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会议回答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13 个坚持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中,在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定里,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1]这为进一步做好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指明方向。
西藏作为祖国的西南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充分说明西藏在国家安全以及边疆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西藏除了存在同其他地区相同的主要矛盾之外,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同时,西藏民族构成多元,宗教文化氛围相比内地而言更浓厚一些。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西藏有其特殊的区情和社情。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西藏高校站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阵地,立足知识传授、思维培养与价值引领,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各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他们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纵观西藏现代教育发展史,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早期,各级各类学校虽没有明确开设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课程,但在民族理论课、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宣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中都涉及马克思主义“五观”的具体内容。进入21 世纪,西藏高校开始明确设立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程,具体为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这一时期,各种干部读本和教材相继出现,比如2000 年帕巴次诚和沈开运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通俗读本》,2001 年西藏大学刘庆慧、张廷芳、王春焕合著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读本》,2002年杨维周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讲座》,2004 年徐平、包智明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通俗读本》,2009 年牛治富主编的《西藏“四观两论”》,2012 年周松青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概要》等。这些教材和读本的编写,为全区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提供了纲目,推动了课程教学的发展。
西藏高校本科生除了学习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的公共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外,还需学习地方性的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概论》。以西藏大学为例,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概论共计36 学时,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同时,该课程也是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西藏大学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概论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成果之一,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目前,西藏高校根据现实发展需要,对课程本身进行调整,将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调整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增加了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概论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涵盖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宗教理论与政策、西藏革命史、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等。2018 年,根据西藏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教育工委的要求,教育厅从全区教育系统抽调部分专家学者,组织团队编写《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教材,力图不断完善教材体系和内容,推动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更是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个巨大优势。2019 年9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准确把握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统一性。从教学角度讲,系统性地讲授马克思主义“五观”,更能从全局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演变过程,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性和统一性。反过来,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内容作为贯穿教研工作的主线,也能更清晰地梳理五个观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五观”理论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相结合,增加了授课素材,使学生更易于结合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情境和场域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指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在实践中创造了历史,现实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坚持人民立场;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等。
“中华民族的形成,就向人们提出了如何认识中华民族的概念,如何认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这就涉及历史观的范畴。”[2]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待中国及中华民族的历史,就要基于大一统历史观,明确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脉;各民族均是历史的创造主体,都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历史做出了贡献;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形成的,而非观念的产物。
任何民族和国家的形成发展均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空间。当今中国,国土面积位居世界前列。此疆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有赖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每个民族的历史贡献。我国东面靠海,西面有诸如喜马拉雅山等天然屏障,民族间的内向交流频繁。历史上,既有中央政府在边疆设置管理机构以实现统合,也有中原及边疆各民族之间的民间经贸往来及文化交流,特别是汉民屯边、边民内迁等大规模或小规模的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在民族的空间分布上,既有聚居性,又有杂居性。各民族均有自己的传统聚居地,又并非仅限于此。例如,汉族主体部分聚居在东部,但也有一部分分布于边疆;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是分布广。民族间的流动、迁徙,自古至今都广泛地存在。可以说,各民族都为国家广袤疆域的开拓和守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此外,从国史及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看,各民族均是历史的参与者、书写者和见证者。吕思勉曾有云:“一国之民族,不宜过杂,亦不宜过纯。过杂则统理为难,过纯则改进不易。惟我中华,合极错杂之族以成国。”[3]当前中国民族构成的多元性,以及中华民族能够合诸民族以成一体,均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古代中国,尽管经历了政权更迭、战乱分和,但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坚持大一统思想,并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上层政权波动,下层的社会传统和民间交往交流交融却始终如一,毫不动摇。社会学家米尔斯认为,个体的人生,是在某个历史序列中演绎出来的。在理解更大的历史景观时,也必须思考它对于形形色色的个体的内在生命与外在生涯的意义。[4]从民族角度看,历朝历代的治世亦或乱世,均深刻地影响着每个民族的发展和民族间的关系。历史上的巅峰,无不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概莫能外。中华民族历久日大,也是各民族共同参与以及民族间频繁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共享历史叙事与集体记忆,你中与我、我中有你地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内涵丰富,包括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每个民族都具有民族特征、民族意识、民族性格等;民族现象存在,民族问题也会相应出现;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同阶级问题相联系、相区别;民族之间规模有大小,发展程度存在差异,但无优劣之分,一律平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自由联合;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追求独立解放等内容。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指向。“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以‘画最大的同心圆'的思想,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观教育的价值联系和价值共生。”[5]引导学生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国情,树立中华民族观,才能正确看待各民族和中华民族,正确认识多元和一体的辩证关系。首先,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必须以相应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看待中华民族的发展。其次,中华民族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产物。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图景中,各民族间的交往方式既有融合,也有冲突。“中国在分治的时代实际上是民族融合最多的时代,因为每个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势力,首先必须吸收它周边的少数民族,使其成为自己军队的一部分,这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成为传统了。”[6]最后,不同民族具有互补性和依存性,并逐步融凝成为一个内部交往频繁的中华民族统一体。回顾民族关系发展史,各民族在特定生存空间上上演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动格局,这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
此外,中华民族在发展中也形成自己的民族感情、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民族特性与精神,这均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学家钱穆曾谈及中华民族之特性,一曰坚韧性,二曰容和性。坚韧性表现在中华民族虽历经千锤百炼,但依旧能够凝聚团结起来,显示出强大的耐受力。例如,近代中国面临亡国亡种危机时,各族儿女齐心协力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涌现出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容和性表现在中华民族具有较强的化合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例如,不论各民族文化差异如何,都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共同生存与发展,中华民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辜鸿铭认为中华文明同欧美文明存在巨大的、根本性的差异,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是其生存之本,并将其同欧美民族区别开来。他概括出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华文明的特点,即深沉、博大、淳朴、灵敏,这些特点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头脑、脾性和情绪之中。[7]除了上述特性之外,中华民族还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这些也是各民族在一体多元的共生格局下共同融凝而成的。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我们认识包括国家的起源与本质、国家的发展和消亡、国家的类型、国家的职能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并非从来就有的。中国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存在要有相应的领土,中国的辽阔疆域就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守卫的。国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基于要素禀赋和优势而分工,开展商贸交换,建立起一体性的经济联系。例如,“汉藏民族间的茶马互市始于唐代,而宋、明两代最为兴盛。清代以后,两族间的贸易已扩大至茶马之外,无论贸易的规模或交换的种类,都已发展到更为广泛的程度。”[8]各民族间经济上的互通有无及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各民族也为国家治理贡献了集体智慧和力量。例如,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主张的和谐、大一统等思想,就是各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这些思想使各民族在中华帝国的框架下共存,维系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历代对中原进行统治的少数民族皇帝在围绕着如何维护大一统政治局面的问题时多会提出不分夷夏、一体包容的观点等……大一统思想有其广大深厚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它决不只是一两个民族的思想,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9]古代的大一统及和谐思想,是各民族对社会愿景的真切表达,同样也印证了大一统格局的真实存在。
近现代,中国转型迈向现代国家,各民族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如何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如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如何实现现代化是核心议题。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中国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饱受屈辱与磨难。此时,各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在艰苦的条件下,中华儿女坚定地守卫祖国,维护民族团结。新中国的成立,同样离不开每一个民族贡献的力量,离不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富强、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进步等成为各族儿女的共同心声和愿望。实现这一愿望的关键,在于现代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自此,现代化进程加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实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繁荣兴盛,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奋斗。也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市场经济活力迸发,城市化进程加快,各民族跨区域人口流动频繁,尤其是大量少数民族从西部流向东部地区,民族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各民族在推动现代化、共享现代化成果的同时,结成了一个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对这个利益共同体的认知,并非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现代化和日益强盛,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使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大大提升,各民族都深觉同国家命运、国家安全以及国家利益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带给各族儿女安全感、幸福感,各族儿女对国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包括文化何以产生、如何发展的规律,文化的本质、特性、功能、地位等内容,指明了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文化。
文化由民族创造出来,民族又由文化融凝到一起。这既反映出文化的创造主体,也反映出文化的功能作用。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看待中华文化,首先需明确中华文化内部构成多元,它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生存空间广袤,内部天然地形成三个阶梯,造就了多样化的地理、气候条件。在这种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各民族的人文发展也呈现出异质景观。多元文化间相互交流借鉴,取长补短,推动文明的共同进步,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尽管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但均能在中华文化内部和而不同。单一的、封闭的文化一旦面临外部文化的强势冲击时,就显示出脆弱性。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关键原因在于其兼收并蓄和包容开放,在于它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提供多样基因以供选择,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说,各民族共同贡献出来的文化多样性使中华文化呈现出了异彩纷呈和博大精深,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绵延久远和历久弥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各种异质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和谐共存共生的同时,还逐步发展出能够被各民族广泛认可接受的共同文化价值体系,这些文化价值体系又起到了凝聚、整合、团结各民族的作用。
文化认同是一个共同体内部更深层次的认同。各民族能够在共有精神家园中寻找精神支柱,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才会更加牢固、更加持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建立在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土壤之上,这个宝库是所有民族的集体智慧结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共建、共享的,也是每个民族普遍认同并守护的,每个民族都能在这个共有精神家园中寻找到栖息地和归属感。
马克思恩格斯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宗教问题,揭示了宗教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阐明宗教的本质和社会功能,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态度和原则。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既有本土产生的宗教,也有外部传入的宗教。首先,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无论哪种宗教都来源于社会存在。中国的多宗教并存格局,产生于中华民族的物质生产实践中,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其次,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中国多宗教并存格局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正是在和而不同的理念下,本土宗教继续发展,外来宗教逐步本土化。中华大地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存,丰富了中国的宗教文化体系。“两千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很少出现以宗教为背景的冲突和对抗,国家与社会对各种宗教和多样的民间信仰持开放态度,宗教信仰自由和民间信仰多样性获得尊重。”[10]最后,“宗教是一种积极性和消极性共生共存的现象,对社会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有消极作用的一面”,[11]要辩证地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宗教问题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宗教工作做不好,宗教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关系。回顾历史,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它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中的积极因素能够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适应。
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使其为促进社会安定和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为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服务。
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维度是多元的,“五观”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嵌合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无论从历史渊源、文化发展、现代国家建构等方面看,还是从经济生产、社会建设、民族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看,各民族都已结成一个内容广泛的、联系密切的共同体。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有历史的,有温度的,这个共同体并非机械式的“马赛克”拼凑,而是由各民族在互动交往中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守护的。各民族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性的同时共性因子不断增多,共同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作为部分,系统地、紧密地、互嵌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正是由于这种有机性结构,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统一整体,不是单纯地局限在部分之和,而是被赋予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具有较强的主动性、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既维护了整体的生命力,又促进了每个组成部分,即每个民族的长足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12]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结构和扎实学识,自身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关乎教学的实效性。人类划分了不同学科,但认识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现象,则需要多学科合力。为学生讲授清楚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缘何形成、形成机制是什么、如何演变、内部构成及内部要素间的关系如何等,并非易事,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例如,在讲述中华民族发展史时,必然会涉及地方史和国史的关系,边疆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互动,古代王朝国家和现代主权国家之间的区别,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往来等问题。如果教师自身学科背景单一,知识储备量较小,就很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内容讲得清晰明了、生动有趣。
因此,西藏高校应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师生比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优化专业结构,开展团队合作,以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享教学案例与资源,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关于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3]这为推动西藏高校的思政课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创新的面向包括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教学理念等。例如,从课程架构和内容上看,每一门思政课程内部及不同思政课之间,都存在相互关联性及整体性。将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就要求任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以开放的、系统的、整体的视域,吃透整套思政课教材,而非仅仅局限在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中,建立起课程之间的脉络并以多重视角讲授、阐释。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扎实的理论功底、透彻的学理分析、广博的知识储备回应学生,将中华民族观价值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
此外,西藏各高校也应在“大思政”格局之下,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培育和铸牢各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并非单一学科、专业能够完成。因此,充分利用校际资源及同一学校内部的院际资源显得尤为必要。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资源,探索专题教学、第二课堂、问题式、案例式、情景代入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多元互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构建以课堂为基础、内容为核心、教师为关键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现代媒介场域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技术手段选择更加多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4]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思政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各种慕课、名校公开课、微课资源等均可运用到西藏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案例的超时空供给。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思政教育,将新媒体新技术嵌入传统的现实教育空间,也为思政课注入了活力,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生动性和交互性。思政课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讲课形式、案例组合、教学技术选择等可以多样化。例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求学生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56个民族有所了解。西藏的主体民族是藏族,一些同学对发源于内地的部分民族不是很了解,出去交流的机会也有限。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载体,生动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其他民族的族称、来源、历史、服饰饮食文化、风俗习惯、歌舞艺术等。在实现教学内容有效传达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差异性、多样性中感知中华民族的伟大,感知中华文明的厚度与广度,使中华民族观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注重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思想与现实相结合、情感与理性相结合,其最终落脚点还在于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维护民族团结,自觉将人生同祖国命运,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结合起来的实践中。这意味着通过理论讲授为学生廓清一些问题,使学生勤学、明辨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笃实、践行。西藏是多民族聚居区,高校学生民族成分多元。在“大思政”格局下,应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生活、宣传广播等渠道开展立体化教育,歌舞晚会、艺术展览、社团活动等要采用多民族文化元素,为学生提供了解56 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校园科学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进各民族学生的互嵌式交往。例如,引导不同民族大学生混合住宿;鼓励各族同学在语言学习上互帮互助;丰富食堂饮食品种,让各民族学生有机会尝试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特色风味美食等。通过这些方式,增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使各民族学生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近了一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以更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更大,均需依靠各民族的勠力同心、团结一致。从历史上看,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统一性,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长足、稳定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从现在和未来看,这一点依旧很重要。因此,要不断推动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这个有机统一体,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铸牢西藏各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的必然要求。西藏高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立足国情、区情、社情,在理论教育中让学生树立起中华民族观,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同时,也要在现实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让学生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温度,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使他们自觉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