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农麦17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①

2020-12-10 09:18沈卫青程卫根薛德海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粒重纹枯病盐城

沈卫青 程卫根 薛德海

(1江苏盐城盐都区秦南镇北蒋农业中心 江苏盐城 224025;2江苏盐城郭猛镇农业中心 江苏盐城 224000;3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盐城 224000)

‘农麦176’系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以漯麦9号作为母本、‘淮麦31’作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的半冬性早熟中筋小麦品种。2017~2018年度参加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8 644.3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9%,增产显著,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广。

1 形态特征及生育特性

‘农麦176’全生育期平均218.4 d,为半冬性早熟中筋小麦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细长,叶色深绿,苗势一般,抗寒性好,分蘖能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成穗数较多(620万/hm2左右)。返青较慢,株型较松散,株高适中,平均株高77.4 cm左右;旗叶细长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形,小穗排列密度略稀,穗数、穗粒数、粒重3要素协调;耐肥、抗倒伏,后期长相清秀,落黄较好;综合抗性好,产量高(8 644.3 kg/hm2)。

2 抗逆性

‘农麦176’适应性广,2017~2018年黄淮麦区南片洛阳小麦联合体品种比较试验20个示范点汇总,优势显著,较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9%,有16个示范点增产>2%,增产>2%示范点率达80%,抗寒、耐旱、耐干热风、抗倒伏,高抗白粉病,高感条叶锈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综合抗性强,整体表现良好[1]。

3 产量及品质表现

2018年农业部谷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监测中心(郑州)品质检测结果为:容重804 g/L,蛋白质(干基)13.8%,湿面筋26%,形成时间4.2 min,稳定时间5.7 min。达到国家优质中筋小麦标准。

‘农麦176’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对肥水要求不严格,对地域反应不敏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2]。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种子处理

播前一周左右,选择晴好天气晒种4~6 h,能增强种子的吸水力和酶的活性,播后吸水迅速一致,能促进种子萌发,加快出苗,提高出苗率。对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田块,可用甲拌磷拌种处理防治地下害虫。用适乐时种子包衣剂包衣或拌种后播种可以防治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土传病害。

4.2 整地与播种

精细整地:坚持适墒、深耕、精整土地,做到深、透、细、平、实,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有利于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及通透性,有利于播种质量,提高出苗率和苗体质量。忌整地垡块过大,架空散墒,播深差异过大;忌烂耕烂种。

精量播种:由于‘农麦176’分蘖性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播量不宜过大。一般适期播种保证基本苗225~270万/hm2;小麦在黏壤土或肥力低的田块可适当加大播种量,确保越冬群体达到预期成穗数的1.3~1.5倍。

提高播种质量采用机械条播:播行直,下籽匀,播深适宜,深浅一致,覆土良好,行距稳定,无大垡块,大孔隙少。播种适宜深度3~5 cm,防止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适期播种,适宜行距和播幅宽度,中低产田块行距18~22 cm,高产田块行距22~25 cm;晚播适宜窄行条播,行距12.5~15 cm。

4.3 施肥

肥料运筹原则合理施肥可提高小麦产量,改善籽粒品质。施肥宜实行配方施肥,即:施氮、增磷、补钾、添微;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原则。

基肥施有机肥用量一般为45 t/hm2,全生育期施用无机纯氮300 kg/hm2左右,五氧化二磷112.5 ~ 135 kg/hm2,氧化钾 120 ~ 150 kg/hm2,硫酸锌15~22.5 kg/hm2,后期缺肥可结合微肥和病虫防治药剂实施“一喷多防”。

稳施基肥,早施苗肥壮蘖肥,合理调控群体。在未施用有机肥作基肥的情况下,基肥适宜施用三元高效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尿素300 kg/hm2。基肥用量不足,出苗后及早施用苗肥和壮蘖肥,确保冬前群体适宜,个体健壮。

4.4 灌溉

沟系配套,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内外三沟配套,沟沟相通,确保灌排降能够及时到位。“麦收八、十、三场雨”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降水量较大,较集中时要及时排降渍。

4.5 化学除草

在小麦2~5叶期,用千金麦60%吡酰·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 800~2 250 g/hm2或用噻磺隆15~22.5 g/hm2(有效成分)等防除一年生杂草。化学除草时要选择晴暖无风天气进行。提倡春草冬除,除草除小、除早,冬用为主,春用为辅[3]。

4.6 化控蹲苗

冬前群体过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控旺。在小麦5叶期进行化控,防止旺长。严格控制蜡肥,返青肥用量。化控一般以15%多效唑600~750 g/hm2,均匀喷雾,春后返青阶段群体量过大,叶色过深,在拔节前15 d左右二次化控,防止基本节间过长引起倒伏。

5 防治病虫害

小麦三叶期、返青期用10%吡虫啉600~750 g/hm2防治麦蚜和灰飞虱;3月上中旬用20%井冈霉素1 125 g/hm2防治小麦纹枯病;4月上中旬用20%粉锈宁750~900 mL/hm2防治锈病和白粉病;5月上旬用25%的400~420 g/hm2戊唑醇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防治赤霉病,同时兼顾防治麦蜘蛛、麦穗蚜和粘虫。后期结合病虫防治进行根外追肥防止早衰和干热风(一喷多防),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改善籽粒品质。

6 适期收获

‘农麦176’后期熟相好,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为最佳。由于呼吸消耗,雨露淋溶,收获过迟,粒重下降,断穗、落粒,影响产量。

猜你喜欢
粒重纹枯病盐城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