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表演系)
“仗鼓舞”是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仗鼓舞”和“土家摆手舞”“苗族猴儿鼓”并称为张家界三朵艺术奇葩。笔者到湖南桑植县采风,经人介绍,有幸结识了仗鼓舞的传人王安平老师并向其学习了湖南白族所独有的民族舞蹈——“仗鼓舞”,通过 “仗鼓舞”的学习,了解了仗鼓舞的起源、历史、动作及音乐特点、仗鼓舞的传承和保护以及发展。下面,笔者就从这几个方面来探析桑植白族文化的瑰宝——“仗鼓舞”。
桑植白族仗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它主要分布在马合口、麦地坪、芙蓉桥、洪家关、走马坪、淋溪河、刘家坪等7个白族乡,外半县如官地坪、瑞塔铺等10多个乡镇也流行仗鼓舞。它的产生大约在元朝初期,“白族迁始祖谷均万、王朋凯、钟迁一等和他的子孙为躲避战乱来到桑植麦地坪、马合口等一带落脚、定居,与土家族等共同发展,创造白族仗鼓舞原始雏形,元末明初,许多外省人们来桑植外半县一带定居,给仗鼓舞发展提供了契机,白族人们逐渐完善了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舞蹈套路。”桑植白族仗鼓舞在解放前一直很流行,大多数白族人均能跳仗鼓舞,解放初期,白族仗鼓舞被当作保留节目参加省级文艺汇演。白族仗鼓舞在文革期间被禁演。1984年成立桑植7个白族乡时,仗鼓舞又开始活跃在舞台上。
关于桑植白族仗鼓舞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斗争说”,即仗鼓舞是白族同胞在抵御压迫势力时,用手中的杵等劳动工具作为武器,将敌人赶跑后,手舞足蹈,庆祝胜利,逐渐形成了仗鼓舞。谷利民认为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其二是“劳动说”。白族年俗中,有打粑粑即汉族称作打糍粑的传统,据考证,白族最初的打糍粑的杵,是中间细、两头一般粗的木杵,与道具仗鼓一模一样,直到后来才逐渐改为更加省力好用的“丁”字形木杵。“劳动创造一切”,白族人边打糍粑边起舞,逐渐创造出仗鼓舞。早几年前,谷利民还在桑植农村看到过,如同仗鼓一样的直杵,虽然已经不多见,但仍然不失为这一观点的佐证。第三种是“宗教说”。因白族源于云南,提倡本主崇拜,紧邻缅甸、泰国等,受佛教影响。“当白族在桑植扎根后,又融合了‘三元教’(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桑植白族地区的普化型民间宗教信仰,较多地受到道教、傩愿戏和白族本主信仰的影响,但自身有明显的特点,本质上属于三元神而非傩神崇拜),形成了浓厚的祭祀氛围。”谷利民说,最初白族人的祭祀方式之一,就是在地上钉四根木桩,用绳子将木桩牵起来,神职人员在绳子和木桩之间跳跃,手持道具,边跳边舞,“就像小孩子跳皮筋一样”,这被称为“跳邦藏”。
谷利民总结认为,桑植白族仗鼓舞“源于劳动,起于偶然,用于宗教,成于娱乐”,它动作粗犷、刚劲、原始、大方又杂夹武术套路,广泛用于游神、庙会、节日庆典、祭祀、庆贺丰收等民俗活动中。白族仗鼓舞有700多年历史的传承,它的产生,时代背景、历史人物等为研究白族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研究白族文化及中华民族的古老历史有着重要研究价值;同时,也为舞蹈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
仗鼓舞是桑植白族的传统舞蹈,它动作古朴粗犷、刚劲有力,
跳时以仗鼓为道具,仗鼓长1.2米,以木棒为杆,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用横笛吹奏主旋律,加以锣鼓、长号、唢呐等打击和吹奏乐器伴奏。白族仗鼓舞经过700多年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动作和音乐现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
桑植白族仗鼓舞套路多,复杂多变。有“一二三”“三二一”“蜻蜓点水”“硬翻身”“兔儿望月”“霸王撒鞭”“狮子坐楼台”“野马分鬃”“三过赶步”““文王访贤”“翻天印”“魁星点斗”“五龙捧圣”“童子拜观音”“金钱钓葫芦”“金鸡独立”“二龙戏珠”“仙女献桃”“仙女担柴”“三十二连环”“四十八花枪”等一共九九八十一种套路,灵巧多变。起舞时,人们手持仗鼓,以“倒丁字步”为步伐,三人一组,鼎足而立,深受白族人民青睐。
“唯善舞者善战也”,桑植白族仗鼓舞舞武同源,受战争和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白族人把能陶冶坚强意志、增强体质的武术充分融入舞蹈,如“苏公背剑”“野马分鬃”“霸王撒鞭”“四十八花枪”等动作在舞蹈时以仗鼓为道具,或冲、或挡、或攻、或防、左冲右突、进退自如,虎虎生风,这种结合武术的“疾风扫劲草、四两拨千斤”和“快、准、狠”的动作特点,使得仗鼓舞的动作既给人威力无穷、威猛无比、振奋人心之感,又不失舞蹈细腻的表现。
白族仗鼓舞的动作身体体态弓背前倾,以倒“丁字步”为步伐,双手握鼓左右划“∞”字,具有顺拐、屈膝、悠放、下沉的动律特征。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体态和动作特征是与桑植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仗鼓舞的动作形态地域特征明显。桑植白族生活的地理位置多处于较为偏僻的高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当地居民主要是通过背篓这个简单的工具进行货物运输,久而久之身体由于负重的缘故就形成了弓背前倾的体态;经常上下山,下地劳作,屈膝下沉能更加省力;由于山地地形的原因,顺拐前行能有效的平衡身体重心,使行走更加便利;在下雨天,由于脚下容易打滑,桑植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脚横出、另一脚脚尖与横出的脚形成丁字形,可以有效的防止脚下打滑,这种独特的倒“丁字步”步伐便成为现在仗鼓舞特有的步伐特征。
桑植白族仗鼓舞音乐节奏明快,在鼓、锣、钹等打击乐配合下,表演者翩翩起舞,自得其乐。白族仗鼓舞音乐主要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两大类。铜锣、鼓、唢呐是仗鼓舞的常用乐器,主旋侓由唢呐吹奏,锣和鼓敲出的节奏为主要伴奏,有时为了丰富音乐的效果,也会加入一些其他乐器如军鼓、钹、海螺、二胡等配合锣鼓点和主旋侓进行演奏。锣鼓点是仗鼓舞节奏的基础,表演者根据锣鼓点的变化进行舞蹈动作及队形的转换与变化。下面是仗鼓舞所用的锣鼓点“咚”代表鼓,“呛”代表铜锣。
桑植白族仗鼓舞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它是桑植白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支绚丽的花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网络、电视娱乐节目的不断丰富,人们对这种古老民间艺术的兴趣渐渐淡化,加之当地人口的缩减、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老龄化现象的加重,桑植白族仗鼓舞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传承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许多传统武术动作濒临失传,给仗鼓舞的传承造成重大打击。
桑植白族仗鼓舞传承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较好的精神探讨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这支绚丽的花朵,在桑植县政府的领导下,桑植县文广新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政策和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他们组织相关人员录制老艺人的舞蹈视频,加强培养优秀的仗鼓舞传承人,并对仗鼓舞的动作套路、相关曲目在全县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系统整理,以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方式进行了记录和保存,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存档建库;不仅如此,他们在民间举办各种文艺展演和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对仗鼓舞进行普及和宣传,并在部分中小学将仗鼓舞纳入教学活动的一部分,真正从娃娃抓起。近年来,尤其在白族仗鼓舞先后列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在文化部门和桑植白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仗鼓舞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白族仗鼓舞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从长远看,笔者认为,白族仗鼓舞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还任重道远,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第一,仗鼓舞技艺的传承、资料的挖掘、收集、整理和影像资料的拍摄,存档建库都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然而资金的缺乏和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仗鼓舞发展的首要问题。第二,仗鼓舞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在仗鼓舞原有传统动作的基础上,结合仗鼓舞自身的特点,不断提炼、发展新的动作元素,使仗鼓舞的动作元素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表演不仅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更要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否则必会滞后不前,与时代脱节,难以发展。第三,仗鼓舞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必需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专业演员和业余群众全民参与,从娃娃抓起,如没有政府部门的领导,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没有后续接班人的跟进,白族仗鼓舞也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保护和持续性发展。
总之,桑植白族仗鼓舞,作为白族古今一脉承载的民间舞蹈,衔渊源,蕴历史,挽沿革,经衍变,历沧桑,而根基弥壮,无愧为白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白族人们喜爱。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武陵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传承研究》(课题批准号:17YBA228)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