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噶氏家族发展考述

2020-12-10 03:39玖玛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洲 塔 玖玛草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甘肃兰州 730020)

公元6~7 世纪,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悉补野部族逐渐统一全藏,建立起强大的吐蕃,势力扩张到今青海、甘肃、四川一带。在此过程中,噶尔家族禄东赞一支,为吐蕃的兴旺发达贡献突出。然而,禄东赞及其子孙虽对吐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终因未能逃脱家族功高盖主而遭到灭门的历史政治定律。其中幸存者投唐,逐渐以“论”为姓,为唐王朝建功立业,延续了噶氏家族的政治风采。直到明中叶,绵亘近十个世纪。明代以后,噶氏家族后裔逐渐分散,一部分居住在康区,成为四川德格土司一支,一部分居住在甘南成为卓尼土司一支。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噶氏家族的探讨基本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明代以前噶氏家族后裔的考述;[1]一是关注于噶氏家族在民族关系方面的作用,[2]对于明代以后噶氏家族的去向没有明确的考述。本文综合藏汉文献对噶氏家族在吐蕃的兴起和没落、入唐以后为唐王朝建功立业以及唐末至宋明以后噶氏家族的延续作一系统梳理和考证。

一、吐蕃时期的噶氏家族

噶氏家族在吐蕃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地位,曾为吐蕃的兴旺发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因文成公主入蕃而闻名于世的噶尔·东赞(亦称禄东赞),是吐蕃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史载:“东赞不知书,性明毅,用兵有节制,吐蕃倚之,遂为强国。”①《新唐书·吐蕃传》卷216。《旧唐书·吐蕃传》亦载:“禄东赞蒆氏,虽不识文记,而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帅,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

对于噶氏家族的渊源,从《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的《小邦邦伯与家臣》记载②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本文引用其中《大事记年》《赞普传记》《小邦邦伯与家臣》三部分译文,及《语词释义》《名物疏证》两部分注释,1980年民族出版社版本。可知,噶氏家族原是古代十二小邦之一的苏毗家臣。苏毗被兼并于悉补野部之后,噶氏家族成为吐蕃政权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并委以重任。如《赞普传记》二载,囊日伦赞赞普时,有噶尔·赤札孜门任大相。号称“贤明、果断、刚直”;青年的松赞干布任赞普时,噶尔·芒相松囊任大相。再后噶尔·东赞域宋任大相。①对于赤札孜门、芒相松囊与禄东赞是否有亲属关系,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王忠著《新唐书吐蕃传笺证》(1958年科学出版社,第26页)认为芒霞孙囊(即芒相松囊)是东赞之长兄。王尧著《唐拨川郡王事迹考》(载《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3期,第40页)认为赤札孜门为该族中秉政第一人,或为东赞之祖,芒相松囊或为东赞之父。五世达赖喇嘛在《西藏王臣记》(五世达赖.西藏王臣记[M].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3)第十二章中说禄东赞是嘎·东默哈赤(mgar-stong-mas-khri-chgs)之子。

(一)噶尔·东赞摄政

汉籍所载噶尔·东赞的姓氏,记述各异②《通典·吐蕃》作“钦陵姓薛氏,其父禄东赞。”《唐会要·吐蕃》作“禄东(赞)姓蒆氏。”《旧唐书·吐蕃书·吐蕃传》作“禄东(赞)姓蒆氏。”《册府元龟·外臣部·才智》作“薛赞婆为吐蕃首领,其父禄东赞。”《新唐书·吐蕃传》作“大论薛禄东赞。”。日本学者佐藤长认为,“蒆”“薛”二字均为误字,疑是“萼”(ngar)之误,“萼禄”表示噶氏(P.304)[3]。李方柱考证:“各书记载不同,显然有错误的地方。敦煌史料说他的藏文姓是mgar或gar。依唐时译吐蕃音的常例,u'shan薛字似乎最适宜。薛字《广韵》读ngat,以ng-对藏文mg-或g-,以-t对藏文的-r,正合乎当时对音的通例。《新唐书》薛字当是字之误,《旧唐书》蒆字可能是薛字ngat 或ngjat,或是薛ngjat 字之误。因此我以为他的姓mgar,也许有两种或三种对音,因此各书所沿用的错误也不一致。”[4]

继任大相的噶尔·东赞,辅佐松赞干布,在内政外交上可谓功勋卓著[5]。在外交方面,先后出使尼泊尔和唐朝,使吐蕃分别与之和亲结好,展示了优秀的外交才华。在制度建设等方面,噶尔·东赞也有一系列的建树。公元653年,大相东赞致力于整顿税务并制定了“牛腿税”(གནག་ལིབྱིངོས)。这是吐蕃征收牧业税的开始,取全牛的四分之一。这一税则,成为吐蕃一项重要经济来源。畜牧业税收的颁布和实行,使吐蕃能紧紧地控制畜牧业生产者,按期收取赋税,对居无常所的游牧部落的管理得到加强;同时又保证政府的收入,赋税制度也较之以前更加完备。此年由达延莽布支(ད་རྒྱལི་མངོ་པོསྦྱོ་རྗེསྐྱེ)征收农田赋税,还任命布金赞(སྤག་གྱེབྱིམ་རྩིན)和玛琼(རྨ་ཆུངོ)为象雄度支官(མངོན་དཔོསྦྱོན)。③度支官,即岸奔(མངོན་དཔོསྦྱོན),《白史》解释为“宗本”(རྫོསྦྱོངོ་དཔོསྦྱོན),是地方财务官。公元654年,大论东赞于蒙布赛拉宗(རྨངོ་པུ་སྲལི་མཛོཛོངོ)集会,区分“告”(རྒོསྦྱོད)和“庸”(གཡུངོ),前者是指从军的武士阶层,后者指地位低下从事生产的人员,有的将“庸”直接译为奴隶。松赞干布时就曾经分过“告”和“庸”。同年噶尔·东赞进行了见于记载的吐蕃最早的一次户口清查,建立了户口册制,为征发户丁服劳役,征集兵马、粮草即所谓的大料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公元655年,他写定法律条文并颁布了成文法。[6]

噶尔·东赞推行了一系列强国之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壮大了吐蕃的势力,为吐蕃向外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完成了松赞干布的未竟事业,即统一事业。从公元656年开始,噶尔·东赞向东部用兵,此年阴历12 月,他亲自率军十二万人,进攻与吐谷浑关系极密切的白兰残部,苦战三日,杀死白兰千余人[7],彻底击溃白兰部,白兰从此失去独立,成为吐蕃的属民。与此同时,噶尔·东赞采取积极和好的策略与唐通好,分别于公元657 年、公元658 年先后派人向唐献礼请婚。于公元659 年,用兵吐谷浑,至663 年,最终使立国约三百五十年的吐谷浑全部并入吐蕃的版图。至此,青藏高原大部处于吐蕃的统治下,再也没有与其抗衡的部族和政权,噶尔·东赞为松赞干布的统一事业画上了句号。此后几年间,噶尔·东赞一直住在被征服的吐谷浑境内,处理善后事宣,建立吐蕃的统治体系。其次,噶尔·东赞在攻打吐谷浑的同时,密切注意着周边的邻国和地区。在对吐谷浑战争即将结束时,便用兵西域,从吐蕃的统一战争转为扩张战争。西域当时都归唐朝统治,唐朝在西域设置有都护府和众多的羁縻州。西域处于中西交通要道,自古以来驼铃声不绝于道,伴随着来来往往的商队,也给当地人带来五光十色的文化,以及富饶和繁荣的经济。同样,绿洲中的文明和财富对吐蕃也有无限的诱惑。公元662 年(龙朔二年),吐蕃成功策动疏勒、弓月、龟兹等地的亲蕃势力反叛唐朝,使唐朝失去对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的控制。公元663 年(唐龙朔三年),弓月等部投靠吐蕃,使于阗(今新疆和田县境)也受到了威胁。公元665 年(麟德二年),疏勒、弓月二部又引吐蕃军队攻打于阗,命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废址)都督崔知辩等领兵援救。吐蕃在经济上遭到很大的损失,吐蕃军团遂放弃对于阗的围攻①从《通典》卷190吐蕃条所载论钦陵的一段话中可知,崔知辩用围魏救赵计,突袭吐蕃后方。钦陵曾说:“和事曾未毕,已为好攻人崔知辩从五俟斤(西突厥右五弩失毕部——引者)路,乘我间隙,疮痍我众,驱掠牛羊,盖以万计。”。公元667年(乾封二年),唐册立的西突厥继往绝可汗史那步真卒,部将李遮匐统部自立,归附吐蕃。噶尔·东赞执政时期,吐蕃的军队虽然并未动摇唐朝对西域的统治,但吐蕃成功地打入了这个民族众多、局面复杂的地区,找到了自己的立脚点和盟友;噶尔·东赞的谋略使吐蕃也取得了某种发言权,一直到吐蕃分裂期间,在各种势力纠缠不清的中亚历史中也有吐蕃的一份。而此时大食帝国不断向东扩张,攻占吐火罗等地,于是唐、吐蕃、大食成了争夺中亚的三大势力。[8]

公元666 年,噶尔·东赞从吐谷浑境内返回,不幸途中患病,于第二年去世。对于禄东赞的功绩,藏文史料云:“在上者深沉要数松赞赞普,在下者贤明要数东赞域松。王如苍天神灵覆罩一切,臣如大地承受万钩”。[9]把他和吐蕃开国赞普相提并论,加以称赞,予以很高的荣誉。后来的五世达赖曾高度评价噶尔·东赞:“他所作政教相辅事业,不仅对吐蕃国王尽忠职守,对吐蕃人民也留下了难忘的德泽。”[10]汉文史料对他也有相当好的赞许②《通典·吐蕃》载:“郭元振谓钦陵曰:论先考东赞以宏才大略,服事先朝,结好通亲,荷荣承宠。”《唐会要·吐蕃》载:“禄东(赞)……有谋略。”《旧唐书·吐蕃》载:“禄东赞虽不识文记,而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帅,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册府元龟·外臣部·贤行》云:“(唐太宗)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在唐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性格开朗,毅力坚强,擅长口才,善于用兵,威服氐羌的杰出人物。再从以上近三十个春秋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看,松赞干布在世时,他鉴察出邦色苏孜的叛逆企图,保护了赞普;出任使者,与唐和亲交好,提高了吐蕃在东亚南部的地位。松赞干布去世以后,他辅佐幼主芒松芒赞,又消灭了叛臣倭美岱类赞,主持会盟,制订法律,规定税则,统计户口,划分阶级,建立军事体制,并亲率士卒进军白兰,征服吐谷浑,扩大版图,使吐蕃迅速向前发展。在拉萨大昭寺的殿堂里,树立着他的塑像,就是藏族广大人民对他的无限尊崇与永久怀念。

(二)噶尔·赞悉若多布担任大相

《册府元色·外臣部·才智》载:东赞有子五人,“长曰赞悉若,次钦陆(陵字之误)、次赞盛、次悉多于、次勃论”③《册府元龟·外臣部·才智》,第11322页下。《吐蕃史稿》按敦煌吐蕃文献《大事记年》等所载,考证到禄东赞五子相应的藏文名称:噶尔·赞悉若多布(མགརོ་བོཙན་སྙི་ལྡོསྦྱོམ་བུ),即汉文史书中的赞悉若;噶尔·钦陵赞卓(མགརོ་ཁྲིབྱི་འིབྲིབྱིངོ་བོཙན་བྲིསྦྱོད),即《旧唐书》中的钦陵,《资治通鉴》音译为“起政”,即(ཁྲིབྱི་འིབྲིབྱིངོ),比“钦陵”更接近藏文读音;噶尔·政赞藏顿(མགརོ་འིབྲིབྱིངོ་བོཙན་རྩིངོ་སྟསྦྱོངོ),即汉文史书中的赞婆;噶尔·达古日耸(མགརོ་སྟ་གུ་རོ་ཟུམ)即为汉文史书中的悉多于(སྟ་གུ་རུ);噶尔·赞碾恭顿(མགརོ་བོཙན་ཉབྱིན་གུངོ་སྟསྦྱོན),似为汉文史书中所载噶尔东赞的第五子勃伦赞刃(参见才让.吐蕃史稿[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苏晋仁在《唐蕃噶尔(论氏)世家》一文中考证在汉文文献中,对赞悉若颇乏了解,所以有的根本不提;有的虽然提到,也没有任何内容;有的则说他早死,至于他的业绩,更是一无所知了。但是藏文《大事记年》,从公元673年起,就记载噶尔·赞业多布(mgar-bcan-snya-ldom-bu)的事迹(P.103)。《新传笺证》说,高宗显庆五年,禄东赞遣其子将兵击吐谷浑的起政,就是尊业多布(即赞业多布,P.36)。张说在《拨川郡王碑》中叙述论弓仁的先世,是“曾祖赞,祖尊,父陵”。按弓仁是钦陵之子,祖父则是禄东赞,说曾祖赞,明显记错了一代。至于祖尊的“尊”字,疑即指尊业多布,因为他是继东赞任大论13年,钦陵又继他之后为大论,所以唐人讹传,把他作为钦陵的上一辈,故而多出了一代。实际他与钦陵是兄弟,是同辈。。据史载,禄东赞的五个儿子皆有才干,在噶尔·东赞去世后,其家族仍保持着显赫的地位,钦陵兄弟执掌着吐蕃的军政大权。噶尔·东赞死后,关于大相的人选,吐蕃的一些官员、百姓认为韦·松囊(དབོའིས་སུམ་སྣོངོ)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年少的赞普芒松芒赞与众大臣密商之后,认为噶尔·悉若多布更为合适,遂任命为大相并以韦·松囊为副职,但松囊不久去世,赞悉若多布一个人独揽大权。[11]

禄东赞长子噶尔·悉若多布被任命为大相后,续推行其父挺进西域的战略。自公元670 年(唐咸享元年)阴历4 月,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唐乃放弃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12]吐蕃第一次在西域取得了重大成功。公元680 年(唐永隆元年),噶氏兄弟在对西域继续用兵遭到唐军重创之后,便推行南下计划。此年吐蕃军队在西南羌民等协助下,攻陷安戎城(四川马尔康县东南或言四川理县薛城镇),并派兵把守。之后,吐蕃势力进入云南,西洱诸蛮(今洱海地区)纷纷归降吐蕃,吐蕃第一次在云南打开局面。钦陵兄弟四面出击,吐蕃的疆域不断扩大,(吐蕃)“东接凉、松、茂、嶲等州,南临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比。”[13]

自680 年(唐高宗永隆元年)至684 年五年中,《大事记年》每年都有大论赞聂在各地举行会盟的记载,①《大事记年》:龙年(高宗永隆元年),大论赞聂于“札”之牟尔垓集会(议盟)。冬,于屯瓦滂之牦牛塘,由大论聂,论钦陵二人集会(议盟)。蛇年(高宗开耀元年,681),夏,大论赞聂由悉立河谷集会议盟。马年(高宗永淳元年,682),大论赞聂于局然木集会议盟。羊年(高宗弘道元年,683),大论赞聂于“札”之牟尔垓集会议盟。猴年(中宗嗣圣元年,684)大论赞聂于“伍茹”之“热干本”集会议盟(P.104-105)。这数年他都在忙于内部的协调工作。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唐蕃双方都举行了悼念活动。公元683 年(弘道元年),吐蕃举行了祭祀文成公主的活动。公元684 年(嗣圣元年),大相在中心如召集会议,解决吐谷浑等地的纠纷。吐蕃国内牛疫流行,为了减少传染,将患瘟疫的牲畜集中埋掉,自然灾害等使吐蕃暂时停止军事活动。到了685 年(武太后垂拱元年),大论噶尔·悉若多布与同族兄弟噶尔·芒碾达乍布,互相残杀,但并未影响噶氏家族在吐蕃的政治地位。噶尔·赞悉若多布至死时共任大相13年,在其执政期间,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嶲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14]

(三)钦陵继任大相

论钦陵是禄东赞的第二子,藏文全名是钦陵卓(mgan-blon-khri-bring-btsan-brod)。钦陵继任吐蕃的大相,噶氏家族仍然掌握了吐蕃的大权。②敦煌吐蕃历史文献《大相世系》中说悉若之后由莽布支拉松担任大相、不久他被降罪,由乞力徐担任大相,乞力徐之后才由钦陵任大相。按《大事记年》莽布支拉松和乞力徐任大相在赤德祖赞时期,《大相世系》所载有误。在他执政期间,吐蕃和唐朝在西域的争夺激烈。

论钦陵自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即曾率领军队攻打吐谷浑。670年(咸享元年)大败唐名将薛仁贵于青海的大非川(在今青海西宁市西海子大草原)。公元687年(垂拱三年)钦陵率吐蕃军队涌入西域,《大事记年》载:“至猪年(武后重拱三年,公元687 年),赞普驻于年噶尔,论钦陵引兵到突厥苦先(库车)(དྲུ་གུ་ཟོན་ཡུལི་དུ་དྲངོས)之地。”[15]公元689 年(永昌元年),钦陵因取得胜利,遂从西域返回。此年吐蕃的一位公主出嫁吐谷浑小王,吐谷浑虽为吐蕃所统辖,但吐蕃仍保留了其王室。

为了和唐朝在西域的争夺做准备,公元690年(天授元年),钦陵亲自主持了两次集会,整顿内政,在大藏立红册制,制定约如(གཡསྦྱོ་རུ)之农田赋税。公元691 年(天授二年),清理土地赋税并统计绝户数字,征集兵丁。

自噶氏专权以来,吐蕃连续对外用兵达三十多年,大量的青壮年纷纷开赴战场,使正常的社会生产受到影响,并且连年的战争劳民伤财,平民的负担不断加重。从郭元振的上书可知,厌战的情绪在吐蕃社会逐步蔓延开来。郭元振云:“吐蕃百姓疲于徭戍,早愿和亲;钦陵利于统兵专制,独不欲归款。”[16]在吐蕃,尤其是吐蕃统治下的周边部落,不堪于吐蕃征发之苦,寻找机会脱离吐蕃的统治。公元689 年六诏之一的浪穹诏首领傍时昔等二十五部从吐蕃改投唐朝。公元692年,吐蕃属下的党项部落万余人降唐,唐分置十州。此年阴历5 月,吐蕃酋长曷苏亦请求内附,唐派张玄遇率精卒二万前去迎接,至大渡河时,事情败露,吐蕃逮捕了曷苏。而此年昝垂羌蛮八千余人内附。在这种形势下,吐蕃虽在西域得势,但无法进一步拓展。此年,唐册立的兴昔亡可汗二世阿史那元庆被唐酷吏来俊臣织罪见诛[17],其子阿史那馁子投靠吐蕃,吐蕃册其为西突厥可汗,统领十姓。而武则天始终没有忘记夺回安西四镇,命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同阿史那忠节率军击吐蕃。结果王孝杰于696 年(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在甘肃的素罗汗山(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倾山附近)被论钦陵打败,钦陵成为了吐蕃开拓疆土的有功将领。

在论钦陵和唐朝争夺西域不断取得胜利时,王室和噶氏家族间的矛盾逐渐加深。这位成年的赤都松赞普③这位赞普,据载:“赤都松赞普,年虽幼冲,曾刀砍野猪,以脚绊栓扣野牛,抓捏虎耳等异行,除深沉谋虑之外,加以武艺精湛,圣明远超他人。”(王尧,陈践.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141.)不动声色地展开了夺回权力的行动。公元695 年,赞普亲自下令杀噶尔·赞碾恭顿(མགརོ་བོཙན་ཉབྱིན་གུངོ་སྟསྦྱོན)。赞普对钦陵的猜忌之心愈烈,敦煌吐蕃历史文书P.T.1287 号卷子中的《赤都松赞普传》内赤都松赞普的一首长歌,反映了王室与噶氏家族之间的矛盾之激烈,其中唱道:

加布(བྱ་པུ།,噶氏家族的封地)小河谷/平民欲称王/噶氏子想当王/蛤蟆想飞天/平民想成王/泉水想倒流/磐石想倒滚/加答议纷纷/即使能土圾/香波高山顶/休想能到达/……/吐蕃悉勃野王/尔等想代替/悉勃野嗣不断/……[18]

《旧唐书·吐蕃传》也有记载:“吐蕃自论钦陵兄弟专统兵马,钦陵每居中用事,诸弟分据方面,赞婆则专在东境……圣历二年,其赞普器努悉弄(即墀都松)年渐长,乃与其大臣论岩等密图之……(钦陵)遂自杀……赞婆率所部千余人及其兄子莽布支等来降。”

这两则汉藏史料充分表明吐蕃王室和噶氏家族的矛盾不可调和。噶氏虽然专权,但还动摇不了王室的根基。这次赞普和贵族间的权力斗争牵扯到很多人,并成为斗争的牺牲品。公元698 年,论钦陵在青海统兵,赞普以狩猎为名,集合军队诛杀钦陵党羽二千多人,并召钦陵。机警的钦陵已知大祸临头,遂拥兵自重,赞普率军讨伐,而钦陵的军队忠于赞普,未战而溃,钦陵自杀。①因钦陵藏文记作“赤政赞卓”,或言赞卓即“赞婆”,得出钦陵、赞婆实为一人的结论,并进而指出钦陵未自杀而降唐了。按郭元振所说“论之英名,籍甚遐外”,名扬四方,并且亲自与唐人打过多次交道,唐朝是很熟悉他的,不可能将他与赞婆混为一谈,因而二者并非一人。对于赞婆,《旧唐书·吐蕃传》上(P.5225)、《新唐书·吐蕃传》上(P.6080)则记载是他负责吐蕃东部方面军事的将领,是一位有才略的指挥者。

纵观论钦陵一生,他转战各地,出生入死,开拓了吐蕃的疆域,稳固了吐蕃的统治,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此外,禄东赞的四子悉多于②悉多于的藏文全称是噶尔·达古日耸(mgar-sta-gu-yung),《大事记年》(太后垂拱三年687)载:“坌达延墀松与努布·芒碾细赞、噶尔·达古日耸三人于‘桑松园’集会议盟”;(太后延载元年694)又记:“噶尔·达古为粟特人所擒。”和五子勃论③王尧《唐拨川郡王事迹考》(载《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3期)考证blon恐是“论”的译音,不是专名;苏晋仁《唐蕃噶尔(论氏)世家》(《中国藏学》1991年第4期)考证噶尔·赞碾恭顿(mgar-btsan-nyen-gung-nton)与勃论赞刃,当即一人。在政治舞台上也很活跃,为吐蕃建功颇多。实际上在论钦陵自杀之前,噶氏家族在吐蕃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其四弟悉多于作为主持西域方面军事的将领,和粟特人作战时,被粟特人所擒,最终为吐蕃献身;五弟勃论以叛离的罪名,而遭杀身之祸。噶氏家族至论钦陵一代,基本上结束了在吐蕃的政治生涯,伴随着论钦陵之弟投唐,噶氏家族逐渐融入了唐朝。

二、入唐后的噶氏家族

伴随着钦陵悲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噶氏家族结束了在吐蕃的辉煌时代。公元698年(圣历元年)都松芒波杰赞普掌权以后,亲征青海,钦陵兵败于宗喀(今青海湟中)自杀。结束了东赞、赞聂多布与钦陵两代六十年来控制吐蕃地方政权的局面。公元699 年,赞婆和钦陵之子论弓仁二人投奔唐朝,开启了噶氏家族的新里程。在唐朝他们以“论”为姓。从禄东赞第三子赞婆;第三代莽布支、论弓仁;第四代论诚节、论旧久;第五代论惟清、论惟良、论惟贞、论惟贤、论惟明;第六代论辅鼎、论倜、论俶。论傪、论偕、论伾、论倚;第七代论晃、论安等约五代子孙仕唐,并为唐朝建功立业。

(一)赞婆投唐

薛赞婆(藏文对音为mgar-btsan-ba)为吐蕃首领……“东赞死,钦陵兄弟后专其国……诸弟分提方面,赞婆则专在东境,与中国为邻三十余年,尝为边患。”[19]说明从他投降唐的699 年上推三十年,则在670年左右已出任军职,三十余年镇守吐蕃东部边疆,成为唐朝的边患,为吐蕃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699 年,当钦陵悲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其弟弟赞婆和钦陵之子莽布支二人却投奔唐朝。武则天闻知,大喜过望,命左武卫铠曹参军郭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带骑兵去边境迎接。赞婆投降对于吐蕃的震动很大,引起连锁反应,所以唐朝专门派娄师德安抚从吐蕃来的降人。接着又有原被吐蕃统制的吐谷浑部落数千人归降,赞婆的影响之大可见。

赞婆投唐,到长安后,武则天遺羽林飞骑郊迎。庚戌,赐宴武威殿,授辅国大将军,封归德郡王,赐丹书铁券。唐朝对他的归降,奖掖宠锡。①对此,汉文史籍记载较详。“十月丁亥,吐蕃首领赞婆来。”(《新书·则天皇后本纪》P.100)“赞婆率所部千余人及其兄子莽布支等来降,则天遺羽林飞骑郊外迎之,授赞婆辅国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年,封归德郡王,优赐甚厚。”(《旧唐书·吐蕃传》P.5226);“则天圣历二年十月,首领赞婆至,遣羽林飞骑郊外迎之。庚戌,宴赞婆于武威殿,极欢而罢。”(《册府元色·外臣部褒异》P.11443下);“赞婆以所部及兄子莽布支等款塞,遣羽林飞骑迎劳,擢赞婆特进、辅国大将军、归德郡王……皆赐铁券,礼尉良厚。”(《新唐书·吐蕃传》P.6080)赞婆降后,领部兵“戍河源”[20]。死后,“赠特进、安西大都护”[21]。作为一代名将的赞婆降唐,“是噶尔家族生命史上一次大转折,也是汉藏民族上层相互融合的具体象征。汉藏双方互有往来,这在历史上是不鲜见的事实,如唐人徐敬业,因为反对武则天篡权,起兵失败,他的后代徐舍人逃到吐蕃作了官吏,便是例证。”[22]莽布支②《新唐书传笺证》谓莽布支似即论弓仁(P.56),《名物流证》也认为“莽布支又名论弓”(P.246),但是从唐朝对他们的授官封爵看,《武后实录》以莽布支为左羽林卫员外大将军,封安国公;《拨川郡王碑》论弓授左玉钤卫将军,封酒泉郡开国公,二人明显不同,则莽布支不是论弓仁,至为明确。当降唐时,他们的叔叔赞婆封王爵,他们都封公爵,其间相差一等。《实录》又说莽布支是赞婆的兄子。弓仁是钦陵之子,《通鉴》记得很明确(P.6540)。苏晋仁《唐蕃噶尔(论氏)世家》,(《中国藏学》1991年第4期)认为“赞婆还有一兄是赞业多布、所以莽布支疑是赞业之子。”是禄东赞之孙,随赞婆一起投奔唐王朝的。莽布支临逃前他曾唱道:“……今后我主是,唐王名三郎。……”[23]

(二)论弓仁

论弓仁(又作躬仁),钦陵之子。圣历二年(699年),继赞婆之后投奔唐王朝,统率所属吐谷浑人七千帐来归顺③张说:《拨川郡王碑》(《全唐文》卷二二七)云:“是岁(669)吐蕃大下,公勒兵境土,纵谍招之。其吐谷浑以论家世恩,又曰仁人东矣,从之者七千。”《新唐书·论弓仁传》卷110载:“论弓仁,本吐蕃族也,父钦陵,世相其国,圣历二年(669),弓仁以所统吐谷浑七千帐自归,授左玉钤卫将军,封酒泉郡公,神龙三年(707年)为期方军前锋游弈使,时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弓仁以兵出诺真水,草心山为逻卫。”。“宰相为论,因而氏焉”[24],从此内地就有了“论”姓。

论弓仁到唐后,受到重用,被委以“左玉铃卫将军”,封酒泉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25]后因战功卓著,屡有封赏,《论公神道碑》载他是云麾将军,《元和姓纂》载他是右武卫大将军。公元707 年(神龙三年)任朔方军前锋游弈使,出兵诺真水(在内蒙达尔茂明安联合旗境),守卫草心山等地。“开元初,突厥九姓乱,弓仁引军度漠,途白柽林,收火拔部喻多真种落,降之。趯跌思太叛,战赤柳涧。弓仁骑才五百,自新保进,时四环之,众不敌,弓仁椎牛誓士自若,再宿溃围出,人服其壮。凡阅大小战数百,未尝负,赐宝玉、甲第、良田,等列莫与比。累迁左骁卫大将军、朔方副大使。会病,玄宗遣上医驰视。卒,年六十六,赠拨川郡王,溢曰忠。”[26]

《论公神道碑》对其治军和战绩,评价极高,认为他治兵有方“坚三,利五刃,偶拳勇,齐力信”,而且是赏罚分明,提高军队战斗力,尤其是上下一心,所谓“赏千夫一心,接獯验犹蚊蚋,卧沙塞如袵席”。他本人二十余年兢兢业业,“荐居露食”,“人不堪其勤”,而他却“不改其节”。他经历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不但征战无数,而且“兵有全胜”,被朝廷赐与甲第良田,锦衣宝玉,极为丰厚;终因积劳生疹,于开元十一年(723)四月逝去,年六十岁。[27]

(三)论诚节和论旧久

论弓仁子论诚节,《奉天录》《元和姓纂》作成节,[28]又名卢,其父死后,“袭官封,继事业”。[29]曾任朔方节度副使,开府仪同三司,并任鸿胪卿。公元758 年(至德三年)正月命论诚节袭拨川郡王位,实封一百户,后又拜右全吾卫大将军,知阶州事。“安史之乱”时,玄宗避地于巴蜀,肃宗起兵东讨。论诚节“帅子弟及家僮以牧马千驷,罄其财用,以奉禁旅”④吕元膺的《骠骑大将军论公神道碑》,《全唐文》巻470。《全唐文》巻417有党衮《谢除考功郎中知制诰表》,谓“伏奉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恩制,授臣考功郎中,余如故,猥降诏书,特荣新命,祗荷殊造,若无所容”。。在灵武(今甘肃灵武县)扈从肃宗,建有战功,任鸿胪卿。代宗宝应二年(763),论诚卒,封武威郡王,赐太子太傅。

论弓仁次子旧久,又名论诚信,父卒后拜为郎将,后又进拜为大将军。常衮《授论诚信等开府仪同三司制》言:“敕大将军论诚信等,咸有将才,早彰臣节,或往参缔构,业著总干,或近历艰难,功高负鞫,录功行庆,启号覃思,宣疏五等之封,更宠三司之任。诚信等可开府仪同三司。”[30]足见论诚信也对唐朝立下过不少功勋。

(四)论诚节五子

《古今姓氏书辨证》载论诚节有五子,①(宋)邓明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32“论”姓,诚节有五子,次第为惟清、惟良、惟贞、惟贤、惟明。(P.5上)守山阁丛书刊本。即论惟清、论惟良、论惟贞、论惟贤、论惟明,皆娴熟兵马,英勇善战闻名当时。

论惟清,又名论怀义,是论诚节之长子,曾袭河东节度副使,武威郡王。“安史之乱”后,天下兵马元帅李豫(后登基,是为代宗),推选惟清任先锋讨击使。在以后的年代,他以军功逐渐升任行银州(故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刺史、银夏绥(今陕西绥德县一带)麟(今陕西神木县一带)四州兵马使、朔方节度副使,开府仪同三司。常衮曾称赞其“智谋沉果,政理甄详,资忠之诚,表于奉上;干事之用,闻于在公;佐戒律以成师,布藩条以训俗;翟士开辟,訚阴府宁;威怀相济,声实惟允。”[31]广德二年之后,常衮撰《授论惟清朔方节度副使制》云:“敕:银夏绥麟等四州兵马使、同朔方节度副使、开府仪同三司、前行银州刺史兼归德州都督、武威郡王论惟清,智谋沉果,政理甄详,睿忠之诚,表于奉上,干事之用,闻于在公。佐戎律以成师,布藩条而训俗,翟上开辟,訚阴底宁,威怀相济,声实唯允。晋之北鄙,地即隰州,介于河汾,当此会要,忧分式遏,实藉良能,宜兼中宪之荣,式宠外台之寄,可使持节隰显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归德州都督,充本州团练守捉使、同朔方节度副使,散官,封如故。”[32]

论惟良,论诚节的第二子,是一员军事将领,任鄜州(今陕西富县)防御使。[33]

论惟贞,论诚节的第三个儿子,开元末任左武卫将军,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发所部兵十五万众反于范阳。十二月,玄宗令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兵二十万拒战于潼关。至德元载正月乙丑,安禄山遣其子庆绪寇潼关。哥舒翰扦之。此时惟贤随诚节与哥舒翰犄角相应,击退安庆绪。哥舒翰本意持重坚守潼关,以坐待敌人之疲弊而灭之。但是由于翰与杨国忠有矛盾,国忠煽动玄宗,督责翰引师出关。六月,交战于灵宝县,大败,死者数万人,翰也为部将火拔归仁所执降于贼。潼关失守,玄宗出走,在此人心惶惶的危急关头,惟贞以他的智慧和威信保全了自己的实力,奔往灵武,扈从肃宗。从至德元载至上元元年(756~760)五年之中,他由典军、郎将晋升至右领军卫大将军,经过无数次与敌人的战斗,忠贞于唐王朝,谱写成英雄纪录。至德元载七月,献宗以崔光远为部史大夫兼京兆尹,使往渭北招集吏民。则惟贞的募兵缓银,同在陕北,当也在其时。九月以后,代宗为天下元帅,他们兄弟数人都充前锋讨击使,率兵为先锋出征。论惟贞后迁升光禄卿,为元帅前锋讨击使,于陕州英勇作战,功进股中监。史思明攻李光弼于河阳②对于河阳战役,《资治通鉴》详载其事:肃宗乾元二年(759)十月,“史思明引兵攻河阳。(故地在今河南孟县)(P.7083)时李光弼自将屯中潬,城外置栅,栅外穿堑,深广二丈。乙巳,贼将周挚舍南城,并力攻中潬……周挚复收兵趣北城。光弼遽帅众入北城,登城望贼曰:‘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月中,保为诸君破之。’及期,不决,召诸将问曰:‘向来贼阵,何方最坚?’曰:‘西北隅’。光弼命将郝廷玉当之。廷玉请骑五百,与之三百。又问其次坚者,曰:‘东南隅’。光弼命其将论惟贞当之。惟贞请铁骑三百,与之二百。光弼令诸将曰:“尔曹望吾旗而战,吾飐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至地,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余级,捕掳五百人,溺死者千余人,周挚以数骑遁去,擒其大将徐璜玉、李秦授。”,周挚率二十万列阵城下,论惟贞时在李光弼将军麾下,亲率敢死队,从早晨一直奋战到中午,打败敌军。战后,李光弼上表为论惟贞请功,请为其开府仪同三司。李光弼讨伐史朝义,让惟贞守徐州,惟贞斩敌将谢钦让,降者万人,论惟贞因功封萧国公,食邑百户,后又升左領军卫大将军,为英武军使。[34]“至德二载二月戊子,(肃宗)幸凤翔郡。……上议大举收复两京,尽括公私马以助军。”[35]此时“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军武功,兵马使郭英入军东原,王难得军西原。丁西,安守忠等寇武功,郭英入战不利,失贯其颐而走;王难得望之不救,亦走;思礼退军扶风。贼游兵至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凤翔大骇,戒严。”[36]惟贞领自己部落数千人镇岐阳县,岐阳即在扶风西北,以此来护卫在凤翔的肃宗。惟贞任凤翔节度副使③《骠骑大将车论公神道碑》(《全唐文》卷479)载:“至上元二年(761),授特进,行大光禄兼右領军卫大将军,充凤翔节度副使、马军兵马使。宝应中,(763)丁艰如荼,朝廷以金革从权,由斯夺礼。”《资治通鉴》:“上元二年二月,奴刺、党项寇宝鸡,烧大散关,南侵凤州,杀刺史萧〈曳〉,大掠向西:凤翔节度使李鼎追击,破之。”,即在此时前后,其后诚节逝世,以正当战争时期,未允他守三年之孝,仍在军中。广徳二年(764),“授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充剑南节度副使。”自代宗初年至德宗初年二十年中,他一方面进封成国公,官升至渭川节度都知兵马使①《《骠骑大将车论公神道碑》(《全唐文》卷479)载:大历中(766-779),“授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上柱国,进封成国。食邑三千户。旋受渭川节度都知兵马使。公以从戎岁久,虽齿发未衰,而疾疢屡作。代宗宠其旧勋,诏许还京,仍全禄,赐同大将军,俾其优闲。”《元和姓纂》载他任右羽林大将军。,(或即此时),另一方面因病而迁居京城休养。至建中四年(783),遇到朱泚反叛,威胁百官要报到,服从他的指挥。惟贞不受凶威的胁迫,病也痊愈,逃出虎口,保全了大节。贞元十五年(799),惟贞被朝廷授骠骑大将军,行左武威卫将军,上柱国。元和四年(809)七月十日寝疾,终于静恭里之私第。去世又诏给卤簿鼓吹。惟贞自少年至晚景,历玄、肃、代、德、顺、宪六朝,经安禄山、朱泚两次大的动乱,出生入死,忠贞卫国,半个多世纪,矢志不渝,忠于朝廷。夫人王氏,是太原汉族名门大户[37]。有三子分别为论傪、论偕、论伾②《元和姓纂》卷9云:“惟贞右金吾大将军,生子傪、偕、伾。”据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考证:“惨”当作“傪”。。

论惟贤,是诚节第四子,从小亦有抱负,立志从戎,随其父统领兵马,与元帅哥舒翰结成犄角之势,阻挡安禄山,大小数十战,摧坚陷阵。当唐军失败时,论惟贤则以智谋保全所领之军,奔驰灵武,扈从皇帝。“圣德中授府典军,次授左卫郎将,赐紫金鱼袋,俄转左监门,率又迁左领军卫将军,又特进右领军卫大将军,西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38]公元

761年(上元二年)授特进行大光禄兼右领军卫大将军,充凤翔节度副使,马军兵马使。公元764 年(广德二年)又授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上柱国进封成国公,食邑三千户,授渭川军节度都知兵马使,后因病还京休养。建中末,德宗逃到巴梁,朱沘攻入长安,对论惟贤迫以凶威,但惟贤威武不屈。公元794年(贞元十五年),授骠骑大将军,行左武威卫将军,上柱国公,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去世。论惟贤有三子:“嗣子辅鼎,同州白水县丞”;“次曰倜,常州江阴县尉”;“次曰俶,右领军卫骑曹参军”[39]。

论惟明是诚节第五子,《论公神道碑》称其“为时英髦,文武备用”。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年纪幼小,未能像几位兄长一样建功立业。但德宗朝平定朱泚之乱中辅佐唐室,奋勇向前。所立功勋并不亚于几位兄长。位至鄜坊节度使,独镇一方,陆贽《授论惟明鄜坊观察使制》云:“奉天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工部尚书并右金吾卫大将年、充右街使、上柱国、建康郡王论惟明;释为勤王,有赴难之节;捍城御寇,有扶危之功。奉主忘身,弃家从国,赴自郊甸,再逾巴梁,险阻艰难,摩不扈从,忠义所在,死生以之;久司禁戎,益茂勋绩;器质敦实,识度宽敏,通明吏职,达练武经,本之以纯良,辅之以材术,俾居藩翰,佥谓汝谐。联以北控单于,国之巨镇,彼方戎率,沉痼是婴,卧护边军,已淹寒暑,闵其尽瘁,难以重烦,爰咨信臣,更践厥职……惟明可依前检校工部尚书兼郎州刺史、御史大夫,充鄜、坊、丹、延等州都防御观察处置等使,功臣开府,勋封并如故。”[40]当德宗返回长安之时,惟明向皇帝献诗,表达忠心。公元787年(贞元三年)据《旧唐书·徳宗本纪》言“十一月辛丑,鄜坊节度使论惟明卒”。惟明于戎马生涯中,任劳任怨,深得皇帝的信任和器重,身体有病仍坚守岗位,忠于职责,最后死于任上。

(五)唐朝末年的噶氏子弟

辅鼎是论惟贤的嗣子,宪宗元和中任同州白水县丞;论倜是惟贤的次子,元和中任常州江阴县尉;论俶是惟贤的第三子,元和中任右领军尉骑曹参军;论偕是惟贞的第二子;论伾是惟贞的第三子;论晃是论伾之子,为唐侍御史。除了这些人物史籍记载不多而外,在唐末这一历史时期,记载比较多的就是论傪、论倚和论安。[41]

论傪是惟贞的长子。《新唐书·远稹传》载:“于时论傪、高弘本、豆卢靖等出为刺史,阅旬追还诏书,稹谏:诏令数易,不能信天下。”(P.5227)论傪本已下迁宁州(故治在今江西赣县)刺史,宪宗未经旬又追回诏书,稹时为左拾遗,上《论追制表》[42]云:

“臣闻令之必行于下者信也。令苟不信,患莫大焉。今陛下初临寓内,务切黎元,至于牧守字人之官,所宣详择,苟未得人,不当虚授;苟或任使,不可屡迁。臣窃见近除宁州刺史论傪、虔州刺史高宏本、通州刺史豆卢靖,曾不涉旬,并已追制……臣不知谁请于陛下而授之,谁请于陛下而追之,追之是则授之非,授之是则追之非。以非为是者罚必加,然后人不敢轻其举;以是为非者罪必及,然后下不敢用其私。此先王所以不令而人从,不言而人信,岂异事哉,率是道也。今陛下如纶之令朝降,反汗之诏夕施,纷纷纭纭,无所归咎。臣窃恐陛下之令,未能取信于朝廷,而况于取信于天下乎?……赏罚是非,所宜明当。时为元和元年(806),论修当已袭爵,既未任宁州刺史,不知居何官,《万姓统谱》载其后任左卫大将军。”[43]

论倚不知是谁之子。元稹有《授论倚忻州刺史制》云:“敕:前使持节守忻州刺史赐紫金鱼袋论倚,日者议镇之劳,例皆甄奖。有吏姚泌,早闻其勤,因以泌为忻州刺史,会泌隐恶彰败,不终其任。”司空度上言:“前刺史倚,忻人怀之,复换他守,人用不协。”“遂仍命尔,以便于忻,勉居旧邦,无替前效。可使持节忻州刺史。”[44]论倚曾任守忻州(今山西析县)刺史,顾有德政,为民所怀,后转他职。继任姚泌,由于隐恶败露,司空裴度推论倚正式任忻州刺史,约在长庆元年(821)元稹知制诰时。

论安不知谁之子,世系不详,生活于唐之末叶。《旧书·郑余庆传》附《郑从傥传》云:“(广明元年年880)十二月,黄巢犯长安,僖宗出幸……从谠承诏雪涕,团结戎伍,遣牙将论安、后院军使朱玫率步骑五千,从诸葛爽入关赴难,时中和元年(81)五月也。论安军次离石(在今山西)……初论安率师入关,至阴地(关名,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以数百卒擅归。从谠集诸部校斩之于鞠场,并以兵众付朱政赴难。”[45]

郑从谠为河东节度兼行营招讨使,论安为其部下教练使,以防李克用之沙陀兵:《通鉴》载,“中和元年六月戊戌,李克用遇大雨,引兵北还,陷忻、代二州,因留居代州。郑从谠遣教练使论安等军百井(在今山西阳曲县)以备之。七月庚申,论安自百井擅还,郑从谠不解鞾衫斩之,灭其族。”(P.8253)《通鉴考异》引《唐末闻见录》:“当月内,论安等拔寨,郤逥到府。”“至七月十四日,相公(郑从谠)排饭太将等,于坐上把起论安,不脱靴衫,场内处置,族灭其家。”(卷24,P.14下)论安为牙将,临阵潜还,招致灭族之祸,有愧其先辈矣。

三、宋明时期的噶氏后裔

(一)宋元时期的噶氏后裔

宋元时期的噶氏后裔[46]对于祖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论京力为论晃第三世孙,已入宋代;论衡为论京力之子;论蕴是论衡之子。论叡为论蕴之子。论程为论叡之子,宋侍御史。论翊为论程长子,宋驾部员外郎。论翱为论程次子,宋长安簿。论九龄,宋华州人,登科。[47]宋徽宗时任阌乡(今河南灵宝县)知县,以夹锡七八文当铜钱一文,并中转运使张深,乞依此价行用,张深便依所请行下。政和二年(1112)冬,朝廷臣僚以彼等“乃敢恣坏成法,推增物价”除名勒停其职。[48]

论卜,河西人,仕元至司徒平章,元末守宁夏。[49]

(二)明代的噶氏后裔

明代的噶氏后裔[50],论中立,明同州人,宣德中(1426-1435)任长沙府经历。[51]

从7世纪初叶起,噶尔东赞家族为吐蕃的奠基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而到7 世纪末,这一开国功臣世家,在政治斗争中被倾覆淹没,遭到致命的打击。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灭亡,仍有极其坚强的生命力。8世纪初转移到大唐,在军事上又发扬其优良的才干,自论弓仁起,转战于朔北、河西、河南、陕西等广大地区,跃马扬鞭,驰骋沙场;历中宗、玄宗以迄宪宗、穆宗八朝,辅佐王室,抗击叛逆。几经安史、朱泚等大的叛乱,都能以其忠贞的意志和强劲的武功,战败敌人,建功立业,得到唐王室的嘉奖,封王封公的达八人之多。所谓:“唐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亦各修其家法,务以门族相高。其才子贤孙不殒其世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呜呼呼,其亦盛矣。”[52]论氏虽未居相业,但为大将军者却代有其人。左太冲《咏史诗》所谓“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东赞之后堪与前贤媲美矣。宋代以还,论氏汉化日深,弃武从文者众,至元明之世,仍有见于载籍者,九百年间,世系不绝,是罕见的。现代在青海地区、黄南同仁县曲库乎乡有瓜什则措哇,藏语mgar-sras-tshoba,应译为噶尔色小部落,音讹为瓜什则,乃“噶尔氏的公子”之意。该乡北部有赛隆哇部落,为同仁十二族之一,赛隆哇藏语sras-lung-ba,意为“公子沟”,相传噶尔东赞的长孙在该处定居,故名。该部落中的东加措哇,即传是噶尔的后代。泽库县有瓜什则多,本是瓜什则千户部落,也是噶氏之后。又多福屯乡有古德尕让部落,传说其先民就是东赞长子的后裔。另外在海南州同德县拉加寺附近有辰什则部落,也有相类似的传说。①以上资料系青海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调查。这些资料表明噶尔氏及其部落的后代仍生息在黄河西部大片土地上。

四、明代以后的噶氏家族后裔

(一)德格土司

《德格土司世传译记》曰:“初,雪国洪荒既僻,光明天子降于东方夏若辣则山顶,民惊以为异,有崇奉之者。天子生而灵明,有道德,志淡泊,能抚众,号曰大龙。其子孙有德行,不□□□之孽。数传至大腋,大腋之子座爱。座爱之子持莲花手,即空王域也,为藏王弃宗弄赞臣,有神术,相传为手金刚菩萨化身,曾助西藏文字鼻祖灾夺三婆咤同赴天竺学佛法,礼聘古德归藏,盛行并化之业,其功绩详载王庙世鉴。……”又曰:“右土司世系始祖光明天子不计,自大腋历数迄誓金刚寿胜兄弟,凡使四十有六:佚名十三不计,载名者八十八,合共百另一人。德格大寺方丈自慈满首始,而喜滋、大胜、觉教、福满、教寿、满教、慧海、音度母,悉达喜乐贤,慈喜觉教幢辈通继为寺主,皆以生者袭前任寂逝既阔之位,无有间断。袭位者限为出家者,紧尊教寿之造制也。”[53]

从以上土司世传来看,德格家族将自己的世系追溯至金刚菩萨、光明天子,以扩大其宗教影响。然而这显然是一种附会的说法。《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记载:“(德格家族)从第一世至第二十四世,经历了唐宋两个朝代。这二十四代大部分是有妻室儿女的苯教和宁玛派僧人,一生主要从事宗教活动。”[54]这印证了德格土司一系并不是“金刚菩萨化身”或“光明天子”的后裔。②关于德格土司的历史,也有一种说法,其最早的祖先名叫扎生根泽仁,由白玉县盖玉村来到德格龚垭村谋生,依附于当时的一个封建邦主”岭甲波“。后来与邦主的妹妹结婚,要求邦主赐予一些家财,自立门户。邦主赐了两头牛耕一日的土地,因而得到了从柯鹿洞到龚垭的这块地方。扎生泽根仁以此为基地,向外发展势力,病占有麦宿、八邦、汪布顶(均在德格县境内)等村,称为“德格甲波”(即德格王)。(参见: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事实是,德格土司的祖先是吐蕃噶尔·东赞之后裔。公元7世纪,噶尔·东赞凭借其杰出的政治才能成为吐蕃重臣,其家族遂控制吐蕃大权达数十年之久,至7世纪末为吐蕃王室诛除。此时,一名叫绛巴布贝的噶氏后裔来到康地依止林国,崇信苯教。约宋末元初之际,其后裔至第二十五代时,改信萨迦派。八思巴时期,元朝统治了整个康藏,德格土司开始受元廷封敕。至林国勇士洛珠刀登时,因其有女貌美且有才,林王求之为妃,洛珠刀登因而得到柯鹿洞至龚垭的河谷地带。至明末清初,其后裔进一步开拓土地,将现在的邓柯、德洛、白玉、石渠以及西的江达县地域纳入治下。至1949 年时,德格土司一系已传至第五十代,德格县是其统治的中心。

(二)卓尼土司

《安多政教史》记载,公元7~9世纪吐蕃奔溃之前,唐蕃关系紧张,松州、洮州几度陷于吐蕃。进而在其所占据的地方派大臣征收赋税,施行吐蕃法令。

对于卓尼土司始祖些地,《安多政教史》中有如下记载:“与卓尼大寺相连接的是卓尼土司的府邸——广聚王宫。这家土司姓噶氏。从前,悉补野聂赤赞普的后裔中一支,因没有儿子向天神祈祷,随着太空中自然发出的声音,面前出现了一个孩子,心中高兴之极,遂取姓为噶(藏语,喜欢的意思),这个孩子后来有了四个儿子,老大名叫达热京(意为虎纹者),他的后裔噶·耶喜达尔吉,曾担任赞普热巴仅(即可黎可足)的大臣,派至多麦地区征收赋税,就在佐格林地区建立起庄国。他有五个儿子,老大一支中的江梯(即些地)和哦梯(即傲地)二人前朱卓尼地区,被大伙拥立为长官。不久,众生怙主八思巴前去该地,由于圣者他提供了顺缘,乃创建了卓尼寺。”[55]

拉卜楞寺主活佛二世嘉木样·久美旺布在卓尼版大藏经《丹珠尔<如意宝鬘>》中亦有相似的记述。不过与《安多政教史》将叫“噶”的孩子描述为聂赤赞普后裔的一支不同,他将叫作“噶”的孩子描述为聂赤赞普的儿子,并有详细记述:九世纪吐蕃赞普赤热巴巾(803~838)曾派大臣噶·益西达吉前往安多下部的阿坝、松潘、若尔盖一带征收赋税。噶·益西达吉在这里娶妻生子落户,以牧为业。因其是藏王大臣且有才华,故为当地人推为首领。他前后共娶了五位妻子,这五位妻子又各生一子,此后噶·益西达吉这一支逐渐繁衍,并最终在安多上下作格形成了一些较大的部落。[56]但后来由于受地理、气候的限制,部落之间的侵夺战争时有发生。噶·益西达吉的后代中有兄弟二人名叫些地、傲地,他们为了寻求新的生存发展,由西向东沿草场辗转,至甘川边界的“热东巴”时,发生分歧,部分人沿白龙江进入迭部生活,些地、傲地带领从者继续前进,至作格曼玛(今甘肃夏河县美武、美仁一带),这里水草丰盛、适宜发展牧业,又有一分部分人在此定居,以牧为生。些地兄弟仍然没有动摇,继续向东迁移到洮州境内叫“达高坡”的地方暂时居留了一段时间,后又向南到雷马沟,最后至现在卓尼城定居下来。[57]些地带领族众在此发展生产、扩充实力,逐渐建立了威信。与此同时,他慕名去寺院朝拜了卓尼寺萨迦派格西,并赢得了当地宗教上层的信赖,扩大了自己在政界的影响。从此,人们称些地为卓尼头人。此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政治地位,他还帮助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地方事务。明代洪武四年,置洮州厅军民千户所、隶河州卫。些地头人之属部和地域虽不直接受洮州军民千户所的管辖,但作为洮州之外夷,在当地影响很大。1379年,沐英征讨洮州十八叛番三副使,在安抚地方、治边等方面,些地部属是当时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诸千户中较突出的部属之一。1404 年,些地收伏迭番18 族,后来又在守护藏马交易所和戍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1418 年,明王朝授些地为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此时此地已经是集宗教、政治权力于一身的世袭土司和宗教领袖了。明宣德四年(1426),些地长子赞卜必力承袭父职,成为第二代土司;天顺元年(1457),扎什承继赞卜必力成为第三代土司;成化年间(1456~1487)噶吉继承其父扎什成为第四代土司;正德年间(1506~1521)旺秀继承其父噶吉之职成为第五代土司。为了壮大自己的声望,正德三年(1508)八月初八,他去觐见明武宗朱厚照,并献上许多特产。会面后,武宗颇为高兴,赐其“杨”姓,更名为“洪”。[58]自此历代卓尼土司都冠以杨姓。1949年8月,第二十代土司杨复兴与国民党甘肃师管区司令周祥初率部在岷县起义,参与西北解放战争。有史可查的卓尼土司制度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