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友熙,张玉能
张玉能教授,祖籍江苏南京,1943年生于湖北武汉,1967年于华中师大中文系毕业,1981年于复旦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追随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专攻西方美学。曾任华中师大美术系主任、华中师大图书馆长。1996至1997年,赴奥地利维也纳造型艺术科学院,跟从安东尼·格拉夫教授做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博士生导师,学科指导组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学会副会长等。张玉能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美学,在西方美学、实践美学、心理学美学和当代美育理论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术思想与理论成果,学术成就裴然,成为新实践美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美学要义》《西方文论思潮》《美学理论》《西方美学思潮》《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新实践美学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美学教程》《西方美学通史》第4、5卷;翻译著作有《德国古典美学》《秀美与尊严——席勒美学与艺术文集》《席勒散文选》《赫尔德美学文选》《审美教育书简》《席勒美学文集》等著作。
岳友熙:张先生,您好!三十多年来,您作为一名从事美学研究的资深学者,在美育理论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建树,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著作,这些成就在学术界都是备受推崇和认可的。您出版了《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美学要义》《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等;翻译了《秀美与尊严:席勒美学与艺术文集》《赫尔德美学文选》《审美教育书简》《席勒美学文集》等著作。请问,您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初心从事审美教育学术研究的呢?在浩瀚的美学领域里,您对审美教育为何如此重视呢?
张玉能:我一直十分关注审美教育问题,如前所述有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曾经是一名中学的语文老师,有着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当然这是一个潜在的原因,有时候是不自觉的。因为我这一辈子,就没有离开过学校的教学实践工作。从1961年当小学语文教师,到1967—1978年当中学语文教师,1981年以后当大学文艺学美学教师,始终都有一个审美教育的探索问题。要想站稳讲台,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各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于是审美教育就与我的职业生涯紧密结合起来了。尤其是后来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就是要培养中学语文教师,而且还在函授、夜大、语文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审美教育的问题,我不仅给学生讲美学课时需要把美学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而且还专门给语文教育硕士班开设了一门课,就是《美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因此,审美教育的问题始终成为我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从1980年选定了席勒美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以后,也就必然要研究审美教育问题。席勒的美学思想,主要就是阐述审美教育,如何用美、审美以及艺术来培育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人性完整的人,这是席勒美学思想的中心和关键。而且,席勒就是“审美教育”这个术语范畴的创立者,蔡元培提出了在中国要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一个中国审美教育的小高潮,这些都对中国的审美教育事业产生远大而又极为深刻的影响。而且,席勒所说的“审美教育”还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甚至就是恢复人性完整,改造异化社会,救赎人类灵魂,建设理想社会的唯一途径。因此,我们当然不能不深入研究,批判继承,发扬光大了。
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应该说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第一,审美教育可以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个思想不仅是席勒所强调的,也是备受马克思恩格斯推崇的重要教育思想。我们不能把审美教育仅仅理解为一种单纯的跳跳唱唱、写写画画的教育,实质上,通过美育来养成和提升受教育者的审美标准、审美理念、审美目标、审美品味、审美能力,这只是审美教育的一种直接的、切近的目的,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让所有人具有一切人的本质力量。席勒所说的是“人性完整的人”,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直截了当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概念。这个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自由发展的人,这种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恰恰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理想的人。第二,美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形式,它将智育、体育和德育的教育方式融为一体,使之达到最佳效果。这个教育方法和形式可以说是改变当前中国应试教育、急功近利教育、片面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策略和途径。因此,我在给学生讲美学或者“美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时,就十分强调要把审美教育深入到中学教师的每一堂课中,尤其是语文课中。美育的特征就是“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所以,审美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让学生沉浸在审美愉快和艺术享受的氛围之中,自由自觉地,非强制性地接受教育,在审美意象和审美意象世界、艺术形象和艺术形象世界的感受之中润物无声地深入学生们的灵魂,提升其人性,塑造其人格,在这里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将科学、伦理和艺术融为一炉,塑造完美人格,成就健全人生。塑造具有人的一切本质力量的人。针对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讲求智育第一、拼命推广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趋势和现象,我们主张素质教育,实行追求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就应该让我们的教师都有自觉进行全方位的审美教育的意识。这也是我们美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审美教育在我们当前的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是一个必须关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改革的重要方面。文化问题,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体现了文化在新的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搞好这一轮改革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人民和民族的文化素质的大提高,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的大飞跃。否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无法实现的。这一切,单靠行政命令或者群众运动是很难奏效的。只有审美教育的“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才可能形成人民和民族的自由自觉的行动,在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和世界文化优秀遗产的熏染下,才能使整个中华民族逐步提高素质,培育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完成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所以,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进行深化改革,必须运用审美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因此,审美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美好理想境界实现的根本性问题。
岳友熙:张先生,长久以来您一直站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前沿,以超前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的文化变革,创新美育应用与实践,将当代审美教育理论提到了一个新高度。那么,您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学术良知,使您自己从世界的、历史的、群体的和个人的角度来看待当代审美教育的呢?
张玉能:我的确是通过持续深化的学习来加深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领悟的。这个深化过程与学习研究席勒的美学思想和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密切相关。把审美教育提高到非常高的高度来论述的美学家首先是席勒,他说过:审美是人成为自由的人的前提,审美自由是能够让人实现政治自由的唯一道路。他把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王国→审美王国→自由王国。而且把审美教育视为人类恢复人性完整,建设理想社会的唯一途径。他之所以这样高度评价审美教育,就是要反对暴力革命。席勒的这种观点,当然在他那个时代是一种不够革命的保守观点,也没有真正抓住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然而在历经过暴风雨般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阶段,应该是一种有合理因素的观点。而且历史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那样的灾难性曲折道路,就是因为一直把暴力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视为解决一切社会矛盾的唯一法宝和不二法门,从而忽视了像审美教育这样的非暴力手段和自由自觉的活动。因此,在当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人的人性改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就是要靠文化和文明,要以各种文化来进行审美教育,来塑造人的灵魂,使人成为审美的人,进而成为道德自由和政治自由的人。蒋孔阳先生同样如此认识,不过,蒋先生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质,弘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推行以人生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人生论美学思想,颂扬“人是世界的美”“美在恒新恒异的创造中”“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从而极力推崇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看做塑造美好人生、美好性格、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这样就把席勒的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密切结合起来,突显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这些都使我在学习和研究审美教育问题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提高觉悟,把审美教育的问题,放在了一个比较合适的重要位置上。现在看来,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或者中国年轻一代培养的迫切任务,都在强调审美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岳友熙:张先生,您在当代美育理论领域内有着极高的造诣,学识渊博,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请问,在对当代美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论述时,您是以怎样的一种逻辑思路进行的呢?您是如何看待美育这门学科的性质、任务和方法的呢?
张玉能:关于审美教育(美育)的逻辑思路,我想,我在《美学要义》和《美学教程》等著作中已经大致阐述过了。从总体方面来看,审美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造就完整人格的教育;从具体的教育层面来看,审美教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并行不悖的一种教育方法和形式;从实际的教学实施方面来看,审美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应该是在进行各种具体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以及各门类知识课程(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中实施的一种特殊手段。
我认为,审美教育是有别于其它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提高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使人的审美观念能够与时俱进,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即具有人的一切本质力量的人。审美教育的特征就是:寓教于乐(以审美形象和艺术形象使人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教育),怡情养性(以审美形象和艺术形象提升和升华人的性格和灵魂),潜移默化(以审美形象和艺术形象使受教育者在长期不断的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自由自觉、非强制地、耳濡目染地接受教育)。审美教育的方式一般有:家庭审美教育,学校审美教育,社会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美美育(培养和提高人的感受美的能力和水平的美育阶段),立美美育(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美育阶段),创美美育(培养和提高人的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的美育阶段)。一般来说,感美美育主要是在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实施为宜,感美美育主要是在初中实施为宜,创新美育主要是在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实施为宜。不过,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隔断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在某些特殊的教育门类中是可以相应调整的。而且,在不同的具体教育门类和教学课程中,审美教育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进行具体的探索和实践。因此,审美教育的基本原理可以有大致的规范和规定,而审美教育的实践却是无限开放的领域,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美学工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合乎实际情况的审美教育探索。而且,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注意社会美育的实施,要把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作为一种战略任务来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岳友熙:张先生,您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大力提倡和强调“审美教育对完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等。请问,“审美教育对塑造完美人格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理依据是什么?如果有心理学方面依据的话,那应该是什么?
张玉能:审美教育有完善人格的作用,它的学理依据就是:审美教育作为形象直观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有着自由、全面、非强制的特点。人格,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不仅仅是指人的性格,也是人的心理活动、整体意识和一般思维方式的反映,并具有稳定性、倾向性的特征。人格的英文一词“personality”在拉丁文中是persona,即“面具”,以此来表示戏剧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的象征,这是最初“人格”的意义。人格是长期形成的,是长久以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包括先天因素(遗传)和后天因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甚至还包括文化制度),等等。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构成三大部分。其后,荣格(分析心理学学派代表人)提出内倾型、外倾性的两大人格类型,这两种人格类型再与思考、感情、感觉、直觉相结合,又分成了八个具体类型,即内倾思考、内倾感情、内倾感觉、内倾直觉、外倾思考、外倾感情、外倾感觉、外倾直觉等八个类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即一个普通人通过自我实现从而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通过以上列举的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理论观点的论述可以看出,人格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社会实践的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既有生活实践的作用,又有审美实践与艺术实践的影响,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保存和完善是人格得以完整、稳定、明晰的保证。因此,人的教育,特别是审美教育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审美教育能够使人格完善。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使审美无意识和审美潜意识得以形成和发展,而通过接受美育教育个人可以实现自我从普通人到非务实的自我实现者的超越;使思维型人格与艺术型人格得以完善,从而形成综合型人格;也能够促使内倾型人格和外倾型人格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格;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
岳友熙:张先生,您曾经注意到当代美育理论的“普遍化、实践化和科学化”现象,并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思维科学等诸多角度,证实了整合多种学科对突破已有审美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请问,你是怎样看待当代美育理论的“普遍化、实践化与科学化”问题的?这种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思维科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对美育学科的研究有何特殊意义?
张玉能: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三个方面,审美教育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把人的教育综合起来。这样才可能实现当代美育理论的“普泛化、实践化、科学化”。
人脑储存、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即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审美潜意识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培育和提升人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忽视深层审美心理中的审美潜意识结构。促进人的认知能力全面发展包含两个重要方面:审美教育实践和艺术教育实践。依靠美育与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们的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三种认识能力全面提高。
人类情感能力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需要与动机能力、态度与表情能力、体验与移情能力。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为实现情感驱动、定向和弥散作中介。具体说来,情感的需要与动机能力主要在于审美潜意识的审美意象世界,驱动着审美表象活跃起来进入审美过程;情感的态度与表情能力则主要在于审美潜意识的审美图式世界,决定着感知、表象、联想和想象的活动方向,集中审美的注意力,表明审美态度与审美表情;情感的体验与移情能力则主要在于审美潜意识的审美意象世界,让情感弥漫于审美意象世界,笼罩、渗透和融汇着认知和意志活动,实现主客体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由审美之境。所以,美育与艺术教育实践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培养和提高情感能力,完善情感能力结构,使其全面发展,然后再通过情感的中介作用,提升和完善人格境界,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人类有意志能力,根据意志构成意志能力又可以分为目标能力、决断能力、创造能力三种能力类型。不同的能力类型在人类审美实践活动和艺术创作欣赏活动中起到了不同作用,具体而言,它们分别作用于审美表象世界、审美图式世界和审美意象世界。审美潜意识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所以单一的意志能力是不可能让所有审美潜意识结构都发挥作用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意志能力来激活这些不同的结构层次,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才能表现出自由自觉活动的特征。只有通过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磨炼了人的意志提高了人的意志能力,才能使得人能够在成长、生存、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有坚定正确的精神指引;从感美教育、立美教育、创美教育三个方面来进行,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提升人的精神意志能力,在美育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岳友熙:张先生,您通过对当代美育理论研究,把审美教育理论的时代性与对人在精神层面持续健全发展的探求联系起来。请问,先生您这样做的出发意识和关怀是怎样的呢?
张玉能:我们之所以这样来考虑审美教育问题,主要是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理论学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认为,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各种社会形态之中,因生产力的限制和私有制的桎梏以及不合理的分工,个人得不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只能是片面的发展:将体力与脑力劳动分裂开来,人的各种本质力量和才能也被割裂开来。“集体”却在个人全面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关于这一点的论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多有提到,作为个人,唯有在集体中才能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唯有在集体中方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作者还在书中强调,只有当社会普遍具有了发达的生产力和达到一定程度的交往时,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就不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想要消灭私有制必须具备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唯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具有拥有全面交往形式和生产力的可能,才有可能把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化为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现代的个人能够消灭私有制,一是因为现代人今已经具备了消灭私有制的条件,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已经发展到了能够消灭私有制的程度。二是因为阶级对立达到了顶点。当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走向消亡之时就是个体与世界交往和现代社会生产力建立联系,走向联合之日。到那时,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人类自由自在的发展将不再是一句空话[1]79。恩格斯曾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到,为了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并最大化地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干,人类就需要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生活必需品将被大量生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2] 210。马克思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在古人看来,凡是人,无论被多么狭隘的民族、宗教、政治规定所束缚着,但依旧显现出生产的目的,而在现代世界,生产成为了人的目的,财富表现为生产的目的。但事实上,倘若撇开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来看,财富不正是人的自然力量,是人本身的自然力吗?财富是由人创造的,是人类智慧才能充分发挥的产物,是人类精神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的结果。人类的生产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资本主义经济阶段人的本质力量得不到完全发挥,而且人的内在本质的充分发挥显示为绝对的虚无,这是一种表现为全面异化的普遍物化过程[3]118。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曾提到未来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未来教育萌发于工厂制度,虽然未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但未来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就是将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作为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使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唯一道路。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受剥削和被逼服从分工的现象不再发生,脑力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全部消灭,劳动的目的不是仅仅维持生活;每个人得以全面发展,生产力得以显著提高,一切集体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整个社会的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135。从上述这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得知“人全面发展”的含义,就是指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等所有本质力量得到全面发展;也是指所有个体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当我们从深层审美心理的角度论述,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各种心理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具体的就是全面发展人的认知、心灵、精神等各个方面能力。
岳友熙:张先生,您曾明确指出,审美可以发展和健全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里培养和提升新型人才的智力结构所不可缺少的。请问,这在学理上应该如何解释?
张玉能:我认为,这必须从“人的本质”的多层次结构来理解。关于人的本质,历来都有不同的看法,诸如,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人是能使用工具劳动的动物(富兰克林),人是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人是文化的动物或符号的动物(卡西尔),等等。这些说法,我们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每一个定义却不能完全概括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的观点更加合理。马克思将“人的本质”视为一个系统并分为三个层次,马克思对人本质系统的三个层次进行了清晰明确的阐述:一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1]78;二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实践劳动[3]117;三是,人的类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马克思的三个著名论断,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唯物论的人的本质观的完整性。其中包括了三个层面:第一,人的内在本质的深层,即人的需要。通俗说来,就是一个人的需要决定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选择是怎样的;第二,人的内在本质的核心层,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亦即自由的实践劳动;第三,人的内在本质的现实表现层,即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于人的本质观点的一个完整系统,这三个层次是相辅相成的。可是,在长期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中,由于马克思的相关文献尚未公开发表,正统马克思主义一般都是只取其一个方面,特别是阶级关系这一个方面,来规定人的本质,格外注重人本质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片面化了,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这对认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不同层次及其整体的角度来对待人的本质,以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来塑造人的审美心理,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总而言之,人的需要本质、人的自由劳动本质、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三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实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够忘记人的需要本质和人的自由劳动本质,记得它们之间的辩证进化发展关系。为了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审美教育实践和艺术教育实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真正发挥了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自由自觉的特征,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之中,引导受教育者努力达到审美自由境界,我们就可以把人们培养造就为实现了人的全面本质的人,即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岳友熙:张先生,在我看来,您从事当代美育理论建构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对美育研究的科学性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借鉴和继承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请问,您认为我的看法正确吗?请您给作些更详细的解释好吗?
张玉能:你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的确,建构当代美育理论,必须强调美育研究的科学性,吸取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比如,深层心理学和深层审美心理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科学的新成果。还有关于人脑的研究就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心理根据。大脑和神经系统是人类进行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其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大脑的主体,它负责接收并处理全身各处传入的信息,进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加工整理后再输出信息,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人脑的构成和功能是经历了上百万年的进化得来的,是极为复杂的生命构成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大脑研究方面有了许多重要的发现,但大脑还有太多未知的功能和神秘的领域等着科学人员去探索和开发。我们知道,审美意识包括审美的显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等,现在我们分析研究审美意识与大脑结构、机能之间的关系都只能在脑科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现有的水平上来进行。不同的审美意识对应不同的大脑功能区域,这就出现了相对应的定位,即审美意识与大脑定位。另外,审美意识不单是局部功能区定位,也会参与与大脑整体的整合,人的深层心理结构的审美潜意识和无意识,活跃于大脑的中层和大脑的深层。为什么我们要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探索审美意识,是为了使审美意识的功能训练达到一个更佳的效果,对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岳友熙:张先生,在您看来审美教育的思辨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新突破是否会成为审美教育研究和发展想要步入现代科学的前端行列的关键因素?假如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们该怎样去具体掌握呢?希望您能给出一些具体可行,有创造性的建议吧,谢谢!
张玉能:这个问题是需要进行专门研究的。我认为,第一,应该建立审美心理学和审美教育的实验室。在这样的实验室里,设计各种各样的审美心理和艺术心理的审美教育具体方案,然后进行具体的实验,收集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实践分析,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审美教育的科学方案。第二,应该把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审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审美教育科学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审美教育单纯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脑子中。第三,建议我们的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一门审美教育实践课,把每一门课程的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设计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自己设计课程审美教育方案,到中学课堂进行实践,然后修改完善课程审美教育方案。这个课程也可以在师范生的课程教材教法的课程中进行,在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教案设计时,进行相应的美育基本原理和基本实践的教学和实习。当然,这些都是需要大家都来关心和实践的。我现在正在进行深层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就是希望在心理学方面有所深入,具体发展审美教育的研究。
岳友熙:张先生,谢谢您赐教!下次有机会继续向您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