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梅
【摘 要】 小學劳动技术课程的操作学习是针对手脑并用的,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焦点在手和脑的对接点上,正确使用可感知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技术活动,优化小学的教与学的技术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手脑并用;劳技课堂;工匠精神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劳动技术教学的实践在强化“手脑并用”的思想指导下立足于劳技课堂,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逐步成就学生的工匠精神。尤其是在当前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教师对于学生劳动技术能力的锻炼要注意根植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基础,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强化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以及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在劳技课堂的实践操作中动手去做,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推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创新思维指导下制作出有新意、有特色的作品。
一、立足劳技课堂,实践手脑并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和双手,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手脑联盟,创造教育的目的是手脑双全。为此,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我们在强化“手脑并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劳技课堂上去学、去做、去创新和去发展。
例如,在开展“木蜻蜓”的木工制作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从成品构造的观察中思考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示范操作下或者是制作过程的视频播放中,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木蜻蜓的制作过程,以此来指导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制订接下来动手操作的计划。接着,教师根据刚才的示范或者视频播放的具体情况,集中强调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安全问题,在木蜻蜓制作中需要提前考虑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还有学生小组合作中需要注意的分工问题等。然后,在学生进行手工实践操作时,教师需要巡回指导,对于其中存在的操作上错误和忽略的细节及时进行指正。因此,我们在劳技课堂上应该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技术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二、培养探索意识,推进实践创新
新教材观指出,要强化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追求、自我思考和自我创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鼓励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让学生积极树立敢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改进作品,在探究更新更好的方法中推进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
例如,在开展《笔筒》的木工制作过程中,对于其中的契合面,一般都是采用胶进行粘合,但是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考虑到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寿命和整个作品的美观问题,因此需要改用别的方式进行契合,但我们该如何去做呢?为此,我向学生展示出当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木建筑——保国寺,它的整个建筑没有用到一根铁钉,但是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这在建筑工艺方面展现了古人的超强智慧。此外,整个建筑在木制材料的选择上也是别具匠心,千年之后仍保持得特别整洁,没有被虫蛀,没有蜘蛛网。在学生的惊叹中,我引出了木工的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榫卯技艺,提示学生在笔筒的制作过程中,对于笔筒底面的制作可以尝试采用“攒边打槽装板”的方法,将几个扇形的平面拼接在一起。接下来,学生通过对这种方法的研究,精益求精地研究其中每个环节的尺寸,思考如何去做才能在最后拼接时达到严丝合缝的效果,整个过程在实践探索中进行了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三、强化基地建设,提升实践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他们渴望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为此,需要教师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注意为学生创建活动基地,通过强化基地建设,为学生营造出可以自由创造和创新的环境,在必要的工具、仪器设备的帮助下和优秀的作品的鼓励下,让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去锻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小学关于木工制作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就迫切渴望能够有一个专门的木工小作坊,里面能够准备好木工制作需要的各种工具,学生可以在其中按照自己的创新思路去实践,努力创造出别具特色的作品。在教育教学中,要实现强化基地建设,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首先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木工的劳动技术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课本内容和层面上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需要有着专业技能的木工师傅进行指导,这就需要学校进行协调,聘请专业的木工师傅与教师一起合作进行实践课堂教学活动。然后,在资金和设备方面,需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在创建具有基本设施的学生木工活动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又能获得充分的资金作为保障仪器的损坏修复或者先进设备的引进等事宜。最后,在实践能力提升中,要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让学生大胆地去做、去改进、去创新,制作出更加精美的木制手工艺品。
四、构建价值理念,成就工匠精神
在当前小学劳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理念,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在社会发展中去学习,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并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当前国家在各个劳动领域中出现的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在劳动模范的影响下,建构学生“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意识,指导学生努力发掘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在创新和实践中成就工匠精神。
例如,在笔筒的木工学习和制作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通过播放关于战国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的制作工艺,让学生看到工艺大师每一刀的精雕细琢,每一笔的细致入微,进而结合笔筒的木工学习,思考如何在基本形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新,培养学生专注、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然后,在建构学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学习和劳动实践去践行工匠精神,建构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去做最好的自己。最后,在学生完成木工作品之后,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的认真和努力,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作品更加精致、完美一些。这样一个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会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劳动体验和感受,有效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精神,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总之,“手脑并用”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需要立足于劳技课堂,在培养探索意识、强化基地建设、构建价值理念的过程中推进实践创新、提升实践能力、成就工匠精神。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跳出课本教知识、引进人才教本领、创建基地练能力,让学生在崇尚劳动、辛勤劳动、创新劳动的过程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董玉红.谈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4(06).
[2]杨军.试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11).
[3]杨玲.项目式教学在小学劳技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