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摘 要:网络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良的网络传播可能会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偏差。低俗的网络信息容易造成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迷失;享乐的网络风气容易造成青少年生活价值观的功利主义倾向;网络审美的畸形化容易造成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滑坡;网络成瘾等容易造成青少年成就价值观的消极化;网络个人主义思潮容易造成青少年政治价值观的模糊化。因此要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价值观;偏差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与现实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使用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网线日益渗透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积极的方面而言,网络对于青少年掌握知识、获取信息、表达情感、展现自我、完善个性、增加交往、拓展眼界、丰富娱乐等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对有限现实生活的无限延伸,对于塑造更加丰富完善、富有个性的青少年人格具有较大推动作用。但是相对于现实社会,网络规范还需要逐步完善,进入网络世界的门槛较低,很多网络短视频、网络文学、网络语言等都呈现出海量化但却优劣参杂、良莠不齐的特点,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和多元化的网络思潮,青少年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容易产生混乱,失去标准。日前,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进行专项治理,开启了对青少年网络生态环境保护的序幕。不良和低俗的网络信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产生负面影响,会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一些偏差。
一、 粗鄙低俗的网络信息容易造成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迷失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善恶是非的基本判断。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庸俗的亚文化是非不分,粗俗低劣,却被青少年热烈追捧和盲目模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丧失了道德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如最近网络流行的“祖安文化”、“饭圈”等现象已经逐渐侵蚀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对于网络流行,青少年善于学习和跟风,但是对于网络流行所传导的价值观念却难以分辨,所以青少年容易成为低俗网络文化的传播者和受害者。对于“口出成脏”的“祖安文化”,他们却认为够有个性,够酷,够有创意,而忽略其内在文化本质的粗鄙低俗,以及可能对价值观造成的恶劣影响。“‘祖安文化对于尚处在三观形成期的青少年造成恶劣性诱导和不良影响。”要“警惕变味的亚文化污染青少年价值判断”[1]。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以擅长说脏话而获得自我满足,并逐渐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对于这种语言和行为没有理性反思,缺少是非观和判断力,流行即是正确的,盲目模仿,导致道德价值观的迷失。同样“饭圈乱象”中各种骂战和互黑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群体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建立。有调查发现“青少年粉丝群体易受人操控利用,饭圈互撕网暴、党同伐异的不良风气,容易对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2]在“饭圈”文化的影响下,一方面青少年容易被利用,被煽动互撕谩骂,导致行为上偏差;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参与骂战,是非对错唯喜欢为标准,因为喜欢所以维护,因为不喜欢所以抵毁、贬低、甚至人身攻击,无底线追星,无视道德规范和是非评判,同样会导致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偏差。
二、 享乐奢靡的网络风气容易造成青少年生活价值观的功利主义倾向。
网络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一些网红的一夜成名,一些直播带货的迅速走红,都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追求潮流和时尚的青少年群体,更是得到了他们的普遍关注。但是在缺少监控的情况下,网络直播在带来生活便利和丰富娱乐体验的同时,乱象丛生也可能会同步发生,从而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建立。网络直播通常与经济利益挂钩,利用网络,通过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点赞、打赏、转发、直接购买等方式获得利益,所以吸引人群是网络直播首要的目标,因此部分直播平台可能采用夸大事实、虚假包装等方式来获取关注。这就形成了以唯利是图,追逐资本为主要目的的生活价值观,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很容易给青少年带来误导。同时一些网红直播为了树立偶像形象,得到关注,增加流量,不惜用不实手段进行各种虚假包装,大肆宣传享乐奢靡的社会风气,把自己包装成一夜成名的土豪,生活奢侈,挥金如土,在虚荣的光圈里受到各种崇拜。还有一些网络文学塑造的主角都是总裁与灰姑娘,总裁金钱无数,权力无限是所有女性爱慕的对象。“很多网络小说在一个与现实生存截然不同的异质空间中制造一种精神上的依恋。读者沉溺于这样一个令人眩晕的世界,往往失去主体对现实的生存的理解与判断。”[3]这些网络风气已经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干扰了人们对生活本身进行正确价值定位和判断,让人们对金钱产生无限崇拜,拜金主义盛行,就是成年人都有可能迷失其中,更何况是缺少生活经验和价值认知的青少年群体,在一次又一次的享乐奢靡网络风气的冲击下,他们“极易在这种由拜金主义思想编织的迷乱氛围中丧失理性”,从而“深陷虚荣的泥潭,失去应用的价值判断能力”。[4]很多青少年在这种网络风气的影响下,过度消费,为了给给自己喜欢的主播打赏或追求有钱人的生活刷爆父母的银行卡,青少年的“消费价值观趋于非理性化”,[5]给家庭和自身都带来伤害。这种夸大金钱魅力,推崇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生活价值观念的功利主义倾向,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务实的生活观。
三、 网络审美的畸形化容易造成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滑坡
审美价值观是对客体美丑的一种评价,涉及审美能力和评价标准,审美能力需要对审美主体逐渐培养,而评价标准则会相对客观,受到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审美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对面于身处数字经济时代的青少年群体,网络审美的流行对他们的审美观的建立也产生重要影响,而一些日益畸形的网络审美容易造成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滑坡。“网红脸”的诞生将美女的定义放到了一个刻板的模子里,以高鼻梁、V形脸、尖下巴、大眼睛、双眼皮、一字眉、嘟嘴卖萌等主为要面部特征,这就是美的唯一标准。但是美的定义不是刻板的,应该是多样化的。如果大家都通过整容、化妆或其它科技手段都变成“网红脸”,毫无差别化的美会让世界变得不那么美,美正是因为多样性、差别性,所以这种狭隘的网络审美是审美价值观的一种异化和畸形化。在这种流行审美的影响下,很多人都开始对自己的外貌进行各种改变,当然不能概否定微整的积极作用,但是忽略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近年来,接触整容的青少年群体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微整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青少年整容的动机是什么,畸形的网络审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这样的審美还被网络文化进一步强化,受到推崇的、取得成功的各界“网红”或明星都标配一张“网红脸”,想要成名,成功,“网红脸”必备,因为“这是个看颜值的世界”,只有变美了才能成功。这些对青少年的审美价值观悄无声息地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的审美价值观还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升,他们更需要积极全面健康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和引导。网络上流行的“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巴掌脸”、“A4腰”、“骨感美”等标准,“宁愿瘦得雷同,也不胖的精致”、“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美女体重不过百”等理念,让减肥成为一种全民追求的时尚。适当的减肥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对“瘦”的过度追求不利身体健康,一些明星和网红骨瘦如此,却被推崇为完美身材。还有些人为了达到瘦身目的,采取极端手段,过度绝食,通过不吃不喝来减肥等,这些观念和方法让美的观念与健康生活形成对立,从而造成审美的畸形。青少年时期对于审美的观念还处在培育期,这些畸形的网络审美不但不利于审美价值观的建立和提升,更有可能造成审美观念的滑坡。
四、网络成瘾和“丧文化”的流行容易造成青少年成就价值观的消极化
青少年由于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的特殊时期,网络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3.1%。6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化,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越来越普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个体的差异,也有来自家庭、同辈群体的影响等,同时也与网络自身的特点有相关性”。[6]网络成瘾让青少年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网络游戏、网络娱乐和网络社交活动中,沉迷于大量碎片化、浅表化和泛娱乐化的网络信息,容易让青少年丧失理性思辨的科学精神和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奋斗意志。在学习阶段不能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在系统学习知识的人生阶段浪费大好光阴,丧失奋斗目标,成就价值观容易产生消极化的倾向,这与青少年应该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拼搏奋斗,努力学习,勇担使命的积极价值观不相适应。同时网络中还流行一些“丧文化”现象也将对青少年的成就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丧文化”的自我解嘲、自我污名化本身负面情绪的发泄方式,对于缓解负面情绪的破坏性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的科学思辨能力不足,他们很容易受到其中不良情绪的影响。在传播和使用具有“丧文化”价值的语言和图片过程中,只体会中其中的娱乐价值,对其中所包含的颓废和悲观的价值观不能很好的识别,从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如“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漫无目的的颓废”、“努力未必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等网络语言,透露着忧伤、绝望、悲观等情绪,消极地看待社会矛盾,否定个体努力的价值,对于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成就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
五、网络中的个人主义思潮容易造成青少年政治价值观的模糊化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多元化的网络思潮相互碰撞,个人主义思潮在网络上找到了滋的土壤,“在推动个人主义思潮增长的诸多因素中,网络不可忽视。”[8]个人主义强调个体需求的满足,个体利益的关注和个体成就的追逐,因此它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强调团结、合作、牺牲、贡献等要求相违背,可能会造成青少年政治价值观的模糊化。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的广阔平台,可以发表个人观点、表演个人才艺、彰显独特个性,也可以与不同思潮互动沟通,但是这些并不是个人主义思潮的表现,如果过分地强调个人价值就会造成个人主义的倾向。在表现自我的同时罔顾道德底线,无视集体利益,违背公共空间规则,甚至违反法律的规定都会带来严重后果,损害网络公共生态空间的健康清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9]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更是号召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伟大旗帜。要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抵抗网络上的个人主义思潮的侵蚀,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的同时,还要加强网络生态的监管,确保给青少年提供一个积极安全的网络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半月谈:满口脏话开发成本引以为傲,“祖安文化”正侵蚀校园[N].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20/07/13/18923002.html,2020-07-03.
[2]半月谈.青少年追星调查:警惕饭圈思维侵蚀主流价值观[N].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6/29/c_1126170695.htm,2020-06-29.
[3]江腊生.好的小说以有温度的方式与现实生活相遇[N].光明日报,2020-08-29.
[4]杨镇渊,刘济良.网络直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对策[J].南都学刊,2018(2),98-102.
[5]郝帅.偶像养成节目的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J].北京青年研究,2019(3),43-47.
[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的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2005/t20200513_71011.htm,2020-05-13.
[7]方金友等著.社會治理视阈下的青少年成长报告[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103.
[8]张春贵.网络空间个人主义兴起、影响及对策[J].领导科学论坛,2019(24):49-60.
[9]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小学生的回信[N].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601/c1053-28401496.html,2016-06-01.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