科研领域,不少国际学术会议被取消,国际学术交流中断;国内很多重大科研项目正常开展受到影响,研究进展和信息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国际科研合作受挫更为严重,已有的科研合作难以有效开展,新的科研合作更是难以启动。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科研团队面对疫情缩手缩脚,工作效率低下等等。面对实际困难和压力,需要综合施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把“云端”科研常态化当作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形成新的工作模式。

第四,探索“云端”科研常态化,国家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给予政策支持,加强规范引导。要让“云端”科研交流常态化成为一种变革工作模式的力量,成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有效抓手,还需要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安排和规范。首先,国家层面要对“云端”科研常态化给予战略性重视和制度性安排,积极助推新技术在国际科研交流中的快速应用,通过远程会诊、网络会议、网络课堂等方式,支持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深入交流,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服务。“云端”科研常态化,不仅为疫情下保证各类科研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手段,而且为我国突破区域封锁和限制,长期开展跨学科、跨区域甚至全球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其次,要在疫情后倡导开放共享的科研文化,国家应牵头建立线上科技合作平台,科研机构和科学期刊应扩大透明度,帮助更多科研人员在“云端”分享想法、图片、数据等,跨越空间限制,提高交流的及时性和效率。再次,加强对科技、教育、外事等领域国际“云端”科研交流的监督和指导,特别是对涉及意识形态、国家主权和安全等议题的会议,在国家层面形成规范性的指导文件。

猜你喜欢
肺炎新冠科技
新冠疫苗怎么打?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新冠病毒的自白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