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海,张 瑾,曹 钧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建立现代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之一[1]。近年来,国家和西藏有关部门逐步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宣传和推广乡村的传统文化,以期促进西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乡村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宗教活动、节庆活动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村落里群众所创造、使用和传承的活动。工布地区是林芝市的巴宜区、米林县和工布江达县一带的古称,响箭是工布地区特色文化之一。响箭是在传统弓箭的基础上,对箭镞进行全新加工改造,使其在飞行中能够发出声音[2]。工布响箭“科学地把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高度融合在一起,是工布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工布人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等重要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竞技娱乐民俗活动”[3]。现如今,工布响箭作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已被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为重点保护对象。本文从研究西藏乡村振兴战略下林芝市的工布响箭文化传承角度出发,针对其保护与推广之间的关系,探讨响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更好地保护藏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解决思路。
以乡村振兴理念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为西藏响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例如,“工布毕秀制作技艺”“工布毕秀竞赛”以及“工布箭舞”这三项地区文化内容已经被纳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当地人民及外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因此,研究工布响箭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4]。当前,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非遗传承人得到了有效的重视,使工布响箭的保护和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局面。工布响箭的抢救性保护,将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强国战略的积极贯彻落实,促使响箭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呈现一片光明。尤其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响箭文化在为当地人民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提高了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而促使该项运动取得较好的传承与发展效果。当前,林芝市的经济效益仍然主要依赖于各项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使用[4],游客欣赏和参与工布响箭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还处于起步阶段,提升游客响箭活动的参与程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深入认识工布传统体育文化,以此来带动响箭及相关周边外围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对工布响箭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林芝市的许多旅游景点都设立响箭项目,也为工布响箭的宣传与推广搭建了有利平台。从技术上讲,射箭运动注重内省、冷静和专注,它需要运动者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如平衡力,集中力,协调以及时间控制等[5],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有效提高。因此,响箭已然成为一种有效的多功能性健身手段和时尚运动,各方面都已经相对成熟,在部分民族及地区的大力传播极具其价值。林芝市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多种原因,交通落后、信息来源少,一些新兴的娱乐文化更是难以传播到该地区。当前该地区初步具备进行现代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因此,在适应当地情况的条件下,推动响箭这一项体育运动得以广泛普及与良好发展,进而促进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则显得尤为重要。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响箭文化资源优势,使其不仅成为一种地域代表性文化,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前提条件就是坚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核心内容不动摇,积极贯彻落实“文化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必须坚持以人类利益为根本与方向,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主旨应该予以充分的考虑与认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文化繁荣发展的机制”,“建立健全系统性的优秀文化传承体系”[6]。为此,必须加强对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工布响箭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研究,从发展当地旅游、表演项目和竞赛形式,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促进文化输出,不断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创新。
现如今,作为深受广大藏族民众青睐与推崇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工布响箭可利用自身在民众中的地位及影响力等多重优势,以促进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实现体育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满足现代民众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优势,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创造力,实现民族的文化繁荣发展,实现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西藏传统节日习俗中重要的娱乐项目之一,工布响箭逐步趋向正规化、标准化,这一变化也使得该项传统体育的竞技得以良性稳步发展,满足广大藏族群众对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
西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必须与新时代社会文化建设相适应,要与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倡导的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共进[7],结合工布响箭的发展,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主流文化,进一步推动社会不断区域公正法治、繁荣昌盛、和谐友好的核心方向前进着。将当地文化的类型与内涵予以优化整合,将西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以创新、民族、科学的风貌屹立于全球各民族文化之林。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对于构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其特殊的环境之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构建和谐西藏和民族团结有积极作用。其中林芝市的工布响箭作为其中代表性体育运动,淡化竞争感,重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不仅体现了传统体育文化对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是藏族群众健身、娱乐的主要内容。人们在参与工布响箭系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活力,极大促进了西藏社会的精神物质文明建设[8]和民族团结。在当代社会,“人们处于各种文化的交汇处,文化来源与去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所有人都有多种归属的可能,因此必须谨慎抉择,确定最为欣赏的主流文化,不被文化所左右”[9]。所以,在推广工布响箭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异化问题,不能被动地任由其发展,而是应充分调动藏族同胞的能动性去解决问题。具体来讲,首先,西藏民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面对异化的文化形态,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分辨力,从而进一步处理和甄别不同的文化信息。其次,藏族同胞应充分利用自身独具的文化敏感性去发掘传统体育的文化本真,匡正传统体育文化的异化。最后,林芝市藏族同胞对这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据此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实现了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简而言之,只有我们不断前进在开拓与创新的道路上,发挥藏族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解决当前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从而实现西藏优秀体育文化的繁荣与持续发展目标。
林芝市具有充裕、独特、优秀等各种文化资源,西藏地区表明必须在“十三五”阶段,大力推广当地的优秀文化产业、大力提升旅游形象,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10]。首先,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机制,由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的参与和市场的运作进行合理指导和把控,工布响箭运动将健身、娱乐、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当地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11],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其次,实现独特体育文化与当地特色旅游元素的有机融合,为旅游文化注入更多的精神内涵,为西藏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林芝市每年都有为游客和科考人员专门组织的表演比赛,充分发挥游客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游客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文化形象,推动当地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振兴,又能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向外界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藏族人民群众参与和推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最后,结合藏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工布响箭是林芝市工布地区的藏民们在节日中必备的竞技娱乐民俗活动,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工布及藏历新年、雅鲁藏布大峡谷、巴松措、黄牡丹、桃花等方面的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重大节日或传统民俗旅游文化活动中,响箭比赛通常以压轴戏的形式出现。值得一提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4年一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会上,响箭运动精彩绝伦的表现与傲人的成绩,进一步推动响箭文化的全国化、全球化发展。
为了使藏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群众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传承,应尽早将既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又集教育、健身、竞争于一体的工布响箭运动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体系中[12]。在工布响箭文化所处的环境下,只有探索出一条最有效的体育传承路径,拓宽更为广泛的文化保护渠道,才能真正地推动响箭文化的跨越性发展[13]。而作为具有充足生源与培育祖国人才的摇篮,学校必然是一个最佳的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核心场所,所以学校通过体育文化的教育与竞赛等形式,必然能推动其良好的发展。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出藏民族关于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团结互助、友善平等的人文精神。利用学校对学生进行集中授课,响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会因无人传承而导致逐渐消失。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还应投入一定的教育经费以支持学校对工布响箭文化进行研究和资源整合,尽快将响箭列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从小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了解,由此以教学的形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充分发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需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力脱贫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西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特色文化及国际旅游文化城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区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然而,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传承,创造经济价值,将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满足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实现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改善与丰富人民生活的必经之路。
首先,加强对西藏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摸清资源底数。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文字、图片、影像记录,征集并妥善保管相关珍贵实物和资料,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加强对项目的深入调查、研究,有计划地出版相关成果。结合每个项目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保护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其次,振兴贫困地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发展活力。西藏有很多传统工艺的匠人热爱着传统技艺,但是面对现实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努力坚守的匠人,生活大多比较拮据,非遗产品的收益常常不如外出务工赚得多。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建立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以扶贫带头人作为组织、培训、运营等相关工作的牵头人,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的平台,帮助当地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让贫困人口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激发内生动力,带动就业增收。
再次,开展贫困地区传承人群的培训,提高致富能力。鼓励和引导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群的研培高校,以培育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面向我区贫困地区开展定向培训,将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非遗传承人群作为重点推荐研培学员,为贫困地区有意愿、有一定基础的非遗传承人群提供免费研修研习培训,帮助他们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经济、信息、社会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并合理配置,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和生产力的新型发展模式[14]。而将互联网和传统体育加以结合,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社交平台为载体,加速信息从地处偏远、文化较封闭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区域传播扩散,为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提供极大便利。因此,利用“互联网+”平台最大限度的进行响箭运动的宣传,向广大群众展示更多有关工布响箭运动的信息和文史资料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制作工布响箭官网,在网站上定期发布赛事的举办信息和西藏当地相关的文化活动,向民众介绍响箭民俗文化知识并配以林芝地区响箭赛事的视频资料,吸引游客和研究人员来实地考察。甚至可以请研发人员开发以响箭运动为基础的网络体感游戏,参与者可以直接利用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学习响箭的各种基本动作和规则,以此获得更多的青年人群对工布响箭文化运动的认知感和喜爱感,扩大该项传统运动的影响,为促进民族体育文化复兴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西藏传统体育项目广泛地融合了体育运动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应深入挖掘和传承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优秀思想,充分发挥其凝聚力和普及性。工布响箭文化,孕育于特殊生态环境之中,现已发展成为一项有效的多功能性健身手段和时尚运动。综合分析响箭文化在西藏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利用该项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有效地规避其自身劣势,扬长避短,使工布响箭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