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应忠
摘 要: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完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培育功能,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文章作者结合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近年的课程建设实践,对拓展型课程的建构开发、实施策略和管理保障等方面展开研究,深入探讨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
关键词:核心素养;拓展型课程;课程构建;课程实施;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8-0095-02
自2009年建校至今十年的探索中,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逐渐建构起基础型、拓展型、实践型“三型”活力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选择。拓展型课程已成为我校学生每周最期待的校本选修课程之一。
一、拓展型课程的建构开发
(一)拓展型课程的整体建构
拓展型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依托,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自主发展的需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校本选修课程。以多元化促个性化是拓展型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学校将核心素养目标分解至拓展型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当中,形成了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等七大类型的课程,内容涉及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体育与健身、艺术、综合实践等多个学习领域。我校每学期为学生提供40门左右的课程,形成课程超市,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安排在每周二下午第七、第八节课,打乱原有的班级建制,采用“走班上课”形式。每个课程的选修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不少于10人。拓展型课程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开发作为重点,尽可能使每一名学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二)拓展型课程的开发流程
(1)制订课程实施方案。我校出台《校本拓展课实施方案》,明确拓展型课程的开课目的、原则、内容、开设流程及评价要求,为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与要求。
(2)课程的申报与审议。开课教师填写校本拓展课程开发申报表递交至学校教科室。初审合格的上报至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领导小组依据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求,对课程内容和资源、开课教师经验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最后确定开设的课程及教师名单。
(3)课程发布与学生选课。开课教师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官网开辟专栏发布与宣传课程,设置网上选课系统。每年下学期开学第二周,我校举办校本拓展型课程成果展“校园嘉年华”活动,融课程成果展示与课程招新宣传于一体。新入学的初一学生通过网络和活动了解与体验课程,最后进行网上选课。
二、拓展型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编制课程纲要,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型課程属于校本选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为确保实施效果,各开课课程均要求编制课程纲要,作为课程实施的核心依据。课程纲要主要包括课程的背景与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方面。把课程纲要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学校办学需求和学科特色等进行编制、从明确课程目标、科学设计内容、合理实施和多维度开展评价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在课程纲要制定之后,教师可依据每年的实践情况对课程进行优化。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校内课程资源有校本教材、实物教学资源、数字化资源等类型。近年来,我校共研发16种校本教材,其中《民间美术——剪纸》《手工之美》等获得省市优秀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奖。数字化资源包括系列微视频资源、网络影像资源等,部分课程开发了配套的系列微视频资源,如中国画开课教师制作了 “中国画大课堂”系列教学微视频,用于课堂教学或学生自主学习。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可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比如,在“植物的奥秘”教学中,到八方山公园调查植物种类和分布;在“吃喝游乐学地理”教学中,去望城丁字湾湘江边实地考察水资源状况;在“演讲与口才”“播音与主持”教学中,邀请湖南省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专家授课等。
(二)优化教学流程,探索活动模式
课堂教学是知识获取的主渠道,而外在的知识只有和学生内在世界产生化学反应,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养。拓展型课程教学必须立足素养提升进行设计,通过恰当的教学流程和活动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1)主要流程模式。“引导—探究—发现”式适用于教学内容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课程,一般包含“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集体讨论,形成方案→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展示成果,讨论交流”五个环节,如玩转化学小实验、植物的奥秘等。“四环节”式适用于教学内容以作品创作为主,强调作品创作和展示的课程,大致包括“选定主题→学习技法→创作作品→展示交流”四个环节,如中国画、陶言瓷语等。“三读”式适用于教学内容以朗读或者歌唱为主,强调模仿吟诵等类型的拓展课程,主要包括“聆听范读(唱)—揣摩情感—吟诵(歌唱)”等环节,如合唱团、文学社等。“影像+讨论”式适用于教学内容以影视欣赏为主,强调从影视欣赏中获得感悟和体会的课程,主要教学流程包括“集体观剧→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如影像中的历史、英文电影台词例析和配音模仿等。“自主、合作、分享”式适用于以发展和培养生活技能,注重学生自主合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如烹饪课堂、纸模服装等。
(2)主要活动方式。“情境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深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吃喝游乐学地理,教师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体情境开展教学。“探究式”主要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地设置课堂教学的环节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找出规律,形成认知。“体验式”是让学生先体验,然后思考、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结论,如纸模服装让学生试穿不同比例的衣服,分析结构和版型,再进行后续创作。还有“室内与室外教学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等方式,如上文谈到的植物的奥秘、吃喝游乐学地理。
(三)强化课堂管理,实施多元评价
拓展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对课堂管理提出了较大挑战。我校通过课堂巡查、教学常规检查、学生问卷调查、推门听课督导等方式强化课程管理,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落实了课堂规则制订、纪律要求、效果评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地加强了课堂管理和提升了课堂效果。
课程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而建立一套灵活多样且富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至关重要。为确保课程评价的科学合理,在拓展型课程中应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一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二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三是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
三、拓展型课程的管理保障
(一)拓展型课程的物质保障
为了满足拓展型课程的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我校为各拓展课程提供了完备的设备支持和场所保障。近年来,建成了创客教育中心、外语交流中心、书香校园中心、心理健康中心等大型课程中心。其中,创客教育中心包括了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激光切割、纸模服装、电子制作室等功能室。学校还打造了陶艺教室、烹饪教室、地理教室、历史教室、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微课工作室等特色功能室。
(二)拓展型课程的师资保障
课程建设考验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学校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研修方式,不断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1)专家引领。一方面,我校多次邀请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相关专家来校指导课程建设。另一方面,我校每年都会选派教师外出参加相关培训学习。
(2)同伴互助。我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拓展型课程专题研讨会和每年举办一次课程成果展示会。专题研讨会推选出校内优秀课程教师进行案例分享,课程建设成果展示会全面地总结课程建设的经验,明确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改进方向。
(3)自我反思。每节课的开课教师需填写课堂情况登记表,对每节课的课堂情况进行反思。每学期开课教师提交一份学期总结,全面总结课程的实施情况。
(三)拓展型课程的制度保障
為了确保拓展型课程的长效推进,我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校本拓展课实施方案》《校本拓展课考核评价办法》构成了两大制度保障。以考核评价办法为例,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实施评价三个维度对校本拓展课程的开设进行考核。教师评价从教学计划、教案书写、学生成果、教学常规检查等方面进行考评,学生评价从学生考勤、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课堂评定等方面进行考评,课程实施评价从学生问卷调查、课程管理与巡查、课程成功展示、教学常规检查、推门听课督导等方式进行考评,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校本拓展课程和优秀学生。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课程实施由教科室主要负责推进,落实好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安排、过程管理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等。各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拓展型课程开发,群策群力打造学科精品课程。
综上所述,拓展型课程的开发是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逐渐形成的动态发展、开放创新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规范的开发流程、系统的资源开发、合理的教学活动、科学的课程评价、全面的管理保障,为拓展型课程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15.