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冯庆华,朱 瑾
(扬中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200)
在手术治疗中,困难气道患者较为常见,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气管损伤、缺氧等严重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已经得到了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分析光棒联合直接喉镜在困难气道患者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预计气管插管困难拟行全麻患者共24例进行对照研究,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61±3.47)岁。将所有患者分为联用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12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仅应用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在喉镜的辅助下,将气管导管推入到患者的气管中。联用组联合应用光棒以及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进行麻醉诱导之前,首先应在光棒的前端涂抹润滑剂,然后置入到气管导管中,光棒上的灯泡与气管前端的距离控制在5 mm左右,并弯曲气管导管,以70°~90°为宜。进行麻醉诱导之后,借助喉镜将光棒导管置入到患者的会厌下方位置,判断导管前端是否已过患者的生门位置,然后对患者咽部位置的光点进行仔细观察,如果光点位于颈部的正中线位置,同时呈现出透红状,可暂时固定光棒,并将气管导管推入到患者的气管中,抽出光棒,并通过双肺呼吸音对导管的位置进行判断。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的1次气管插管成功人数,计算成功率。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牙齿松动、咽喉痛以及口腔粘膜出血的人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SPSS 19.0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选择x2或者t进行数据检验,当P<0.05时,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联用组的插管时间为(31.96±3.69)s;常规组的插管时间为(67.42±6.88)s。联用组的1次气管插管成功人数为11例,成功率为91.67%;联用组的1次气管插管成功人数为6例,成功率为50%。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联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33%,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临床麻醉中,困难气道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率为3%左右。其发生主要与患者气道病理改变或者解剖异常存在关联,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直接喉镜是临床上常用的气管插管辅助工具,能直接暴露患者的咽腔,扩大插管视野,但如果操作不当,极易损伤患者的牙齿以及口腔粘膜[2]。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方式具有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的优点,同时不会受到口腔分泌物的影响。但对于困难气道患者来说,单独应用光棒行气管插管无法有效暴露声门,因此效果相对不理想[3]。而光棒与直接喉镜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以上问题,通过直接喉镜能将患者的舌体上挑,有效显露咽腔,从而为光棒的方向调整提供更多的空间。同时在光棒引导下插管无需对牙齿着力,对口腔的刺激也相对较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联用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1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光棒联合直接喉镜在困难气道患者插管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提升1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少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