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藏棋文化传承机制研究

2020-12-10 01:20张治远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张治远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藏棋文化广泛流传于中国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以及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国,它与藏区原始社会各部落首领进行军事推演战争进程有一定关联。藏棋文化是早期藏族先民在相对固定的生活区域,相似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的一种活态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藏民族文化的共同体,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伴随有文化、空间的相互交融,对藏棋文化的发展演变具有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对藏棋文化的改造、“活态文化”内与外的重整等。藏棋文化形态的变迁既是社会现代化的一种表现,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发展与融合具有正面与负面双重效应,尤其在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把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四大原则,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贯彻到整体规划的过程与行动上。因此,如何对藏棋文化保护传承产生正面影响,并对负面因素给予改良与创新,是当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结合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对藏棋文化传承机制进行研讨,对推动藏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与藏棋文化的概念

(一)新型城镇化

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颁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对优化我国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3]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最大区别是:传统城镇化以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讲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不是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城乡协调发展开启新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改变过去追求城市规模、空间的扩张,以提升城镇文化、公共服务为内涵,让农牧民逐步融入城镇,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居所,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4]

前期临床研究显示鼻渊舒口服液治疗CRS效果良好,但体外抑菌实验显示其并不优于抗生素[11-14],抑制非致病菌BF形成可能是鼻渊舒口服液治疗CRS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通过探讨鼻渊舒口服液对成渝地区CRS患者鼻腔表葡菌BF相关通路luxS/AI-2的影响,探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CRS的作用机制。

(二)藏棋文化

藏棋文化是一个复合词整体,主要有民族、文化、藏民族、棋文化等要素构成。要深入理解藏棋文化内涵,需对其涵盖内容进行限定。民族意为“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5](P1)文化意为“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是集体人格的反映”。[5](P21)“棋者,奕也;下棋者,艺也”[6],方寸棋盘,黑白之间,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棋文化意为“以对弈为主,下棋者互相博弈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方式,是无声中的思想交流,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7]藏民族在青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生态环境铸就了藏族特有的民族性格,形成了与雪域高原相适应的藏民族文化。“藏棋文化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藏民族的发展而所产生的一种民族文化现象,体现出与高原环境相适应的藏民族文化特色和藏民族认同意识,以及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和民族情感等特征”,[8]是藏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区分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藏棋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神特质,从分类上可以归属于藏民族传统文化,从体育的概念上能够反映出具备游戏性和益智性的其他社会活动,是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本文将“藏棋文化”界定为流传于藏民族群体中,受各民族群体所共享和认同的独具藏民族特色的棋文化活动。

藏棋文化作为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凝聚特定时期内国家和区域的社会稳定与和谐。新型城镇化发展、“一带一路”机遇,使藏棋文化面临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的危机。因此,政府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应综合审视当前藏棋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态势,采取针对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推动藏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涵盖以下几点:

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发展“双刃剑”的正面效应,就必须深入认知藏棋文化本质与核心,对藏棋文化中所具备的共性感知元素进行“活态”认知,透过藏棋文化所具有的形态结构多样性,感知与量化形态结构之内的史学传统符号依存。具体内容主要表现为民族精神、情感、历史与传统以及智慧等,如远古时期的部落社会、群居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爱国精神等文化元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有形和无形特性的结果。藏棋文化是藏民族文化的反映,要使藏棋文化有形与无形的共性感知元素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得以“活态”记忆与尊重,保持其原有的生态性,必须对藏棋文化所依存的“生存空间”进行维系与重构。藏棋文化“生存空间”包含藏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空间、远古村落空间、广场文化空间、民族浮雕式空间等构建要素,具有记忆、承续传统和衔接现代文化符号的功能,是提升区域形象、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及向外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名片”。以藏棋走入雪顿节为例,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是藏族文化传承绵延的具体表现形式,随着历史的演变,如今雪顿节已经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会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盛会,在雪顿节进行藏棋表演,对于保持藏棋文化独特性、增强民族团结、维护文化多样性有积极意义。因此,要使藏棋文化在“生态空间”之内得以生存与延续及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藏棋文化所处的“生态空间”优势进行改造与重构,主要表现为对客观条件优化的策略。通过西藏藏棋协会调研得知,目前制约藏棋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设施缺乏、专业化人才不足、组织管理系统单一化等,其中专业化人才与组织管理是核心元素,而导致藏棋文化“生存空间”的支点呈现距离远、空间小、参与人群单一化等特点,因此,对藏棋文化“生存空间”的客观条件优化,对于藏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藏棋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西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同于传统发展老路的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来”。[3]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依托于原有生存空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多因素,受社会结构层次的转变而被赋予重要的时代价值。要深入认知新型城镇化内涵,需从物质、精神生活与生存空间三重层面,整体解析“新型城镇化”在现代化社会空间里所表现出的特有属性,即从衣、食、住、行等人类必需品的改善与提升来把握物质生活层面;从文化、愉悦与幸福指数等来解读精神生活水平;从生存空间的互为迁移及融合来规定人口存在的属性。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的扩张,而是强调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藏棋文化作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共同构成了藏民族体育文化体系。“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为西藏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为藏棋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对藏棋文化传承机制科学化与多样化的重构,使之与社会变迁、文化变迁相适应,对藏棋文化在西藏文化建设中可持续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对藏棋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四是进行回顾总结。教师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再次点出 “六字法”和处理技巧口诀。“六字法”是指一看二听三问,分析客情,报并答。“处理技巧”口诀:多聆听、少争辩,遇事多说很抱歉;换环境、平情绪,设定期望供方案。达协议、快行动,检查落实留客户;遇补偿、好商量,两者利益要讲度;重事实、依法律,处理投诉两不误。教师现场对学生的本次学习能力、协作程度进行评价。总结点评提醒学生反思不足。

其一,当地政府的决策部署是有助于推动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实现融合发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化。在传统与现代双重社会属性发展的时代里,藏棋文化要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必须以传统的社会属性为主体,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中有效地衔接现代的社会属性,表现出当地政府部门在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在内的文化事业发展。以藏围棋“密芒”为例,不但具有娱乐、益智的社会属性,在远古时期兼具占卜、天文历算等功能,白色棋子被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体现了藏民族文化与社会属性的一体化与和谐化。在实地调研中获悉,日喀则夏鲁寺每十二年会有一次法会,仪式上以远古的传统文化符号为舞台背景,活动广场为棋盘,黑白色服饰的十二位藏民族表演者代表十二枚棋子,跳着具有藏民族特色的舞蹈演绎藏棋对弈的场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观。因此,在西藏各类活动中,政府应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加大藏民族传统体育整理、挖掘、开发力度,发展藏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业,推动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实现融合发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化。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藏棋文化传承机制

“十二五”以来,西藏大力实施“提升中心、创建新区、发展乡镇”战略,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4]西藏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不平衡,发展过程不能盲目克隆内地的城镇化建设,要发挥特色优势,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良好的耦合度,从过渡型向协调发展型转变。因此,新时代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应力促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以实现广大群众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如西藏自治区经过筛选论证,确定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日喀则市拉孜县、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等地开展试点,围绕城乡一体化、生活宜居化等指数进行改革探索,这与西藏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中加快基础建设、实施异地搬迁、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脱贫攻坚聚焦,尤其是非边境贫困人口实现搬迁和发展同步推进,创造就业培训机会,引导集中安置就业相契合。

(一)藏棋文化生存空间的认知与重构

PISA2012在重点是测评数学素养,公开的测试题目有主要调查项目(main survey items)26题,现场试验项目(field trial items)30题以及PISA2006年的题目11题[2].为减少无关变量,所以选取南京市2012年的中考题(27题)和PISA2012测试题的主要调查项目(26题)在题目内容、题目难度、题目情境和题型三个方面作比较分析.

(二)藏棋文化系统化挖掘和整理

任何文化形态在特定的时代空间内进行可持续化发展,要有科学、系统、客观的传承机制。藏棋文化作为藏民族文化的反映,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样且富有蕴意的民族文化,在自我演绎的历程中形成了密芒、久棋、国王大臣棋、牛角棋等多样化的棋种。藏棋文化属性系统化挖掘与整理是通过对藏棋文化内部与外部事项所涵盖的属性进行归类、系统化重整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策略,既能从国家的层面进行,也能从地域空间进行。当藏棋文化以国家层面出现时,将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与功能;以地域空间的形式表现时,说明它的原生态性保持良好,应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给予维系与传承。藏棋文化的形成是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存在着正面与负面的双重效应。正面效应是指一切有利于藏棋文化生存、发展的自然与社会条件;负面效应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在生活态度、生产方式、村落转型等方面发生改变,导致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发生变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藏棋文化与现代化元素融合之后失去了原生态性,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其二,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但失去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三,具有现代与传统双重民族文化特色的“活态文化”,但形式僵化、内容古板,面临生存与延续的危机。因此,采取优势互补的策略,对藏棋进行文化属性系统化挖掘与整理,对呈现的负面效应进行原生态复原。正面效应在保持原有生态性的基础上,加强与现代体育价值的对接,推动具有竞技、益智、娱乐三重属性的文化生存空间的形成,突出藏棋文化的地域特色与中华民族文化互动与融合。

随着西藏城镇化和脱贫攻坚的实施,以新型城镇化改革为目标,将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转移到自然环境更舒适、生产要素更齐全、生活条件更便捷的城镇,有效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离开长期生存的自然环境,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文化特性,使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藏棋文化资源的生存链条,改变了藏棋文化所依存的活态文化传承,对于藏棋文化的传承保护呈现“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科技,从教育、科技、网络等方面快速推进少数民族区域“网络信息化”,使藏棋文化呈现点、线、面多样化的传承渠道,实现文化的共性交流与融合,如藏围棋“密芒”受到现代围棋的影响,行棋思路、棋理认知、弈棋规则呈现从宗教思维向竞技思维转变。另一方面,为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自然村落逐渐消失在城镇化建设中,传统生活习俗被淡化,藏棋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尤其是藏族青年受到现代科技、文明的洗礼,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藏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北辰教堂不仅在教牧人员内部组织对十九大精神、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更通过“北辰教堂宣传文化走廊”、一年一次的“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宣传周等活动,对广大信众进行宣传教育,教导广大信众,做爱国爱教、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藏棋是藏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言传身教流传下来的文化符号,是增强人与人之间凝聚力的重要娱乐活动。随着西藏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藏棋活动逐渐从文化生活中淡出。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调研时,藏文化学者次仁说:“过去青年人闲暇之余,常聚在一起开展‘国王大臣棋’‘吉韧’等活动,随着当地矿石开采、加工等经济产业的发展,藏棋逐渐失去了实践和传承群体,是影响藏棋文化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文化遗产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形的是指文物,无形的是指语言、艺术、表演、宗教以及其他具有文化价值事物的结合。[9]藏棋作为“无形文化”,它深刻反映出藏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风俗、历史渊源、神话传说、伦理道德、民族艺术、民族感情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加快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步伐,导致藏棋文化面临迅速流失。所以,抢救优秀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9](P17)

其二,藏棋文化作为藏民族的文化积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力量助力是可持续发展核心思路。藏棋文化由于自身的因素、区域及受众的限制性,部分规则复杂的棋种处于无人传承的境地,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制约。如藏围棋“密芒”与中原围棋文化从历史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等方面相似,但两种棋文化流传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又存在一定文化差异,虽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传承人,但“密芒”是以口授形式相传的特点传承,且规则复杂,传承难度大,在现代环境中存在传承危机。因此,要对复杂深奥的藏棋文化蕴涵进行形态重整与拓展,建立藏棋协会、社团等民间文化组织机构,以保护与传承为核心思路,借鉴围棋、国际象棋等优秀棋种的传承模式,培育符合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知识、高技能、高责任心与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结构,以实现新时代下藏棋科学化的持续发展。

其三,提升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影响力,实现西藏文化旅游发展繁荣。藏棋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包含密芒、久、夹等丰富棋种,这些棋种大多与周边的青海、新疆、云南、四川等省区,以及南亚的尼泊尔、印度、不丹等具有共通性。“一带一路”促进了与南亚周边国家和人民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发挥西藏地处南亚大通道的区域优势,为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藏棋文化依托藏民族丰富文化资源建立传播机制,通过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促进与周边省区各民族和南亚国家文化的多元融合,让国内外游客到西藏体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感受藏棋的内涵与文化价值,[10]弘扬藏民族传统文化,促进西藏边疆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西藏文化旅游发展繁荣。

其四,整合社会资源,抓好顶层设计,完善藏棋文化传承实践的长效机制。当前藏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要以政府维系、文艺表演、竞赛互动、文化产业等形式,其中政府维系式占有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政府除了给予藏棋文化发展所需的财力资助外,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针,制定相应政策来保护藏棋文化,这对于完善藏棋文化体系,加强西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藏棋文化在形成历程中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地政府应打破原有的思维壁垒,整合社会资源,抓好顶层设计,保障藏棋文化保护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的扶持、媒体宣传与报道,构建藏棋文化与现代教育空间、旅游资源开发等合作机制,完善藏棋文化传承实践的长效机制,确保藏棋在西藏文化建设中健康发展,实现西藏区域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创新。

对审计工作而言,现代风险导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依据风险的大小预测审计的重点,从而降低审计成本,更优化审计内部的良好资源。尤其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更有利于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全面了解该审计单位,做好工作安排和办事计划,更好地体现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重要性。

四、结 语

藏棋文化作为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和符号。随着西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藏棋文化传承保护与研究工作出现了民族文化失真现象,因而保护和弘扬藏棋文化是必然之举,也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石[10]。伴随着十九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西藏乃至全国少数民族棋文化传承保护与研究工作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对藏棋文化传承与发展,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九大报告为指导,对藏棋文化传承机制进行科学择取,以提升藏棋文化的影响力,实现藏棋文化在西藏文化建设中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